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3、第 63 章 ...

  •   63合适

      除夕夜,三皇子反了。

      早先几年,太子因通金案被圈禁在东宫,朝廷中的正统派被打压,许多官员要么被牵连要么被贬黜,三皇子一时之间权倾朝野。

      可自打两年前通金案平反,太子从东宫解禁后,三皇子的日子便一日比一日难过。

      原本有贵妃在,三皇子尚能占得一处先机,可偏这年老皇帝身体每况愈下,却一直不肯松口罢黜东宫,正巧今年夏日禹州水涝,三皇子拿到赈灾使的位置,想通过赈灾助推登顶东宫之位。

      可谁想到,等他到了阳金,却得了个越赈越灾的结果,种种赈灾政令不合时宜,差点闹到官逼民反,最终朝堂民间物议沸腾,老皇帝不得不召回三皇子,转派太子。

      三皇子派并未觉得太子之行,就能安抚禹州之灾,已经准备好了各种弹劾奏章,只等太子犯错。

      却没预料到太子一到阳金,政通人和,不过三天便成功安抚住已经暴动的灾民,就连之后的瘟疫也都没发酵起来。

      这般成就,将太子的威望抬到了顶峰,甚至民间还编出了歌颂他功绩的童谣。

      如此一来,老皇帝便是再偏心三皇子,也不可能将东宫之位易主。

      三皇子见自己争储无望,联手贵妃和禁军副统领,大年除夕之夜逼宫篡位,结果自然是兵败被杀。

      老皇帝本身体就不好,被自己最喜欢的亲儿子这般一闹,直接就晕死过去,太医院全部太医齐上阵,最终还是没保住老皇帝的命,初二一早便驾鹤西去。

      皇帝驾崩自然太子继位,唐太傅拿到的便是太子八百里急召。

      唐太傅官复原职,并召他即刻动身回京。

      此等大事,唐太傅自然不敢怠慢,接到圣旨的隔天便动身北上京都。家里剩下的人,只等过了正月再缓缓北上。

      虽然各地消息有快有慢,但新皇登基的消息依旧陆陆续续传开,一同传来的还有唐家一门两贵的消息。

      唐太傅官复原职是初三那日便知道的,但唐珏年仅二十三岁便任吏部侍郎二品大员的消息,却是这时才传来的。

      唐夫人在阳金收到唐珏寄回来的家书,捧着信纸哭了又哭。

      五年,整整五年已经没有他的消息。

      珍娘没想到,再一次看到他的字,竟是这般境况,她由衷的为他高兴,多年忍辱,总算是值得的。

      几年不见,他的字依旧未变,就如他当年写下的“臻酿”二字,风骨仍存。

      再见他的字,珍娘心中高兴,同时也多了一份惆怅,太子也就是当今皇帝,离开阳金前同她说的话,如今更增了几分沉重。

      珍娘站在铺子门口,望着当年他亲手写下的匾额,酒坊开业三年多了,这匾额一直挂在门口,风吹日晒下,颜色不免要淡了,每年她都要叫人重新上一次漆,今年已是第三年。

      他是皇帝心中未来宰执,是将要载入史册的,。

      而她,也该有自己的人生。

      皇子挑来的卷轴已经堆了小一个月,她一直丢在铺子里,从未带回到水井巷去,当时送卷轴来的人说,若是她有看上的,就给京都的东宫去封信,却不知如今的东宫可还有人收信?

      珍娘挨个打开卷轴,太子果然用心,选送的都是好人家的郎君,生怕委屈了她,随便挑出一个来都是高嫁。

      只是这些都不是她想要的。

      活了两世,总归要活的明白些,若要她只自己一个,这一世也未必非要结婚不可,便是一辈子不嫁,也没什么紧要,只是如今有了牵绊,总归要顾念他们些。

      唐家人早就成了她割舍不掉的牵绊。

      齐程墨进到“臻酿”时,看见的便是这样一幕,

      正月恰逢国丧,整个大丰禁止饮乐,偌大一间酒坊,一个买酒的客人都没有。珍娘坐在一片摊开的画轴间,神思缥缈,不知道再发什么呆。

      十余幅卷轴都展开着,上边画满了形形色色的小郎君。

      “你今日忙什么?”

      听到说话声,珍娘才回过神儿来,

      “哦。”她闲闲的应了一声,开始收拾手边的卷轴。

      齐程墨随便捡起其中一张,看到上边的文字:“城南伯之孙,行三,喜书画?”

      “这是什么?选亲?”他有些惊讶。

      珍娘脸色未变,还是那般淡淡的。

      “啊,怎么,你家里没跟你找?”

      那语气并无太多羞怯,只当两人是极好的朋友,她在同好友说一件极正常的话题。

      齐程墨却腾的一下不自在起来,脸色有些发红,支支吾吾了一会儿,直到珍娘好奇他的反应,抬眼看着他,他这才回答:

      “自然、自然是有、有的。”

      珍娘好笑的轻呵了一声:“那可有你喜欢的?”

