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这婚不离了 ...

  •   昆山镇因为临海,也算作是就地取材,近乎大半的手脂面膏都是用海螺壳或者贝壳装的,看着倒也新奇,很有地方特色。

      “客官,您看这款,是咱们铺子自己做的,既能擦手又能擦脸,量大,价格也实惠。蔷薇香的,就是春夏时节漫山遍野开小白花的那个,虽然浑身都是刺儿,但那花闻着又甜又香。咱们铺子每年都从附近村子收挺多的,就是为了做这个。”

      店小二抹了一点儿在陆明远手上,“您闻闻。”

      “嗯,是挺香的。”陆明远闻过了,又把手抵到林乔鼻子下面,问林乔,“怎么样?好不好闻。”

      “是有股淡淡的甜香。”林乔答。

      店小二见这生意差不多要成了,继续笑着讲,“是好闻吧,这也算咱们昆山镇的特产了,府城的脂粉铺子都到咱们这拿货呢。咱们这里是产地,这么一大海螺,足足有一两呢,才要三十文。出了咱们昆山镇,价钱至少要翻倍的。”

      “那就这个了?”陆明远拿着海螺问林乔。

      “嗯。”林乔点头。三十文,咬咬牙,就当今天没来卖荠菜。

      “好嘞,那您二位请到这边结账,一共五十四文。”店小二笑着说。

      从脂粉铺子出来,陆明远又领着林乔去布庄,一到布庄门口,林乔不由得捂紧了钱袋子。头一次对陆明远是不是个能好好过日子的人产生怀疑。

      还没来得及细想,人就已经被陆明远拉进了铺子里。

      “给我拿一匹粗麻布,一匹细棉布。”进了布庄,陆明远对迎上来的店小二说。

      “好嘞,您稍等。”

      粗麻布一匹八十文,细棉布二百二十文。家里一共剩四百多文了,这一下又去了三百文。今天他们来镇上卖荠菜不仅没攒下银子,反倒倒搭了!陆明远是不想过了!林乔皱着眉,鼓着脸,有气不敢撒。

      陆明远见他气鼓鼓、敢怒不敢言的样子,越发觉得可爱,却也觉得任重道远,他家小乔儿什么时候才能和他推心置腹,想什么说什么。

      陆明远笑着摸揉了揉林乔的后脑勺,“买布又不算乱花钱,没事。说不准明天布就涨价了呢,那样咱们还赚到了。”

      林乔直觉粗麻布是给他买的,想要陆明远不要一次买那么多,又怕万一不是给他的,自作多情,闹了乌龙。想要劝陆明远又纠结着不好开口,憋了半天,心一横,怼了句,“那要是出了门就降价了呢。”

      陆明远盯着林乔,稍稍歪了头,逗他,“那要不买成衣吧,成衣有手工费,不容易降价。”

      这越说越不像话了,林乔咬着下唇,朝着陆明远的小臂拍了下。

      不痛不痒的,更像撒娇调情。陆明远更高兴了,指着货架上的针线盒问林乔,“买了这么多布,家里的针线怕是不够用了,挑一个?”

      原主自己过日子,家里只一根针,一轴线。刚一进布庄的时候,他家小乔儿便时不时地往针线盒那边瞄。前几日林乔说起自己针线不差的时候眼睛也是亮晶晶的,应该挺喜欢的。

      被猜中心事,林乔眨眨眼,抿着嘴,愣是说不出不要的话。忽然瞥到陆明远身后一处货架下面堆着的大包边角料,灵光一闪,心底有了计较。

      林乔拇指和食指捏了陆明远一角衣袖,眉眼微垂,“夫君。”

      “嗯?”陆明远挑眉,竖起耳朵等着林乔后面的话,却被抱着布匹过来的店小二打断了。

      陆明远不好当着外人的面逗林乔,转而问店小二,“你们这针线盒怎么卖?”

      “绣绷子一个十文,各种针一套二十五文,另外还有顶针,又配了几种常用颜色的线,一共四十文。”店小二介绍。

      陆明远拿着绣绷子瞧了瞧,质量还不错,“行,给我拿一套。”

      “小乔儿,拿钱。”陆明远回头对林乔说。

      加上刚刚的布钱,一共是三百四十文。林乔拿了钱,指了指货架下那包边角料,笑着问店小二,“我们一次买了这么多东西,能不能把那个当作添头送给我们。”

      “这儿……”店小二有些犹豫难办,边角料一包五文钱,不贵,但挺好卖的,“这恐怕不行,要不送您个荷包吧。”

      荷包也是用边角料缝的,不带刺绣的,三文一个,遇到买得多的客人一般都会送一个。

      “小二哥,三百多文呢,顶好几个人花的钱了。”林乔继续道。

      店里一般超过一百文就会送荷包。三百文,若是分三次买能送三个荷包了。三个荷包九文,一包边角料才五文。

      “行吧,但荷包就不给了。”店小二松了口。

      “多谢小二哥。”

