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大小害虫,唇枪舌箭 ...

  •   虽已入春,那园子里的牡丹杜鹃,都还含苞未开,倒是那群桃花迎着阳光,枝枝桠桠满树的盛放,映红了园子,几只雀儿停在那枝头唧喳不已,一粉雕玉琢五、六岁模样小男孩愤愤地猛踢着树干,惊得那群雀儿直冲云霄。
      “弘时你一个人立这日头底下怎么了?当心树倒不痒,你的脚可踢疼了。”宛琬走近瞧见开着玩笑。
      “宛琬你说我到底是额娘生的吗?”小男孩嘟囔着嘴,闷闷不乐。
      宛琬只觉好笑,伸手弹了下他脑门,“胡说什么呢?是不是你书背不出,又若你额娘生气了?”
      “额娘她对府里其他人都是慈眉善目的,偏到我这就整日扳着张脸,我做什么她瞧着都是错的。我扑了蝴蝶养在瓶里,统统被她放了,还说阿弥陀佛,罪过死了。今我索性跑去打开苍蝇笼的盖子把里面的苍蝇全放了生,她又狠狠地打我,宛琬你说那苍蝇不一样是生命吗?”
      “小捣蛋,苍蝇是害虫呀。你怎么可以放生呢?”
      “宛琬,看来我也是这府里的害虫。”他感慨万千地说。
      宛琬忍俊不住笑出声来,“你要是小害虫,那我可就是这府里的大害虫了!”
      “宛琬,你提的这箱子里是什么呀?”弘时凑上前去,用手拨弄着上面的栏栅盖。
      宛琬蹲下身子打开盖子愁眉苦脸的说:“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可弘时年纪小,我又是女子不能出门远行,咱们就在这府里身体力行。弘时我想自己孵小鸡小鸭,可不论是用棉絮捂还是放日头下晒或是用烛灯加热,这蛋就是纹思不动,我捉了只母鸡来孵也孵不出来,倒是奇怪了,这蛋到我手里怎么就成化石了。”
      弘时摸摸箱子里的蛋好奇的问:“宛琬什么叫化石呀?”
      “化石?哦,化石就是蛋的尸体。”宛琬不知道她这算不算误导孩子。
      “弘时,你这一手烂泥的蹲着干吗呢?”弘时一听是阿玛的声音早吓傻了,赶紧起身慌不择言说:“阿玛,是宛琬说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她说我年纪小不方便远行,就让我在后院和她一块学如何孵小鸡。”
      “师傅布置的功课都会了?”四爷皱上眉来。
      宛琬暗叫坏了弘时这小子怎么就把她给拖下了水,忙转起脑子想如何让俩人脱了身才好,哪知弘时他慌里慌张竟把她前几日随口评说师傅的话未必就对也给搬了出来。
      “哦?宛琬觉得师傅说天下一统都未必是好事,这等奇思妙想闻所未闻,你倒是说说看这天下统一如何就未必是好事了?”四爷微含讥讽。
      听出了他言外之意的宛琬顿起好胜之心,“我不是说天下一统不好,只是觉得事物都有双刃面,人人都觉得好的事是不是也能想想或有不利之处,而人人都觉得错的事,未必就没有可取之处。”
      “诡辩,你就先说说这天下一统有什么不好的?”那四阿哥原也是一好辩之人。
      “千百年来天下士人书生寒窗苦读的无非是四书五经,遵从景仰的莫不离那诸子百家。可诸子百家源于何时?春秋战国,王室衰弱,诸侯割据,可这却恰恰有利于诸子百家各派学术思想开花结果,因为当时没有一个强权势力能够掌控当时人们的思想勃发。士大夫们周游列国,为诸侯出谋划策,各种不同学说流派互相争辩,异常活跃,方才形成\"百家争鸣\"群星璀璨的局面。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后,思想文化领域皆不能逾越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
      “可那秦始皇结束了春秋时期的长久分裂,一统天下,统一了文字,度量衡。建立郡县制难道都不是大功吗?照你这么说诸侯割据连年战乱反倒成了好事?”四爷紧问不放。
