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十一章 ...

  •   “圣人圣明。”众人再次行礼面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意,眼里恭敬地望着太子,仿佛打心眼儿里敬服太子。

      “哈哈哈哈哈哈,朕有你们这些肱骨辅佐,也是朕之幸啊!”圣人大笑,他的话很好地让众臣面色和缓,心中一暖。

      “都入座吧,时辰也不早了。”圣人说完顺手就将太子按在自己御座左边新加上的座位上。

      这明显不是商量好的,太子转头看向右边的父亲,圣人不好意思说自己想要巩固儿子地位的小小心思,只好学着长安撇过头,心虚地不敢看。

      太子心中一热,面上笑意真切,他拉住阿耶的袖子,微微使劲。

      圣人顺势侧身,以为儿子要说什么正事,就听到:“阿耶,一会儿您好好看看,儿为今日宴饮练了许久,您可也要赏些什么给儿,否则明日儿要被长寿那丫头笑死。”

      太子许久未撒娇了,圣人一听热意上头,愣神,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面上好笑:“好,一会儿你可要好好表演,不好阿耶可不会赏你,阿耶给长寿!”他早就准备了给两个儿女的礼物,这也是每年清明宴饮的必备。

      让他这么一说,仿佛成了天大的奖励,太子朗笑,意气风发,天之骄子,笑如朗月入怀,让人挪不开眼。

      “好,您就瞧好儿吧,儿拿定您的赏赐了。”他扑面而来的朝气与贵气越发令人心动。

      五公主座位旁的崔贞娘红着脸,双眼泛着光,直勾勾瞧着上首的太子。

      五公主四处一看,满殿的贵女、贵妇、宫人,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自己大兄,这让她不禁感慨,还是大兄好看,对面的九个兄长没有一个能比得上的,都是些庸脂俗粉!

      长安瞧了瞧上首散发着魅力的太子,心中骄傲,这就是她的大兄,锦朝第一的贵气小郎君、千古不出的第一太子、天下第一好兄长!

      “咚!咚!咚!咚!咚!咚!”六道钟声依次响起,整座大兴城,乃至锦朝所有城池中,都会在这个时辰响起六道钟声。

      钟声余韵悠长较之平日里报时的钟声更多了些沉闷厚重之感,响起后大兴城安静了下来。

      圣人起身,端起酒杯来到御阶前,大殿的大门全部敞开,今日所有官员无论大小都身穿符合自身身份的菊花团纹圆袍,腰间别上柳枝,脚踩相同制式的六合乌皮靴,头戴纱罗软黑幞头。

      “愿海清河晏!”圣人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太子位列身后,与众人弯腰行礼:“圣一愿安泰。”圣人的第一个愿望是天下安泰。

      站在殿外的臣子的动作,百姓们在城墙下就能望见,这时她们能听到圣人六愿,这是锦朝的传统礼仪。

      根据不同场合在承天门、承庆殿之间选择举办宴会。

      盛大庆典、节日、外邦臣服、发布诏令时会在承天门,平日与臣子小聚、小节就会在承庆殿。

      清明宴饮是锦朝的重大节日,因此早上在家中祭拜完先祖后,黄昏时分到承天门下观看圣人、参加圣人宴会。

      在清明宴饮上圣人会代表皇室为百官、百姓敬六杯酒,称为‘六赐酒’,同时口称愿,承天门上的众人都要重复圣人的祝愿,以求天上先祖、百姓听到,之后会倒酒饮下,口称万岁,表示会辅佐天子治理天下实现圣人的愿望。

      除了六赐酒外,还有三赐酒、九赐酒,顺序一样,只场合不同。

      “咚!”鼓声响起,百姓们都清楚了,这是圣人的一愿已经走完程序了,接下来该聆听二愿了。

      温酒入喉,长安唇角带笑,她喝得都是温酒,不醉人的养生酒,阿耶每次宴会都会吩咐以茶代酒,除了重大场合会用滋补的养生酒。

      “愿时和岁丰。”圣人二饮。

      诸人复行礼:“圣愿时和岁稔。”

      “万岁!”众人饮下第二杯。

      “咚!”第二愿。

      “愿物阜民熙。”三愿百姓生活安乐、物资充沛。

      “咚”

      “愿四方来贺!”此言高声!

      “咚!”第四愿。

      “愿尧天舜日。”

      “愿我朝礼照万朝!”圣人大笑说出最后一愿。

      群臣一惊,正不知作何反应,就见太子端着酒杯走下御阶。

      “圣六愿威服四野!”他率先说出口。

      ‘这?这!这?!!!’群臣面面相觑。

      长安扬唇,站在原地高举酒杯大声重复道:“圣,六愿威服四野!”她双目明亮,面上朝气蓬勃,周身的气势在此时竟毫不逊色于任何人。

      ‘这?唉。’群臣认了,自圣上登基以来哪一步都没在他们的预料之中,今儿还是算了,认了吧,之后休完假再说吧。

      他们此时没有想起一个道理:一步退,步步退!

