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新手上路 ...

  •   第一章:新手上路
      才进入五月份,太阳就一直狠毒地晒到下午四点半。方悠阳已经把房间里的活基本干完,看了眼外头没有半点退让意思的太阳老爷,只好先在大厅里刷刷淘宝,看看夏天最适合种植的菜种和花卉有什么。
      他没啥种植经验,农业知识全靠隔壁留守老人们的指点和短视频速成。新手的坑他很顺利地跳下去了,二月份种下去的一批菜种,常规品种已经可以采收,贪图颜值购买的新鲜品种如今要么徒长要么因为天气不合适半死不活地躺在地上。如今2亩地的花园里,只有一小片小白菜和几颗辣椒可以采收。小西红柿因为雨水太多,跟疯了一样徒长,似乎在控诉方悠阳的种植技能一般,怨恨地爬了满地,开花也开,嘿,开完了就逗你玩儿一样嗖嗖地全掉了,连个果儿的念想都不给你留。更不要说那些什么小黄瓜啊,漂亮的引进种茄子啊,反正花是开了不少,但蚜虫,病毒,蜗牛,什么乱七八糟的都涌上来了,他辛辛苦苦用鹅卵石和大石头围起来的文艺风小菜园现在就像没人打理的荒地,凄凄惨惨戚戚。
      方悠阳放弃了春天播种的这一批植物,一边在淘宝下单种子农药肥料,一边给自己打气,等购物车一结算,嚯,四五百就出去了。这成本,他都可以去邻居家收四五百斤的新鲜菜了。
      唉,就算是学费吧。他这么安慰着自己,然后再探头去看一眼屋外的太阳,确定没那么恐怖后,带着草帽就出门了。
      老柿树客栈在方家村的西南角,毗邻一条石头溪,周围又有几颗上了年纪的老柿树,因此当初取名的时候因地取材,想在方家村一片民宿的红海中获得搜索者的一点朴实的好感。
      方家村并不是传统的旅游村落,这几年因为乡村旅游开发,他凭借着保留的十几栋老房子和干净的溪流竹林,吸引了不少周边发达城市的居民过来游玩,因而村子里的民宿雨后春笋一样建起来,时间大差不差都在这几年,谁也不比谁的新多少,高端的低端的都有,导致供应市场很快接近饱和。
      方悠阳并不是对自己的能力有多自信,而是时势推着他阴差阳错就做了这个民宿。他有个好朋友叫熊向年,早年间在酒店业工作,看中了方家村的市场,加上方悠阳的祖屋一直空着,就撺掇着好友一起做副业创收。前两年民宿刚兴起,先入局的都赚了钱,方悠阳一直在一线城市的国企上班,也觉得时间多可以做做副业创收,就把自己的老底都掏出来,给熊向年投了20万。原本说好他只是资金入股,主要管理者是大熊,结果就在民宿硬件刚装修好,软装都没开始做的时候,大熊因为酒后驾车,再也没有醒来。
      在大熊的葬礼上,方悠阳看着哭成泪人的大熊嫂子和一个五岁一个两岁的娃儿,咬咬牙,向大熊的遗像宣告:这个客栈我会继续做下去,利润和嫂子五五分,你放心去吧。
      全家人都在骂他这个傻逼,等他辞职后,笑他是傻逼的人又多了一个部门的人。
      三十二岁的方悠阳自己丢掉了铁饭碗,开始从零学起,好不容易一头灰地把软装全部做完,又发现客栈各种证件没办,办完了还得联系各路OTA平台上产品,等要上传产品照片后,又发现自己的院子光秃秃的……好不容易客栈开张,第一个客人就投诉房间里蚊子太多。
      方悠阳又开始忙着把屋前屋后的野草、死水潭清理干净。
