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0、大结局 ...

  •   朝堂上
      武曌这段时间以来紧绷的神经,终于可以放松下来了。
      但那些蠢蠢欲动的人也按耐不住了,“公主,陛下长时间不上朝,臣等很是担心陛下。眼下西南战争已经进入到最关键的时刻,陛下务必要主持大局。”
      武曌转身看向那位官员,倘若是前几天她肯定不会给这个人什么好脸色,但现在……
      “陛下今日会亲自主持朝政,请各位稍安勿躁。”武曌只是轻轻地落下这句话。
      “这……”左右的官员相互看了看,不能确定这是真的,还是武曌杜撰出来的,便只能作罢。
      一阵嘈杂声过后,一道黑色的身影坐到了大殿的主位之上。
      “陛下到——”
      众人连忙跪下,迎接嬴政。
      “臣等参见陛下——”
      之前见嬴政长时间不来上早朝,便私底下悄悄摸摸搞一些小动作的官员,后背更是直冒冷汗,生怕陛下降罪于她们。
      嬴政大病一场,身形有些消瘦,但他依旧目光炯炯有神地俯视着跪拜的众人。
      此时,一位侍从拿着从西南传来的战报,“恭喜陛下,西南战场……秦军胜了!”
      “好!”嬴政听见如此令人振奋的消息,便也没再追究那些搞小动作的官员。
      武曌率先反应过来,“恭喜陛下喜得西南,秦国万安!”
      众人齐声恭贺,“恭喜陛下喜得西南,秦国万安!”
      嬴政脸上抑制不住的喜悦,“今日便在咸阳宫大摆宴席,庆祝秦国疆域的扩张。”

      夜晚
      嬴政将手底下的几位心腹大臣召集于此,他们深知陛下的用意。
      “朕这段时间身体抱恙,让几位爱卿担忧了。”
      李斯克制住自己的激动,“陛下身体康复,乃是大秦之幸。”
      天知道他这段时间以来的担忧,自从陛下不理朝政之后,他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经常失眠。
      脑子里总是预想着最差的情况,不过幸好一切都未曾发生。
      嬴政看着李斯,竟然发现这段时间李斯变得苍老了许多,“爱卿,这段时日以来,你辛苦了。朕发现你老了不少,还是要保重身体,秦国需要你。”
      李斯苦笑道:“陛下又打趣老臣,臣已年过七旬,老臣这头发全是白发。”
      嬴政也不禁感叹,“想当初朕还只是秦王的时候,你便跟在朕的身边辅佐,这一晃几十年过去了。”
      蒙毅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一晃都这么多年了,和陛下一起壮大秦国还历历在目。”
      冯去疾则是站在一边若有所思,不知在想些什么。
      魏辙自然是明白冯去疾的思虑,便直奔主题,“不知陛下召集臣等前来所谓何事?”
      嬴政收起脸上的笑意,感叹道:“朕准备将扶苏召集回来,想来他在边关历练了好几年,应该也有了些长进。”他状似不经意地看了周围人一眼,“不知各位爱卿觉得如何啊?”
      蒙毅率先站出来,“此乃陛下的家事,臣以为此事不必和臣等商议,陛下决定就好。”
      冯去疾也附和道:“臣以为长公子在外历练,必定有所长进,此事甚好。”
      魏辙对扶苏的了解不多,但陛下在这个节点提出此事,怎么想都很微妙。
      他看了旁边的李斯,李斯眉头微锁,似乎对此也有些不解。但也并未提出异议。
      嬴政看着几人的神色,差点控住不住嘴角的笑意。
      “朕想安排扶苏去管理西南,秦国刚刚攻打下来西南,人心不稳,朕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人,去治理。”
      西南距离咸阳很远,道路险阻,哪怕攻打下来了,也很难治理。倘若派出普通官员前去治理,也不排除他会自立为王的可能性。
      如果派遣扶苏前去治理西南,这个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李斯听闻陛下这样说,率先反应过来,“陛下此事甚好,长公子前去还可以推广秦国的律法和文化,身份也比旁人更好。”
      嬴政自然是明白李斯的反应,“既然没有人反对,那便如此。”

      边关
      “长公子,长公子——”侍卫带着嬴政的信件来到了扶苏的帐前,“咸阳宫发来的信件,陛下派人来接长公子回咸阳了。”
      扶苏听闻此言,原本在写字的手抖了一抖,直接将信纸晕染了一团墨渍。
      “你是说……”扶苏一脸不可置信,“父皇让我回去了?”
      “是的。”侍卫也是一脸兴奋,“陛下让您马上回宫。”
      “好好好!”扶苏一不小心将凳子碰倒,“我这就去告诉蒙将军。”
      “我早就知晓了。”蒙恬带着一瓶好酒来到了扶苏面前,“长公子,您也算是苦尽甘来。”
      扶苏激动地流下了泪水,他以为自己一辈子都要被父皇遗忘在此,经历了多年的风霜,他也明白父亲当年为何要这样做。
      他有些懊悔当初和父亲对着干。
      扶苏接过蒙恬递过来酒,一饮而尽,“此次,我定不会让父皇失望。”

