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秦灭六国 ...

  •   【宴会上,嬴稷喝到兴头上,借着酒劲说道,“我听说赵王弹得一手好瑟,请赵王弹瑟助兴!”赵惠文王拿起旁边的瑟弹了起来。秦国的史官当即走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盟饮酒,命令赵王弹瑟。”】
      【这时蔺相如走上前去献上一个瓦缶,趁势跪下请求秦王敲击,嬴稷勃然大怒,不肯敲击瓦缶。蔺相如威胁道:“如果大王不肯敲缶,在五步距离内,我能够把自己颈项里的血溅在大王身上!”秦王身边的侍从要杀蔺相如,蔺相如瞪着眼睛呵斥他们,他们都被吓退了。面对蔺相如如此强硬的态度,秦王很不高兴地敲了一下瓦缶。蔺相如召唤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国的众大臣说:“请赵王用赵国的十五座城为秦王祝寿。”蔺相如也说:“请把秦国的都城咸阳送给赵王祝寿。”直到酒宴结束,秦昭襄王始终未能占赵国的上风。赵国又大量陈兵边境以防备秦国入侵,秦军也不敢轻举妄动,这就是渑池之会的由来。】
      评论区
      “弱国无外交。”
      “这个故事里,秦王赵王都是背景,只有蔺相如是主角,他为了国家荣誉不顾自身性命,敢于与强权抗争。这就是外交家,面对强敌,只有拿出不顾一切的架势才能让其有所顾虑。”
      嬴驷抱着小嬴稷哈哈大笑:“学到了学到了,稷儿还真是有创意。”
      他想让这个名场面重现一次,只要对方没有蔺相如那样头铁的人,就得吃了这个哑巴亏。不过,该选谁呢?
      张仪对嬴稷刮目相看,他觉得嬴稷一人便胜过了大王和自己两个人,怪不得能被称为战国大魔王。见大王对这样的手段感兴趣,便立刻上前出谋划策,先选一个好欺负的。
      魏惠王背后一凉……
      秦昭襄王:“蔺相如是个人才,可惜不是我秦国人。”
      扶苏有些脸红,自家这些老祖宗怎么都这么不讲究。
      秦始皇不失时宜的提醒他,“这才是我大秦的王,若是都信奉儒家那一套,安能有我大秦的今日!”
      扶苏糯糯道,“父王便不是这样的。”
      此时,咸阳宫极其安静,群臣都听到了这句话,他们偷偷观察着秦始皇。
      额……陛下威严霸气,严肃自持,实在无法想象他耍流氓的样子。

      【试探出了结果,就要开始行动了。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73年),赵国与魏国进攻韩国的华阳城,韩国向秦国求救,秦昭襄王便派遣武安君白起、穰侯魏冉和客卿胡阳率军救援韩国。秦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每日急行百里的速度长途奔袭,突然出现在华阳的战场上,大败赵、魏联军。此战,秦军共斩首魏、赵联军十五万,史称华阳之战。】

      【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前262年),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完全截断。韩桓惠王十分惊恐,派阳城君到秦国谢罪,割上党郡给秦国求和。上党郡郡守冯亭却不愿降秦,他转头便把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了赵国,也将秦国与韩国的矛盾转嫁给了赵国。】
      冯亭:“此乃驱狼吞虎。”
      但愿虎狼两败俱伤,韩国得以夹缝求存。

      【四年前,赵惠文王已经去世,现在在位的国君是赵孝成王。针对此事,赵孝成王召群臣商议,平阳君赵豹不同意接受上党郡,他认为冯亭是想嫁祸给赵国,接受它带来的灾祸要比得到的好处大的多。】
      【平原君赵胜和赵禹却劝赵孝成王接受,他们说:“发动百万大军作战,也不一定能攻下一座城池。如今坐享其成就能得到十七座城池,这可是大好事,不能失去这个机会。”赵孝成王也很心动,便派平原君去上党接收土地,封冯亭为华阳君,同时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防备秦国。】
      【煮熟的鸭子都能飞了,秦昭襄王自然很不高兴,当即派兵攻赵。秦昭襄王命令左庶长王龁率军出战,很快便占领了上党。此时,挡在秦国前进之路上的只剩下长平——廉颇驻守的长平。】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四月,长平之战爆发,秦将王龁向长平的赵国军队发动进攻,赵孝成王命令廉颇迎战,六月,王龁打败廉颇。七月,赵国军队筑起营垒,任凭秦军如何叫阵,都坚守不出。】
      【秦军远征,必定粮草不济,想要速战速决。廉颇便避战坚守,想以此消耗秦国国力,但赵孝成王却认为廉颇怯懦不敢战。】
      【战争从来不仅是战场上的胜负能决定的,秦国打仗更是不拘成法,不按套路出牌,丞相范雎派人携带千金到赵国施行反间计,并散布传言:“廉颇很容易对付,秦国最害怕的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
      【赵奢曾打败过秦军,他的儿子也是熟读兵法,年少有为,赵王信以为真,便派赵括去接替廉颇成为主将。】
      长平之战已经败了,听天幕再次提起这件事,赵孝成王有些尴尬,勉强解释道,“四十万大军在长平对峙,每日消耗的粮草可是个天文数字,秦国固然粮草不济,但我赵国也耗不起了。”
      毕竟,当时他也不知秦国还能坚持多久。

