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赈灾动员 ...

  •   青川城府衙,哭丧声不绝。

      一具尸体蒙上白布,停在里头,家属们连孝服都没来得及换。

      “大人,您可有为草民做主啊!”

      柳咏义是左右为难:“本官自会给你们一个交代。”

      主簿疾走过来,和柳咏义耳语:“那伙人里有曹非娆的兵,带头两个人是京兆口音,两人中又以女子为首,这些人有火药,甚是棘手啊。”

      城市上空的硝烟味还在,柳咏义看一眼倒了霉的米商一家,和同僚们走到一边:“你说,她是不是朝廷——”

      “不像是,”经历使摇头,推断说道,“此人不按条理行事,下手太疯狂,更像是仗着身后有靠山,为非作歹。她手里的火药,应该是曹非娆的,曹非娆与本官不合,这伙人是他派来火上浇油的。”

      主簿眯眼揣度:“姓曹的手底下全是兵痞子,这回跟我们耍威风呢。”

      柳咏义讥讽一笑:“不过是群大老粗,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武夫罢了,天要让其亡,必先要其狂,我们搜罗了罪状,一纸告上帝都去,凭陛下裁决。”

      忽然,外面一道声音传来:“陛——下——驾——到——”

      柳咏义一愣,以为自己听错了:“陛下来了?”

      “陛下怎么来了?!”大家也面面相觑。

      “怎么说曹操曹操到?”

      “京兆到青川要半个多月的路程,莫非陛下和灾粮是前后脚来的?大人,那些粮食还没收尾,怎么办?”

      柳咏义不满意属下的无脑慌乱,嫌弃地撇他一眼:“许尘关亲眼看着我们把粮食发下去的,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忙于排涝,本官不知道城外有人敢强抢公粮倒卖,等知道了,定当立刻捉拿,给个交代。”

      他的臣属们松了口气:“多亏大人布局周密。”

      皇帝亲临,府官们活络起来,赶紧把尸体和米商家族转移到不显眼的地方。

      “你们快点回避,别冲撞了陛下。”

      “陛下来了。”

      “是陛下!”

      “快快快,站好站好……”

      “大人,陛下来了!”

      他们排好了队,站得整整齐齐,两手缀在袖子里,翘首以盼。

      混杂的人群自动分开,由驻边大将军曹非娆和特使许尘关小将军走在前面,大显威仪。

      天子微服,嘴角微扬,悠闲抬步,在大将的冷冽气质下,和煦如春,平易近人,没有摆一点架子。

      众人赶紧见礼,书院念诵一样:“微臣参见陛下。”

      接着避开了两位大将,自觉分开两道,老实乖巧地罚站,并侧目窥探。

      瞿万里坐在府堂公案的主椅上,脸上显露出悲伤的神情:“诸位爱卿平身,天下数百年没有发生过这样大的地震,朕闻之悲痛,辗转难眠,不来看看实在放心不下。刚才,那动静是怎么回事,现在满城都飘着硝烟味。”

      “陛下,”柳咏义哭着跪在地上,开始告状,“陛下有所不知,就在方才,有一伙人把米铺徐三的宅院给炸了!徐三老父,当场死亡……”

      听他的措辞,是不知道孟知尧的底细的。

      曹非娆压制怒火,质问道:“他们哪里来的火药?”

      柳咏义欲哭无泪:“曹将军,那伙人里就有曹家军的士兵,您怎么反倒问起我来了?”

      “城外的村民为何都快饿死了?他们手上一粒米都没有,我发的那些米呢?一个月都吃不到吗!?”许尘关加进来审问,厉声呵斥,“为何要炸卖米的徐家,是不是他们高价卖粮?”

      柳咏义:“我……”

      “青川城地震后本来就乱,你连个事情原委都说不清楚,还想把爆炸按在老子头上?你这个知府怎么当的?”曹非娆再次开口,两人把柳咏义问得连连摇头,柔弱惊惶。

      这时候,瞿万里拉住两位将军:“好了好了,二位将军也是心急,没有怀疑柳大人的意思,柳大人,你起来说话吧。”

      柳咏义赶紧整理袍裾起身:“多谢陛下。”

      “算了,问他也问不出东西,”曹非娆自请,“陛下,末将去找人,若是有我的兵,绝不包庇。”

      瞿万里很欣慰地点头:“好,有劳将军。”

      柳咏义眼睁睁看着曹非娆离开,也看到了他脸上得逞的笑,猛一回神:“陛下!您不能轻信他,他出了名的护犊子!!”

