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娇养 ...

  •   正巧林满休沐回了家,遣人来接黛玉过去小住。
      因柴兴和他两个儿子一向在府内外自由行走,王夫人也担心黛玉席上说了不计较,实际上去找她姑母告状了,便去问贾母的意见。
      贾母沉吟片刻,笑道:“人家姑母在宫里待了快一个月,回来过年,想见见自家侄女儿,这有什么不好的。况且,娘娘如今封了妃,宫里更需要照应,玉儿的姑姑虽然只是给公主们教书,毕竟也是能在宫内外行走的,咱们和她多多来往,总没有坏处。”
      王夫人想到元春,也是心里一暖,忙答应了下来,这就着手派人帮黛玉打点行装。
      偏宝玉十分不舍,流泪道:“想是我前些日子惹妹妹生气,她不愿与我一处,才要躲出去。”便要去挽留。
      袭人劝道:“老太太都答应了让林姑娘去和她姑母团聚,你怎么拦?难道真让殷家的人空着手回去,换长公主府的长史来,老爷亲自去接待了,你才高兴?”
      宝玉一听到“老爷”,立刻就蔫了,只是仍不高兴。
      袭人又道:“我当年也服侍了史大姑娘一场,她的性子,我也知道,从来不像林姑娘这样爱计较的,那件事虽是她不对,倒也过去了,如今你又去哄林姑娘,在史姑娘眼里,岂不是在强调她做错了事?那要她怎么办才好?就一句话的事,总不能真让史姑娘学着你的模样做小伏低地给林姑娘反复赔不是吗?以后姐姐妹妹们可怎么相处呢?”
      宝玉倒是没想过这一层,他虽更亲近黛玉些,但湘云也是打小一块儿长大的,被袭人这么一说,想到湘云的处境,也不敢再闹腾。
      袭人这才笑道:“况且老太太说了,林姑娘这一去,一是人家亲姑侄过年要团聚,二则,林姑奶奶如今在宫里当差,偏还能出宫来,替你的皇妃姐姐传个话什么的最便宜不过,别人打着灯笼也找不着这样的亲戚呢,林姑娘现成就有,你还拦着不让她走动。眼下老太太正在送林姑娘呢,你要是舍不得,也去送一送,有什么话想说给娘娘听的,不如此刻去说给林姑娘,请她代为转给林姑太太。”
      宝玉听说黛玉在贾母那儿,忙一溜烟地跑过去,只见黛玉果然已经换上了出门的衣裳,身旁除了采薇、紫鹃、雪雁、绯鹊四个常见的丫鬟外,另有四个眼生的女人,便知是殷家派来接她过去的,宝玉向来不喜这些嫁了人的妇人,直称她们为“死鱼眼睛”,又是来接他林妹妹的,便更厌烦,也不理会她们,直接上前去给贾母、王夫人请安。
      王夫人笑着推他:“怎么半点规矩也没了?”他方才来见过了那几个女人。
      殷家的妇人也不恼,连声道不敢,还赞宝二爷模样生得俊俏。
      贾母笑着问道:“你们太太接玉儿过去,除了团聚,可还有什么要紧的事?”
      为首的女人道:“说要紧倒也谈不上。二太太进了凤阳阁,方才知公主们虽年纪小,要学的知识却多。四书五经都是最基本的了,除琴棋书画外,还有史传经文、山河图鉴,甚至要公主们辨识各地的谷物粮产、风土人情,更别提治下驭人之术、管家理财之能了。二太太说,如今才知自己才疏学浅,若还是一知半解的,岂不是耽误了公主们的学业?这不,趁着这回在家,把林姑娘接过去,姑侄俩一起多学多看,互相勉励,学点傍身的本事。”
      贾母本已经做好了林满要借湘云的口无遮拦敲打自己家的准备,甚至提前预备了一套话术来应对可能到来的阴阳怪气,结果林满却一字未提,她心里直嘀咕:“莫非真误会了玉儿,她并不曾找她姑母告状?”又听那女人说起公主们在宫中要学这么多东西,啧啧叹道:“到底是皇家金尊玉贵的公主,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家,就是爷们也没有这么广的见识啊!”
