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10章 ...

  •   奉国别苑的事务向来是太子在安排。
      奉国奉国,顾名思义,得是名正言顺的人才能替天子办的事,至少也得是东宫的类别。
      可现在却轮到了穆王,朝中的站队又多了几分变化,最大的变化还体现在穆王身上,人逢喜事精气爽,穆王早早便赶去了奉国别苑。
      等穆王到了别苑,官家却一改口谕,穆王总掌统筹,惠王管布防,宣王管章程,景王管仪仗,仁王职务待定。
      人都到了,又不好回去计较,穆王忍着一口气,心想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好歹还算个统筹,总不至于叫其他的分枝压了一头。
      祭祀定在二月二龙抬头那日,官家早三天到了奉国别苑,下榻于“海晏河清”。穆王惠王等诸王都被安置在偏殿,按时轮职看守。
      皆为顺利,四十九僧与四十九道打坐颂福,官家醮毕诸神,宣告礼成。
      歇过一日,官家犯了头痛,御医定他是受了风,还需修养。只听见一人于门外低声道:“不必。”
      官家望去,见一鹤发紫袍老道坦然步入,容光焕发,全无老态。“贵人气盛,邪不得近身,此皆为障目之法。”
      张太医自然不理,“鬼邪妄言,蛊惑人心!”
      “是非公道,我有天意。”道人躬身,“陛下九五气盛,是药必有毒,服药多了圣躬自然难安。我有天地长寿丸,集天地精华炼化所成,可起死回生。”道人伸出手,掌心中一小盒里果然盛放一颗褐色丸药。
      穆王在一旁介绍道人:“陛下,这位是逍遥道人。演算出您近时居住别苑,特来请觐见您。”
      官家叹息阖目,“老神仙,你看朕是不是大限将至。”
      官家上了年纪,语速早就慢了起来,徒有些白驹苍狗的无奈。众人脸色微变,只有道人顾自笑答:“陛下,寿数自有天定。陛下享近常人之福,天道自然也会偏心陛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
      穆王没想到此人胆大至此,他仔细分辨官家的表情,犹豫是否要开口下令抓捕妖道。
      官家倒笑了,“依你看,朕的病要如何医治。”
      穆王当即松下一口气,官家这是松口了,道人的话可是说进了官家心里。
      “小病无需医,大病无可医。陛下日日劳心累神,躯体无益。”道人答,“此天地长寿丸,只可救陛下一次,不到万不得已,陛下还是不要暴殄天物了。”
      官家收下了那枚天地长寿丸,顺便留下逍遥道人日日相谈,穆王眼见得势,愈发有些骄纵。
      许是真因为逍遥道人的缘故,官家在奉国别苑多停留了些时日,季承肃原定归家的日子又拖延了几日。
      期间宣王和仁王的夫人都写来了信,唯有青临,季承肃不写信,她倒真从不给他写过。
      期间官家要带逍遥道人回元都,百官反对,唯有穆王支持。官家拖了两三天,又提出带逍遥道人同回,百官松口半数,穆王暗中为逍遥道人修建一所道观。
      七日过后,反对者寥寥无几。
      启程前夜,身边的小厮摇醒穆王,“殿下,出大事了!”
      穆王急忙赶去,看见逍遥道人静卧于床榻,口中一颗天地长寿丸尚未咽下,早已气绝。
      “瞧着像是毒死的。”小厮道,昨日还精神矍铄的老人今日便发黑腐烂。穆王大惊失色,反而不敢声张:“谁干的!”小厮不敢答,穆王盯着长寿丸不语。
      是官家。穆王一颗心如坠冰窟,到底是从哪步错了,官家明明很是喜欢道人,寝食相伴,一如无话不谈。
      穆王不敢多言,只道逍遥道人不愿拘于红尘,已自行离去了。官家听穆王奏报后,轻轻放下帘子道:“朕也投其所好,如他当神仙的愿吧。”
      季承肃回来便同青临讲了逍遥道人的事,他还有几个平安符藏在怀里,要说完这些才好拿出来。
      青临听后果然有迟疑,她猜逍遥道人多半已经殁了,人间活神仙常有,上面坐着一位,其余的都是恨不得离得越远越好,哪里有上赶着掺和一趟浑水的。 “天雨虽宽,不润干枯无根之草。”黑衣宰相并非是逍遥道人独创,只是他投官家的门下,可真是走进了一条死路。
      “可他真拿出了天地长寿丸。”季承肃只一点想不通,“他若真是神棍,居然能有胆量在官家面前骗他。”
      “耍戏法不就是,台上的人要一分不显,才能唬得住场下的观众。”青临怕自己说得不清楚,“那天地长寿丸指不定就是假的,又没人试过,谁能断定它就是仙丹。”
      若是假的,穆王怎么也要担一个欺君的罪名。可官家丝毫没有怪罪他,反而准备派他去高句丽出使。
      “官家的心思难猜。”季承肃道,“穆王未必会占上风。”
      正如被废黜的太子,眼见着是太子党失势,可官家到底没有昭告天下。只是官家的后手,不知是对亲儿的怜悯,还是有其他的考量。
      季承肃说了许多,险些忘记怀中的平安符。“这是给你的。”他从怀中掏出,攥得紧紧地生怕她要嫌弃。
      “谢过殿下了。”青临伸手要去接,谁知季承肃顿时抬手拿开。
      “但我有一句话。”话到嘴边,季承肃竟拉不下脸面了。他想着从前在军中训兵的气势,故作冷脸道:“我离去多时,你竟不知写信给我。倘若我不知上都是否平安,我内心又如何能安?”
