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风云起4 ...

  •   赵熙政闻言,就将手中的药碗放到边上,从宫人手中端了蜜饯过来递给太皇太后,“是孙儿不好,太奶奶可是想哪个孩子了,孙儿叫他们进宫来。”

      太皇太后抚着引枕上的绣线梅花,似是仔细想了想,才说:“孩子们大多在别的地方,不好叫他们过来。在檀京的都有哪几个孩子啊?”

      赵熙政目光轻闪,稍停了一会儿,才道:“裕王一直在檀京,还有昭平,我让他们二人来陪太奶奶说话可好?”

      太皇太后年纪大了,有许多事都记不清,如今赵熙政提到这两个人,她还得反应片刻。

      “昭平我记得,那孩子温温柔柔的讨喜。只是这老大么……木讷得很,还不如不叫他来,哀家瞧着他难受。不过老大现在怎么也有三十了吧,有孩子了吗?”

      “裕王今年三十一了,娶妻周小阁老家的嫡女周沅,前年刚有了一女儿,取名赵哲徽,被封为沈宁郡主。”赵熙政答。

      太皇太后就“哦”了声,“这天寒地冻的,叫那么小个姑娘往出跑实在不好,还是等过年再看她吧。不过,我倒是记得,昭靖应该也在檀京啊,怎么不听你提她呢?”

      周围侍奉的宫人皆屏息,默默走到远处去干别的事,她们或多或少都对这些事情有所耳闻,唯有太皇太后久居深宫,赵熙政又曾吩咐不得将烦心之事说与太皇太后,故而只有太皇太后不知。

      赵熙政替太皇太后掖了掖被角,“昭靖她病了,也是风寒,比太奶奶还严重些。我遣了太医去给她治病,昭靖正歇息着。”

      “啊?病了?”太皇太后就缓缓坐直了身子,忙问道:“好好的在公主府呆着,怎就病了?而且那孩子也是我看着长大的,身体一向好,从来也不生病的。这下子真是,不行,我得去看看昭靖去。”

      说罢,太皇太后就掀开被子要下床,赵熙政忙将她拦下,“太奶奶您去做什么?您快好好躺着。昭靖就是几日前贪玩吹了风,不是大病,待她好了孙儿就让她来向太奶奶请安。”

      太皇太后却是不肯听他的,执意要下床,道:“什么叫大病?都倒在床上不能走动了还不叫大病?先帝就昭靖和昭平两个姑娘,平日里疼爱得紧,尤其是昭靖那孩子。你别拦着我,是个什么情况,我非要亲眼看过了才能安心。就你这张嘴,天塌了你都能给哀家说成打雷。”

      眼见太皇太后连鞋子都不穿就要往外走,赵熙政和一旁的宫人都急着拦在她面前,又是劝又是哄,“太奶奶您快些回去吧!昭靖真没事,您要是想见她孙儿明日就让她来可好?病得严重的那几日都过去了,昭靖现在就是在府中休息呢!您快躺回去,别着了凉。”

      太皇太后似信非信地瞧了他一眼,见他满面着急,终是走回去坐在榻上,道:“罢了罢了,你说没事就算了。等昭靖好全了也请她过来陪陪哀家吧,这宫里实在闷得慌。”

      出了寿安宫,暖轿已经在外候着,赵熙政没上轿,而是命人唤了康进德过来。康进德正好在这附近安排事,听闻赵熙政传唤,忙就跑了过来,在一旁躬身候着等着赵熙政发话。

      赵熙政就问他:“你管着寿安宫的事,近日可有什么人出入探望皇祖母?”

      康进德想了想,疑惑道:“不曾啊!万岁可是有事?”

      赵熙政抿嘴不语,眸中瞧不清神色,良久,才对他道:“你近日好好查查寿安宫的人,看看是不是有人嘴不严实,嚼舌根嚼到了皇祖母耳边。一旦发现可疑之人,杖杀即可,别让皇祖母知道。”

      “诶,奴婢知道了,万岁放心。”

      何玹清一早就候在了恭肃殿外,只是那时赵熙政已经去了寿安宫,他也不曾到偏殿中去,就一直守在殿门外,赵熙政回来方才与他一同进去。

      赵熙政看了看他,见他耳朵和面颊都冻得发红,遂挥手叫宫人上茶。

      何玹清接过热茶,也不喝,只是捧着暖手,待赵熙政坐定,才开口:“陛下。”

      “老师难得主动来找朕,是有何事?”

      他边说边示意何玹清坐,何玹清就颔了颔首,坐在一旁,“陛下,臣今日来,是想问问陛下那日试探之果。”

      赵熙政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倒也懒得再跟他绕弯子,直接道:“老师这回可是失策了。那顾侯自入殿来就是百般推脱,到了顺王面前,那顺王本欲将酒喝下,谁知那顾侯也不知是吃了熊心豹子胆,竟直接上手去夺顺王手中的酒。老师看看,这是几句解释就能抵得过的吗?”