      然后第二个客人一来就问怎么酒店有没有早餐,方悠阳一个人又是客服又是老板,只好天不亮就骑着摩托车去镇上给客人买早餐。买完以后连忙又在淘宝下单早餐机和预制早餐,结果一算,两个客人给的房费还不够他买这些材料的。
      总之,刚开张的那几个月,方悠阳别说赚钱,亏掉的钱都快把他的信用卡刷爆了。
      好不容易熬到春夏旺季,方悠阳怎么也要把销量搞上去。
      去左邻右舍的田里弄了些新鲜蔬菜,又去养鸡场那边抓了几只鸡,然后到附近溪流里摸了两三斤的螺蛳和小鱼,回来后趁着还有夕阳,给花草们浇了水,拔掉了实在不堪的蔬菜花草,把假草坪铺在裸露的泥地上,又把今天吃剩的饭菜和田里拔的菜搅拌到一起去味远处的鸡鸭,再把到处乱跑的小土狗旺财抓回来洗个澡。等做完这一切,都已经是晚上八点,随便吃了一碗鸡蛋青菜面,方悠阳就瘫倒在院子里的太师椅上,一边看星星一边刷今天的订单。
      今天周四,周末的订单才来了一单。
      ……这算什么旺季。再这样下去,连饭钱都不够赚的。
      方悠阳面无表情,其实心里慌得一比。他所剩无几的存款只够他再耗个半年,半年后如果还没有起色,他只能把整个盘子卖出去,到时候回收的钱估计也就堪堪能平大熊投入的那资金。
      可他不甘心啊。
      三十多岁的人了,立业没有,成家也没有,为了梦想甚至离开繁华大都市退守到乡野间,对外说得好听是为了追求理想的田园生活,实际上他现在的经济状况也就够种地维生了 。
      这几个星期开始,他学着做视频,做公众号,就想慢慢地从品质感建立一些熟客口碑,可方家村的资源禀赋和网络热度也就那样,每天辛辛苦苦更新的视频,点击率还不如小学同学们给自己孩子表演拉票的视频热度高。、
      方悠阳蹲坐在老屋的门槛上,认真思考着明天农历十五是不是该去山上的野财神庙拜拜。
      半夜十二点,刚进入梦乡的客栈小老板突然接到来电。做服务业的人,从来没有静音的理由,别说十二点,就是凌晨四点你也得爬起来接电话。方悠阳的嗓子都是哑的,但还是好脾气地答:“你好老柿树客栈。”
      来电的是个年轻妈妈,咨询周末的房间情况和客栈的设施、周边环境,问了足足半小时后,居然给方悠阳来了个巨大的惊喜:她要订三间房,老人孩子夫妻,正正好把方悠阳的房间全部定完了。方悠阳不是第一次接家庭客,但一口气要了三间房的还真不多,于是瞌睡虫全跑了,一股脑坐起来,把对方,略显细碎的要求全部一一记录,甚至一些没有配备的设施都点头答应购买添置,等电话挂断,已经是凌晨一点。
      睡意全无。
      方悠阳干脆爬起来,跑到花园里转悠。早上才清理过的花园现在看起来是单调了点,两个孩子除了白天去玩水闲逛,傍晚回来的话实在是没事干,于是他掏出手机,又开始盘算着买哪些娱乐设施又朴素又好玩。
      等他终于再次抵不住睡意的时候,天色已显鱼肚白。
      方悠阳睡前总算嘴角有了点弧度。不敢显露在外的焦虑,在订单声响起的那瞬间,终于被治愈了些许。
      结果周五的天气让他的嘴角又一次塌陷。
      阴阴沉沉的天色搭配凝滞的空气,印证着天气预报关于未来三天天气不佳的预测。这是让做旅游的人最痛苦的事情,周一到周四阳光灿烂,周五到周日暴雨滂沱。
      这样的天气,就算是祷告也没有用,等雨下完,溪流变浑浊了,山林不能进了,荒野有趣的小道变成了恶心湿滑的泥巴路,总之,顾客来游玩的目的一个都没法达到,又怎么可能再住一晚?
