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龙囚深宫(修) ...

  •   重重宫阙,满目红墙绿瓦。人人都道凤楼龙阙华丽无比,住在里头的人更是享尽天下荣华富贵。外头的人都向往着住进里面,殊不知里头的人一生都被困死其中,向往着外面的自由。
      当今朝政,世家掌权。当官的都知道,天子不过一个傀儡,被锁在那座人人向往的高楼墙阁,不曾踏出过一步宫门。
      寝宫内,幔帐垂散,遮住床里的身影。博山炉香料燃尽,可飘在空中的味道仍散不去。
      洗漱更衣的宫女们推开门,熟练地拉开幔帐,为天子整理仪容。
      瘦弱的天子周身酸痛,强忍着不适跨进浴桶,神色恹恹地清理身子。铺开在浴桶壁的褐色头发被宫女用玉梳慢慢梳成发髻,露出一截玉白的后颈。天子闭着眼睛,黑鸦似的睫毛轻颤,配上那张脸,让人觉得他这个人就是一尊玉雕的像,易碎又脆弱,异常地吸引人的目光。
      “陛下,宫外来人了。”
      假寐的李幼睁开双眼,淡淡应了声,结束了放松的时刻。穿戴整齐后,紧闭的殿门开了,紧接着走进一名秀气的女子,手里提着食盒,朝他行礼。
      来者是杨恩宝,孙氏的手下。
      纤细的素手捧着一碗发黑的汤药,道:“陛下,该喝药了。”
      李幼看着那碗药,打心底里不想喝。杨恩宝给的汤药是一副毒药,药性会蚕食着他的身体。他如今十八,瞧着却像十五六岁的少年,正是这副汤药搞的鬼。
      他推开青瓷碗,“朕还没用膳,待会再喝。”
      杨恩宝早料到了,双手拍掌,就有一队宫女捧着早膳进来。她递过一双干净的筷子,道:“陛下请用膳。”
      面对一桌子的佳肴,李幼左看右看,象征性地夹了几道菜放入碗里慢慢咀嚼。一顿早膳用了两炷香,汤药都快凉了。他平时用膳的时间都在半炷香左右,这会儿实在没胃口吃,又不想喝药,便磨叽起来拖延时间。
      他是皇帝,没人会催他。杨恩宝也不会,气定神闲地等着,见他瞟过来,忽然一笑:“奴婢命人温了许多碗药。这碗凉了,还有下一碗,陛下不必担心无药可用。”
      逃不过的李幼死心地放下筷子,“朕吃饱了,都撤下去吧。”
      杨恩宝命人撤下菜,将温着的汤药放到李幼面前:“陛下请用。”
      汤药味闻着就苦,喝下去更甚,李幼喝下后时常会吐出来,这次也不例外。落肚的药水在胃里翻江倒海,酸和苦直涌喉咙,逼得李幼将汤药呕吐出来。
      一旁的杨恩宝对此种场面习以为常。在李幼吐出来那刻,她眼疾手快地拿过痰盂,让其吐在里头。
      呕吐声不大,吐的人却很难受。李幼吐的连胆汁都快呕出来,反上喉咙的酸苦,让他起了生理泪水。眼角坠着一颗晶莹的泪水,瞧着怪可怜的。
      然而他没能取得杨恩宝的同情。在他刚吐完没多久,杨恩宝很快呈上第二碗一模一样的汤药,“陛下身子虚弱,药可不能停,还请陛下再用。”
      李幼没得选择,忍着反胃的难受,强迫自己喝下去。
      “朕喝完了,可以了吧?你们都给朕下去!”
