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蜣螂转丸岂贪痴 ...

  •   120救护车拉响着警笛,风驰电掣般向省第一医院驶去。万队长和小高望着不省人事的蓝
      翎,心里一阵难过。
      “这是怎么了,昨天下班前还是好好的,怎么会晕倒在那里。是什么原因,是疾病还是刑事
      案件!现场除去蓝翎的自行车,没有任何可疑的东西,更谈不上搏斗的痕迹了”。万队长的
      大脑中始终在考虑这些问题。
      又是一个不明原因的昏迷不醒,没有呼吸,仅有心脏的跳动。第一医院的专家们从医以来遇
      到的第二个病例,第一个就是还在病房中躺着的杨天。而蓝翎的所有症状,几乎同杨天一模
      一样。难道这是不明的传染病,主管医疗的院长,向省疫病控制中心做了报告。疫控中心也
      派专家,前来给这两个从未遇到的疾病患者进行会诊。
      他们使用了最先进的医疗诊断器械,但仍然没有任何结果。
      刑警队派人在医院对蓝翎日夜监护,因为万队长知道蓝翎的母亲近来身体不太好,怕她们着
      急,因此,没有通知家属。
      蓝翎到底是什么原因晕倒在那里,除了派侦察员继续调查外,只好等待蓝翎醒来,才能知道
      结果了。
      杨天正讲的起劲,却没料到头上“轰隆”一声,洞壁塌下来一大块,怕压着蓝翎的伤处,他
      立即挺身伏在她身上。那些被天牛遗弃的碎木削,差点就将他和晶晶埋了起来。
      蓝翎因为刚刚吃过花粉,伤处又上了药,因此感觉身体好多了。她正专心致志的听杨天讲天
      牛种类,所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当杨天护住她时,她只觉得眼前一黑,立即什么都看不
      见了,因为她完全被那木削遮住了。
      还好,有惊无险,那木削是松软的。不过,这里是呆不住了,看来必须换个地方了。
      “怎么样蓝翎,伤口还痛么,看来我们必须离开这里了”?
      “不疼了,已经不碍事了,那我们赶快走吧”。在木削中,蓝翎觉得有些喘不过气来。
      “那好,我们赶快离开这个鬼地方”。晶晶早就不愿意在这里呆下去,说着,她带头向外面
      爬去,杨天和蓝翎随后跟了出来。
      他们很快就到了洞口,一下子眼睛睁不开了。他们停下来适应了一会,才看清眼前的一切。

      时间正是中午,太阳虽然躲在薄薄的云层后面,但依然那样刺眼,天气依然闷热。
      他们三人爬到树枝的背面,想找个理想的休息地方休息,蓝翎的伤还需要再静养一会,萤火
      虫也要在白天休息啊!杨天看见树干上裂开一条缝,他们就躲了进去。

      刚站稳脚,晶晶突然大声叫起来!“快来看呀,一只大天牛”。
      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可不是么,蓝翎和杨天都看见了,那是一只黑色的大甲虫,在树下的
      草丛中向这里爬来。
      看见那甲虫的样子,杨天差点笑出声来。“那不是天牛,那是一只蜣螂”。
      “啊!什么,蜣螂,你,你怎么没说过呀,什么是蜣螂啊”。晶晶追问着。
      “是的,那是蜣螂”。晶晶这一追问,杨天又来了兴趣。“是的,它们也是甲虫,还是很古
      老的甲虫之一呢”。
      蓝翎认识,知道那就是经常见到的屎壳郎。听见杨天在讲,她并没有搭话。
      晶晶不认识这种昆虫,杨天认真的讲了起来。
      蜣螂,是鞘翅目金龟总科中一个较大的科。这个科的昆虫通称蜣螂,俗称屎克螂。还有很多
      别名,如推粪虫、推屎爬、屎蛒螂、粪球虫、铁甲将军、牛屎虫、推车虫等。还有一个很好
      的名字,叫它们为清道夫。
      这类昆虫也很多,足迹几乎遍及全球,世界上有2万多种,有记载的已近4000种。中国记载
      的大约230种,南方种类较为丰富。有少数种类为中国所独有,如爪套蜣螂,仅见于云南。
      听杨天这样一说,晶晶感到很有趣,她边听边注意的观察着下面那只蜣螂的动静。
      为什么叫它们为屎壳郎,是因为大多数蜣螂具粪食性。以动物粪便为食,所以有“自然界清
      道夫”的称号。它们常将粪便制成球状,滚动到可靠的地方储存起来,然后再慢慢吃掉。它
      们也是昆虫中的大力士,一只蜣螂,可以滚动一个比它身体大得多的粪球。