      果然,到了中午,取消订单的声音像电锯一样,把方悠阳的心都给剧碎了。
      原以为只有一个订单已经是悲剧了,订单满员结果临时被退的悲剧显然更让人崩溃。
      方悠阳蹲在门槛上,像个失去了灵魂的农民工,抱着一个海碗吃起了清水面条。
      好在有地,有鸡鸭,一时半会还饿不死。他看着黑云压顶的天边,魂游天外。
      直到一个电话铃声响起,他才惊觉自己已经抱着碗蹲了一个多小时。
      “是老柿树客栈吗?”对面的声音略显疲倦。
      “你好?”方悠阳猜想这是哪家快递,又或者是什么上门的检查。
      结果不是客人,也不是检查,而是村委找来的工程队。方家村为了拼省级美丽乡村这块招牌,最近大搞提质美化活动,每家经营的商户都要参与进来,除了自己家门口那一亩三分地的绿化美化,还得把地下的排污管道全部治理一遍,保证每家每户的污水都不会排到他们最珍贵的小溪里面。
      工程队一路修一路挖,终于轮到方悠阳这边了,现在来电话就是要通知他准备好周一开始的大工程。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一挖,下个星期的订单也别想有了。
      方悠阳无语问苍天。
      他还能做什么?靠天吃饭,天不给面子,靠人努力,旁人砸锅。还能靠什么呢?
      方悠阳蹲在门槛里又在发呆了。
      为了省电,也为了情调,他在客厅里装了个八十年代的收音机,电台里正在讨论这最近年轻人最热门的词“孔乙己的长衫”。
      这什么意思?
      一群读了点书的年轻人,觉得自己应该有书生气质,不该干些拉低品味的活,不该去当体力工人,结果,就像是个穿了长衫的孔乙己,除了可笑的自我安慰,什么也没赚到。
      方悠阳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当年他在单位里也算是一颗备受关注的小草,颜值多少可以当饭吃。可现在回到了乡村,除了体力,好像也没什么东西能让现在的他当饭吃了。
      他又看看花园里种的不那么欣欣向荣的青菜蔬果,终于觉得现在的自己是该脱下长衫了。
      他喵的,不就是天气阴了点么?总有人要住宿的吧?总有人要吃饭的吧?
      反正就这周能赚钱了,再不拼一拼,他连卖菜维生的机会都没有!
      方悠阳跑回房间,拿了个巨大的KT板。这本来是打算给客户庆生用的材料,现在被他拿来用也毫不心疼。方悠阳大学的时候学的是大路货——机械工程系,结果出来,还不如工厂里拧螺丝的学徒懂得多,但唯一长进的是他的手工能力,他的手工作品总是在前单位搞活动的时候获得一些不俗的评价。
      他只用了一个小时,就把一个有个性的色彩鲜艳的手持招牌做好了。
      招牌上面大大地只写了四个字“民宿,土菜”。
      什么孔乙己的长衫,在这个年代,快速的直击目标客户群的需求,才是最有用的做法。
      于是这个三十二岁,曾经在一线城市的大国企当过小管理层的,皮肉还算好看的青年,第一次真正脱下了自己的长衫,拿着手持招牌在路边,拦车了。
      同样在路边拦车的饭馆阿姨们,瞪着这个不速之客,当初因他的颜值而产生的好感荡然无存。
      “小方,你干什么呢!”
      “去去去,不要来凑热闹!”
      “你们小年轻去网上搞搞就好了,跟我们抢什么生意!”
      阿姨们像斗鸡一样围过来,完全忘了自己和其他人也是竞争关系,口径一致地炮轰向方悠阳。
      “我也要找饭吃啊阿姨,你不能说我年轻就不能发传单是吧?再说了我占的这个位置,是我姑家的田,我姑也没说不让我占啊!”方悠阳彻底放下了尊严,开始跟这些五六十的阿姨们辩驳。
      阻碍年轻人吵架的往往只有清高和逻辑,当方悠阳彻底把这些都不要了以后,一个大学生,是很难再辩论场上落于下风的。
      没过多久,斗鸡阿姨们就无奈又嘀咕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马上就是晚饭饭点了,今天天气这样,明天大家都不会有好生意,全靠周五晚上这一波了。
      方悠阳没想到,自己竟然真的能拦下一台车,而且还是台好车——奔驰大G,拦下后,只懂得做最简单的家常菜的方先生,开始在脑海里疯狂地回放着他的“下厨房APP”里有什么收藏是适宜这种阶层人士口味的菜品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新手上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