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前事已定 ...

  •   陈朝辞仍然垂泪。她心里知道单青城一统天下的心愿。

      也明白前世已定,万事不可更改。

      但仍旧心存芥蒂。

      她生于南梁,长于南梁。武王虽然荒唐,但当她掌上明珠一般的娇宠。

      她和亲北齐前方知自己不是武王亲女,竟是南仪王之女。

      一瞬间便明白为何母后,南仪王爷极力反对她嫁给陈辞了。

      为此竟合力让她和亲北齐。

      还同意陈辞娶周小满那个女人。

      她如何也想不明白,陈辞为何会爱上周小满,她不就是会装可怜么?

      就算自己不行,哪怕是周语冰呢。

      自从嫁来北齐,单青城对自己很好,她与他是旧相识,以前她就知道单青城喜欢自己。只是比起他来,自己更钟爱陈辞罢了。

      成婚三载,单青城对自己百依百顺,甚至自己还能回南梁看望父皇母后,真是所有和亲公主想都不要想的了。

      后来才知道是南仪王府和太子府暗中使力,单青城也不隐瞒,问了她是否想回去看看。

      自己呢?说到底还是有感情,十几年的亲情哪能说断了就断了。

      却没想到竟是永别。

      自从北齐征战以来,她也每日害怕,唯恐南梁与北齐有摩擦。

      却没想到,北齐竟直接开战。

      太子哥哥殒身战场那一日,她哭了良久,恨不得杀了单青城。

      于是那夜她捅了他一刀,他捂着伤口,还淡笑着安慰她:“这是我应得的。朝辞,你不要怕。不要离开我。”

      那一刻,她才发现,自己或许是真的爱上他了,军医说:“陛下有生命之危。”

      她守了他一夜,陷入两难的境地。一面说仇恨,一面是爱意。

      单青城躺了半月才能下床,并对外只说是自己不小心,练兵时受了轻伤。

      她内疚又怨恨,并不愿理理会他,单青城却道:“刀剑无眼,朝辞是想看着我死么?”

      她流下热泪来,求他停战。单青城当着她的面下令停战回都。

      却被一众将领威胁,那一刻她才知道单青城也是不得已。

      怪无可怪,每日看着越州城百姓无食果腹,再看北齐军中人人饭饱酒足,她甚至内心也一样这征战早日停下来。

      她想,如果……,如果四哥能投诚就好了……,这样是不是就不会死那么多无辜百姓了?

      于是,那一日,单青城找她给四哥写信时自己才没有拒绝。

      却没想到会导致四哥身死。

      谁能想到那封求救信上沾满了剧毒。

      偏偏她和陈辞是亲兄妹。他又是个心中有大义之人,当时在外人眼里,她是武王唯一的一个孩子。是皇族嫡子血脉。他率人来救。却中了齐人埋伏。

      身受重伤,可第二日单青城却亲临战场,陈辞不得不以身迎敌。

      是她害了他。她和单青城都是罪人。

      所以那日单青城欲要在自己面前自决。她拦住了,却在旧伤处又给了他一刀。欲要一别两宽。恩断义绝。

      单青城苦苦相求,又承诺绝不再杀害南梁皇族,女眷全部接到北齐好好安置。

      她知道自己内心仍旧爱他,虽然答应了,却时常觉得自己无颜面对泉下的父皇母后,和一众兄长们。

      如今,只盼着百姓能安居乐业,单青城能履行他的诺言,不再伤她和她余下的亲人。

      等自己死了,再向黄泉下的父兄请罪吧。

      靠在单青城怀里,陈朝辞叹息一口气。二人双手相握,听到他低声道:“不只是南仪王府众人,还有周小满,如今她也在北齐,她这几日请旨要入宫见你。皆被我拦下了。不知你是如何想的。是否愿意见她一面。”

      陈朝辞讶然,从单青城怀中退出来,颇惊讶的说:“周小满?她怎么也来了北齐?”

      垂下眼,她道:“从前在南梁的时候,她母亲害了我姑母腹中之子,虽然也认了罪,伏了诛。但我心中芥蒂未从消过。听我母后说她与她生母性情长相都如出一辙,我便十分的厌恶她。”

      她顿了顿,又道:“后来,四哥也喜欢她,你不知道,盛京的百姓中她也颇有嘉名,人人都称赞她菩萨心肠,我表妹语冰呢,都骂她娇纵跋扈。我当时看她,心中更是不喜。”

      她低头,小声道:“往日里,她表现的爱极了我四哥,如今我四哥没了,说起来你我二人也难逃罪责……”

      她说着,又低声哭泣起来,肩膀抽动,单青城轻轻拍她的肩膀,低声安慰,又取来了水喂于她喝。

      陈朝辞就这他的手喝了几口水,接着道:“我没想到,她竟然肯投奔你我,你说,难道之前她对我四哥的感情竟然都是假的么?”

      她讲到这里,不禁露出了点点恨意,于是道:“我四哥……她怎么能如此待他?”

