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进村的第四天 ...

  •   不知道打包装是什么,大哥说完就继续干活了,雷厉风行。
      看着他咔咔不停,付荟也不好意思停下来,但身体又吃不消,最后大哥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做了分工。
      大哥只负责消毒、剪、绑,而她付荟就负责把挂在铁丝上的枝条扯下来,然后给伤口涂油。
      就这样他们从三点忙碌到五点半,马不停蹄,大哥接了一个电话,是家里让他去吃饭,他这才停了下来。
      付荟真的很感激这通电话。
      挂断之后,大哥邀请了付荟去他家吃饭,付荟想拒绝,但大哥没有给她机会。
      “我带你过去走走,这样你后天来我家干活就能认路。”
      大哥说完就收拾工具,将它们都装进桶里,然后说明天他会过来,继续帮忙干。
      付荟也没有拒绝这个吃饭的理由,反正蹭饭她没有损失,所以乖乖地跟着上车。
      三轮车路过她家的时候,付荟让大哥停下来自己下去然后骑小电炉跟上,因为她怕回来的时候麻烦。
      可是三轮车的轰轰声太大,驾驶室里的大哥也不知道听没听见,直径就从她家门口开过去了。
      算了,到时候就让大哥开三轮再送她回来吧。
      虽然风大,噪音也大,再怎么也是敞篷,还有自然的星空顶。
      大哥家不在头坞村,而是在付荟上次从县城坐七路车过来的时候,路过的蓝湖村。
      蓝湖村挨着穿过县城那一条河,地理位置也好,去城里近,但又远离闹市,环境好。
      大哥的小三轮开了半个小时才到蓝湖村,从主路转弯开进村里的路,村里的路很宽,比星河镇镇上的路都宽。
      所以付荟有点弄不明白了,这蓝湖村到底是属于星河镇呢,还是跟星河镇平级。
      可是村委会的大姐说技术员是镇上指派的,那就说明蓝湖村属于星河镇?
      蓝湖村很多小别墅,而且造型都差不多,设计图纸应该属于同一个师傅。
      对称的别墅,中间的大门做了台阶,二楼则在台阶处做了凸出的设计,那里做了一个落地的阳台,房子外面的砖都是磨砂的米黄色大砖,看上去还挺雅致。
      大门不像头坞村的小别墅做的不锈钢,大多都是买的红色的仿木铁门,上部分镂空嵌玻璃设计,门窗的框架是黑色的材料,付荟也不知道是什么。
      整体看上去有一种清新的风格,能让人眼前一亮,但一路看过去都是这造型,便也不觉得有什么新意了。
      这些别墅都带着很大的前院,有的是不锈钢的围栏,有的是铁围栏,并且里面都清一色地种了桂花,还停了小车。
      大哥在一栋小别墅前面停下,别墅镂空雕花铁门里右侧的小门是打开的,但车也进不去。
      只见大哥然后按了一下遥控,大别墅的门自动打开,三轮车便开了进去。
      大哥进院子后转弯,将三轮停在了左边靠不锈钢围栏的位置,这里的前面还停了一辆香槟金的别摸我,左侧则停了一辆丰田的的皮卡。
      从三轮车上跳下来,大门里也出来了一对女孩,四五岁的模样,都扎着辫子,带着花,穿着一样的灯芯绒围罩带着袖套,穿着毛茸茸的棉鞋,可可爱爱。
      她们长得很像,应该是双胞胎,她们看到大哥就兴奋地冲房屋里面喊了句“爸爸回来了”,然后就立即跑了进去。
      大哥看着她们走开,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立即脱下了身上的长褂子,搭在三轮车后面的栏板上,然后转身,往角落里走,付荟这才发现,角落里有一个简单小水池。
      一个一米左右高的水龙头,地上砌了一个半米高的水泥池子,池子旁边还放了洗洁精和洗手液。
      付荟学着大哥的样子脱掉了长外褂,放到了一边。
      大哥拧开水龙头冲了一下手,然后又挤了一泵洗手液,把手冲洗了干净,甩了甩水滴,起开腾地给付荟。
      付荟要去洗手,洗完转身的时候,刚刚进去的那两个小女孩已经兴奋的冲了出来,脚上毛茸茸的棉鞋换成了黑色的小皮鞋,不过有一个穿反了。
      小女孩们朝大哥冲了过来,大哥开心地蹲下身去,两手用力,将她们都抱了起来。
      “这是谁啊?”
