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8、第 48 章 ...

  •   姜荀想读的居然是理科。
      所有人都惊讶了。
      包括陈秀兰。
      何校长一看陈秀兰的表情,就知道这应该是姜荀自己的主意,不曾与父母商量过。何校长斟酌着:“你的文科很优秀,为什么想选理科呢?”
      姜荀:“我对文科的兴趣只有写作和阅读,其他都不感兴趣。”
      既不想研究文学理论,也不想往纯文学方向发展。其他文科方向,她更没兴趣。反而是理科,可选择的行业很多。
      何校长想了一下,觉得这孩子心智很早熟,跟她说话大可不必像对待她的同龄孩子那样。
      何校长:“姜荀,你在文科方面,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如果你换成理科,这些成绩对你的帮助,可能没有你选择文科那么大。”
      何校长看姜荀听得认真,接着说:“人一生的发展,就像盖楼房,都是在基础的基础上往上发展。你现在的情况,别人还在垒基础,而你已经盖了好几层,到达了某些人可能一辈子也达不到的高度。这是极为难得的优势。如果放弃,那就是选择重新盖一幢房子。这幢房子,你还不知道能盖多高,可能比不上你之前那幢。你明白吗?”
      这位何校长,不错。
      姜荀郑重:“谢谢何老师,我会好好考虑的。”
      何校长颔首:“作为一个老师,我本该劝你勇于奋斗,敢于攀登。但作为见识过社会残酷的成年人,我还是选择了跟你说上面的话。左右你还小,可以慢慢想,慢慢选。就像我说的,你已经有了一幢房子,其实是接着往上盖,或是重新盖一幢,对你来说,都有试错的成本。”
      姜荀听得若有所思。
      方老师却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老何,你到底在劝什么?你小心把姜荀绕晕了。”
      何老师笑呵呵:“我觉得姜荀不会晕。”
      姜荀点点头:“何老师是让我好好考虑,是要做个保守的人,还是想做个勇于挑战自己的人?”
      何老师欣慰的笑起来:“对。”
      姜荀站起来,朝何校长鞠躬:“谢谢何老师,我会慎重考虑。”
      这位何校长,人品贵重,是个好老师。
      何校长笑着扶了她肩膀一下:“不用谢,我很期待你来我们学校读书。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很大,足够你阅读好几年。”
      姜荀一听,眼睛都亮了,不过,心里想的就不太好意思言说。她想的是,能省好多买书钱。

      这次拜访,总的来说是愉快的,姜荀跟她妈在方老师家待到天快黑才告辞走人。她们今晚不回去,也来不及赶不回去了,两人今晚在市民大厦那边订了一家宾馆入住。
      从方老师家出来,去宾馆办了入住,姜荀拉着她妈出去逛街。在附近走走看看,陈秀兰环视四周:“这附近的房租肯定很贵。”
      人流量最大的地方,肯定贵。
      姜荀:“妈妈,我们没必要租这边,我们绕过去,去人民路。人民路的东段和西段,靠近车站,房租应该会比这边便宜很多。”
      姜荀拉着她妈逛了好一会儿,主要是看一看附近的店铺,经营范围什么的。这个年头,小地方还没有中介开起来,信息不集中,租门面要跑的东西就多。
      姜荀带着她妈逛了一圈,给她妹买了点喜欢吃的零食,回到宾馆,娘俩洗洗躺下。陈秀兰才问:“囡囡,你真想学理科啊?”
      姜荀:“嗯。”
      陈秀兰:“想学就学吧。我和你爸也不懂,我俩都没意见,我们只要你考上大学就行。”
      农村朴实无华的父母,想法就是这么简单。学文、学理从不纠结,他们也不懂,让娃自己选。选专业什么的,当然也指望不上父母,全程孩子自己做主。他们只追求结果,考上就行。
      姜荀含笑答应:“好的,妈。我会好好考虑的。现在还早,还有好几年可以慢慢想。”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母女俩起来赶车回去。临近过年,家里其实挺忙的。陈秀兰跟姜荀不在家,姜财兴一个人埋头哼哧哼哧的修东西,陈信则去摆摊,姜蘅也跟着去帮忙,几乎是全家总动员。
      陈秀兰和姜荀回来,姜蘅终于可以不用天天去摊子上守着。学也不用上,除了每天被姐姐压着写作业,小日子过的美得不行。
      姜荀算算时间,要了她爸的身份证,去邮局给留在老家的爷爷、奶奶汇了三百块钱,并给大姑寄了一封信。
      不是她不想多给,而是老家农村治安并不好。老人家身上钱留多了,有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会去偷钱。不止是钱,家里有点好的吃食,比如牛奶什么的,都会有人去偷。
      为了老人安全,不能多给。
