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十四章 ...

  •   李渊身边紧贴着他的尹德妃娇笑一声,“交给秦王殿下,圣人该放心才是,秦王殿下可是对下面弟弟再友爱不过。”

      对下面友爱,对上面就不一定了。

      李渊想起两个年长儿子的明争暗斗,叹息一声,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他看向下首的李智云,好在祈健自幼就乖巧,很少让他操心。

      “五郎可是不愿意?”

      李智云很想说是,可在李渊目光胁迫下还是未说出口。

      万贵妃见机向李渊敬酒,“五郎自是肯的,怕是喜坏了,妾身在此替五郎谢过圣人。”

      饮了一杯酒后,万贵妃又转头催促李智云,“殿下不是给圣人准备了礼物吗?还不命人呈上来?”

      “哦,祈健给耶耶带了什么礼?”李渊兴致盎然,十分配合询问。

      李智云回过神回道:“孩儿一路走来为耶耶购置了六匹骏马,已经命人送至宫中马厩。”

      李渊知道这个儿子流落在外,口袋里哪有余财,也不认为儿子能买到什么好马,不过孝心可嘉,还是很赏脸邀请了亲近的臣子一同去赏马。

      然后殿中人起身都准备去凑个热闹。

      李渊父子走在最前面,其余人要慢几步,见皇帝低声跟楚王说话,后面的人识趣脚步慢了些,慢慢地跟前面二人拉开了距离。

      大兴宫的马厩有好几处,李渊爱马,宫中养了不少骏马,很大一部分是杨广留下来。

      李渊跟他那表兄有同样爱好,大兴宫自然不缺骏马。

      李智云马没有送进宫,而是先安置在右武卫,右武卫本就有马厩养着禁军的马。

      一群人穿过大兴门又穿过承德门外,右武卫就在承德门外的街上,本来就不远,浩浩荡荡一群人走过去吸引不少人注目。

      有看到皇帝身影的远远行礼。

      李渊走出承德门才开口,“五郎可是不愿为父出征?”

      李渊对儿子们很有耐心,他虽然看重嫡子,可也没有忽略庶出儿子,更不要说万氏现在是贵妃,名副其实的后宫之主。

      李智云解释:“孩儿从未上过战场,怕纸上谈兵拖累二兄,到时还要劳烦耶耶为孩儿收拾局面。”

      李渊训斥道,“会不会打,上战场一试便知,我儿怎么学会了不战先怯?”

      想到这个儿子这几年在外颠沛流离恐怕吃了不少苦,又安抚道:“你且放心大胆去,只留在大营,到时混点功劳,为父也能为你换一块好的封地。”

      五郎年幼时喜安静好读书,不像他几个兄长自小习武,也不能指望每一个儿子都能干。

      他本就没指望五郎能行军作战,他能活着回来,他已经很高兴了。

      “如今我大唐才立国三年,武德充沛,五郎若是不混点军功恐让人笑话,这次你安安稳稳送一回粮草,混点军功回来,为父给你选块好封地,再为你说一门好婚事。”

      李渊心里开始琢磨为五郎选哪家女儿,二郎四郎都十六岁成亲,五郎十七岁才指婚已经晚了,成亲怎么也得明年,过完年儿子都十八了。

      “往后你就是你这一脉祖宗了,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自己的子孙考虑。”

      李渊这话可算是推心置腹了。

      李智云此时陷入了矛盾中,自己父亲似乎并没有那么绝情,事事为他着想,可将他之前做的那些事拿出来,哪一件不是往他心里捅刀?

      “孩儿领命!”李智云终于意识到面前这个人不仅是自己的父亲,他还是一位皇帝。

      李渊满意点头,“回头我让你阿姨寻几个官女子伺候你,多生孩子,为我李家开枝散叶。”

      李智云没有拒绝,哪怕在兰州被灌输了不少思想,骨子里还是传统思想占据上风,三年还不足以将一个古人思想完全扭转过来。

      右武卫的人已经将马拉到院子里,所以一进门李渊就看到六匹雪白无杂色的马,不说这马是不是千里马,光这外在样貌就能唬住不少人。

      李渊爱马,也善识马,自然能看出这几匹马都是好马,哪怕不是万里挑一,也是千里挑一的好马。

      他见猎心喜,哈哈一笑后翻身上马,“驾!”

      头马驮着李渊直接跳过右武卫门槛往外冲去,马左冲又撞自动避开人群。

      李渊骑马很快消失在街道上,其他人知道是好马,纷纷跑进门看。

      如今这个时代就没一个人能逃过宝马的诱惑。

      楚王献给陛下的马,他们自是不敢擅自去骑,可不代表不能伸手去摸。

      “这毛是梳理过,竟还披了毯!”