      何玹清愣了愣,遂摇摇头道:“是臣失策。不过臣还是不觉得顾侯那孩子此举就真有什么,那孩子瞧着是直率的,他就不曾解释些什么?”

      赵熙政把玩着案上的紫毫,“解释了,说得头头是道,倒是也有几分道理。不过朕到底是皇帝,就算是信了,也不能真就全信,老师说是不是?”

      何玹清的双手是冷的,捧了那茶盏没一会儿,茶盏就也不那么热了,他便将那茶盏放在一旁的桌上,道:“是这么回事。顾侯那孩子也是,总是莽莽撞撞。既然已是如此,陛下还是遣人看着他些比较好。不过说到这里,臣倒觉着与其说是看着,不若说是引导。若能有个人在顾侯身边时刻提点着宫中事,也好让顾侯快些适应,陛下日后也好提携他不是?”

      赵熙政就看向他,道:“老师这话有道理,朕先前不曾想到这一点。朕赐了他府邸,府中侍奉的人也随他自己来挑,朕不曾管过他什么,倒是疏忽了此事。既然要挑个人过去,此人首先得是朕身边的人,也得明白事理,却不能是朝臣,在宫中在不好职务太高。这种人看似多着,可实际算下来也没什么合适的,老师可有什么人选?”

      “若说选人,这个臣自是不如陛下在行。”何玹清想了想,道:“陛下若要选人,首要的还是要看信不信得过,可在这宫中除柳公公等人,谁又敢说得这么绝对?所以陛下还是要看此人能否拿捏得住才是关键。”

      “是了,老师所言有理。”赵熙政赞同道,说罢,他便揉搓着紫毫的鼻尖,似是盘算起人选来。何玹清喝着杯中冷掉的茶,微微抬眸看着他。

      “这么说来,朕倒是有一合适的人选。”末了,赵熙政抬起头对何玹清道,他的眉目间似是残存着一丝尚未褪去的笑意。

      “陛下觉着何人合适?”

      “顺王不就正合适么。”赵熙政看着何玹清,似是要从他的面上挖掘出什么情绪来,“正好今日朕去见了皇祖母,皇祖母她想昭靖了,朕想着隔日便让昭靖进宫侍奉,想必顺王也乐意。且顺王闲着也是闲着,又熟悉宫中之事,顾侯曾那么帮着他,让他前去侯府他也必定不会拒绝。”

      何玹清张了张嘴,却没有说出些什么,好似有些无措,顿了顿,才道:“陛下,顺王到底是王爷,是皇家人,让他如随侍一般伴随顾侯左右,只怕是不太合适……”

      “这有何不合适?”赵熙政却是道,“顺王是奉朕之命,代朕前去侯府迎接功臣入京,顺便作为接伴使领顾侯熟悉檀京之事。能代天子行事,是顺王之幸;能受郡王礼遇,是顾侯之荣。此两全其美之事,何来不合适一说?”

      何玹清只好道:“倒是也可以。那陛下就封顺王为接伴使吗?”

      “是,若是来日他为接伴使有功,朕就升他为亲王。既不白令他出力,也是让顾家知道朕看重他们。”

      赵熙政思索片刻,又道:“顺王身边不是一直跟着个人叫邝缨么,此人想来是忠志之士,就不让他独自住在翟雀宫了。朕寻个差事给他,日后再慢慢提拔,至于顺王那边,他眼睛不大方便,朕就另从锦衣卫中调个可靠之人跟着他去。”

      何玹清就道:“陛下既然拿定了主意,臣就不再多言。”

      “好,那你便去吧,顾长俞那人吧,就是太直了些。待过几日朕命他为兵马司提督,不是什么大官,就先给他历练着,慢慢提拔也不迟。”

      何玹清就起身告退,他心中想着事,有些出神,出了殿门就见面前立着一人影,难免被吓得心中一颤,待看清那人面目,才发现是皇后安瑾瑜。

      安瑾瑜是安文友的女儿,长相颇随她母亲,生得细眉细目,面色白净,她身着宝蓝色牡丹穿花小袄,头饰衔珠双凤钗,明艳之余却又温婉似清水,与她父亲不同。见了何玹清,安瑾瑜就先开口道:“何阁老。”

      “见过皇后娘娘。”何玹清俯身拜道。

      “阁老请起。”安瑾瑜道,“阁老这是刚与陛下议事完?”

      “是。皇后娘娘在此可等候多时?”

      安瑾瑜看了看他,遂道:“不曾,本宫也是刚来,这就要进去。”

      说罢,前去通传之人就迎了安瑾瑜进殿。留下的何玹清回首望了望殿门,掩下眸中思绪,转身而去。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0章 风云起4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