      一个女孩扭头看着付荟,不好意思地问道。
      “阿姨。”
      大哥这么一说,两个女孩都笑着看着付荟,叫着阿姨好。
      女孩们很可爱,虽然脸两边有点红点点的皴,但是五官精巧,特别是笑起来,圆圆的小脸上,明亮的眼睛弯弯地,两边梨涡浅浅,很治愈。
      门厅旁边有一个大鞋柜,一个衣柜,大哥放下女儿们穿拖鞋,一个小女孩主动地找了一双毛拖鞋放到了付荟的脚边。
      “阿姨穿这个。”
      “谢谢。”
      付荟换上鞋,房子里面也暖和,所以她便把外衣脱了下来,学着大哥挂在了一边的挂钩上。
      小姑娘们都自己坐在一边的小凳子上换棉鞋。
      看着她们低头认真地穿鞋,付荟都有点想捏她们肉肉的小脸了。
      跟大哥穿过了门厅,这边是一个朝左的过道,过道对着门口的墙壁处,挂着一副家和万事兴的十字绣,右侧墙上挂着一个福字。
      过道只能朝左走,左边进去前面是客厅,后面是餐厅,餐厅的右边有一个走廊和玻璃推拉门的厨房。
      付荟进去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上菜了。
      餐厅里是一个圆桌,可以伸缩的那种,圆桌中间有一个白漆的木制转盘,转盘上放了一个暖菜盘,餐盘上已经飘香四溢。
      老伯往厨房里端菜出来,头发半白,不过人很精神,透过玻璃门,能看到里面那两个忙碌的身影。
      大哥也没有给付荟介绍,但能从两个小姑娘叫大伯爷爷的笑声里,就能知道大伯是什么人物了。
      “她过两天帮我们干活,先熟悉一下。”
      大哥跟大伯简单地说道,大伯冲付荟点头,让她在餐桌前坐下,然后给她倒了一杯椰汁。
      大伯话不多,但很热情,大哥抱着孩子入座,大伯便进厨房帮忙去了。大哥家的厨房装修得很好,能看到大冰箱和嵌入式的大烤箱。
      付荟时不时往里面看,觉得这厨房也大,U形的,有十几个平方吧,所以里面有三个人也不显得拥挤。
      付荟喝了一口椰汁,厨房那边的走廊里就走出来了一个十几岁的男孩,男孩戴着眼镜,穿着校服,看了一眼付荟,礼貌地点头示意,又喊了一声大哥“爸”,就回厨房帮忙端菜了。
      过了几分钟正式吃饭,大哥的一大家子,和付荟,这个圆桌就已经坐满了。
      菜很丰富,土豆片炒肉、上海青、淮山炖排骨、烤鸡翅、干锅黄鸭叫、酸豆角肉末、外婆菜炒鸡蛋、还有一个蒜蓉大白菜。
      干了一下午的活,付荟已经有点饿了,这里又是满满飘香的一桌子,她看着就流口水。
      大哥的妈妈是个很热情的阿姨,冲付荟一直笑。大哥的爱人,付荟叫大姐,大姐微胖,是个温柔的女人,说话声音不大,长得白净,身上的一股气质,让她十根手指头上戴着六个各种各样的大金戒指也不会显得她庸俗。
      农村吃饭的碗都很大,是付荟在家里时,老妈用来吃面的那种,所以饭只有半碗,也不少了。
      大妈先给付荟夹菜的,上来就是一条黄鸭叫,付荟不好意思地道谢,还没来得及动筷子,大姐又上手给她夹了两块鸡翅。
      先吃的鸡翅,是新奥尔良烤翅,很香,油光滑亮,鲜橙色的光泽看着就很有食欲,付荟先吃鸡翅,软嫩香滑,味道绝口。
      黄焖黄鸭叫也好吃,鱼肉香嫩入味,蒜香交融着小米椒的辣,味觉的冲击带来的爽快又是另一番滋味。