      季承肃目光微动,期待看见青临羞赦的表情,这话他说的已很是露/骨了。他希望她平安,更希望她能告知他平安。
      他只看见了青临茫然的眼睛,许久青临才接道:“好…”
      到底写什么话呢,青临绞尽脑汁。是写上都风平浪静万里无云,还是写她悄悄和赵荚齐岁同摸了几日骨牌,输输赢赢小起小落的心迹。青临想来想去,都不是后者。
      下次便给季承肃报平安吧,从自己到程文襟,连后院的黄狗,乃至街坊四邻都平安。
      没达到季承肃的预期,他还是把平安符给青临了。到底能不能保平安呢,季承肃也不知道,可揣在怀里的时候,心是安的。
      春三月的头一天,上都桃园里的桃木枝头破天荒地冒出了花苞,比去年整整要早出来半月。民坊间盛行起了桃面妆,凡是街面上会跑的女孩额中都点着一朵桃红。
      桃花三月里,牢里递出消息,说废太子有疯魔之象。这道消息并没有传到官家耳中,但民坊间已经传遍了。
      青临与季承肃至少商量了三遍关于太子的事情,此事就如同投入大海的一颗沙砾,难起波澜。宣王夫妻同样在等待一个契机,此事只需一个话头。
      时机难得。
      三月十日,穆王出使高句丽,官家赐九龙玉佩,设宴送行。
      原以为是和煦的一个春日,官家却在祭祀后性情不定,接连罢免多位朝廷要员。时下朝臣远处望见便纷纷改道而行,犹恐沾上“结党”之嫌。
      三月中旬,学士杨篾于午门褪官服跪罪,自请乞骸骨归还家中养老。
      官家请杨篾到殿里说话,杨篾却忽视官家的免礼,执意跪在地上,“臣杨篾,罪人之师,无颜忝居朝廷,自请其官。”
      官家忽然看见,杨篾的头发都已经白了,白发如雪。漫天大雪时,他对杨篾说请他做东宫西席。大雪落在杨篾头上,远没有此时这般刺目。
      “朕恨太子无能,不配为人君。”顾及小恩小惠,自以为有储君身份便试图湮灭罪证,“不思悔改!”官家一怒拍案,他已鲜少动怒了,思及太子却仍是恨铁不成钢的悔恨。
      “太子尚且年幼啊…”杨篾垂泪,“皇后去世时,太子他才十五岁啊。陛下与皇后老来得子,彼时掌上之情都被此时君臣猜忌消耗掉了吗!”
      “太子自幼勤学苦读,学堂无一日缺席。是臣没有教会太子贤德,陛下不怪罪于臣,反而罢免太子。陛下莫不知罢黜太子犹如钝刀割臣的心啊!”
      杨篾仍在声泪俱下,官家的神情终于在听见太子疑似疯魔后有所动容。蒙智须磨,可他不想矫枉过正。官家伤神,由辛校臣将杨篾带下去了。
      三日,并没有传来废太子被释的消息,连中三元的学士杨篾于太和殿前触柱身亡。官家震怒,诛其九族。
      十日后,官家设立成台部,命八位大臣同任成台部主理,辅政代笔。
      四月清明,小雨淅沥时。废太子同昭王被释,起居录中记:圣坐思一夜无言,天明长叹。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0章 第10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