      此后在交锋中他们频频失利,转头一想,才发现从今日起,或者说从圣人登基起他们在第一次退让时,就说明在这场君臣的斗争中他们占了下风。

      “圣六愿威服四野!”武官们、改革派喊得热血沸腾,脖子上的青筋都爆出来,还算得上凉爽的日子里竟出了一身的热汗。

      “万岁!”众人饮下最后一杯酒,心里松了一口气,可算完了,之后的程序都是排练好的不会出岔子了,毕竟太子就不是圣人那样的人,他们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里的愉悦之意。

      “咚!”第六愿。

      要是吴雅知道这些大臣们心里在想什么,就一定会说一句:那可不一定,事情就是如此奇妙,往往你想什么就偏偏不会发生,不想要什么却又会准时出现,容不得一点儿松懈!

      接下来,就是众人蹈舞庆贺时了。

      锦朝的蹈舞礼与前朝毫不相同,甚至有了很大改变,长安认为这个改变是好的。

      只见太子将酒杯放在自己原来的位置,宁王上首的案几上。

      他走向殿中,随着他的动作,长安也起身走出自己的位置,剩下的皇子、公主们也向着殿内走。

      太子站在最前面,长安与个子矮小的五公主、十一岁的三四公主,身后是十二岁的八九十皇子与十三岁的五六七六人,二三四三位皇子个子高站在最后,大公主及笄定亲却还未有封号,于是也站在最后。

      看着这个排序,哪怕是早就排练过的大公主都生出些不满来,三个年纪大的皇子更是不满,他们都有了爵位却还是要站在太子与长安身后。

      大臣们也是交头接耳,女眷含笑轻声议论,妃嫔们心中更是不悦,长安这个病秧子都站在太子身后,自己的儿子\女儿为什么不能?!

      圣人可不管他们的想法,他乐呵呵地看着下面自己丰神俊朗的太子与娇俏可爱的长寿,再看看其他儿女。

      圣人的面上变了变,很快就掩饰过去,每个人都各想各的,除了圣人的大伴——时刻注意圣人的汤大太监看到这一幕,他面色丝毫不改,对圣人的想法没有一点儿看法,镇定自若地带着笑意看着皇子皇女们列队。

      “叮铃,叮铃~。”太子用随身携带的玉佩与腰间的玉质乐器相撞,清越的声音就传了出来。

      殿内安静了下来,很快殿外也在前面人正襟危坐的态度中明白,‘蹈舞礼’开始了。

      蹈舞礼,一项传统臣子向天子表示臣服,喜悦的礼仪,发展到锦朝已于前朝迥异。

      传统的蹈舞礼是臣子们通过鼓掌、拜揖、高呼万岁的一系列流程,向君主表达喜悦、臣服之情。

      锦朝太祖马上开天下,平日里为人风风火火最喜热闹,他认为蹈舞礼很好,自己的朝代要向前朝学习,但是光臣子跳舞不好,自己还有女儿,女儿也在打天下中发挥了不少作用。

      于是大手一挥,表示臣子蹈舞,我的女儿、妃子也要蹈舞,还要在清明宴饮上蹈舞,向上天、祖宗、百姓表达自己是顺应天命建立新朝的。

      他力排众议,将之前专属于男性官员的蹈舞变成了一套男女都应参与的礼仪。

      同时他又觉得只高呼万岁、拍掌什么的不够展示臣子的体魄,随后规定:蹈舞,群臣随乐起舞,其中动作既要有美感、新意还要展示身子骨矫健、尚武、大气、雄浑、雄伟。

      这要求一出简直是愁坏了编舞的官员与乐人,他们掉光了头发才想出来的舞蹈,表演几年后又被太祖说看腻了,没有新意,之后太祖更是每五年一换舞。

      惹得礼部、宫内乐坊的众多官员、乐人苦不堪言,却又不敢抱怨,毕竟这位是真的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积威深重。

      从此每位锦朝天子登基,因为这要求中的新意都要重新编舞以示对太祖的崇敬之情,更会有一大批人在此之间患上脱发这一顽疾。

      锦朝蹈舞礼第一场,是由太子带领诸位皇子、皇女对天子表达孝顺、庆贺,群臣展示体魄,百姓展示繁荣的舞蹈。

      由编钟、鼓声、玉磬等乐器发出的乐曲响起了。

      这乐声如凤鸣、玉碎,清脆悦耳,又带着一股厚重的历史感。

      蹈舞礼开始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第十一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