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安顿 ...

  •   陈秀兰蹲在水龙头边擦洗旧盆。洗干净,再用热水烫一下,可以用来洗衣服,又能省几块钱。
      姜荀蹲在她旁边,继续用抹布擦洗捡回来的旧桌子和旧椅子,娘儿俩谁都没说话。
      姜蘅抱着四个皱皮苹果,看看妈妈,又看看姐姐,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只觉得妈妈、姐姐似乎不太高兴,她有些怕,不敢轻举妄动。
      “……姐姐,我们一人一半。”
      “我不要。”
      姜荀拒绝了。
      陈秀兰看她一眼,训她:“败家娃子,吃的东西不能浪费。蘅蘅先放着,等下妈妈洗完东西过来削皮给你吃,姐姐不要就算了。”
      说着,还横了姜荀一眼。
      姜荀心里切了一声,她又不是真正的小孩子,还会馋水果零嘴。不过,有件事她觉得她有必要提醒她妈一下:“妈,你刀都没有,怎么削皮?”
      陈秀兰:“……臭丫头!”
      沾水的手指,弹了姜荀的脑门一下,弹得她一脸的水珠。还有水珠弹进了她嘴里,惹得姜荀呸呸不已。
      娘仨儿一起哼哧哼哧的干了半天,不止把晚上睡觉的地方大致收拾了个简单的样子,还把捡回来的旧物件洗刷干净了。
      她们搭乘的班车是下午四点多到的,边城天黑要七八点。吃了饭,收拾打扫一下,天才擦黑。
      坐了好几天的车,大人、小孩儿都有些灰头土脸。条件简陋,出租房也没搭洗澡间,只能将就着先用热水擦一擦。
      大致收拾了一下,陈秀兰准备烧些热水给一家子洗澡。烧火用的柴禾,姜财旺家分给了半车,烧水并没问题。
      陈秀兰烧了一大锅水给姜荀姐妹俩擦洗,然后才收拾自己。等娘儿仨收拾好,姜财兴也回来了,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一个旧柜台。
      放好旧柜台,陈秀兰把要帮房东搬东西的事情给他说了说。姜财兴立即叫来姜财旺,两兄弟并两妯娌一起,四个大人合力帮赵医生把沙发抬上她家二楼。
      “……老姜,锅里还给你留了热水,你擦一下,我先把娃娃们哄睡。”
      “嗯,你们先去歇着吧,我擦一下。”
      等姜财兴擦洗完了进来,姜蘅已经睡得呼哧呼哧的。姜荀闭上眼睛假寐,酝酿睡意。
      床铺有两张,小床姜荀和姜蘅睡,大床则是父母的。姜荀听着她爸熟悉的脚步声进来,听着他躺下。
      “……我们带来的钱还有多少?”
      姜财兴问着。
      陈秀兰:“出门整钱就带了两千块,买车票、路上花销了一些,整钱还有一千七。明天还要买些常用的家什,也不知道这边物价贵不贵。还有柴米油盐要买,还要房租要付,等着娃娃们开学还要交学费……”
      陈秀兰口头把大致的花销算了算,便不由愁上心头。
      姜财兴:“还要加上今天买旧柜台的五十块,还有财旺家分给的半车柴,十块,一共六十。”
      “嗯。”
      一千七百块,平时看着多,但在异乡,付完开销后,在生意没做起来之前,维持生活都要紧巴巴的了。
      陈秀兰犹豫了一下,声音压低了些:“姜明、姜城的车票钱,财旺有没有说多下拿给我们?吃饭什么的就算了,侄儿吃大伯、大妈一顿不算什么,我们今天也是在他们那边吃的。但是车票钱……”
      姜明九岁,姜城八岁,俩人并不免票,一路都买的半票,加一块就是一个成年人的车票钱。一张成人票要五六十,这么多钱,足够一家四口好几天的生活费。
      姜财兴默了一下:“他没提。”
      陈秀兰有些不高兴:“分给我们十块钱的柴都现场把钱要走,两个娃娃的车票钱就提也不提,呵……”
      “……算了,都是自己的侄儿,一点车票钱就不计较了。不要担心,在生意起来之前,我会想办法先找点零工做,把生活开销打发了。”
      “……财旺今天跟我说,配件厂的家属请人劈柴,十块钱劈一车。有两家需要,明天早上我跟他过去,正好一人一家。”
      “……争取半天劈完,下午带娃娃去学校,把读书的事情定好。”
      ……劈柴,一车柴,十块钱。
      姜荀默默咀嚼着这几句话,什么也没说。安静的听着父母夜话,他俩这几天也累,说了几句便睡了。屋内安静下来后,姜荀也跟着睡去,等她睁眼,已经是第二天,姜蘅披头散发趴在她旁边摇晃她。
      屋里很安静,父母都不在。她爸估计出去干活儿了,她妈应该是出去买东西去了。门锁着,她和妹妹被锁在屋里。
      “姐姐。”
      姜蘅笑嘻嘻的叫她。
      姜荀捋捋她头发:“妈妈应该是出去买东西了,你洗脸没?过来,我俩一起。”