      “好了好了,”瞿万里让他在自己身边放把椅子坐下,“柳大人稍安勿躁,来人,上茶。”

      等柳咏义喝茶缓和的时候,瞿万里又吩咐许尘关:“尘关,你先去调粮救急。”

      “遵命。”许尘关也利落离开。

      终于,在只有瞿万里、瞿同风和柳咏义三人的府堂里,柳咏义平静了下来。

      他说:“陛……”

      “柳大人,你听我说。”瞿万里打断他。

      柳咏义见天子年纪轻轻,什么情绪都写在脸上,没有城府,也就耐心听他要说什么,看样子不是坏事:“……是。”

      果然也如他所料,瞿万里跟他说:“邱主射为柳大人写的评推是,无功无过。这与朕的理念无比吻合,群雄逐鹿的年代,能当一代守成之君,便无遗憾了。”

      柳咏义心中大喜,诚心阿谀奉承:“陛下当然强于微臣。”

      “我看了吏部的书册,若无青川地震,你明年就该调回帝都了,”瞿万里沉重叹了口气,“只是出了这样的事,曹非娆和许尘关,或许不会放过你的。”

      这哪是或许,这是一定不会放过他!柳咏义抱紧眼前的金大腿:“陛下,臣的心,您是懂了呀!微臣上任以来,曹非娆频频借粮借人,借了也不还,微臣为了青川的稳定,呕心沥血,夜不能寐……”

      瞿万里眉间深刻着动容和无奈:“朕都知道,都知道……可是许家,就连朕也得罪不起。”

      一滴泪从他白皙的脸庞滑落,这一落,就落进了柳咏义的心底。

      “呜呜呜!”想到曹非娆的欺凌,柳咏义触景生情,情难自已,也坐在瞿万里对面,拉着官袍袖子抹起了眼泪,“怎么办呀陛下,我们好苦啊。”

      他哭得太滑稽了,瞿万里为了不笑出来,只能在心里幻象孟知尧下一刻独自离开这世界这种悲痛的事:“我们只能以退为进。”

      柳咏义啜泣涟涟,从袖子后面露出一双哭肿的眼睛:“如何以退为进?”

      瞿万里说:“待青川无恙之后,我把你从尧州掉到京畿地来。”

      “京畿地!”柳咏义眼前一亮,那是走向中央的希望啊。

      “嗯,”瞿万里点头,“不过在京畿地,我能为你争取的,只能是一个知县。”

      从知府到知县,和从边关到帝都,各有优劣,柳咏义也懂了皇帝脸上的为难和纠结。

      瞿万里接着说:“柳大人你该知道的,要是调你到京兆府,许尘关第一个不同意,而且你可能不知道,许家和齐家最近来往密切。”

      “齐家?”柳咏义只稍稍理了理,“京兆尹齐大人?”

      孺子可坑也,瞿万里很欣慰:“正是。”

      齐俢还在任期,如果把他柳咏义调任京兆府,就完了,如果让他把齐俢挤走,一来胜算不大,二来齐俢政绩太强,只能高升,到头来更好弄他。

      这时候,唯有低伏做小,卧薪尝胆了!

      适时,瞿万里又给他打了一针强心剂:“柳大人放心,朕给你安排的那个县,有孟家军后人坐镇,无需过多操心。”

      “孟家军后人!?”柳咏义再次激动起来,陛下亲政大典勋赏一百贤士,其中孟冼后人得了一个和平先锋勋章,那一定相当和平了。

      他顿时有了无与伦比的底气,对提携他的小皇帝感激涕零:“陛下倚重……微臣,惶!恐!”

      瞿万里笑盈盈:“好说,好说,我看你被曹非娆掣肘,那瞿同风就留下来帮衬一下吧,早些事了,柳大人便可以早日赴京。”

      “是。”瞿同风也笑着应下。

      君臣三人,和乐融融。

      ……

      许尘关准备放粮时,听说徐家的粮仓已经开了。

      他对青川主簿吩咐:“既然这样了,就先用他家的粮吧。”

      不用自家的仓库,主簿当然乐意:“就按徐将军说得办。”

      在放粮点,他碰见了曹非娆,同时也看到了还有王捐和孟知尧。

      “这里用不到你了,”许尘关给了他一袋钱,“找个地方喝酒去,别到曹将军面前晃悠。”

      不用干活,主簿乐意得很,也不想自找没趣,高高兴兴接了银钱:“多谢将军,小的这就走。”

      孟知尧蹲在人群里,和周围人没什么差别,许尘关只是往前走了两步,就又得重新找她位置:“孟……姐姐,你这动静真的太大了。”

      “嗯?”孟知尧在给接粮的人们修补运粮的工具,独轮斗车,她闻声抬头,看见许尘关,“你们巡防回来了?官府那边怎么说?”

      四处人多眼杂,许尘关含蓄交代:“瞿公子在同柳咏义谈话,把我支开了。”

      “瞿……”孟知尧给独轮斗车换好了新轴,在一声声感谢中把车推给车主人,“他来了?”