      说是这样说,但人不可能全部退下,那药还没消化完,总要有人盯着才行。宫女太监们都退了下去,只剩下原地不动的杨恩宝。
      “关上朕的门。”
      杨恩宝转身关上门。合上门的须弥,她便听到一阵异响。回身一看,李幼正跪在地上抠挖着喉咙,逼着自己吐出来。
      呕吐声在寝宫内异常清晰,面冷的杨恩宝神色终于有所变化。她挪动步伐,走到李幼面前蹲下去,伸出手轻拍他的后背,想让他顺口气。
      片刻,吐完的李幼倒在地板上,无神盯着梁上的画,嗓子受酸,有点沙哑:“恩宝,那碗药好苦。”
      杨恩宝跪在他面前,有些心疼。卸下腰间的荷包,从中取出一块饴糖,放入李幼的口中,“吃点糖就不苦了。”
      饴糖似乎不能压下满腔的苦涩,李幼含着糖,问:“能不能不要再喝了?朕真的怕苦。”
      杨恩宝顿了顿,没有正面回答他:“陛下怕苦的话,奴婢命人快马加鞭送一批桃子来压苦好么?听说杨山的桃子最是甜口,日后奴婢进宫就带给陛下。若吃腻了,奴婢就做成蜜饯,成吗?”
      “可桃子尚未成熟,日子那么长,朕怕等不到。”
      “不会的。”杨恩宝斩钉截铁的语气引起李幼的疑惑,她从袖子摸出一张被细心卷起尺素,借着抚背的动作塞到李幼手心,声音大了点:“陛下乃天子,自然是要什么就有什么。”
      接着她以眼神暗示,无声地说了一句话。李幼辨认出了这句话,意思是陶大人给他写了东西。
      这位陶大人名为陶嵩,原光禄大夫,在洛京有“钟山玉瑛”之称,是人人称赞的一位。自小与陶嵩相熟的李幼也是这样认为的。
      只不过在两年前,陶嵩和孙珩行因是否修建避暑行宫一事起了口角,孙珩行一怒之下将陶嵩赶出了洛京,让他去徐州担任泗水郡太守。陶氏一族和李幼不是没有阻止过此事,但天子无权,陶氏势弱,得来的结果是陶嵩数次贬谪,至今未回。他们无法行动,只能憋着这口恶气。
      陶嵩是他挚友,在他被赶出洛京后,李幼曾思考过其原因。行宫一事只是表面的现象,本质上是陶嵩若再升迁,三公之位非他莫属。三公之中,谈及年龄最大的便是御史大夫楚凉,这几年恐将辞官。陶氏的势力虽不如孙氏,但也不容小觑。若陶嵩坐上这个位子,孙氏只手遮天的权力便会大大减弱,以孙氏一族的性子,这是他们不能容忍的。
      这两年,陶嵩的音讯能够传回到他耳中,全靠潜伏在孙氏府中的杨恩宝暗中帮助。
      李幼握紧手中的尺素,反复呼吸好几次才堪堪压下激动的情绪,寻了个由头道:“朕乏了,你下去吧。”
      夜里,李幼端坐在屏风后,挑开细绳,将尺素一寸寸展开。他边看边细声念出了里面的内容:“重重山高烟水寒,遥遥相望碧水天。心忧金龙难以憩,传寄锦书至洛邑。”
      四行小字,字字情深意重。
      李幼反反复复地念了好几遍,内心泛起层层涟漪,说不清楚的感觉流淌着,一点一点温暖他的心窝。他合上眼,双手重叠,连同尺素一起按在了胸口处,若有若无的笑意隐隐呈在脸上。
      寝殿的窗户开着透风,一个人影从楼顶跃到花树。那人蹲在粗枝上,静静看着李幼傻笑了半盏茶的时间才掏出一本小且厚的记录簿和一支炭笔刷刷写了起来。
      写完后似乎觉得不过瘾。见满树繁花,眼珠子一转,他薅干净脚边的花朵,借着凉风,将揉碎的花瓣送到皇帝的的窗台。花瓣飘落,顿时吸引了皇帝的注意,于是他拿起本子又刷刷地写了起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龙囚深宫(修)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