      据说最著名的蜣螂生活在埃及,有1-3厘米长,世界上最大的蜣螂,是10厘米长的巨蜣螂。
      你们已经看见,它们的身体呈黑色或黑褐色,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
      如果你们能到它面前,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们复眼发达,咀嚼式口器,触角鳃叶状,有3
      对足,足适于开掘,有2对翅,前翅角质化,它们也是完全变态昆虫。一般来说它们的成虫体长约35毫米,体形为椭圆形。背面隆起,上片扩大呈扇状,盖于头的
      上面,上颚片的背面有很多较大的刻点,中央有1粗短的角状突起,两侧有1微棱,基部两侧
      有复眼2个。头部前面的唇基与眼上刺突是十分发达的,大多联成扇面形或多齿形的“铲”
      ,盖住口部。
      前胸背板大,与其余体部等大或更大。有突起2个,还有很多较大的刻点,突起的两侧有凹
      窝1个。
      它们的足很强大,腿节也比较发达,前足较短,是发达的开掘式,腿节上有1束金色长毛,
      胫节上有齿状的突起3个,活动的刺突1个,跗节5节,末端有爪;中足胫节有较小的齿状突
      起3个,活动的刺突1个,跗节5节,未端有2爪。

      前翅为鞘翅,盖于中胸及腹部的背面。上面有许多纵行刻线和细小的刻点,后翅膜质透明,
      拆于鞘翅之下,身体表面有光泽。
      触角呈褐色,8-9节,末端鳃片部 3节。浅褐色,无光泽,上被灰白粉。后翅浅褐色,腹面
      除腹部外均密生褐黄色毛。
      另外,蜣螂还能利用月光偏振现象进行定位,以帮助取食,有一定的趋旋光性。
      “我小的时候,在农村经常见到蜣螂,看见它们在不停的搬运粪球。听大人们说,它们是在
      预备粮食,是这样么”。蓝翎接过话题问道。
      是的,它们整天在粪堆里忙忙碌碌,用我们人类的话说,就是在准备粮食。不但为自己准
      备,它们还是非常负责的父母呢,也在给它们的子女预备吃的。
      那些成熟的蜣螂□□后,雌蜣螂把卵产在准备好的粪球里,大约10天左右时间,幼虫便破卵
      而出,以那些粪便为食。幼虫不断成长,直到第二年七月,它们才化为蛹,经过约20天后,
      就变为成虫了。

      其实,在人们的生活中,蜣螂并不陌生,我们的祖先在很早就认识了它们,虽然知道它们那
      副臭烘烘的模样,但还是把它们作为益虫对待。有许多纪录蜣螂的文章诗词,简单的纪录了
      蜣螂的生活习性,也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思想文化意识。
      宋代罗愿所著的《尔雅翼》中说:“蜣螂转丸,一前行以后足曳之,一自后而推致之,乃坎
      地纳丸,不数日有小蜣螂自其中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宋代人已经知道,蜣螂是从它
      们作的粪球里出生的。
      明代的《本草纲目》不但纪录了它们的习性,而且还有对它们劳动的描写。“蜣螂以土包
      裹,转而成丸,雄曳雌摧;置于坎中,覆之而去,数日有小蜣螂出,盖孚乳于中也。”
      比这些还早的,晋代学者、文学家郭璞说:“蜣螂,黑甲虫,啖粪土”。

