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第 29 章 ...

  •   小南院中已收拾打扫过,只是里面少了几样东西。

      其中一样就是听芸那顶绿纱帐。

      “这也太过分了,那是郡主的绿纱帐。”

      翡翠愤愤不平,那绿纱帐做工精巧,质地上乘,是陛下赏赐的东西,当初出嫁怕连床帐都带令薛家不快才留在小南院。

      还有郡主的玉镜妆台也不见了。

      “算了,不见便不见吧。”听芸劝住翡翠,一时半会儿的她离不了孟家,不好同府上的人闹得太难看。

      “可……没有帐子这怎么睡人?”翡翠道,“郡主,要不奴婢去跟夫人说一声,请夫人将……”

      听芸摇摇头,眼中有些哀婉。婶母本就对她不喜,再为了顶床帐去找她,只会更令她生厌。

      听芸一身疲惫,“有被褥就够了。”

      晚间用饭时,孟汇让人来将听芸请过去一道用饭。

      听芸有些头皮发紧,在京城这么多年,她还是觉得自己在孟家像一个外人。

      原想推辞,那嬷嬷笑着说:“老爷和夫人说了,外头的事如何暂不论,芸姐儿归家,一家人一起吃顿团圆饭。”

      听芸便不好再拂逆了叔父的意思。

      饭厅的圆桌上摆着精致的酒菜,听芸迈过门槛后,便见孟夫人往伊春碗里夹了筷鱼肉。

      孟汇则正同幼春说些什么,逗得他轻抚摸着幼春的头大笑。

      幼春撒娇道:“爹,你给我买一个玉镜妆台么,阿姐都有,我也要。”

      孟汇笑着道:“好好好,买买买。”

      幼春乐道:“要雕花的,要雕牡丹的!”

      翡翠听到“玉镜妆台”几个字,愤愤地与琥珀对视一眼。

      孟汇注意到听芸进来,便唤道:“阿芸过来了,就等你了。”

      几人看向她,方才还欢声笑语,这时便没了声音,连孟汇也收敛了笑容,客气起来。

      伊春却亲热地同她招手,“芸姐过来坐,坐我这边。”

      听芸勉强笑着,看向孟夫人,孟夫人也笑道:“过来坐吧。”

      听芸在伊春身旁落了座,伊春往她碗里夹了一筷子鲥鱼肉。

      “芸姐你尝尝这清蒸鲥鱼,味道极好,我方才已经试过了。”

      连孟夫人也温和地让她试试,“特地请咸亨楼的厨子来家里做的,看看合不合你口味。”

      孟汇附和道:“是,这一桌子菜都是你婶母特地为你准备的,自己家里面,不用拘束。”

      叔父婶母难得的关怀,让听芸心中有些雀跃,可她想起前世,这雀跃也慢慢按下来。

      听芸摸不准他们这突如其来的示好,看着碗里的鲥鱼,听芸有些愣神。

      人道鲥鱼味美,可她从来不喜欢,鲥鱼多刺且味腥,入口味同嚼蜡。

      但伊春却极为喜爱。

      再看向桌上其他菜式,听芸露出一抹苦涩的笑,若说特地,未免牵强,叔父婶母从来不记得她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

      孟夫人暗暗用手肘顶了孟汇一下,朝他使眼色,孟汇犹豫着开口:“阿芸,你同忠顺伯府的婚事,当真没得商量的余地了?”

      听芸缄默地嚼着饭菜,略略点头,暂未开口。

      孟汇叹气道:“阿芸,你年纪还小,不知世事深浅,夫妻间哪有不吵架的,何必闹到和离的地步,你换一个人,也还是这样。

      “薛家这次是过分了点,可薛世子待你情真意切,纳个妾室,还不至于到和离。你可想好了,若是和离,京中的流言蜚语你可受得住?谁家勋贵又愿意娶个再嫁妇?”

      听芸垂着头拨弄碗中的饭粒,静听着孟汇的话。

      见劝不动听芸,孟汇只得无奈道:“你就算不为你自己想,也为家里几个妹妹考虑考虑,咱们孟家若出了个和离的姑娘,伊春幼春几个姐妹,婚嫁上都要折一节,伊春正是议亲的年纪……”

      伊春却不甚在乎,反驳道:“父亲这叫什么话,忠顺伯府把芸姐都欺负成这样了,咱们还要忍着么?女儿的婚事若要芸姐委曲求全才得来,女儿宁可终身不嫁。”

      这番话说得听芸心中有些感动,可她心中清楚,伊春这么说,不过是因为她想嫁的是小成安侯。

      “你这孩子……”孟汇无奈。

      他也知道伊春这孩子眼高于顶,想嫁小成安侯,可……

      听芸一直没出声,从回京起,她一直都很羡慕伊春,婶母处处疼爱,叔父事事为她考量。

      这样的温情暖意,她却很少得到。

      听芸淡淡叹了口气,她得到的已经很少了,没人为她打算,她总要为自己打算一点。

      “叔父,我与薛家的婚事,已是到头了。若是怕耽误伊春的婚事,我可前往寺中修行。侄女身子不适,先告辞了。”

      听芸告辞后,孟夫人便同孟汇闹起来了。

      “你跟她说那些做什么?是让你请她从中为伊儿和小成安侯说合,她真是要离,离了便是,只要她肯为我伊儿牵线搭桥,谁还要考量京中那些人的闲话?”

