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第036章 ...

  •   办厂?这是好事啊!

      这是胡村长的第一反应,但是很快的,胡村长就反应过来,既然要办厂,为什么不是清明村,而是双河村呢?他们清明村和顾少才是一家人啊!

      “这个,自己村子就有厂的话,那可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啊!”

      顾瑜今天才发现,这胡村长也是个妙人,他不好意思指责顾瑜厚此薄彼,只能特意强调好事两个字,这是拐弯抹角的控诉顾瑜胳膊肘往外拐呢!

      顾瑜笑了笑,给胡村长解释了在双河村办厂的原因。

      “……其实咱们村的作坊明年也要扩大规模,到时候,可能整个清明村的人都不够用。当然,如果村民愿意,也可以去双河村务工。”

      “原来如此,顾少有心了。”胡村长终于释然了,顾少果然是好的,什么都为清明村考虑到了,既然如此,清明村也不能拖后腿才是。

      胡村长主动请缨充当中间人和双河村商量相关事宜,顾瑜自然求之不得,连忙表示一定不会让胡村长白忙活的。

      由胡村长和双河村沟通,顾瑜相信,双河村必然不会拒绝这件大好事的。事实证明,顾瑜猜的一点都没错,隔了两天,胡村长就带着一名精干的农家汉子来到了顾瑜的小院。

      胡村长带来的汉子自然就是双河村的何村长了,胡村长说过,何村长是个机灵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胡村长给双方做了介绍,何村长对顾瑜这个财神爷自然是恭敬有加的,双方稍稍寒暄了一番,就进入了正题。

      何村长拍着胸脯表示,只要是双河村地界,顾瑜想在哪办厂就在哪办厂,没二话。

      何村长如此配合,顾瑜自然很高兴,不过具体位置,还是要实地查看过后才能决定。所以顾瑜只是详细询问了关于木薯的事宜,比如说能不能稳定供应,如果野生的不够,村民愿不愿意种植之类的。

      双河村人对木薯可以说很熟悉,就是何村长年轻的时候,也曾外出打工,他打工的地方正是盛产木薯的南方地区,所以,何村长也很怀疑,顾瑜口中的木薯粉真的能赚钱吗?

      “这个,出了西南地界,木薯几乎遍地都是,还需要专门种植吗?”何村长小心翼翼的问道。

      看来,他还是低估木薯的产量或者说普及性。

      “当然,如果能够保证原料不断的话,种不种的都无所谓。”

      顾瑜这么一说,何村长终于放心了。其实双河村和清明村的情况很像,清明村是四面环山,通往清水镇和山阴镇的路,都是先人在山间硬生生开出来的,至于双河村嘛,同样也是一个群山怀抱的小山村,不同之处在于村子南边的山丘多年前山体滑坡,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对外通道,双河村民这才能走出去,所以说起耕地,双河村和清明村一样紧缺,自然不愿意把宝贵的耕地种植木薯了。

      大致和何村长敲定了合作事宜,顾瑜心情大好,晚上更是亲自下厨,整了一桌好菜,让饥肠辘辘的俞辰和刘副官、张军医又惊又喜:要说小院谁的手艺最好,莫过于顾瑜顾大少了。可惜顾大少毕竟是主人,不可能天天围着锅台转,只有偶尔来了兴致才会亲自动手,今天他们有口福了。

      刘副官和张军医当初是为了照顾俞辰才住进小院的,现在俞辰身体恢复的差不多了,其实两人已经不需要全天候待命了。但是顾瑜没开口,两人也就继续住着,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在顾瑜心中,刘副官和张军医和亲人也没差多少了。

      一家人围坐一桌,说说笑笑,顾瑜辛苦做的菜连菜汤都没浪费,通通被一扫而光,这大约是对做菜者的最高敬意。

      吃完饭,电灯泡们就自动退场了,留下顾瑜和俞辰这对小夫夫腻歪。当然了,腻歪只是刘副官和张军医的评语,顾瑜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承认的,他和俞辰那是正常的交流。他们夫夫,白天各忙各的,只有晚上睡觉前才有那么一点时间说说话,怎么能说是腻歪呢?