      “这吃的草竟然是青草,这寒冬哪来的青草?”

      “马的脚下有什么?这指甲边缘竟像是修整过?”

      李渊围着皇城痛快跑了一圈,回到右武卫他下了马召唤李智云过去。

      “五郎,这马蹄落地声不对,蹄下是何物?”

      李渊熟悉马蹄声,这马刚骑上,他就注意到马蹄落地声音踢踏踢踏的,有点清脆,跟以往沉闷声有很大不同。

      他有注意到马蹄下有黑色物体,没有私下里查看,而是当面问儿子。

      李智云上前道:“这就是孩儿要送耶耶的第二份礼。”

      “此物为马蹄铁,乃是兰州商人赵乾发明,耶耶应该知道,马儿奔跑时间长了蹄子很容易受损,若是伤势严重一匹好马也就废了。”

      “那赵乾手下有一支商队,经常穿梭于西域,手中因蹄疾折损了不少马,一日他感叹要是马也能穿鞋子就好了,灵机一动想为马做鞋,试用了许多材料,发现铁鞋最方便,哪怕损毁换一个就是,旧的可以融了再利用,损耗极小。”

      李智云话一说完,兵部尚书抢先一步开口,“陛下,请允许驾部先行尝试。”

      大唐涉及马的部门有三,太仆寺,驾部和尚乘局,太仆寺主掌马匹繁育之能,驾部掌车乘、厩牧、驿传。

      最重要的是驿传,将前线战报快马加鞭传回长安城,往往会废掉好几匹马,这些可都是军马。

      现在驾部马厩里还养着不少伤了蹄的马,马杀也不能杀,不能上战场还能繁衍,一些脾气倔的马宁肯绝食也不能忍受无法蹄子废了。

      这些还能说得过去,战场上因马蹄出问题淘汰的大量军马才是难题。

      太仆寺卿也在这里,见兵部尚书抢了先,眯了眯眼睛道:“不如从太仆寺开始。我太仆寺正巧备了一批马运送粮草,不如就先拿这些马试验。”

      兵部尚书回怼:“自然是拿马蹄有磨损的马尝试,太仆寺那些马要送往战场,岂能轻举妄动?”

      太仆寺二话不说向李渊行礼,“臣信任楚王殿下,此次楚王殿下亲自押送粮草,想来应该不会拒绝给这批马穿铁鞋。”

      无形中回形镖又扎回李智云身上,他还有点稀里糊涂两人吵起来,最后问题怎么又丢给了他。

      关于马蹄铁李智云当然深信不疑,他可是亲眼见证过,自打商队的马掌都钉上了马蹄铁,就再没一匹马因蹄折损。

      就是吧这马蹄得常修,马蹄铁也得常换,基本上一个月来一次。

      麻烦是麻烦了些,却减少了马的损失。

      李智云这个政治初哥还不明白太仆寺卿为何针对他,李渊已经不耐烦臣子的小心思。

      东宫和秦王两派系往日朝堂上争吵也罢了,这回战火波及无辜的五郎身上,这就惹他厌烦了。

      五郎刚回来,又送上合他心意的礼物,正是他最心疼儿子的时候,哪里容忍臣子拿五郎做筏子。

      “萧瑀,你为民部尚书,因知朝廷产铁量,当前能抽出多少石精铁制作马蹄铁?”

      萧瑀道:“除去制造兵甲武器和农具,今岁铁的余量还剩不足百石。”

      百石换成现代也就一万斤,五千千克,这点铁还满足不了一家小工厂一天的用量。

      李渊却未觉得铁余得少,吩咐道:“全都做成马蹄铁,让马适应一段时日。”

      李智云开口,“那发明马蹄铁的赵乾也来了,不如命他去帮忙。”

      李渊同意了。

      “马蹄铁真若能减少马匹折损,此人有大功,可赏。”

      李智云:“这赵乾上面也有主家,赏赐他官职也不合适,且他主家对我有救命之恩,孩儿恳请耶耶赐予他主家一爵位,至于赵乾他善于经商,若做官再经商触犯了“与民争利”,不如给个闲散职位。”

      这事万贵妃已经提前跟李渊通过气,他自是无有不应,一个小小的爵位而已,“就封他主家为金城县子,赏百亩良田,食邑五百户。”

      李渊又沉吟一声,“这赵乾献马蹄铁有功,赐银鱼袋,授登仕郎。”

      登仕郎是最低的一个官位,无实权,散官,

      “若马蹄铁能有效减少战马折损数目另行擢升。”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第十四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