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永恒轮回 ...

  •   【我希望我的死不留遗憾,比如——我知道了生的意义。】

      在一个孩子还很小的时候,长辈们总会很民主地问:
      “你想吃什么?”
      “你想要什么?”
      “你想做什么?”

      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但长辈们的回答总是统一的:
      当孩子的答案和自己期许的相同时,他们会很欣慰地表示全力支持、放手去过想过的人生;当孩子的答案与自己期许的不同时,他们会很苦恼地劝解懵懂的孩子,试图改变他们的想法。

      而太宰治的想法,没有任何一个普通的长辈会赞同:

      “你想做什么?”

      “我想死。”
      太宰治这样回答。

      通常情况下,自杀的诱因很多:旁人的欺凌,家庭的不幸,生活的重担,阶级的不公,突如其来的变故,愤世嫉俗的无力,努力却得不到相应回报的世界——一切会产生负面情绪的事体都会导致死亡这一结果。
      但相比较“厌世”的复杂敏感,太宰治其实“纯粹”得多,他只是不想拉长自己无意义的人生。

      “活”是一个动词,不是吗?
      人类的一切行为与活动都有其目的。学习是为了得到知识;知识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工作是为了拿到金钱;金钱是为了更好的体验吃喝、阅读、观看、游戏、又或者就是知识……等一切可以让人产生快乐的行为,出于本身“想要如此”的意愿——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建立在“活着”的基础上。
      那么,他活着又是为了什么?活着本身是快乐的吗?
      如果找不到活着的意义,太宰治自然也就“不想”为了“活”而“动”。

      ——当年少的太宰思考到这一阶段时,他果断又凶狠的就做出了决定。
      那时的他想:每个人都是不经自己选择地出生在这个世界上,又大多不经自己选择地死去。*
      既然已无法决定生,那么“无意义的他”当然要选择自己的死。

      他跑到了自己第一次看到就莫名感动的河流前,幻想着潇洒离世后流向大海的路程——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结束这漫长又无趣的人生了。

      “哗众取宠!”
      “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啊。”
      “既然那么想死,你怎么还活着?”
      对于这些因痛恨自己脱口而出的嘲讽,太宰治从来都不放在眼里,他才不会把精力放在不会思考的蠢材身上。

      而太宰治至今都没死的原因也很单纯,单纯到任何一个熟悉他的人都无法想象那样一个“乖巧”的太宰。

      那只是一个及其普通的日子,尚且年幼的太宰治看到了一本书,书里是这样写的:
      【假如在某个白天或某个黑夜,有个恶魔潜入你最孤独的寂寞中,并对你说:“这种生活,如你目前正在经历、往日曾经度过的生活,就是你将来不得不无数次重复的生活;其中决不会出现任何新鲜亮色,而每一种痛苦、每一种欢乐、每一个念头和叹息,以及你生命中所有无以言传的大大小小的事体,都必将在你的身上重现,而且一切都以相同的顺序排列着——同样是这蜘蛛,同样是这树林间的月光,同样是这个时刻以及我自己。存在的永恒沙漏将不断地反复转动,而你与它相比,只不过是一粒微不足道的灰尘罢了!”
      ——那会怎么样呢?难道你没有受到沉重的打击?难道你不会气得咬牙切齿,狠狠地诅咒这个如此胡说八道的恶魔吗?或者,你一度经历过一个非常的瞬间,那时,你也许会回答他:“你真是一个神,我从未听过如此神圣的道理!”
      假如那个想法控制了你,那它就会把你本身改造掉,也许会把你碾得粉碎。对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这样一个问题:“你还想要它吗,还要无数次吗?”这个问题作为最大的重负压在你的行动上面!*】

      ——第一次进行“跳水运动”的太宰治脑海里突然闪过幼时看到的这段文字。
      在水下的他似乎因为缺氧产生了一些虚幻的知觉,他看到一只蛇朝自己游了过来,那只蛇轻吐信子,一遍又一遍地诘问:“你还想要它吗,还想要无数次吗?”

      不想。
      太宰治这样回答。

      于是,他从河底游回岸边,活了下来。

      他忽然意识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死亡。既然要选择“死亡”,当然不能局限于物理上的形式,他还想更加轻松地、愉快地、爽朗地“死亡”。
      若非如此,自己“向往的死亡”与“麻木的活着”有何区别?
      若是存有哪怕一丝一毫的遗憾和痛苦,那在永恒轮回的概念下,这微小的部分会无限重复,一次的遗憾与痛苦会变成无数次相同的遗憾与痛苦,那对太宰治来说,毫无疑问是一种诅咒。

      珠流壁转,时移事改。在为了不留遗憾而选择活下去的过程中,太宰治数次感到失望和厌烦,一次次经受不住解脱的诱惑选择死亡,又一次次遵循某种激情活了下来。
      同时,他确定了一个真理。
      ——人生,不具备任何意义。

      他把“无意义”的结论从自我扩散到了整个世界。
      看着大街上性格迥异、行色匆匆的人,一个巨大的疑问在他的内心挖出一个深不见底的空洞。
      ——他们,为什么而活?
      这个问题成了“太宰治不知道”之首,成了他自杀时压在心头散不掉的“遗憾”。

      人是动物的一种;是欲望的集合体,任何“想要”都是。社会的规训让一些欲望得到了满足,但那并不纯粹。
      太宰治想,他需要一个更接近原始欲望的地方,或许他就能明白生命的意义,进而明白人生的意义。

      太宰治选择了黑手党,那里充斥着暴力与死亡,是美好与生命的对立面,是“死亡本能”的培养皿。

      讽刺的是,他是希望不留遗憾而自杀失败的,可在找寻的过程中,“遗憾”越来越大,他的自杀越来越频繁,失败也成为了常态。
      死亡在身后不断催促,遗憾拉着他从不放手。
      ——至此,自杀成了太宰治公认的爱好。

      如今,16岁的太宰治越发厌倦自己的人生,他切身的体会到了一种“重复”,他发觉自己可能真的要对那个恶魔承认——你真是一个神。
      他因书里的一段话而执着于“清爽”的死亡,在这段追逐的过程中,曾经“微小”的缺憾因为自身的经历开始放大,他由此而更想尽快死去,却又不甘心如此而活下来,然后继续失望,继续自杀,继续不甘,继续活着……

      就像——

      “话说,你为什么要自杀啊?”身边的秋辞这样问。

      这问题太宰治早就失去了回答的兴致,它和“明天见”的问候一样,固定到让太宰治憎恶。
      几乎所有人,用言语也好,用眼神也罢,“拯救”了他之后都会问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自杀?

      看啊,就连被“拯救”的规律都又一次得到了验证,它就像早已被刻进永恒轮回的“小起点”,宣告着太宰治的又一次失败与开始。
      只要他还渴望死亡,只要他还存有遗憾,这一幕就会在太宰治的人生中数次上演,直至他的身体再也承担不起、如许多人一样泯灭于□□的死亡。
      ——只要一想到这样的人生经历将在永恒轮回的概念上无限重复……于太宰治而言,那是他无法承受和忍耐的酷刑,是永恒的痛苦与折磨!

      所以啊,他真的很想知道啊……只要知道了活着的意义,他就不会再有遗憾的情绪了,可以轻松爽朗地死亡,只此一次的瞬间——那就是太宰治最精彩、最满足的一生!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永恒轮回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