      宝玉道:“那林妹妹这次过去,岂不是要一直上学念书?那多辛苦,大年节的……”心疼之余,又生出了许多不舍。
      黛玉冷笑道:“我可和你不一样,你读书呢,是为着‘蟾宫折桂’,我呢,不过是打发打发时间罢了。”
      宝玉不过是想和秦钟一处厮混,才装模作样地读了几天书,读了不过几日,便大闹学堂,引来了一番打闹纠缠。后来可卿病了,秦钟父子也相继离世,他便再没提过上学的事,此事贾政深以为恼,每每他去请安便要责骂讥讽,王夫人也劝不住,若非贾母拦着,只怕要打他一顿出气。因此宝玉最怕别人提他上学的事,如今见黛玉讽刺他读书无用,倒也不生气,反而笑道:“妹妹说笑了,我读书不也是和妹妹一样,打发时间吗?倒是我学的,还不如妹妹的有趣呢。妹妹这次过去,若是学着什么好玩新鲜的东西,记得回来也教教我。”
      他这话一出,别人也罢了,王夫人第一个觉得头疼,忙道:“你可歇歇吧,别叫亲戚们看了笑话。”
      殷驸马自小便是皇上的伴读,跟着皇上在上书房念书的,殷追、殷赴两个爷虽是皇亲国戚,也是自己考中的举人,便是殷适、明哥儿、灿哥儿虽然年纪小,但在国子监念书,从来都只有被夸功课好的。殷家的女人们何时见过宝玉这样的公子哥儿?都笑着不说话。
      黛玉既不笑话他,也不规劝,就静静地听完贾母叮嘱完她的几个丫鬟好生伺候好她,才要跟殷家这几个女人同去。
      探春忙道:“林姐姐,你那本《雁塔圣教序》我还没临摹完,等你回来了我再还你。”
      黛玉道:“急什么呢,你若是喜欢,把你抄的那本给我也行。”
      探春摇头:“没有夺人所好的道理。林姐姐你若不是非常喜欢,也不用从扬州大老远带了过来了。我花些时间临摹好,还原样还给你。”
      黛玉心知她便是这样的心性,笑着点了点头,带着人走了。
      宝玉奇道:“三妹妹何时喜欢上褚遂良的字了?我倒也不知道林妹妹也喜欢,你们早说,我出去的时候,也给你们誊拓上几本回来。”
      探春叹了口气:“怪我们出不得门罢了。”又觉得无奈,宫里头的风气,公主们都要学那些东西了,自己家的兄弟们还整天沉溺酒色,还觉得大姐姐封了妃,自己便可高枕无忧,当“皇亲国戚”了。
      可是大姐姐是“才选凤藻宫”,加封的亦是“贤德妃”,说明皇上看重的便是元春的才情和贤良淑德,这时候,作为大姐姐的娘家人,弄出什么不学无术的笑话,甚至搞出道德败丧的事出来,难道不会影响到宫里的娘娘?
      还真以为娘娘封了妃,便一辈子都是人上人,再也没人敢动她分毫了?还能护佑得娘家人什么都不用担心?