      付荟被问了几个经常问的问题,大妈问她有没有男朋友,大姐问她家是哪里的,然后就是为什么下乡。
      “身体亚健康,所以想来到乡下锻炼锻炼。”
      “锻炼锻炼好。你大哥,以前在鹅厂打工,干了七八年,得了腰椎盘突出,后来有了孩子,加班也没时间陪,思来想去,我们就退隐了。”
      大姐说道,大妈跟着点头。
      “你不知道他当初辞职要回来种地,我们那个心啊,都是揪着的。你说我们辛辛苦苦送他读大学,不就是为了他不要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吗?结果又回来。不过你大伯说,他没种过地,也确实没下过地,小时候为了让他安心读书,都是我们两个老的下地。”
      “是啊,我以为他这身板,干两天就会回城里了,结果,他还越干越起劲。”
      大伯附和道,大姐笑了笑,没有作声,付荟听了这么些,惊讶地看着大哥,大哥面无表情地吃饭,她只好看向大姐。
      “大哥是鹅厂的?
      “曾经是鹅厂,他是游戏开发,我是游戏设计。”
      大姐挑眉回答,付荟崇拜地竖起了大拇指。
      “他们回来也有七八年了,这日子也翻天覆地。所以我们这两个老人也不揪心了,现在种地不同以前,以前没有机械,主要是靠力气,现在是靠技术,靠能力。能把地种出个示范性来,也光宗耀祖。”
      大伯骄傲地说道,大哥依旧不吭声,大姐则是笑笑不说话,但是这时候,最大的孙子,开口了。
      “爷爷,您这话不对。种地不管示范不示范,只要是爸爸选择的生活,他开心快乐就是正确的。把孩子的幸福和生活,建立在是否光宗耀祖上,本质就是错误。”
      孙子一本正经地开口,老伯因为这话白了脸,不过也没有反驳,好像习惯了似得,看了他一眼,无奈地摆摆手。
      “行,你都对,谁让你是第一名呢。我读书少,思想觉悟不高,你就不能给我点面子?”
      “我这是在纠正你,人要在错误中学会成长。”
      孙子笑着说道,老伯摇了摇头,看着不吱声的儿子儿媳,又看了一眼旁边的大妈,大妈眼神示意他安分点,大伯才叹了一口气,低头吃饭。
      “这要是以前,我这么对我爷说话,你老爷爷就竹编子抽下来了。”
      吃饭的过程虽然有点小插曲,但整个氛围还是和谐的。
      付荟为了转移注意力问了大姐他们在鹅厂工作的经历,大姐说没什么好说的,加班加点,就是钱多。
      不过她说存的那些钱回村里承包了地、买了设备、又七七八八地改造、翻整,加上经验不足,还有前期果园幼苗期的树林维护几乎都在亏本。
      直到三年前贷款重新调整种植结构,第四年才开始盈利。
      所以这期间他们压力也很大,不得不捡起老本行,在网上接兼职维持生计。
      “所以说种地,最开始就不要一口吃成一个胖子,不然就会像我们那几年一样,举步维艰。”
      大姐说道,然后就夸她这样的选择很好。
      “我是想吃成一个胖子,也没你们这本钱。我要是有你们这个实力,也就不下乡了,回家躺平。”
      “那不一样,你是单身,我们那个时候是有孩子。有了家,有了孩子,就不敢那么想了。我以前单身的时候,也就是挣很多钱,回家养老的想法。”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