      应该是在石室里看到罗盘的新刻度了,孟知尧了解了:“那我们现在去找他?”

      许尘关立刻摇头:“不不不,他说不要在青川聚头,姐姐,要不然跟我们先走?”

      “我还有一个轮椅要做,做完了再走。”孟知尧转身走进徐家的后院里,她侧身时,许尘关看到了她腰间挂着的两个铁球。

      如果他猜的不错,应该就是火器营新拿出来的手雷。

      许尘关:“……”

      他跟着孟知尧走进去,在没人的时候问:“徐家的人是你炸死的么?”

      一说起徐家,孟知尧耻笑:“我炸的是工具库房,那个老逼登是从书房里抬出来的,怎么死的得问他自己了。”

      孟知尧把角落的轮椅抬出来,有人看见她开始修轮椅,便跑过来:“姑娘,我来帮你。”

      许尘关打量那个青川本地男子:“你是何人?”

      男子说:“将军,小人孙休去,母亲被房梁压折了腿,这轮椅是小人为母亲打的,可惜手艺不好,只是用了10多日,便坏掉了。姑娘心善,说可以为小人修好。”

      孟知尧不是简单的换轴,而是换好了两个大论,又在现场给轮椅改装了一个机头,时间紧迫,条件和材料都有限,做不了太复杂,机头不能转,但下面是个万向轮。

      她说:“以后你娘想去哪里,可以自己决定,虽然残疾了,但还有参与感,对心情好。”

      孙休去很满意,红着眼接过轮椅,当即要给孟知尧下跪。

      孟知尧预判跳到许尘关身后,许尘关会意,连忙把人扶起来:“快找你母亲去吧。”

      “多谢姑娘,多谢将军!”孙休去推着轮椅跑开,急着找母亲去了。

      另一边,曹非娆交代那几个跟着孟知尧出来的士兵赶紧出城,然后也找过来:“许将军,这位是?”

      许尘关介绍:“便是白头山社庙之主,孟知尧。”

      曹非娆心头一震,态度也端正了:“原来是孟……孟娘娘。”

      孟知尧两人大囧,谁能想到有人直接把她变成了社庙供奉的神像,联想能力非凡。

      许尘关却觉得曹非娆说得对,回头该和陛下建议,把社庙的神像换了,让孟知尧坐上首座!

      “我们是不是该走了?”曹非娆见粮食发完了,就让他们先走,“我去衙门接陛下。”

      徐家的账簿上把哪个村的米源登记得一清二楚,这账簿本来是要交给柳咏义的,现在被孟知尧他们原处奉还,徐家的米还不够,还有其他家,为了不惹上麻烦,也都老老实实开仓了。

      刚来时看到的那个村子,也在最短的时间内,吃上了饭,后续如何调查,是官府的事,孟知尧只管救急。

      许尘关知道人命关天,除了对孟知尧的手段有些望尘莫及以外,是没话说的。

      “姐姐实在厉害,要是我遇到了这样的事,第一时间还是找官府,按条例办事。”许尘关也在自省后学到新的东西,“按照条例磨蹭,恐怕百姓们也等不起了。”

      这也是孟知尧炸徐家的目的,破坏一个最大的秩序,在所有人缓过神来之前,把米搞到手。

      一顿饭,又能让人续几天命了。

      “按原来的计划,我只有把手里的雷都炸完,再砍几个头血祭,才能拖延到放完米。”孟知尧现在是很轻松畅快的,她的队友神兵天降了,“你们来得很及时。”

      ……

      柳咏义把瞿万里送到古渡口,才后知后觉他们是怎么暴露的抢粮计划。

      主簿擦掉额头的冷汗:“还好村子里没有出什么大事,否则陛下肯定不会放过我们。”

      经历使更是后知后觉:“陛下好像没有问我们,关于赈灾粮的事。”

      “你们真是浅薄!”柳咏义骂道,“那是因为陛下信任本官,陛下知道自己只要嘱咐一句‘治理青川无恙’,本官便能做到,所以不会特地将这种小事提出来,那是上位者敲棒警示才会用的招数,怎么能同我与陛下的情分相提并论呢?”

      众人:……

      他们听得不明不白,可能这就是做官的差距吧。

      终于了了一件事,孟知尧和瞿万里带王捐回到京兆。

      “我也去天工营。”孟知尧在瞿万里准备开卷闸门时按住他的手背,又把手柄提起,“刚才做了一个万向轮,搬运的拖车可以用到。”

      手上的余温还在,瞿万里一心两用,又落下了卷闸门:“嗯,哦,好。”

      王捐站在他们身后,左右打量,鬼迷日眼的。

      从天工营密室出来,瞿万里觉得浑身别扭:“……尚书省已经把绘制好的图纸分派到各个州府去了,根据每个地方的资源产出种类,让他们赶制。”

      话题已开好头,他就越说越兴奋,还带蹦蹦跳跳地把脑袋偏向孟知尧:“农忙时节很难征集到足够的工人,我就发了一道令,你要不猜猜看我发了什么?”

