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后记 ...

  •   《芜地》后记

      呼——终于把这个故事写完了。写了一个应该没人会看,也不吸引人,大概也不会有人喜欢的故事。但是,我把这个盘桓在我心里很久的故事写完了。本计划是一篇五六千字左右的用来练笔的小文,写着写着,删删改改,拖拖拉拉竟写了三万六左右的字。

      我知道自己在写作上的很多不足,我的写作能力很弱,脑子也笨,这篇文有很多地方写得是令我自己不满意的,遣词造句、文章结构、故事情节都很弱。我既不懂网文舒爽、快节奏、强脑洞的写法,也没有写传统文学的笔力和功底,所以几次三番地要写不下去,最终呈现出来的也是既不像网文,也不像传统文学。但有一天,我看到一句话,大致是说“你的审美一定是大于你的能力的,完成比完美更重要”。目前,我的能力只能到这里了,我已经尽我最大的能力完成它了。

      这篇文写得啰嗦,算是一个女人絮絮叨叨的前半生。文里安排了两条线。一条是青芽与恭英之间的情,另一条是“女人的出走”,这是这篇文最终想表达的,也是这篇文的灵感来源。(我不清楚自己有没有把这个主题表达清楚)

      这篇文的灵感就来自于那些出走的女人。我出生在南方的一个小地方,在我们那有很多从外地嫁过来的女人,包括我的母亲。其中有的是靠熟人介绍相亲过来,有一部分是被诱骗或拐卖过来的,这些女人有的就一辈子安分守己地呆在了这儿,但有的受不了婆家的欺负,或是婚姻不顺而逃走了,更有的可能就喝下农药自杀。那些逃走的女人不在少数,我就有不少母亲逃走的同学。这里的“逃”就很有深意。试想,什么情况下才会用“逃”字呢?

      当地的人,背后说起那些出逃的女人,多数会用上一个方言词“没好处”(大概意思是不负责任、残忍、狠心的意思)。我从小是听着这些言语长大的,小时候,我也想当然地认为那些女人是不负责任的,是狠心的,抛夫弃子,是不道德的,我和那些大人一样,同情那些被抛弃下的丈夫和孩子,在内心深处深深指责那些出走的女人。但后来,当别人再在我面前提到那些出逃的女性时,我竟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如果那些女人在婚姻里是幸福的,那么还会逃跑吗?当初千里迢迢嫁到江南这里,不就是看重这是富庶之地吗?可是事实上呢?

      一个女人,在她成为妻子,母亲之前,她首先是一个人。她有权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当她认为她的婚姻不幸福时,她或许只能选择逃走。

      但更多的也有一部分是没有逃走的,也许是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一辈子就这样过了。这部分女性,不仅包括了从外地嫁过来的女性,也包括了当地嫁娶的女性。她们很多在婚姻里都是不幸福的,丈夫家暴,或是赌博,或是拖婆娘,她们只能日复一日地忍耐,只有丧偶,很少有离婚。

      这篇文里,我安排了四个女性角色。恭英的母亲,因受不了丈夫的暴力而出逃,青芽的母亲,一辈子在追求婚姻的庇护,青芽聪明善良,面对无爱的婚姻果断绝句,而主人公恭英,她的前半生几乎是在压抑中度过的,父亲家/bao,母亲出走,婚姻的不顺,女儿的失聪,以及对青芽产生的超越友谊的情感,所以她的出走一定是必然的,我甚至会觉得这是她自我觉醒的一步。

      这就像易卜生《玩偶之家》中娜拉的出走。女性的出走,在某种程度上,一定是有意义的,即使在很多人看来是不道德的,是残忍的。

      (当然这里只是说本文提到这种情况下的女性出走,不包括所有女性的出走,勿喷)

      再说说,安排的另一条线,恭英与青芽之间的情谊。这部分是我觉得没有刻画好的。自我觉得稍稍写得是有些别扭的(之后再做修改)。恭英对青芽产生的情谊为什么不是纯友谊的情谊呢?为什么是同/xing/恋之间的情呢?因为在我看来,青芽的出现是恭英晦暗生活中一抹不可多得的彩色,她给予了恭英温暖和关爱,恭英对青芽是感激的,自然也会产生爱。而爱,本就不应该是一种固定模式,它应该是随心所欲,自由奔腾的,所以无论是产生与友谊有关的爱,或是超越友谊的爱,都是可能的。也是恭英对青芽的情谊,让恭英最后想明白了自己究竟想要的是怎样的人生,才有了最后下定决心的出走。

      恭英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但最后的她,一定是勇敢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