      齐程墨遥遥头。

      珍娘也无奈的耸了耸肩,把面前一堆卷轴一摊:“我也没有。”

      齐程墨望着珍娘,欲言又止,最后却还是什么都没说。

      珍娘知道,这个时代虽说还算开放,但这种话题多少还是禁忌,她又是异性,齐程墨难免会矜持些,却没想到,他的难为情还有别的缘故。

      自打唐家一门两贵的消息传来,水井巷便热闹起来,都是不知道打哪里冒出来的亲友故旧。

      珍娘一旁瞅着,只道这些人身段灵活,为了巴结权贵,什么都豁得出去,偏就是太捧高踩低了些。

      这些人,唐家下狱的那几年,她一个都没见过,唐家出狱后住在水井巷的这两年,她也一个没见过。

      如今却又巴巴的撵上来巴结,又是关心吃的住的,又是关心没有侍从,有个不知道哪冒出来的娘舅,各种嫌弃水井巷的简陋,非要给唐家另外安排住处不可。

      珍娘看不惯这般惺惺作态,索性日日躲在铺子里,图个清净。

      转眼正月不剩几日了,唐家人商量着准备启程去京都,唐夫人想带着珍娘一起去,珍娘却不想走。

      “阿娘,我不先不去了,咱家的铺子我还得照应着。”

      “你这孩子,怎得主意这般大,你去了京都,铺子还是能开的,有你阿爹和珏儿的照应,日子怎么都好过的。”

      珍娘却还是摇头:“阿娘,我习惯阳金了,这边挺好。”

      唐琛不舍珍娘,抱着她的胳膊抱怨:“都怨长兄,他要是娶了阿姐多好,阿姐就永远都是一家人了。”

      珍娘默默叹了口气。

      她想他,但却不想见他,他终究是要封侯拜相的,和她不是一路人,她又何必去他跟前,徒惹自己伤心?时日久了难免怨怼。

      捏了捏唐琛的小脸蛋,珍娘笑道:“怎么你阿姐我是没人要的?就非得嫁你长兄不行?若我偏要在阳金找个夫婿。难道这样我就不是你阿姐了?”

      唐琛摇着珍娘胳膊耍赖:“自然不是,阿姐还是阿姐。”

      珍娘望着唐夫人,心中知道,她若是没个着落,唐夫人是放不下这颗心的。

      正在珍娘发愁如何才叫唐夫人松口时,瞌睡送来了枕头。

      齐程墨自那日去过“臻酿”后,有好几日没有冒头,这日却一早跑来了酒坊。他戳在屋子中央,看着珍娘手脚不停的忙碌,话说不出,脸却憋的通红。

      珍娘跟他熟悉了,也懒得招呼他,任由他站着,独自忙着手里的账目,并没留意到他的奇怪。

      直到春花从后院搬了酒坛进来,才奇怪的打破铺子里的安静:

      “齐少东家,您怎不去坐?”

      珍娘这才停笔抬头,看到他一脸的绯红,诧异的问:“你这是怎么了?”

      齐程墨盯着珍娘,眼神有些直,被珍娘这一问,他一把拦住春花,从她手里夺过酒坛,揭开盖子猛灌了两口,说道:

      “俞老板,你不如跟我定亲吧。”

      “啊?”珍娘愣在原处,就连一旁的春花也张大了嘴巴。

      齐程墨这边说出口了,索性也不在扭捏,他把手里的酒坛重新塞回春花手里,放开了说:

      “我觉得咱俩挺合适的,你反正也发愁找夫婿,不如我俩试试。”

      珍娘有些反应不及,愣怔了一会儿:“你别开玩笑了。你和我……”

      她想象不出来,珍娘和齐程墨相交这几年,今年是相处最多的一年,两人三观相合确实相处的很愉快,但她却从未对他动过男女心思。

      “你先别拒绝,你先听我说。”

      齐程墨摆摆手,打断珍娘。

      “不说别的,首先你我年纪相仿,我不过比你大一岁,年龄属相都合。然后,我们都是经商,身份相合。最后。”

      齐程墨咽了咽口水:“最后,我现在家里催着结婚,而你也正需要找个合适的。”

      他眼睛盯着珍娘,细细的看着她的神色,见她还带着几分犹豫,立刻补充道:

      “你那日说,你在那堆卷轴里没找到喜欢的,和他们相比我总好些吧,起码不是盲婚哑嫁,而且我们相处一年了,想必你对我也有了了解。你既然想从那些完全不认识的人里选,必然是有不得不嫁人的理由,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考虑一下我呢?”

      “我怎样你是知道的,婚后你依旧可以经营你的酒坊,我绝不会干涉,更不会要你做什么相夫教子的主妇,我志不在男女之事,这你是懂得,所以你不用担心我会婚后胡来。”

      “若这是一场交易,却是个不错的买卖。”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3章 第 63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