      汇完爷爷、奶奶那边,姜荀想了想,又同样给外公、外婆汇了三百,免得将来找话说。至此,她买了百科全书后存下的钱,全花完了。
      其实,姜荀跟外公、外婆没有跟爷爷、奶奶亲。她外公、外婆是很老派的人,本家外姓分得很清楚。也不是苛待姜荀姐妹俩,但就是能感觉到,与他们的亲孙子、孙女相比,外孙女还是隔了一层。
      不过,那是她妈妈的父母,她爸也受过照顾恩惠。姜荀便不想计较太多。
      她按部就班的忙自己的,并没有因为放假就放松下来。她在成绩下来之前的那几天就突击把寒假作业糊弄完了。反正老师也不批,主打的就是一个敷衍差事。
      赶在年前寄出去一波稿子,姜荀开始放下手头的事情,抽出更多时间来帮家里。做生意,生意最好的时段是年节。别人放假,做生意的人忙碌。
      陈秀兰显然是顾不得忙家里的事情了,姜荀一手担起来。过年嘛,总要意思意思的凑凑热闹。买对联、门神,还有计划过年期间的菜单,家里的收拾打扫。
      姜荀领着妹妹,把住房干干净净的打扫了一遍。又叫上小舅,给小院子除草。边城这边气候温暖潮湿,一年四季野草都生长得蓬勃旺盛,除草一年四季都要做。
      等陈秀兰两口子想起过年打扫的事情,家里一切都被姜荀指挥着陈信干完了。除夕那天,陈秀兰要摆摊,人太多,陈信也去帮忙了。
      就姜荀带着妹妹,一趟一趟的往家买东西。下午三点左右,街面上就没人了,大家都回去过年了。陈秀兰收了摊,精神因为挣了钱而有些亢奋,声音却因为说太多话有些沙哑。
      修理铺还有人等着修东西,姜财兴还再忙。陈秀兰把拖车拖进店里,带着满身疲惫走到后面,就见姜荀围着围裙,正在炸丸子。姜蘅很乖的没出去玩,坐在小板凳上,在姐姐的指挥下,帮着添柴。
      “阿荀,蘅蘅……”
      陈秀兰看着桌子上已经油炸好的鱼,小酥肉、丸子,不由愣住。
      姜荀:“妈妈,我在炸丸子,你先去洗澡。等你洗出来,我的卤肉就差不多了,到时候你来切,我刀工不行。”
      姜荀刀工一般,切个肉片都能切得厚薄不均。其实陈秀兰也比她好不到哪里去,但总比现在还是个小屁孩,手上没力气的姜荀好些。
      陈秀兰抹眼睛,她居然感动得哭了。
      姜荀一脑门黑线,失笑之余,又有些无语:“妈,你好夸张。”
      陈秀兰拍她一下:“你不懂,等你将来结婚成家你就懂了。”
      姜荀:……那还是不要懂了。
      “准备了什么菜?”
      “炸丸子、炸酥肉,卤猪耳朵、卤牛肉,还卤了一点豆腐和莲藕,鱼炸好打算等下做糖醋鱼,花生已经炒好,豆米煮过还没炒,还有青蒜苗和青菜没炒。”
      姜荀一样样念着,遗憾没有虾。边城不靠海,海鲜是稀罕货。在交通条件改善,冷链发展起来之前,边城买不到活海鲜。
      她老家的习俗,除夕这天,家里人有条件的洗个澡,实在没条件的,洗脚也行,让自己干干净净的迎接新年的到来。
      除此之外,年夜饭的饭桌上,必须有青菜和青蒜。陈秀兰说了,青菜寓意着来年清吉平安;青蒜则是取“清算”的寓意,过去一年已经清算,来年又是新的一年。
      “……妈,这些菜应该够了吧?”
      姜荀从盆里捡了个不烫的丸子,塞姜蘅嘴里,好哄着她继续帮她干活儿。陈秀兰笑看着:“够了,比妈妈自己做的菜都多了。这些弄完你就放着,等妈妈洗完出来,你带着妹妹去洗,剩下的我来。”
      转身进房间拿换洗衣服,还不忘交待:“蘅蘅少吃点,不然待会儿吃饭吃不进去。”
      前些时日,他爸在本地朋友的指点下,在排水沟上搭了一间小小的洗澡间。全竹子搭建,结实又耐用。房东赵医生见状,让人来安装了一个太阳能热水器,解决了姜荀一家的洗澡问题,不用去挤公共澡堂。
      母女仨轮换着洗了澡,姜荀帮着她妈在厨房里忙活,把小舅赶去洗。忙忙碌碌中,她爸也终于修完最后一样东西,店里终于没人等着了。
      姜财兴趁着还有商店没关门,去商店买了酒水回来。然后才去洗澡。
      唯一的问题,菜做太多,小方桌放不下。陈秀兰用一个装自行车的纸箱铺在方桌上,旁边垫上椅子,临时拼了一张“大桌子”出来。
      热热闹闹的摆上菜,姜荀母女仨并她小舅四个人喝饮料,姜财兴一个人倒上酒,一起举杯。姜荀:“爸,妈,过年了,不说两句吗?”
      姜财兴挠挠头:“今年咱家还不错,离开老家来边城,是个正确的决定,干杯!”
      姜荀看向陈秀兰:“妈呢?领导呢,不说两句?”
      陈秀兰瞅姜荀一眼,笑容却很灿烂:“说什么呢?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希望我们家能越来越好,大家都平平安安,顺财的身体也能越来越好。”
      “干杯!”
      “干杯!”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8章 第 48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