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祭祀 ...

  •   祭祀,是一种信仰活动,源于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理念。
      祭祀最原始的信仰分为两种: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
      祭祀的种类:献食,民以食为天,最初的祭祀以献食为主要手段。玉帛,神讲究衣着饰物,祭品中少不了玉帛。用人,人以人做祭品祭献神灵,古书称“用人”,后世称为“人祭”。用血,血是一种特殊的祭品。作祭品的血有人血,也有牲血。古人相信,血是有灵魂的,血能维持人或动物的生命,一旦失血,就意味着受伤甚至于死亡,好像血有一种神奇的力量。燔烧,古人认为,天神在上,非燔柴不足以达之,燔祭时烟气升腾,直达高空,容易被天神接受。灌注,灌祭就是把用来祭祀地神的血和酒灌注于地,血、酒很快就渗透到地下,人们认为这样可以达之于神。瘞埋,就是挖坑将祭品埋没,祭山神和地神使用。在《山海经》所列各种山神的祭祀法中,瘞埋占绝大多数。祭地神时除将血、酒灌注于地,其他祭品则要挖坑瘞埋。《礼记·郊特性》孔颖达疏:“地示在下,非瘞埋不足以达之。”将祭品埋于地下,地神才会知道人们正在祭祀他,才能接受祭品。沉没,祭水神使用。水神居住在水下,将祭品沉入水中,容易被水神接受。悬投,祭山神使用。即将祭祀用的碧玉等投掷远处,而不陈列祭具。
      祭祀心里思维的终极意义在于上感捂人神沟通、上下交感的精神境界,实现人神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欲念。
      前文我们讲到扶桑神树,最早文献记载于《山海经》,而实物显于三星堆文明,三星堆文明出土大量青铜器,考古学界表示都属于祭祀坑,正应证了祭祀分类中的瘞埋一类,归属于地神祭祀大类。然而青铜神树底端刚好有条盘龙,也应证了神树有神兽守护,而且刚好扶桑神树守护神兽盘龙兽具有双形态,所以祭祀用青铜神树才会出现盘龙卧底。这个故事还得从祭祀说起。
      祭祀在整个亚洲地区都有着极高的地位,所以华夏文明祭祀,其他亚洲文明也祭祀,这个故事就得从泛南亚地区说起。我们都知道,华夏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黄河流域崇尚铸鼎,而三星堆文明出土大量青铜器,几乎很少看见鼎,全是人俑,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象牙,海贝等等。这完全不合乎常理。说明三星堆文明极有可能不是黄河流域文明发展而来,但是翻开史书,我们发现三星堆位于现今四川境内,靠近西藏,云南等省。从地理位置来讲这么一个位置如果不是华夏文明建立的,那么就一定是外来文明,外来文明这个位置外来必然有三条路线。第一经中亚五国,新疆,甘肃,陕西进入四川。这是一条官道,俗称丝绸之路。第二条,从南亚印度翻越喜马拉雅山脉,经西藏进四川,这条路是运输线,不过是空中航线,俗称飞跃喜马拉雅,难度系数最高,当年的运输线可都是上的王牌飞行员,还是九死一生,而且国家修铁路时候也费老鼻子劲,可见陆地进来环境有多恶劣。第三条,从印度转泰国,缅甸,越南进云南入四川,这条路也有云南地区的层层大山阻挡,不过大山间有条小道,俗称茶马古道。所以综上所阐述,第一条路入川必然会遭遇中原王朝的阻挡,搞不好就被歼灭了,而且官道基本长年有部队驻扎,进来基本不可能。第二条路唯一要克服的困难就是及其恶例的自然环境条件,翻翻历史,基本但凡有点常识的统帅,基本不会选择西藏,除非无路可走,被逼到绝路。第三条就好多了,除了云南境内,金沙江流域的山路崎岖,但是和喜马拉雅环境相比至少没有极寒天气,容易获得补给,只会在一些边境重镇会有部队驻扎,在金沙江流域山区中遭遇部队阻击的概率显然比丝绸之路低很多。
      而且事实上三星堆文明出土的大量文物也不在方向性的指出,这里文明的创建这最起码也是个泛南亚文化产物,脑洞大一点的话,可以联系到西亚北非的埃及,因为这里面有出土的文物黄金权杖,车轮等等这些是华夏文明没有的特征。而且三星堆文明崇尚太阳,铸造黄金面具,虽然有青铜神树和《山海经》里扶桑神树一样,但是《山海经》是介绍世界奇闻轶事的神话书。所以仅凭该书出自华夏推断三星堆属于华夏文明显得很牵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