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07 ...

  •   洒金巷尾,清北书院门口整一条街仍是门可罗雀的寂静。

      原先这处半条街都归了英王府,自从英王意图谋反被夷灭三族后,久久未有新居民入住这忌讳之地。

      连带他这栋宅子的房价都跌了不少。

      沈清和望着人迹罕至的大街思索片刻,便从正门入了书院,踩着辰时准点推开教室门,一边在心里和系统交流:“第一天可别被我抓到迟到。”

      的确没人迟到,四人早早就在桌前坐好。
      “先生好。”单伯文带着几人一齐起身作揖。

      “同学们好…你们这是……”沈清和话说到一半,震惊于四人脸上顶着的熊猫眼,“不会有人嫉妒你们考上清北,把你们给揍了吧!”

      “不是,我们昨日在看书……看得晚了些……”书院里的油灯燃得又久又亮,加之他们一个个都兴奋得不行,就看了一夜的书。
      单伯文摸了摸鼻子,很是不好意思,又不想先生觉得他们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沈清和看他们一魂出窍二魂升天,确实和自己三个实验项目一起ddl,通宵睡在实验室的状态一模一样,非常赞许:“学习态度很端正!这么爱看书的话,作业多加个手写两千字读后感,不准过度借鉴,明日给我交上来。”

      每个人桌上堆得小山高的书籍,生怕给别人抢了,沈清和又想起那堆了一屋子的书。把电子书转化成实体书本来就是系统的基础功能,只要到一屋子的量级,也是系统连轴转了一个月才出的工作量。
      他在侍郎府躺了一个月,它就赶了一个月,还记得刚结束工作的那三天,任他呼叫了一声又一声,系统都装死没说话。

      沈清和在椅子上坐下,看到早早被沏好的茶水,托起杯盏饮了一口。
      “说说你们昨天都看了些什么。”

      性子最清淡的高容率先作答:“先生,我家世代行医,便披阅了《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等数本医经,有些篇章不仅闻所未闻,记载的青葙,风藤,芥子等至少有数十种药材性用和我所知的相去悬殊,又有许多不曾听说过的炮制方法,不知先生可否为学生解惑。”

      沈清和看向高容,还是个医学生?

      游洛也不敢于后,“沈先生,我只读了《天工开物》,尝试做了点儿书里的小物件,可惜都失败了。里边说的风箱,纺织机等物真的能够制造出来吗,您这样的高门,有没有已经完善的成品让学生看看呀。”

      这是个实干派的工科人才啊!

      单伯文今日有些沉默,回答也简短:“我读了些农书。”

      乐胥生拱手:“我不如各位志向,只捡了写商经来看,撰著的敛财手段在下受益匪浅,还请先生多多赐教。”
      他说的轻巧,心里却震动。医书农书之类,虽然珍贵但也不是没有。但商人地位低下,富商巨贾多数未读过书也不识字,做生意更是摸爬滚打,手里的门路心里的道道儿攥得比谁都紧,哪里肯被其他人知道生财之道,遑论用书记载了,都是代代口口相传,谁曾想到沈先生这里有这许多。

      这些家伙尽捡些技术书看,书院里士农工商医倒都齐全了。
      沈清和被这五花八门的知识问的头疼,他虽然卷,但也不是变态,若真把这些东西都学齐全了,可以去基建一个国家称王称霸了。

      单伯文再三斟酌,终是开口:“先生,我们在阁中见到的这些载籍,都是稀世之珍,若是能推而广之,定是天下百姓的福泽,可否……”

      沈清和却摇头。

      单伯文虽知道机会不大,但也确实有些失望。
      他也知晓是强人所难,这些书都是有目共睹的不传之秘,只是其中知识过于珍奇与匪夷所思,若真能实现,随便拎出一样都能给无数百姓一条活路。他们全村人基本都是租田种地,看天吃饭,这还算是幸运,外边多的是在各地辗转,没有户籍被撵着跑的流民。
      凭此,他也只能求上一求。