      可惜这种道理,她一个小女孩都懂,府里的爷们却一个个地,只知道嚣张高兴,并不当回事。
      快过年了,她也不愿说出什么扫兴的话来,便道:“二哥哥出去一趟,老太太、太太都挂心得紧,哪敢耽搁你的时间,叫你誊拓什么碑呢?倒是你也心里有数,没正事别老出去乱跑,便是有事出去了,也尽早回来,别叫老太太、太太担心才是。”
      王夫人道:“你三妹妹说得很是,前几日你出去做什么了?老太太吃糟鹅掌的时候说,宝玉爱吃这个,在东府他珍大哥哥那儿吃了不少呢,叫留给你,结果你偏不在,谁也没跟说一声就跑出去了,可把老太太担心坏了,那顿饭都没吃安生。我已经和茗烟说了,再拉着你胡闹,看我不收拾他呢。”
      宝玉其实是出去祭金钏去了,这话哪敢跟王夫人说?忙找借口,说是北静王的爱妾没了,伤心非常,他去安慰了。
      王夫人听闻是北静王的事,方才不提了。
      倒是贾母问:“上回因为蓉儿媳妇的丧事,你倒也结交了不少人家的公子哥儿,你们都是一般大的年纪,常来常往也有好处——只是这应酬也分个好坏,谁主谁客都有次序,下回有人要请你,你也回了你太太知道,不能老别人请你,咱们要回礼的。你若是身上的银两不够,来跟我说。”
      宝玉笑着应了。他其实最讨厌的便是官场上的交际应酬,只是北静王年轻英俊,他愿意多亲近罢了,倒也没真参与过多少诗酒茶会,只怕再说下去就要露馅,便想着赶紧找个机会把这个话题岔开。
      幸好宝钗看出了他的窘迫,笑道:“前一阵子我哥哥还说,上回他想请神武将军家的公子吃酒,又怕人家不给面子,就说请了宝兄弟作陪,果然冯公子听到宝兄弟的名字,直接就来了,哥哥说,还没有谢过宝兄弟呢,正巧伙计们也送来了些新鲜的瓜果,改明儿叫他请宝兄弟一桌。”
      王夫人喜道:“自己家亲戚间多走动走动才好呢,也省得在外头晃悠,惹人担心。”
      贾母倒不是十分喜欢薛蟠,只是碍着亲戚间的面子,不好明说,便对众人道:“如今林丫头也去她姑姑那儿了,凤丫头又不在,咱们这儿不热闹了,也散了吧。”
      大家一起笑了起来,打趣道:“如今可知老太太心尖上的人是谁了,怎么一没了林姑娘和琏二奶奶,便连陪孙子孙女们逗乐的心都没了?”到底是不依,逗得贾母连声道“是我说错了”,又命摆饭,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地用过了晚膳,才放孩子们回去。
      黛玉进了殷家,照例被带去了林满所居的小院。
      姑母进宫这个月,小院中仍是不缺扫洒的下人,收拾得井井有条的。林满虽仍旧一身素服,气色倒比上月还好了些许,连鬓边的白发都被藏好了,看着年轻了不少,黛玉细细打量了她,猜想姑母在宫中应该过得还算不错,才松了一口气,想了想,又不觉红了眼眶。
      林满忙扶着她问:“好端端的,怎么哭了?是不是谁给你委屈受了?别怕,告诉姑母。”
      黛玉笑道:“原本是该向姑母告状诉苦的,只是我自己都解决了,若再说给姑母听,倒真成了得理不饶人了。”
      “若是阿适在,必定要说,既然得礼,何必饶人?会说这个的,必定是没理的坏人想法子给自己开脱,才硬要受了委屈的好人当圣人。”林满笑着,又深深地看着自己的侄女儿,“你真解决了?不是含泪咽下去了?”
      黛玉摇头道:“我被干妈带去温泉庄子住了那么久,耳濡目染,就是没学到干妈的本事,也借了几分她的气势,既然不用怕得罪人,我又是有理的那一方,姑母还害怕我这张嘴说不清楚是非吗?”