      咸阳宫
      嬴政有些心神不宁,“扶苏怎么还没到?”他已经几年未曾见过扶苏了,心里隐约有些期待。
      “陛下,长公子的队伍已经进入咸阳,过一会儿便能来见陛下了。”
      嬴政点点头,目光落到了桌上任命书了,希望扶苏不要让他失望了。
      “长公子到!”
      “进。”
      嬴政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衣服,心里也有些紧张。
      “臣,参见陛下。”扶苏一进门便跪下,给嬴政行大礼。那微微颤动的手指,也同样昭示着他内心的澎湃。
      “起来吧。”
      嬴政仔细打量着扶苏的脸,“你瘦了,也黑了,这几年在边关辛苦了。”
      扶苏听见嬴政这样说,便有些控制不住地眼眶发红,连连摇头,“为父皇效力,不辛苦。”
      “朕将你发配到边关,不怨朕吗?”
      “我从来没有怨恨过父皇,我只恨我自己,明明是父皇的孩子,却不理解父皇的良苦用心。”扶苏苦笑着,“父皇的格局之高,目光长远,从不拘于眼前,心中所想都是千秋之事。”
      “超人一步,乃是天才;而父皇则凌驾于所有天才之上,却不被人理解。”
      “扶苏惭愧,没能理解父皇。”他的眼泪终究还是流了下来。
      嬴政的眼里流露出赞赏,点了点头,“你终于长大了。”
      待扶苏的情绪缓和下来,嬴政才开始说正事。
      “朕此次召见你,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嬴政目光如炬,“朕将会任命你为西南郡郡守,你要将秦国的文化和律法推广,朕要他们认同秦国的文化。”
      扶苏知晓秦国将西南攻打下来的事情,但他没想到父皇会将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
      但此事过于重大,扶苏也害怕做不好,最重要的还是他手边没有得力的助手。
      他眉头微锁,眼神有些暗淡。
      “朕决定派萧何随你一同去西南郡,协助你推广秦法。”嬴政看出来了扶苏心中所想。
      扶苏知道萧何已经在朝堂平步青云,但是让萧何舍弃在咸阳打拼下来的地位,而去到另一个未曾被秦法开拓的地方,这对萧何来说似乎是一种残忍。
      “请恕儿臣不能带萧何前往西南。”扶苏娓娓道来他的顾虑。
      嬴政看着自己这个死心眼的儿子,有些无奈,“是他自己要求想和你一起去西南的。”
      扶苏微微一愣,此时正好宫人将奏折搬了下来。
      嬴政挥挥手,让人将任命书递给扶苏,“西南那边不能没有人管理,你尽早出发吧!”
      扶苏也知父皇的脾气,“儿臣告退。”
      他还有不解之事,需要人回答。

      扶苏先去看望了母亲,华夫人看到自己的儿子激动不已,武曌看见扶苏也很感慨。
      “扶苏,通往西南的路上艰险遥远,母亲不知何时才能在见到你。”
      武曌安慰道:“哥哥是去帮助父皇管理西南,以后总是会再见的。”
      “可惜你回来晚了,连胡亥的最后一面都没见到。”华夫人叹气,“那孩子年纪轻轻就猝死了,真是可惜。”
      扶苏很惊讶地看向武曌,武曌沉重地点了点头。
      “我会去祭拜胡亥的,他毕竟是我的弟弟。”
      临别前,扶苏嘱咐武曌一定要照顾好母亲,在朝堂帮助父皇壮大秦国。
      “好。”武曌和扶苏立下约定,“我们都要和父皇一起壮大秦国。”
      “好。”

      扶苏马不停蹄地前往萧府,他思来想去都不理解萧何为什么要这样。
      “长公子。”萧何行礼,“不知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我思来想去都想不明白,你为何要这样?”扶苏决定挑明。
      “我只是觉得那里我会更有作为,更何况我觉得和你一起治理西南郡会更好。”萧何慢悠悠地说出了他的想法。
      萧何一脸正色道:“长公子的知遇之恩,臣没齿难忘。”
      “当初我记得阴嫚公主是同我一起——”扶苏聊起来当年之事,他想要提醒萧何当年之事。
      “长公主身边已经有许多能人,而且寒门出身的门生皆依仗她。”
      “陛下身边有李斯等人,也不差我一个。”
      萧何苦笑着,“似乎只有长公子的身边才能最大的发挥我的才能,不知道长公子是否有意?”
      扶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但很快又恢复了正常,“当然,你我二人一起将秦法推广到西南各处,壮大秦国。”

      而他们二人也不曾知晓,这段故事也会被传为佳话,二人也成为西南郡百姓守护神一样的存在。

      自此,秦国的基本盘正式确立。
      嬴政和他的臣子们给后世留下了一片辽阔的土地,明确的制度,繁荣的文化以及不灭的精神。
      千年过后,人们探寻华夏文明的源头,总是会追溯到这个古老的国度。
      后世的制度也不过是在秦制的基础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填补,有人觉得他残暴不仁,有人觉得他魄力十足,但一代帝王又怎能单纯地用好坏来形容?
      但无论后人如何评价,都不会影响他对后世的影响和贡献。
      这样一个有争议的帝王,在他临终前留下的确立继承人诏书,同样引起了争议。
      他将自己那个最宠爱的女儿,确立为整个帝国的继承人。
      令后世惊讶的是,这封遗诏并没有掀起轩然大波,似乎朝堂上的每个人都接受了。
      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父权制之下,出现一个女性帝王,这本身就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而这位皇帝登基之后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给自改名:赢曌。她很喜欢她自己的名字,这个愿望终于实现。
      嬴曌延续了嬴政雷厉风行的手段,将秦国进一步扩张,自然也得到了和嬴政类似的评价。
      而这两位皇帝算是同时期的人物,引起了后世无数的研究。
      无论是何种猜测,都无法否认二人的才能,只能得到一句“虎父无犬女。”
      而秦国的无畏的精神和繁盛的文化,早已根植在华夏人的心中。
      秦国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接力,终于做到了《吕氏春秋》中,吕不韦对秦国的期待。
      “北至大夏,南至北户,西至三危,东至扶木,不敢乱矣。”

      (全文完)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80章 大结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