      因为蜣螂不离粪便,所以有许多文人借蜣螂讽喻世人臭秽之心。如宋代词人可旻的《渔家
      傲》一词:“三十六般包一袋,脓囊臭秽犹贪爱。恰似蜣螂推粪块,无停待,朝朝只在尘中
      累。若解坚心生重悔,宁拘恶逆并魁脍。一念能消千劫罪,生华内,满身璎珞鸣珂佩”。宋
      代著名诗人黄庭坚也写过:“蛣蜣转丸贱苏合,飞蛾赴烛甘死祸”。用这些来讽刺贪官污吏
      们的贪婪成性。
      当然,中国古代,科学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发达,观察昆虫,当然没有今天这么多的仪器。很
      多年代、很多人都以为蜣螂可以化蝉,这样的故事有许多。
      最早《关尹子》中就有记载:“蜣螂转丸,丸成精思之,而有蠕白存丸中,俄去壳而蝉”。
      于是,关于蜣螂蝉蜕于污秽之论,就传了下来。
      也许受此书影响,唐代《酉阳杂俎》中也记载说:“蝉未脱时名腹育,相传言蛣蜣所化。秀
      才韦翾庄在杜曲,尝冬中掘树根,见腹育附于朽处,怪之。村人言蝉固朽木所化也。翾因剖
      一视之,腹中犹实烂木。”
      清朝的沈复,在《浮生六记》中也有“蜣螂团粪而化蝉,以其欲修高举”的话。
      其实不管它化蝉也好,没化蝉也好,蜣螂自古以来,就经常出现在文人们的笔下。宋代大诗
      人苏轼也写过:“洪钟起暗室,飘瓦落空庭。谁言转丸手,能作殷床声”。当代文学家矛盾
      也有诗写蜣螂“蝉蜩餐露非高洁,蜣螂转丸岂贪痴?由来物性难理说,有不为焉有为之”。

      此时蓝翎插嘴说,“真想不到,一个小小的蜣螂,竟然会有这么多人关注”!
      “是啊,看来还要对那‘屎壳郎’另眼相看哦”。晶晶也接话说。
      “是啊,其实不光是中国,国外有关蜣螂的传说也很多”。杨天继续说。
      在《伊索寓言》中有一则故事,“鹰和蜣螂”里,不但把蜣螂描写成了一位很有头脑的人,
      而且还是一位不畏□□、敢于向强权势力挑战的英雄呢。
      那故事说,一天,有一只兔子被鹰追逐。在走投无路的时候,碰到了蜣螂,便向他求救。
      蜣螂鼓励兔子去同鹰讲理,但蛮横的鹰哪里听他辩说,还是吃掉了兔子。
      蜣螂却从这个事件中悟出,“同强大的敌人是无理可讲的,必须勇敢地站出来和它做斗争”
      。
      于是,蜣螂经常等候在鹰巢下面,只要鹰一生蛋,它就飞上去,把鹰蛋推滚起来,把它们打碎。
      鹰到处躲避不成,最后只好飞到宙斯那里,请求宙斯帮忙,为他提供一个安全的地方繁殖后
      代。宙斯便叫鹰在自己的膝上生蛋,以为这样就安全了。
      谁知蜣螂却毫不惧怕,他知道这一消息后,便带了一个粪球飞上天去,将粪球抛在了宙斯的
      膝上。
      宙斯看到臭烘烘的粪球,忙掩面捂鼻,站了起来,膝上的鹰蛋也落地粉碎了。一次兔子被鹰
      追逐,在走头无路的时候碰到了蜣螂,便向他求救。蜣螂鼓励兔子和鹰讲理。但鹰却蛮横地
      吃掉了兔子。蜣螂从这个悲剧中悟出:同鹰是无理可讲的,必须勇敢地和它做斗争。于是,
      蜣螂经常等候在鹰巢下面,只要鹰一生蛋,它就飞上去,把鹰蛋推滚起来,把它打碎。鹰到
      处躲避不成,最后只好飞到希腊神话中最高的神宙斯那里,请求宙斯为他提供一个安全的地
      方繁殖后代。宙斯便叫鹰在自己的膝上生蛋,以为这样就安全了。但蜣螂毫不惧怕,他知道
      这一消息后,便带了一个粪团,飞上天去,将粪团抛在宙斯的膝上。宙斯忙掩面捂鼻,慌忙
      站了起来,膝上的鹰蛋也落地粉碎了。

