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第十八章:惟凭佛前香蜡泪 ...

  •   “一个人曾经同我讲,这辈子该干什么,到最后总会走上那条路。”

      电话里,林雪跟文颦这样说。那是先前节目之后又一个闷热的晚上,夜空里有虫鸟的嘶鸣。文颦裹着白色的小衫,像是片轻轻的云朵,又或者是水上倒映的白帆。

      死去的时候,文颦再一次想起了这句话。

      她拿着枪,从下方抵在自己的头颅。

      她又想起来很多事:比如她小时候一直很想像文怀襄一样有一个转笔刀,是那种像小房子一样的,有时候铅笔芯还会卡在里面出不来,需要用手去拿的那种;她那时候还很想要快餐店在夏季里赠送的小扇子,但偶尔尝一次已属改善生活,何况这些玩意也都是弟弟的。

      “世界是饱满的,他们也都是饱满的,只有我如此干瘪。”

      她在日记里这样写过。

      但后来的某一天,文颦痛哭着砸碎了家里一面窗户的时候,她又忽然觉得,也许干瘪的是这个世界也说不定。

      参加节目的时候,她在团队中做了边缘人。她冷言冷语,最后选择爆发或者沉默。当那些人因为小动作,怀抱糜空之心而反败为胜的时候,对面似乎有同样不好相与的人直接选择了放弃。

      她想,这何尝不算是一种反抗。一种笑说起来有些懦弱的,登时无奈之下的自毁式的反抗。

      房间很逼仄,自己终结在这里,除了已经睡熟的洋老头那如坏掉的鼓风机一般的鼾声,和流动的腥臭的空气之外,再没有事物可以见证。

      她本身也并不需要见证。她才是主体,是第一视角,是她在见证这个世界才对。但如今她看够了,厌倦了,仅此而已。

      多么矫情,多么认真。

      市郊两仪江边有座六合庵,春来时候方觉晓和宁夕一拍即合要去参拜。可能是近来发生的事情太多,也可能只是一时兴起随心随愿而已。到了庵里一处锦鲤鱼塘,上又有一座白石拱桥,旁边立着碑文,二人看了才知分别叫作明镜池,灵台桥。

      走在灵台桥上,宁夕道:“这鲤鱼好漂亮。”

      旁边洒扫的僧服姑子合掌:“不知何来鲤鱼?”

      “这池子里不都是吗——怪大的一处池塘!”方觉晓同那尼姑道。宁夕这番却是怔怔地,没有说话。

      尼姑道:“两仪旁,六合里,自古无池无鱼无事无物。唯有一方灵台明镜,几条性命浮沉而已。”

      “你们这些人说话都这么玄乎的吗?”方觉晓牵起宁夕的手,“走吧,咱们再到前头殿里上柱香去。”

      太阳眼见着要落山,只剩半轮夕照堪堪攀着山边。等到日沉月落,星移斗转,便又是新的一天了。

      “不,不去了。先不去了。”宁夕睁着一双圆眼,头发和风光碰撞纠结,“走吧。”

      “你累了?”方觉晓摸摸她的额头。

      “我不累,晓晓。你走吧。”

      “什么意思…”方觉晓喉头莫名有些凝滞,“什么叫我走吧?”

      宁夕痴痴地望着明镜池底几尾游彩性命:“我要留下来,看看我的心。”

      “你病了。”方觉晓道,“你先前不是这样的。”

      “我没病,我知道得不能再知道了。我先前也是这样。”宁夕忽然笑一笑,“没事的,晓晓。或许我还是活蹦乱跳的,只是想看看这里的天光——多么好哇,你瞧。”

      方觉晓循着看去,见明镜池水下彩浮金跃,灵台桥柱上亦有流光。

      “真好,真好。”宁夕笑意更甚,“什么都没有,又都在这里了。就像人一样,就像心一样——你说是不是?”

      方觉晓失声。

      这似乎是她们之间的最后一面。

      宁夕住在禅房里,把门上题了一副字联:

      “两仪六合惟明镜,
      八荒四海皆灵台。”

      她并把那日淮扬宴上众人作的诗,凭着印象与回忆一一录在了文簿上,后复又写下一首:

      “她死在人间的一处佛坛
      在入冬的时候,对瘦鹤病梅
      顶礼朝拜
      雪山溢出了云朵
      冻海重生了枝桠
      她作惊慌的牧神
      以雪白的牙齿咬住的红花

      她死在人间的一处佛坛
      向着那
      向着那谁的眼睛般的解冻的大海
      投去她哀伤的网
      暮色脱胎成孤星
      她跃入隐约着灯塔的汪洋

      她爱着她的魂灵
      一如滩边鸥鸟的足印
      沉醉于夕阳的钟响
      一如暗瘖的虚无之中的
      衰老的藤蔓
      执着地爬上
      溺毙在密雨里潮湿的墙