      沈清和:“你能这样想,很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若想推广,便好好学习,中举当官,届时天高任鸟飞,能不能实现就看你自己的业务能力。”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他们现在一个纨绔,几个寒门,放在一起也不够人家一根指头碾的。抱了座金山还到处显摆,这不是四处叫唤让人来抢嘛。

      此言一出,沈清和明显感觉到几人看他的目光多了不少敬意。

      “多谢先生!”
      单伯文朝他深深一拜。

      “还有,我不是你们的专业课老师,不教这个。”
      他拍了拍手,一个金色脑袋从门外探了进来,十三四岁的小孩身高,牛奶皮肤婴儿肥。

      “那个,大家好。”金脑袋被五双视线盯得不好意思,羞赧道:“初次见面,大家可以叫我系统……”

      沈清和看他扒着门框扭扭捏捏的样子,一把将人薅进来。

      “他是我助教,以后就是你们专业课老师,别看他呃…年纪小,系老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能,有问题问他就好。”他拍了拍系统的肩膀,对着他的金脑袋金眼睛打量,“你这金毛金眼是不是太显眼包了?”
      系统小声道:“这是我的初始形象,改不了的。”

      沈清和转身,果不其然看到众人面色有异,解释说:“你们系老师天生异相,有超世之才。”顺手捏了捏系统的小脸蛋,“你可价值每天十点呢,我现在拢共也就请得起你二十天,要对得起我给你发的高薪。”
      系统:“宿主,我只是提供陪伴服务!”
      沈清和一副‘你说的都对’表情,“陪一个也是陪,陪一群人也是陪,小孩子要听话。”
      如果是系统的话,007应该没什么问题吧,是不是还不用吃喝拉撒,24小时待命。

      他盘算一阵,满意道:“你果然是整个商城里最值钱的宝贝。”性价比很高。
      系统耳朵红红:“那个,我也觉得是。”

      书院院长是个年轻公子也就罢了,新的老师更离谱,竟是个真的‘黄毛小子’。但想到那一屋子的书,众人愣是一点儿芥蒂也生不起来,说不定先生家中弟弟,就当是报答,帮忙照顾孩子。
      他们都去看那半大小子,被耀眼的金发金眼闪到,强作镇定安慰自己:虽然相貌有异,看上去是个乖巧孩子,应该是不难带的……

      沈清和:“好了,回到正题。我安排一下课表,上午文化课下午专业课,藏书阁进门左手边第一排柜子,有你们这文化课的教材,一周时间,通读一遍然后选定学习方向,具体要求我会安排系老师和你们沟通。”

      看学生们熬了大夜,精神不济,沈清和笑若春风,只是语气危险,“我不管你们是挑灯夜读,还是怎么样,在我课上要是敢睡觉,你们就完蛋了。”
      “我下周验收成果,同学们加油哦。”

      -
      出了书院,沈清和上了马车就往大内赶。

      踩着百官退朝的尾巴入宫,礼部尚书沈兆带领进士队伍入宫,见自家儿子姗姗来迟,狠狠瞪他一眼。
      沈清和讪笑两声,他的排名在进士中靠后,便插进队伍末尾。

      例行搜身后,便被带着埋头走,穿过一扇又一扇门洞,朱红大门缓缓开启,朝阳悬在大殿正中,鼓乐不绝于耳,他们被安置在丹陛前,静候昭桓帝的到来。
      和政殿他来过一早,属实不是什么好回忆。沈清和趁空去看身边同科,虽低眉颔首,却掩不住的期盼,唯有队伍最前头那人,全然不似旁人谦恭肃穆,头戴高冠脚踏笏靴,看背影是昂昂自若不卑不亢。

      他忍不住用手肘去捅身边人,“最前头的那是谁啊。”

      身边人朝前边看了眼:“你竟然不知道?哪里来的土包子,你看他衣服上的缠枝莲花纹,便应该知道是越氏子弟。”

      越氏。
      这两个字他早已如雷贯耳,这个门阀横行,五姓七望中也是人上人的燕临越氏。

      沈清和眯起了眼,“今日得见,越氏公子,还真是和我想象中的一模一样。”
      看起来很有眼中钉的样子。

      身边人很赞同:“那是,越公子风采卓然,我等心向往之。”