      晶晶听到这里,竟忍不住笑了起来,“看来不能小看我们这些小人物啊,只要我们不屈不
      挠、坚持战斗,那些神也奈何不得我们呀”。
      “是呀,我想,这个故事就是要告诉我们这个道理的”。蓝翎也说。
      《伊索寓言》里有这样的故事,在古埃及,蜣螂还成为了神圣的动物呢。这些,法国著名昆
      虫学家法布尔,在他的《昆虫记》中也作过描写。“蜣螂第一次被人们谈到,是在过去的六
      七千年以前。古代埃及的农民,在春天灌溉农田的时候,常常看见一种肥肥的黑色的昆虫从
      他们身边经过,忙碌地向后推着一个圆球似的东西”。所以,古埃及人认为,空中有一个名
      叫克罗斯特的巨大的蜣螂,是它用后腿推动地球在转动。
      因此,埃及认为蜣螂是神圣的,把蜣螂称作“圣甲虫”。古埃及人生前和死后,都要佩戴
      蜣螂形的护身符,据说它可以护送死者前往冥界,使死者在前往来世的旅途上一路平安。
      埃及也有作家作诗赞美蜣螂:“圣甲虫托起的太阳的光辉,照耀在金碧辉煌的沙漠宫殿,辉
      映出法老的圣日生命权杖,也给芸芸众生带来幸福和吉祥”。
      因此直到现在,以蜣螂为造型壁画、雕塑、佩饰在埃及的开罗也随处可见。
      话又说回来,在中国古代,也有把蜣螂当作神圣之物的传说。在《四库全书》纪晓岚抄本里
      有“说蜣螂”文章,写道:神鬼仙佛,或现或隐,遍满世界,奈人之肉眼凡胎,何能知识?
      可见一切欺心坏事,虽于无人处为之,在神明已洞若观火。所谓暗室亏心,神目如电者,丝
      毫不错。人只要心存正念,虽形迹垢污,亦不妨碍。若徒饰精洁于外,机甚左矣。

      康熙初年,扬州有一人,姓陈,名友德,年四十余岁,性最爱洁。每喜穿玉色极细布袍。石
      青缎套,常坐船至江西、湖广卖盐。
      一日,行到湖广岳州府,顺路间往岳阳楼游玩。但见楼虽倾坏,其江山景致甚佳。正在玩赏
      时,见一寒士,身穿破衣,尘灰垢泥,来向友德拱手道:“台兄想是闻岳阳楼的景致来玩
      的,但此楼胜处,全在衔山吞江,气象万千,真天下之奇观。”
      友德是个爱洁的人,见其人邋遢,因而不礼貌,亦不应答。那寒士忽倚着楼上栏干,来携友
      德的手,指点山水之妙。忽有蜣螂虫迎面飞来,友德以手挥落楼檐。那寒士看见,说道:“
      这蜣螂虫,俗名‘推屎郎’,虽是积污推粪之虫,但其志在于转凡脱化。鸣蝉楼于树杪,飧
      光吸露,蝢加飞腾,乃最有能干之物,未可轻忽也。”友德口虽微应,亦不答话,少刻下楼
      别去。
      后十年,友德一日进扬城南门,由大街出小东门有事。正行路时,忽然见三个人将友德周身
      一看,慌忙齐说道:“兄可姓陈,名唤友德么?”友德惊异问道:“小弟是便是的,但与兄
      们从未识面,如何知我姓名?”三人道:“祖师在南门里常家降乩,判云:‘此时有一人,
      姓陈,名友德,年约六十余岁,须发雪白,身穿玉色布袍,石青缎套,从南门大街往北走,
      可代我赶上唤来,我有话说。’因此奉请回去一见。”友德怒喊道:“我平生最不喜仙佛。