      “论事一分为二,战乱自是不好,可天下一统也未必无坏。如各国之间国势相差无几,皆忧他国并吞,互相提防中能竞争共进也未必不好。天下本身就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而一旦强势一方依靠武力强行统一天下,又因领域过于庞大,势必要加强中央集权,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又或自以为天下既统唯我独尊,不思进取,那就一定亟亟可危。秦始皇自统一天下就钦定了“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要天下臣民绝对顺从,以至天下人个性尽遭埋没,最终平庸奴化。再说‘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非秦首创,周即有之。可那秦始皇却不懂人心、世界多元、多样,文字可强行统一,度量衡可下令推广,但人的思想却无法强行统一,也无法硬性制定标准来规范,他“焚书坑儒”首开先例至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禁锢了天下人的思想,使人心终如死碳再不能燃烧,这是文明的倒退决非进步!”宛琬话到唇边终究还是将清朝的文字狱给咽了下去。
      “哪一次改朝换代不需经砍头流血,砍头是为了平天下,平天下是因为野心,可野心却是为了能让更多人安居乐业,君王不能有妇人之仁,为了那几个带头闹事惟恐天下不乱自以为天降大任与斯人也的儒才们毁了这江山!”
      “可光凭砍头流血只怕建国容易亡国也快。成吉思汗梦想说要让‘蓝天之下都成为蒙古人的牧场’,从他进攻花剌子模时起开始了屠城政策,女子为奴,男子包括孩子一律屠杀,就连阿拉伯帝国的最后一位哈里发也被蒙人包上毛毯,让马队踩成肉饼了,所战之处常常灭族,他的子孙后代蒙古骑兵们沿着这样的铁血杀虐的确是横扫天下,铁蹄中原,建元立朝了,可结果呢?不足百年即亡。人无骨不立,无胆不存,仅凭镇压只怕不够!”
      “你胆子可-不-小!”四爷眉眼眯成一丝月牙般的细缝,伸手掐住了宛琬光洁的下巴,冷冷道:“那照你说百姓要的是什么样的君王?在你心里又觉得一个好君王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宛琬镇定自若,雪白的脸上垂了几绺黑发散在额角,黑白分明,眼中那一股子倔强竟是清清楚楚,容不得人不心中一荡。她伸出柔荑拉下他的手,不料他翻手狠狠捏住。
      宛琬任他在细嫩的腕上捏出紫红的勒痕,直视着他清楚的说:“百姓的要求实在很低,他们不要他的君王东征西讨,建万世功,立千秋业,只要他能内修政治,外攘强敌,让他们安居乐业的过日子。国家,国家,国在家前,我倒觉得应说‘家国’,家在国前,是千万个家才有了国,君若能以民为重,让家家安居乐业,自然家富国强。而对一个君王而言最重要的品行就是对他的国家臣民有着强烈的责任心。既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么普天之事也均为王事,普天之忧均为王忧。若一个君王没有或缺少这样的责任心,纵使他才华盖世,也一样会祸国殃民。”
      他凝视许久,深眸中露出丝笑意,一闪即逝。
      那四爷贴身书童李青匆忙赶至。
      “何事慌张?”四爷随口问那李青,深邃眼眸仍凝视着宛琬。
      李青眼角扫了下宛琬,有些犹豫,又上前几步,尽量挨近四爷低声说了两句。四爷听后微睨一眼她随之而去。
      留下宛琬有些摸不着头脑,看他眼神李青所禀之事象是与她有关。她这才瞧见天冬原躲在一旁见四爷与那李青走远才慌忙跑出,焦虑不安,神色慌张,她忙出言相询。
      “格格,是多罗安郡王府又来人给格格提亲了呢,几月前那安郡王之孙就请了人来府里提过亲,格格为这事和福晋闹过,只是福晋碍于爷也没依从格格,后来格格就出了事,爷又不在府里,这事才缓了下来,没想到今他们又来提了。要是爷真答应了,只怕格格再去求福晋也没法子。”天冬满脸愁容。
      弘时骨碌碌转着黑眼珠子一会瞧瞧天冬一会又看看宛琬,这府里他还就喜欢和宛琬玩,他虽不知前宛琬在和阿玛争论些什么,可光凭这宛琬不怕他阿玛就让他佩服的不行。
      宛琬水漾的眼珠转转,偏着脑袋想了会,拍拍弘时让他先回他额娘那去,又笑着和那天冬说:“咱们不为难姑姑,我有法子让那安郡王府的人不要这门亲事,走。”天冬半信半疑的随着格格去那前厅。

      备注1:花剌子模相当于今乌兹别克、土库曼一带。十三至十四世纪,蒙古人统治了亚洲、欧洲的绝大部分国家,最后侵占了当时的中国宋朝。

      备注2: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相当于中国的皇帝。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