      【赵括肩负赵王的信任,到任后根据实际情况更换部将,主动出击秦军,而此时,秦军也变得很好打,几乎一触即溃。】
      评论区
      “这是个圈套啊。”
      “赵括还是太年轻了,没有经验。”
      “人屠白起已经到达战场,决战即将开始!”
      【在赵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的时候,却不知,秦国已经暗中更换主将,武安君白起到达战场,秦国严密封锁消息,以期一举彻底击败赵国。】
      评论区
      “心疼赵括一秒……”
      “原本廉颇对王龁还能势均力敌,现在赵国自断臂膀,换上了赵括,秦国却公然开挂,放出了人屠白起,太不公平了!”
      【赵括没有实战经验,还以为对面秦军的实力就是这样不堪一击,他一路乘胜追击,追到秦军大营。秦军大营很是坚固,赵括一时攻不破,僵持下来,这时,白起终于发威了。】
      【白起命令一支2万5千人的部队突袭到赵军出击部队的后方,截断赵军的后路,又命一支5千人的骑兵部队插入赵军与营垒之间,将赵军主力分割成两只孤立的部队,同时切断了赵军的粮道。】
      评论区
      “一击毙命!”
      “上来就是大招。”
      “赵括怕是得懵了,裁判,对面公然开挂!”
      【赵括发现自己中计被围,下令全军停止进攻,就地建造壁垒,转为防御,择机突围。秦军依靠地形用50余万大军围住人数几乎相等的赵军,赵军断粮长达四十六天,士兵互相残食,依旧没有被攻破。】
      【这时,就看双方背后的国家了,若是赵王能派出一支援军,从后方突袭秦军,秦军也会陷入首尾不能相顾的局面,包围圈自然会出现漏洞。可惜,赵王什么都没有做。】
      赵孝成王:“赵国的军队都在长平,寡人从哪里还能拿出军队支援。再说,寡人已经去求援了,援军却被秦军阻击,无法到达战场。”
      【而秦昭襄王得知赵军主力的粮道被截断,就亲自到河内郡,招兵抚民,加封当地百姓爵位一级,并征调河内郡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前往长平战场,拦截诸国的援军和粮运,保证白起大军没有后顾之忧。】
      评论区
      “总感觉战国这个游戏,只有秦国是在认真肝,其他国家都在划水。”
      天幕下的人虽然不知何为游戏,何为划水,但是听了这么久的战国故事,他们都能心领神会,明白评论的意思,赵国确实有些儿戏了。

      【被围困的四十多天,赵括也没有坐以待毙,他将剩余的赵军组织成四支突围部队,轮番冲击了四、五次后仍不能突围。于是,赵括亲率精锐部队强行突围,结果失败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国军队群龙无首且伤亡惨重无力再战,剩下的士兵只能向秦国投降。】
      评论区
      “谁说赵括只会纸上谈兵的,能在白起的围攻下坚持这么久,有几个人能做到。”
      “而且,军队断粮,士兵没有哗变,还能听令行事,说明赵括的领军能力还是可以的。”
      “只是他运气不好,刚出新手村,第一战就遇到了大魔王,被降维打击,根本没有成长起来的机会。”
      赵奢听完了自家儿子的故事,只能无奈的叹一口气。
      这场战争,便是他亲自上场也不一定能赢,这是两个国家的交锋,秦强赵弱,便注定了今日的局面。
      只是,日后还是多让儿子跟着自己上战场历练历练吧。

      【长平之战以秦国获胜而告终,赵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单独和秦国全方位对抗。秦国也是倾国之力,士兵伤亡二十万,粮草消耗不计其数。战争结束后,一下子得了这么多俘虏,秦国养不起,更不能将其放回去。于是,白起命令秦军将赵国降军全部活埋,只留下年纪尚小的240名士兵放回赵国。】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