      她一次又一次地死去
      她把残缺的四肢
      保存在藏传的窟洞
      安详地圣洁地
      她离开了。
      路过的人们他们头上的珠宝
      像是被遗漏的挽歌

      挽歌渗出了香味
      经书 古檀与木脂
      他们的赞叹捧出了金银
      看不穿摩诃切叶的钵
      脂粉洒泼在黑色的围脖
      也像是乌豹盲瞎的眼睛

      在某座闻名远近的山脊上
      她死在了人间的一处佛坛
      那里有
      滔天的海浪动地的落叶
      气喘吁吁的鸟
      以及千百轮月亮的皎洁;
      轻快的马车
      痛苦地穿行
      他们说这是她的苦难
      他们玩笑着 妄图证明自己的超脱

      她是这片土地的孩子
      昨日今朝 明天
      她死在了人间的一处佛坛。”

      自此,宁夕别过父母胞弟,闭隔外世,于两仪江六合庵出家为尼,法号静安。

      在方觉晓最难熬的时间里,向渠每天陪在她身边。这样的陪伴应让方觉晓宽心,但她却本能地想要回避,敏锐的感知觉也让她有些疑惑与不安。

      “我没别的意思,姐姐。”向渠的目光纯善,“我只是觉得其实你自从实习之后状态就不大好了。”

      或许任谁来了都要被这样的春风化雨所打动,但方觉晓潜意识里就是觉得奇怪生疏。

      毕业前在献世公司的那次实习对她产生了难以言喻的影响。她其实一直认为自己算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但这回似乎才真的看到了一角的现实。难道自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吗?这个世界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呢?

      方觉晓忽然发现,她还并不够了解一切,甚至还不够了解自己。她不了解一切一切的复杂,也不了解自己的复杂。归根到底,她只是一个意气单纯的青年,一个博闻论理的下手——抛在真正的社会里,甚至连谁的下手都还不一定真正算得上。

      在献世公司的时候,一开始,她凭借高超的工作能力在一众学生里脱颖而出,甚至超过了部分正式的员工。而大公司也绝不是吃素的,这样的表现迅速地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后来方觉晓才知道,很多时候,自己所以为的伯乐赏识,不过是对方觉得自己“好用”而已。世上哪有那么多伯乐呢?但后来毕竟是后来,方觉晓在当时还是被感动了。于是她开始更加努力地工作,一切都仿佛是那么美好,整个世界真正的绝对的光明就要来临!

      很遗憾,方觉晓并不“好用”。

      实习生再怎么忙活也接触不到高层,然而献世似乎识人不清,产生了让方觉晓毕业后留在这里的意愿,故而给予她的工作任务也逐渐多元化起来。生活并不是电影,即便如此她也还是外围人员。但同样遗憾的是,不好用的方觉晓也并不是一般人。

      于是不好用的非一般人方觉晓,在越来越多的工作过程中逐渐发现,这样风光的献世公司,或者说整个献世集团,其实是那么的深不可测。它并不是几栋楼厦,几亩土地而已,而更像是层层叠叠,罗织遍布的网,相互之间密不可分,错落缠绵,网住了多少死生红尘。

      方觉晓受到了极深的震撼。这样的感觉就像是一只工蚁把巢筑向了狼群,挖着挖着才惊觉原来这世上竟还有这样的生物,竟还有这样的光景。

      但随即一个可怕的念头紧接着在她脑海中诞生——或许是为了正义,或许是为了扬名,又或许只是因为她是她而已——她想要螳臂当车,以卵击石。

      她并不愚蠢,她试图获取更多的证据。主动争取工作只是一部分,可以在学校混得风生水起的她自然也能够把人脉关系结交得应手得心。她也并不着急,毕竟如果一切顺利,毕业后她的机会还能延续,所以她只需要慢慢来就好,何况这样的事情也根本急不得。

      但一切顺利往往是这世上最难的事情,所以人们才会把它当作假意真情的祝福。

      方觉晓被人发现了。她不知道那个人是谁,甚是不知道对方到底做了什么。只是某一天,领导把她叫到办公室,说他们还需要再考虑考虑。

      她那时候很想撕破了脸骂他一通,但她没有。她只是微笑着鞠躬说些感谢领导一路栽培的屁话,然后转身退出了那间屋子。领导没有跟她说再会,只有墙上那匾题着“玉尺冰壶”的毛笔大字,反着灼灼的冷光,好似在与她致意送别。

      方觉晓忽然问向渠:“你知道那个人是谁吗?”

      “什么?”

      “实习的时候,我好像被人害了。”方觉晓含笑望着他。

      “我不知道这段故事诶。”向渠顿了顿,言语兀自甜蜜,“但我会永远站在你这边。”

      “是吗?”方觉晓似乎没有等他回答的意思,这之后只挪开了目光,不再说话。

      日头晒下来,她眼前一阵恍惚。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第十八章:惟凭佛前香蜡泪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