      单青城见她哭的可怜,心中亦十分的怀念起陈辞来。

      陈辞不像他,自己心中只有那些阴暗的算计。而陈辞,光明磊落。

      他叹口气道:“既然如此,那就不见了。留她一命吧!陈辞生前曾托我善待百姓,容下南梁皇族遗脉,留周小满性命。故友所托,不敢不从。”

      陈朝辞露出欣慰的笑来,便也随声道:“罢了,她既然想见我,那便宣她入宫吧。虽然她无情无义,但毕竟是四哥遗孀。我……亦有愧于她,说到底,她从未做过害我之事。如今便见见吧。”

      夫妻二人又说了半响的话,左不过单青城温言安慰,陈朝辞自责不已。

      待陈朝辞睡下,单青城走出寝殿。

      殿外亲卫苏铮正伫立等待。

      单青城瞥了一眼,理了理褶皱的袖口,漫然道:“三日后临安郡主入宫拜见皇后,务必注意她二人一举一动。”

      苏铮叩首应是,默然半响开口道:“陛下,如今南梁已灭,皇后娘娘身边的暗卫可要撤下?”

      单青城露出嗤笑来,低声应道:“也罢,如今天下尽归北齐,确实不应该再庸人自扰之。就都撤下吧。”

      苏铮其实不明白,现在天下已定,南梁都灭国了,为什么还不废了这南梁公主的皇后之位呢?

      自三年前这宁国公主和亲北齐以来,他便受命监视其一举一动。

      日日见陛下对这公主百依百顺,像是钦慕有加。可陛下只要出了娘娘的寝殿,便是冷若冰霜模样。

      以往,他可以理解为,南梁雄霸一方,陛下忌惮。眼下却不明白为何了。

      难道真的喜欢上了那亡国公主。

      依他看,这公主也好生无耻,害了自家堂兄不说,如今国破家亡也能安心踩着同族血泪,享这锦绣河山么?

      怪不得世人提起南梁皇族来皆是唾弃,不光这皇后娘娘,还有那劳什子临安郡主,都是些背信弃义,叛国投敌的真小人。

      单青城看着苏铮那一脸的愤然不瑟。心中好笑不已。

      他自然知道手下士兵都在想一些什么。

      只是眼下江山朝堂未定,这南梁文臣,百姓虽已投降,无一人有归顺服从之心,所以这戏还得唱下去。

      他摆摆手,苏铮便退下了。

      独自一人走在宫道上,单青城想,成大事者,何惧用尽手段,阴谋阳谋,都是他手中利器。

      他感叹道:“陈辞啊陈辞,生不逢时啊。若是太平年间,也不失为明帝良臣。”

      夜色渐浓,恰似这乱世烟火。善者,不得善终,恶者,恶贯满盈。

      所谓“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这便是了。

      天色渐明。小满从梦中醒来。

      她摸了摸枕边,没有陈辞,只有满是泪痕的枕巾。

      默然无语,小满听到宫人来传旨。

      她满含屈辱的伏跪下去,默默的听着中宫旨意。

      是陈朝辞愿意见她了。

      小满恭敬的接过中宫笺文。跪着谢旨。

      待宫人走后。小满询问别院嬷嬷,自己来北齐已久,不知可否出门走走。

      那嬷嬷见她一身镐素,脸色惨白,瘦骨伶仃,叹一口气道:“陛下虽说让郡主住在此处,却未曾下旨限制出行的。既然郡主想出门,便带着春宁和夏婵吧。只是务必要早归。”

      小满恭敬谢过。仍旧着了一身素白,带了面纱。跟着两个侍女出门去了。

      她并非是想出门走走,也没有那闲心,只是想看一看这北齐百姓生活如何,她南梁臣民到北齐后可曾吃的饱,穿的暖,见到了,就算下了黄泉也能和陈辞言明,让他少些担忧。

      小满没去燕都主街,那里多住着权贵皇族,无甚好看。

      在九江王府时,她就曾救济过百姓,因此知道可怜者多蜷缩在破庙,在这都城的最阴暗处。犹如过街老鼠。

      那两名婢女见她越走越行至偏僻处,不免出言责怪:“郡主,何故往这脏地方走?咱们回吧。”

      小满冷笑,并不答话,走过了破庙,行过了乞儿街,处处饿殍,身上穿着皆是单薄,明显从南梁而来。

      这便是单青城说的优待南梁百姓么?

      小满眼中含泪,看着年轻妇人怀里抱着饿死的幼儿,满眼的麻木,口中还低声哼唱着哄孩子的歌。

      那是南梁的民谣,唱起来吴侬软语。小孩子听着听着,很快便能入睡。

      她看见老汉发紫的尸身,看见满街的恶臭。

      噙着泪,小满快步走出去,指甲陷进了掌心。

      燕都城的南梁百姓都如此,何况其他地方呢?

      她发誓,一定会杀了单青城。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