      林乔谢完转头看陆明远的反应。他刚刚想跟陆明远商量的时候被店小二打断了,现在自作主张,他是觉得陆明远不会不同意,但万一呢……

      陆明远自是没有不同意的。

      上辈子工作忙,但工地的活儿,一到了冬季便要停两三个月的工。冬季停工,一回老家,基本就被他手工UP主的妹妹抓壮丁了。林乔要的这些边角料有多大用处他自是清楚的。

      他家小乔儿聪慧顾家。

      那包边角料挺沉的,装到背篓里,加上两匹布和之前买的东西,满满一背篓。陆明远把绣绷子和针线放在了林乔的背篓里。

      “夫君,再匀一些我背着吧。”

      “不沉,走,咱们先去桥头,再回城门。”

      “去桥头?”林乔不解。

      “嗯,去给你买双鞋,镇上缝穷妇大多在桥头。”林乔是贱籍,布庄里卖的新鞋不能穿,只能穿草鞋或者是用旧布做的二手新鞋。

      “夫君,不用了。我穿夫君的这双就行了,不用买新的。而且,家里有旧衣服,我自己就可以做。”

      “做鞋可不是一两日就能成的,你舍得放着那么多边角料不碰,跑去纳鞋底?”陆明远问。

      林乔想用边角料做点儿小物件拿出去卖,挣到钱之前,自然没有时间纳鞋底的。

      布庄里没有绣花的香囊荷包三文一个,绣了花的,根据绣工四到六文不等,凭他的手艺至少也能卖到五文。布庄赚一点儿,那至少也得给他三文吧。桥头的二手新鞋十文一双,他一天能绣三个荷包可做不出一双鞋。

      “那,再不能买别的了。”林乔强调。

      “行,买了鞋就回家。”陆明远答。

      需要到缝穷妇这里缝衣补鞋的多是些没有家室的单身汉,这边做的鞋也都是卖给汉子的,又肥又大。陆明远领着林乔从东到西,走了半条巷子才找到一双林乔能穿的。

      林乔个子比他矮,头顶只到他下巴,脚也小,估摸着大概也就现代39、40码左右,和他43码的大脚一比,真是“小巫见大巫”,难为他拖着自己的大鞋穿了这么多天。

      陆明远拍拍正在试鞋的林乔肩膀,“穿着合适就别脱了,把旧的收起来背着,就穿新的回去。”

      “嗯。”林乔乖乖应道,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声音里带着喜悦。已经两年没穿过合脚的鞋,哪怕此时只穿了一双旧布拼的新鞋,一双脚也像踩在棉花堆里。

      镇上回村里的牛车要等到时间才能出发,回了村里已经过了晌午。

      林乔抱着边角料和针线一头扎进屋里,陆明远无奈地笑着摇摇头。

      村里针线活儿好的妇人或者夫郎也会绣些小物件去镇上卖了补贴家用,他家林乔估摸着也是打的这个主意。

      他一个穿过来的现代人自然不反对夫郎搞事业,但不能让夫郎是迫于生计、养家糊口,不得不搞事业。

      家里没钱了,他得把赚钱的事提上日程,不能让夫郎担忧。

      以前挣再多的钱都只是一串数字,干巴巴的,躺在银行卡里,没人花、没人动,现在~

      赚钱养家喽~他也是有家室要养的人了。

      陆明远整个人轻飘飘的,哼着小曲,搅了搅锅里的小米粥,架上小砂锅,锅底抹油,煎饺子。

      “小乔儿,吃饭了。”

      林乔记挂着屋里的碎布,饭吃得也比平时快了不少。

      “吃快了对胃口不好,你那堆破布又不能长腿儿跑了,慢点儿吃。”陆明远道。

      “都是新的,虽然碎,但可不是破布。”林乔纠正。那可都是钱啊。

      林乔虽然嘴上这么说着,吃饭的速度到底是慢下来了。陆明远说他、管他,就证明陆明远心里想着他。

      林乔急着稀罕他那些布,就跟熊孩子得了新玩具,小耗子进了米缸差不多。吃了饭,陆明远把要去溪边洗碗的林乔推回了屋,自己端着碗盆去了溪边。

      春日午后,阳光正好,明媚不刺眼,暖呼呼的,惠风和煦,空气都是甜的,带着泥土的芬芳。

      陆明远舒舒筋骨,端了盆回屋,淘了些高粱米蒸上。

      蒸高粱米饭是个慢活儿,他现在蒸上,再用小火煨一下午,到了晚上才又黏又糯,若是再拌上猪油和糖,那真是,神仙都羡慕。

      陆明远调好火候,倚在里屋门口,对林乔说,“小乔儿,我拿五斤黄豆,四斤送去秦大哥家,之前砌火炕的时候跟他要了些稻草铺炕,剩下的那斤送豆腐坊换豆腐,咱们晚上喝豆腐汤。”

      屋里,炕上摆着大大小小、零零碎碎的布料,林乔搬了椅子坐在炕边,手里正缝着一个蜜合色的巴掌大小的荷包。

      “要我帮你称吗?”林乔抬头问。

      “我自己称,就是告诉你一声。我不在家,听着点儿外边的动静。”陆明远叮嘱。

      “嗯,好。”

      “那行,你继续,别累着眼睛。”

      林乔笑着点头,“知道了,夫君,早去早回。”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这婚不离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