      等了有一刻钟,众人跪拜在地,唯有那进士头名的越氏公子只站着躬身作礼。行完五拜三叩礼起来,沈清和又问身边那个兄弟:“为什么他不用跪。”
      那人翻了一个白眼道:“有越家鼎力支持,高祖才得以登基,特免越氏门人的跪拜礼。”
      沈清和点头,又在心里给他们加了笔备注:学阀龙头,颠越不恭。
      这buff叠满啊。

      昭桓帝高座上首,考生每人一席。
      殿试都由皇帝亲自拟题,以重大典。因而在殿试前无人知道题目,一是杜绝了舞弊风险,二是若前面有人侥幸中举进了殿试,却被发现资质粗劣名不副实,便可当场处置,以正视听。
      换句话来说,就是针对像沈清和这样的浑水摸鱼之辈。

      昭桓帝幽思片刻,提笔写字。
      晋昌公公托起纸面,大声宣读:“陛下手书策问一道‘内治之政修,外攘之功举,修内治之政必先于爵赏刑罚,而举外攘之功必本于选将练兵’,考生作答。”

      策问范围向来广泛,但向来脱不开‘国家时政焦点’这个大命题,目的是为寻经世之才,得治国良策。若只是死读书,断不能脱颖而出。
      这题目,总结来说便是‘攘外安内’,若说外有强国胡奴虎视眈眈,那安的‘内’又是什么呢?
      沈清和视线在最前排的越氏公子身上转了一圈。

      题目一出,众考生或抓耳挠腮,或奋笔疾书。
      虽然沈清和不懂策问,幸而大雍文章不如他所知的‘八股’一样体制复杂,倒也能蒙混过去。

      察觉上头有人在看自己,沈清和一抬头,发现是刚刚念旨的晋昌公公正对着他笑,虽然有些莫名,也弯起唇角对他一笑。
      案上纸张不染纤尘,他想也不想,饱蘸浓墨落笔书写。

      御座上,昭桓帝看了眼自己的贴身大监,晋昌忙敛笑垂眸。
      大殿两侧也有礼部吏部的大臣观考,金甲卫侍立两侧,殿内整肃非常。

      殿试主要检验考生的临场思辨能力,故而时间短。考生停笔后,内监收卷送到读卷官手里,按顺序一一试阅禀上。
      沈兆在一旁也是心急如焚,给沈清和使了好几个眼色,见他摊手摇头,差点撅过去。

      读卷官把遴选而出的对策遴选而出,有一篇格外出彩的,连昭桓帝都夸了句“文义醇茂,字画端楷,文字兼优”,一看卷名,赫然是越芥所作。

      只阅到一张卷子时,连着传了几人,读卷官像是遇到了大难题,面露难色。
      萧元政看他们为难,叫晋昌把拿来亲自评断。

      那卷面其字不扬,上书道:
      “大雍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
      “攘外必先安内的重点是强调‘安内’,将安内摆到首要位置,以安内为攘外的必要条件。未否定攘外的必要性,将攘外悬为政策的基本目标。综上所述,我会将安内作为工作重点。”
      “要完成安内的具体任务,主要会遇到一些难点,首先就是政治上动荡的局面,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央集权不够强大,那些政策该废止,那些政策该保留,依然存在把握的问题……”
      “其次是公平教育……”
      “……”
      “基于以上问题呢,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第一是中央集权方面,要提高政治稳定性,例如完善官僚制度,实行严格法制,积极发挥各地方官员作用……”
      “第二,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针对官员选拔问题,我们要从教育方面抓起,优化教育资源分配与教育内容突破,实现高效率和高质量的‘两手抓’,掌握情况,整合资源,扶优扶强……”
      “……”
      “最后,上下合力,抓住重点,再加上陛下的英明领导,经过这么几个步骤,就能推进攘外安内的进程。”

      一篇策论洋洋洒洒跌宕昭彰,内容倒是浅显易懂,可是着笔之大胆古今未见。

      萧元政揭开糊名密封,骤然便是三个大字──

      ‘沈清和’。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章 07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