      “所以说你们商户目光短浅。”孟汇烦道,“小成安侯府的门第是那么好进的?你怎么就会觉得成安侯府情况简单?你笃定伊儿嫁进去就能过安生日子?小成安侯虽父母亡故没有侍奉公婆的烦恼,可爵位落在他身上,他那几房叔伯都眼巴巴望着,其中凶险比起忠顺伯府只增无减,阿芸在忠顺伯府都被磋磨成这样,伊儿进了那样的虎狼窝,焉有完骨?”

      朝中勋贵姻亲,孰不是考量自身利益。

      听芸能嫁伯府,一则是因为忠顺伯府根基不深,二是听芸有郡主的身份,因为兄长的缘故,在朝中还有些关系,薛文旭就是看着这层关系才肯娶她,否则京中勋贵,或肯给她几分怜悯,谁又肯真正伸出援手。

      可人走茶凉。
      兄长都去世这么多年了,孟家能沾的光已经不多了。

      他如今想再往上升一升,都没人肯再关照了。

      他不如兄长有本事,也不敢去攀成安侯府,却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伊春觅一门好亲事,只得想委屈听芸打消和离的心思,那位薛世子得太孙看重前途无量,孟家同薛家栓在一处,将来也有诸多好处。

      “我伊儿貌美如花,那小成安侯岂不会心动?只要夫妻一心,大不了分府别住,谁能薄待了伊儿。”

      孟夫人看着一桌子菜毫无胃口,若不是小成安侯让人来请孟汇去接孟听芸,她也不想管孟听芸的闲事,上回答应了那西山的庄子去送礼为伊儿牵线,至今没有消息。

      *

      伊春见父母态度不一,心知自己的事还是要自己多上心。

      今日那小成安侯来府上请父亲娶接孟听芸,隔着屏风望一眼,那意气风发的挺拔英姿,令她魂梦牵萦。

      母亲说得不错,只要她与小成安侯夫妻一心,分府别住,谁又能为难她去。

      思量着,伊春到幼春房里去要那绿纱帐,连同玉镜妆台一并给孟听芸送回去。

      听芸对她的示好没有拂拒,却说现下要处理和离之事,暂未有空为她筹谋,不妨等和离之后带她去顾老太君面前见见,顺道托请她劝劝叔父婶母为她做主和离之事。

      伊春听说孟听芸打算带她去见顾老太君,心中大为欢喜。

      顾老太君是小成安侯的外祖母,又大老远从曲博赶来为孟听芸撑腰,只要孟听芸肯引荐,见到顾老太君,这婚事就成一半了,十分欢喜地去向孟汇说项。

      孟汇原是不大愿意伊春嫁小成安侯的,经不住孟夫人和伊春的劝说。

      思量之下,似乎觉她们说得也有些道理。

      顾老太君满头华发还肯从曲博赶来,带兵丁去为听芸撑腰,可见是极爱重听芸的,那小成安侯也是年少得意的人物,若有顾老太君做主,这桩婚事能成,倒也是极好的。

      孟夫人劝他,若是和成安侯府的婚事成了,他就是侯爷老丈人,凭着小成安侯在晋王殿下面前的脸面,朝上同僚谁不肯给他脸面就是打小成安侯的脸。

      孟汇盘算下来,这般似也是极好,终于点头应下来,嘱托孟夫人,既要靠听芸从中引荐,也该给她些好脸色,照顾妥协些。

      孟夫人与伊春欢喜得连连称是。

      和离之事,薛文旭不同意,几番到孟家门上要见听芸,都被听芸拒绝了,小成安侯倒是借顾老太君吩咐的名义,来府上转托过几次东西,不过都没有要见听芸。

      孟汇疑心顾老太君是否有心为听芸和小成安侯说合,毕竟以前听芸未嫁时,顾老太君就有过这般打算,意图为两人说亲,在京中也传过一段时日,不过后来小成安侯上战场,这事便无疾而终。

      探过听芸口风后,知她对小成安侯并无心思,小成安侯也只那她当旧友,孟汇才放下心来,免得最后为他人做嫁衣裳。

      薛文旭拖着迟迟不肯和离,逼得孟听芸不得已亲自去信威胁,他若不肯好好和离,便上公堂割席,届时休怪她不顾情面将他与小张氏的脏事抖搂出来,大家脸上都不好看。

      薛文旭收到信,脸黑如墨,再看张柔兰也诸多不满,那日顾老太君在,她跑出来闹那么一场,到底存的什么心思,生怕听芸不够厌烦么?若不是因为她,他也不会同听芸走到这地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9章 第 29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