      姜荀带着妹妹一起洗漱,洗完就带着姜蘅在屋里玩。听见开门的声音,转身出去看,果然是她妈回来了,买了一堆东西。
      姜荀连忙过去帮忙拿东西。
      陈秀兰看她已经把自己和姜蘅都收拾好了,有些意外,又有些欣慰:“阿荀越来越能干了,都能帮妈妈照顾妹妹了,不错。饿不饿?妈妈买了菜,等下就烧火做饭。”
      姜荀看她妈买的东西,柴米油盐酱醋都有,以及够今天吃的新鲜蔬菜和一篮子鸡蛋。
      鸡蛋。
      鸡蛋有营养,还比肉便宜。
      姜荀顿了顿,转头去烧火。
      陈秀兰买了两只大塑料桶充作小柜子用。一只装调料那些零碎东西,一只装米,能防老鼠。再把鸡蛋都埋到米里,能最大限度的保持鸡蛋不变质。
      弄完这些回头,发现姜荀已经把火烧起来。陈秀兰半是惊讶半是欢喜,女儿大了,知道帮妈妈分担了。
      母女仨煮了一碗鸡蛋面吃,陈秀兰继续收拾整理。要把店面收拾出来,还有许多活儿要干。
      姜荀正要帮忙,陈秀兰叫住她:“不用你,你带着妹妹去看看书。这边学校已经开学了,下午就带你们去学校报名,明天要开始上学了。”
      姜荀看剩下的活计多是收拾整理,东西要怎么归置,放在哪里一类。这活儿还得她妈来,她实在不是很擅长这一类活儿。
      眼看暂时不需要她帮忙,姜荀便去把书包拿出来,带着妹妹一起看看这学期要念的新课本。十岁的姜荀和不满八岁的姜蘅,姐儿俩都还是可爱的小学生。姜荀读五年级,姜蘅读二年级。
      现在的小学教材并不难,远不如后来的难。小学对于姜荀来说唯一的问题是解题方法的要求。她得注意不能用超出小学太多的方法。
      语文靠积累,她不担心。就数学,小学学的是什么内容,她全忘了。把数学书飞快的浏览了一遍,姜蘅自觉没问题。
      看向姜蘅,姜蘅在瞪着书发呆,就像要把书盯出花来。皱着小眉头,就像跟课本有什么深仇大恨。圆嘟嘟的脸蛋儿,很是可爱。
      嗯,二年级的姜蘅,这会儿是个小学渣。
      姜荀看了一会儿,实在很难把现在的姜蘅,跟未来那个雷厉风行、精明干练的姜蘅联系起来。她妹小时候看着分外蠢萌。
      姜荀心软了一下,扭头跟她妈说:“妈,我想出去买本信笺纸,给我的朋友写信,来之前我们约好的。”
      “可以,钱还有吗?”
      “有的,爷爷给的还没用。”
      离开家乡前,爷爷给了他们每人五块钱。姜荀的一直没用。
      “用妈妈陪你去吗?认识路吗?”
      “认识的,昨天我就看好了,银行对面有新华书店,我们去那里买。”
      “行,去吧。”
      “姐姐,姐姐,我也要去!”
      姜荀看看妹妹蠢萌的圆脸蛋,心软:“走吧。”
      反正她认识路,不会把姜蘅弄丢。
      边城的街道布局,几十年都没变过。她就是闭着眼睛走,也不会走错。至于拐子骗小孩儿、偷小孩儿一类的事件,在这里基本绝迹。
      边城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民风彪悍,拐子敢来偷孩子,打死都是轻的。姜荀在边城的二十多年,从未听过谁家被偷了孩子。
      更多的是,本地人做介绍人,介绍外省人过来,把钱给女孩儿的父母兄弟,就能合法的把对方的女儿或是妹妹带走。
      现在的行情,带走一个女孩儿,价格两三千元;再过十年是两三万;到姜荀离开边城的年代,价格涨到了七八万。
      这就是一个女人的“价格”。
      姜荀心里叹了口气。
      “蘅蘅,姐给你买泡泡糖吧。”
      “好!好姐姐!”
      姜蘅立即高兴的跳起来。
      陈秀兰抬头看了姐妹俩一眼,却没多说什么。虽然家里算不得富裕,但她不是会想方设法的去掏孩子手里的钱的母亲。
      家家户户都困难,也没多少余钱给孩子。孩子们一年到头,也就过年会有点压岁钱。孩子手里不可能有太多钱,家庭条件摆在这儿。平时手里最多就一两毛。
      这次她爷爷之所以给五块这么多,还是因为要出远门,要长时间见不到面了。舍不得娃,又知道留不住娃,才大方的给了以往从不会给的数字。
      姜荀带着妹妹出门。一出门,姜蘅看见小卖部就喊:“姐姐,泡泡糖。”
      姜荀一本正经忽悠小孩子:“先去书店买信签纸,书店不能吃糖,怕你把糖水抹到书上,要赔钱的,赔了钱就没钱买糖了,听话,等一下。”
      姜蘅皱着眉想了想,同意了,还特别机灵的趁机提条件:“好,姐姐我要两个泡泡糖。”
      “可以。”
      把姜蘅哄住,带着她去新华书店。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安顿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