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番外:斯人已逝,杨柳依依(四) ...

  •   看说得差不多了,我起身告辞,他又敲了敲铜铃,唤人去取漱口去味的粗茶,又叫拿香把屋子薰一薰,好像我在屋里多呆一刻,都碍了他的眼,脏了他的地方。
      侍从替我开门。双扇门合上的那刻,他在身后冷声掷来一句。
      "姜荑,管好你自己。″
      手握紧又松开,手心一层细密的汗珠。我看看左右,那些毕恭毕敬、惟命是从的护卫,恍了恍神。他们,是否——
      也已不是人了呢?
      从宅子出来,有种脱离地府回到阳间的庆幸。青环、梅儿在后门迎我,哭得梨花带雨。口里说着没事,我嘱咐她们别告诉母亲,一边把手绢递给她们,叫她们好生擦擦,别叫母亲看出来。只是她们后来提及世子,心理的阴影又多了一层。
      归家,母亲好似嗅闻到什么。阿荑,身上的香味怎么这么重,不似你用惯的白芷香粉。
      我心一慌,世子为掩盖我的酒气,叫人薰了不少沉香,反让母亲发现了异样。我连忙解释:今天香客很多,香火盛,寺里寺外都有焚香,可能衣服沾染了香灰,或染了什么香料,不要紧的。母亲点点头,只叮嘱我以后仔细些。
      想到什么,我问母亲,可有解宿仇冤孽的经文?
      母亲目光探询地朝我面上觑来。阿荑,何有此言?
      我合糊其词:今日进香,遇二人当街相争,引众人围观,闻二人素有积怨,佛日尚且如此,何况平常,只怕更甚!故有此想,若能借佛祖福泽,化此宿怨,何其幸也。
      母亲叹息,天下之大怨冤何其多,人不自救,佛力难为。
      她随口说了本经文,解冤解结咒。
      觉得自己的念头荒唐又可笑,翻了翻薄薄的经页,我叹口气,把书推到一边。他们之间横着杀身之仇,夺妻之恨,三十载宿怨,岂是诵几遍咒语,抄几遍佛经能解的?
      也不是我一个小女子能更改。
      灯下,我托腮细想,心绪起伏,久久不宁。今日,世子说了许多话,却只字未提退亲一事,他不再强势地要我退亲,也许,他另有解决之道。
      我心念一动,世子是要动手了吗?

      果然。
      正旦刚过,候府便出了事。
      正旦朝会后,候爷在府中摆宴没乐,款待宾客。宴乐行到第三日,草草收场,父母当天也去赴宴,仅半日即仓猝归家。世子席间突然倒地,口吐黑血,怒指候夫人道:“阿锦,你还想再杀我一次?”众人不明其意,但谁也看得出来,世子中毒了。
      府医赶来,给世子催吐解毒。
      事及候府颜面,宾客纷纷告辞,之后候府闭门谢客。
      母亲的讲述如冷风细雨,丝邀缕缕飘进耳里,寒意一点点浸上心头。
      杀过人的人,不会介意再来一次。
      当真,是这样吗?

      候夫人……毒杀世子!?
      消息不径而走,人们议论纷纷。
      各种谣言甚嚣尘上。
      被害未遂的世子不出十日即出现在世人面前,照样打猎赛马,惹是生非,一如既往地嚣张叛逆。青梅气忿不已。"女娘,祸害遗千年,真是没道理!"
      半月有余,候府传出消息。夫人旧疾发作,因府中事务繁杂,不利休养,候爷将人送至远郊寺庙静养。
      母亲与候夫人相识已久,不禁为她哀叹一番,蹙眉数次。
      五月,石榴花开,我的及笄礼如期举行。
      行笄前三日,候府送来一支石榴花白玉簪,又是以世子的名义。
      花管玉质莹润,精雕细琢,花叶舒卷,果实饱满,上涂朱漆,华而不俗,光洁无瑕,怎么看都不符世子的喜好。
      母亲赞不绝口,我默默收下。
      俩位姐姐也回来参礼,大姐特地作我的有司。
      及笄礼上,为我加笄的贤良长者细心为我解开发辫,绾好发髻,插上花簪。石榴多籽,果美花红,子孙繁盛,家兴业旺。
      候府还特地请来一位老官人给我教礼授诫。昏礼筹备按步就班地进行。就在这时,候夫人——
      薨殒。
      时机太巧了,我不能不猜测是世子手笔。
      她死得太过蹊跷,太不是时候,葬礼也草率。世子别说著孝服,连葬礼都未出面。但这次,都城的人对他很宽容。
      候夫人所作所为已经传开,她下毒未遂,又非世子生母。
      还有说,她生前就对世子苛刻。
      不过,世子可以不着孝服,却不能不守孝。
      婚事得延上三年,他既报复了候夫人,又可以将昏事延期,至少三年内不用操心,一举两得。
      母亲忧心仲仲,怕三年后再生枝节。
      三年以后呢?

      我知道,世子的复仇没有完。
      他恨夫人,也恨候爷。
      世子没有等太久。
      不到一年,敌军来犯,大军压境。都城人心惶惶。
      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那个成天游猎玩乐、逞强斗狠的纨绔,候府世子居然主动请战,投到主将聂大人尾下。父亲下朝后,连连感叹。今日候爷在殿上将头都磕破了,也未阻挡住世子从军的决心,更没能改变陛下任其为前锋校尉的圣意。
      我眼前浮现出那个哀愤满腹、无泪泣血的少年郎,如今已扬剑露寒芒。

      我打开梳妆匣,居丧一年未簪花戴饰,蒙青环时常擦拭,匣盒依然一生不染。
      抽屉底放有一只黄色扁平小绸袋。是我一针一针用黄缎缝的平安袋;外面绣满吉祥祈福图纹,内里折放一块红缎,红底黄字绣有梵语心经全文,也是我亲手所做。
      我赶在世子出发前绣好,派人送往候府,不出所料,被原样退回。世子说,他不需要。
      仆从把这句话和平安符一并带回。
      说的什么话!女娘辛辛苦苦做好,他不收就算了,也不道声歉!他不稀罕,有大把的人喜欢!
      青环很生气,仆人半低头,很羞愧的神情。
      青环,不用说了,世子又听不到。我语音平淡。把符袋收起来吧。
      他不需要平安,他不要活着回来。

      大军中计,被敌兵左右夹击,世子自请殿后,护主将带军撤离。
      大军护主将撤走,给他留下不足二百人,抵挡成千上万兵马。
      手下全部阵亡,世子孤身冲入敌阵,被刀砍剑刺,身中数十箭身亡。
      前世十七岁,今番十八载。
      我摩挲着手中平安袋,想起那个少年郎,眉宇间恨意滔天,眸光亦被血色浸染。
      入心的寒凉,冻到心痛。
      如今,候爷遭丧子之苦,绝嗣之痛,是否让他遂了心愿?
      从此消了恨意?

      (待续)
      (2023年11月18日11:05首发晋#江网)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章 番外:斯人已逝,杨柳依依(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