      林满笑道:“你这个干妈是极有本事手段的,你要是学到她的雷霆手段,我也不担心了。”
      黛玉道:“确实听说了一些干妈的厉害事迹。远的不说,就是阿适和姐夫、他大哥做的这通大生意,驸马爷一下子揍了两个,干妈听见亲女婿挨了打,面不改色,继续泡汤泉,我就知道她不简单。”
      她既然提到了殷适和殷追的买卖,林满也不瞒她,笑道:“那次可把驸马吓得够呛,得亏阿适不是他亲儿子,下手轻了些,追大爷可惨了,在床上躺了小半个月呢。”
      黛玉忙问:“这么严重?那姐姐可不得心疼坏了。”
      林满悄声道:“驸马在军中这么多年,下手有轻重的。只是他大哥若不躺上这个月,真要被人说殷家算计阿适的家产的,那对他以后在官场上的名声可没好处。”
      黛玉冷笑道:“横竖表弟是主意大的,我看他大哥这回,也是无妄之灾,就该他挨打才是。”
      “你还真别说,他就是这么嚷嚷的,可惜他说得越大声,驸马打他大哥打得越凶。”林满想了想,又摇头道,“你符姐姐后面还来找我赔不是,又道谢呢。”
      虽然夫君挨了顿打,其实也没伤筋动骨的,每年可是实打实地到手几万辆银子,确实该说声谢谢。
      尤其殷适那几声嚷的,哪里是说给驸马听?是说给全京城、乃至全天下准备碎嘴的人听的,这几间布庄从此就过了名路,是殷追名下的了,谁也没法说他们两口子一句。
      符氏一向会做人,自然要承殷适的情。
      这些殷家的是是非非,黛玉虽然听了,也不言语。
      林满看着她道:“听说之前有人说阿适的不好,你给回嘴了?”
      黛玉道:“又是谁嘴这么碎,这样的话也说给姑母听?”
      “那位夫人是你外祖母家的老亲,你怕是要落个不是。”林满道,“阿适知道了心里过意不去,说给你备了份礼,改明儿你见了他,倒可以敲他一笔。”
      “什么大事,值得他记得。”黛玉笑道,“我就是落个不是又怎么样?外祖母、舅妈难道真的能指着我的鼻子骂,押着我去给那位夫人赔礼吗?明明是那位‘长辈’先出言不逊的,我这张嘴,姑母还不清楚吗?又是在干妈的地盘,我怕什么?想回嘴,可不就回了?至于正好公子,他比我还小呢,我做姐姐的哪好意思收他的礼,让他好好经营那几家铺子吧,别再充大方了。”
      林满哈哈大笑:“别人是充大方,他是真大方,要不能做出来这事?不过也别太担心他了,我看他心里有数的。”
      黛玉忙道:“谁担心他呀!”
      “行行行,你不担心他,我担心我儿子行了吧。”林满道,“瞧你到现在,衣裳都还没换。快去换了衣裳,咱娘俩坐下来慢慢说话。”
      黛玉问:“不用去给公主请安?”
      “哪用得着回回请安。如今天冷了,公主连自己的两个儿媳妇的晨昏定省都免了,说万一地上结了冰,滑了就不好了。虽然她身份尊贵,但在规矩这块儿,还是体恤小辈的。”林满说着说着,忽然想起来了什么似的,“你上回在留花坊喜欢的那盆海棠,如今还开得正好呢。公主听说你今天来,特特地命人送了来,我放到你屋里暖阁里去了。”
      黛玉也是没料到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还有人记得自己喜欢过的一盆花,一时又惊又喜。回到屋里,果然烧了地龙的屋子温暖如春,她这样怕寒的身子也不用穿得十分臃肿,那盆海棠就摆在她案上,开得不如上个月鲜艳,但也倔强地伸展着枝丫。
      雪雁啧啧称奇:“别说大冬天的了,就是春天,要有这么长的花期也难得。到底是公主府,什么样的稀罕物件都有,连花都这么新奇。”
      黛玉轻抚着花瓣,暗暗想道:“当年那两个和尚道士来我家,对我爹爹妈妈说,我这样的身子骨,若是不出家,想要养大,无异于冬日养春花。可如今真有海棠在冬日盛开,被娇养得如此鲜活,难道……”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7章 娇养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