      你们说甚么祖师,妖言惑众,哄骗谁来?快快回去!”
      那三个人坚不放手,婉言恳求道:“你就不信仙佛,屈去一到,即刻便回,也不妨事。”说
      完,拉着急走。友德无奈,只得随去,口里自说道:“我只不信,看他们如何骗我?”旁人
      听见的,也跟随二十余人,同去看如何行止。
      到了南门内常家,果见香烛供献,二人扶鸾。友德站立案旁,亦不跪拜。忽见乩判云:“陈
      友德,你来了么?”友德恼怒,亦不应答,乩因判四句云:
      十年不见陈友德,今日相逢鬓已霜。记得岳阳楼上会,倚栏携手说蜣螂。
      友德见此,即刻跪倒在地,叩头百余,谢罪敬服。众人细问原委,友德将十年前如何逢遇,
      如何说蜣螂的话,从头至尾细说一遍。在道的三人,跟去二十余人俱皆叹服。
      友德从此投拜祖师门下,修真悟道,后得正果。可见不曾通彻仙佛的人,切不可一言毁谤
      也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蜣螂在人们心目中,是有一定的地位的。但是在科学发展的今天,我
      们知道,蜣螂作为一种昆虫,对人类的最大贡献,就是它能帮助我们清理地球上的垃圾。

      在非洲大草原,有一种身材巨大的蜣螂,前面说过,最大体形可达到10厘米。非洲大象是个
      贪吃的家伙,可是它的消化系统却不怎么发达,大部分吃下去的食物,没有消化就被排泄到
      地面上了,每天,大象们要在草原上留下数百吨象粪。这种巨大的蜣螂,食物的主要来源就
      是这些大象的粪便。
      蜣螂们一出生,马上就可以飞起来寻找食物。长到七、八厘米时,它们的身体是十分坚硬
      的,即使是碰上一只很大的雕鹄,它们也不惧怕。
      为了寻找大象,蜣螂常常要飞很远的路程。一旦嗅到大象粪便的味道,便会一直沿着大象行
      走的路线追下去。
      见到大象的粪便,它们就会将翅膀一缩,猛地摔落到地面上,然后调整身体开始奔跑,食用
      大象粪便中的微生物和营养物。这样一来,就把大象等动物们的粪便清理干净,保持了草原
      的整洁和生态平衡。
      澳大利亚是世界养牛王国,由此而造成大量牛粪堆积如山,既毁坏了大批草地,又滋生了大
      量带菌的苍蝇,传染疾病,造成灾难。

      据说澳洲本地的蜣螂,只会清除袋鼠的粪便,为此,澳政府,派出专家到世界各国去寻觅能除牛粪的蜣螂。
      1979年,一位昆虫学家来到中国求助。在中国引去了中国特有品种“神农蜣螂”。此虫一到澳大利亚,立即投人战斗,在清除牛粪中大显身手,战果辉煌,一举成功,为当地人民作出了贡献。
      除了这些外,蜣螂还是一味药材。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神农蜣螂入药疗疾的记载,至今仍是药用昆虫之一。
      中药材称之为蜣螂,药性味咸寒,有镇惊、破瘀止痛、攻毒及通便等功能。主治惊痫癫狂、小儿惊风、二便不通、痢疾等。外用治痔疮、疔疮肿毒等。
      杨天它们正谈的起劲,忽听头上传过如同轰炸机似的嗡嗡声,一不注意,脚下的树枝翻动,他们全被摔了下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