      夫夫独处时间,也是顾瑜说话比较多,俞辰基本都是聆听者的角色。不过俞辰虽然话不多,顾瑜的话他都有认真听,并且很多时候能够给出一针见血的意见,让顾瑜受益匪浅。

      今天的主要话题自然是双河村了,顾瑜絮絮叨叨的讲诉了和何村长见面的经过,最后道:“改天还要请玉书先生和我走一趟双河村,厂子的具体选址还得他来拿主意。”

      顾瑜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做生意,他是标准的菜鸟,只不过是占了多活一世的便宜,想法比较多而已。但是现代社会的生意经未必完全适合大良,所以还是要有大良本地人掌舵才行。

      大良通讯技术还比较落后,电话的话,似乎国外已经有了,但是大良国内是没有的,最先进的通讯工具大约就是电报机了,还是很笨拙的那种,小偷来了绝对偷不走。而就算是这样电报机,也只有少数几个大城市才有,比如说湘城的三台就都掌握在大军阀手中。

      民间信息往来,基本靠口耳相传和信差,清明村地处偏僻,信差十天半个月才来一趟,要托信差传话现然不现实,好在俞辰手下人多,随便找个人跑了趟清水镇,就把口信带到了。

      腊月十一,天空飘起了雪花,裹得像头熊一样的项玉书就是在这天来到了清明村。

      老话说的好,下雪不冷化雪冷。今天虽然一大早就飘起了鹅毛大雪,可温度并不低,顾瑜看了一下温度表,也就零度左右,项玉书要不要这么夸张啊?

      项玉书进到屋里,感觉终于活过来了,天晓得他项公子最怕冷了。

      “好暖和!”项玉书长舒了一口气,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总觉得顾瑜这里的炭盆特别温暖。

      项玉书的模样让顾瑜好笑不已,“先生辛苦了。”

      “哪里哪里,是在下身子骨太弱,让顾少见笑了。”项玉书可是人精,哪能看不出来顾瑜在偷偷笑话自己啊,项玉书觉得,必须给自己挽回几分颜面。

      顾瑜想了想项玉书包裹在厚厚棉衣下的瘦弱身体,这么说的话,也没错,项玉书的小身板在西南来说,确实是属于瘦小型的。

      “这次还要麻烦先生陪我走一趟双河村。”

      “没问题,不过顾少,这木薯粉真的能卖出去吗?”想了想,项玉书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

      “先生不如自己尝一尝。”

      知道项玉书今天会到,顾瑜特意为他准备了一桌子以木薯粉为原料的大餐,饭后饮品自然是珍珠奶茶了。项玉书吃的头都没空抬,太好吃了,难怪刘副官总是在他面前秀优越感,顾瑜这位大少爷的厨艺当真是不得了。

      等到项玉书吃的差不多了,顾星星端上了现沏的珍珠奶茶,项玉书看到珍珠奶茶不由一愣:“这是,珍珠奶茶?”

      “是啊,怎么先生也知道珍珠奶茶?”顾瑜微诧,这珍珠奶茶顾瑜只在山泉县和山阴镇试卖了三天,因为大雪封路的关系,哈图查的牛奶没能及时送来,原料断了,奶茶自然也卖不成了。

      “自然,最近珍珠奶茶可是火的很。”

      “哦?不知先生是从哪得知珍珠奶茶的?”顾瑜很好奇。

      项玉书神情古怪,迟疑了一下才解释道:“珍珠奶茶的大名是从从莎莉小姐的舞会上传出来的。”

      莎莉小姐?是谁?顾瑜一脸茫然。

      不用顾瑜开口,项玉书也能猜到顾瑜心中的疑惑,遂解释道:“莎莉小姐是蓉城社交名媛,也是整个西南地区的流行风尚标,只要是莎莉小姐追捧的东西,立刻会风靡上流社会。”

      蓉城在过去的三百年内,一直都是西南首府,不过近些年开始走下坡路了,当然,即使如此,有道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蓉城在西南依然地位超然,

      这位莎莉小姐是蓉城守备之女,听名字就能听出来,这必然又是一位喝过洋墨水的天之骄女,而且非常推崇国外的生活方式,回国后经常举办舞会,很快就混成蓉城社交圈的第一把交椅。

      项玉书在外的身份是商人,自然免不了和各界权贵打交道。而项玉书外表也是挺能唬人的,至少符合富家太太和小姐们的审美,因此比较混的开,和莎莉小姐也算有几分交情,只要他人在蓉城,必然不会缺席莎莉小姐的舞会。

      明白了莎莉小姐是何方神圣后,顾瑜又产生了新的疑问,这莎莉小姐是从哪里得知珍珠奶茶的存在的?

      对此,项玉书解释道,似乎是莎莉小姐有个同学就是山泉县人,回家省亲的时候,给莎莉小姐带了一杯特殊的饮品,获得了莎莉小姐的喜爱,珍珠奶茶之名才在蓉城传开,可惜的是,除了莎莉小姐和她的同学,没有人真正尝到过珍珠奶茶的味道就是了。

      “没想到,让莎莉小姐赞不绝口的珍珠奶茶居然是出自顾少之手。”最后,项玉书如是道。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6章 第036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