      孟知尧最不乐意猜来猜去的,看在他刚才辅助打得好,就随便胡侃道:“等地震灾情结束,你就给参与赈灾的人都封个一字并肩王?”

      瞿万里突然笑得像一朵花,点头肯定,毫不掩饰他对这个答案的赞许:“啊!”

      “啥?”孟知尧震惊,“我只是在玩梗。”

      仰望星空,当事人正在畅想:“我说这些征令都可以记功一分,等我大越一统天下,功满十分者,都册封一字并肩王。”

      孟知尧仿佛在看他演科幻片,听他继续说:“十分,就是征调十次,在大越统一的征程上,拿十分可太简单了。将来,人人都是一字并肩王,何尝又不是另一种人人平等?”

      “……”孟知尧给他比个六,“六。”

      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在救援物资上,打上州县地区字样,机械钢印有份额字样。

      让灾区百姓都知道,这些物质都是从哪里送来的,各地民心拴在一处。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所有人,都能团结在一起。

      第二批的援助物资从白头山社庙出来,其中有一批特殊的物品。

      许尘关看到了一起过来的齐闰月:“怎么是你?”

      “嗯,”齐闰月盯着御林军把那批红色的木箱运过来,“这些是专门给女子的特殊物资,各州县女子连夜赶制出来的第一批,给那些需要的女孩用。”

      许尘关追问:“是什么?如果不说明,会让有心之人利用,煽动民乱。”

      齐闰月欲言又止,在最后时刻迅速说出来:“是月事带。”

      她的脸颊突然发红,在许尘关面前说这些,实在难为情。

      “你别问了,我做不到孟姐姐那样云淡风轻,别问了。”齐闰月说完就走,把许尘关丢在原地。

      她以为许尘关也要冷静一会儿的,没想到很快就追上来了:“这没什么的,我娘说这是女儿家与生俱来的能力,它能带来生命,也会给女子带来痛苦,甚至会夺走女子的生命,是严肃的事。你……你不要觉得难为情,在许家人,至少在我和我娘面前,你都可以说的。万一你很难受,需要帮助呢,也要因为难为情而忍耐么?我娘还要我记住她的日子,小心照顾她,也顺着她。啊,那时候的她,是万万不能惹的。”

      齐闰月又怔住了,除了发愣,她不知道有什么反应好,最后因为他背地里感慨老娘而笑出声来。

      可是这样的念头已经养成习惯了,她还是不自然,看他还是一副执着着纠正自己的态度,便转移了话题:“孟姐姐也这样说的,我想,孟姐姐和姨母一定会一见如故的,改天让她们聚一聚好了。”

      许尘关顺着她的话点头:“嗯,你回去就让她们见见吧,我娘也喜欢结交新朋友。”

      他们都各有公务,不便聚在一起太久。

      离别时,已经晨霜满身。

      许尘关解下披风,给她系上:“京兆太冷,你……小心着凉。”

      “嗯,你有口信要带回家?”齐闰月原地等他交代。

      只见灰尘满身的少年将军笑了笑,眉舒目朗:“不用了!”

      赈灾一批又一批,迅速抵达三城。

      物资转运上,新研制出来的两仪胶传送带发挥了巨大作用。

      废墟救援中,不同型号的液压千斤顶、螺旋千斤顶,解救了千千万万的家庭,有的村子把战损的千斤顶搭了一个庙,塑了像,绘了图,用香火供奉。

      还有涝区,因为木船太重,地形不方便搬运进去,羊皮筏子数量不多,第三批两仪胶皮筏子成了大家的救命稻草,还有打气筒代替了人嘴充气,加快了皮筏子的成型。

      硬质壳安全帽、酒精、涂胶防水布,还有各种圆锯机床、磨床、螺纹装置也由地震普及到了边远的尧州,写在了当地的工书上,成就了尧州匠人的新手艺。

      因祸得福,本来可能还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能往外传播普及的工艺,在短短两个月里,散成了满天繁星,映照在大越的茫茫人海中。

      与此同时,由孟知尧最开始研制的改良版压制月事带的制造和配方,也让大越各州府参与了月事带救助工程的女子、和一部分男子学到手里。

      甚至有人已经“偷师”拆解了压制机器,在小村庄,或者小街坊里,小范围生产售卖月事带。

      原本还是会有些羞耻的妇人、未婚的少女,为了养家糊口,也顾不得所谓了“礼义廉耻”和“晦气凶兆”,把买卖做到街巷中。

      又因为月事带救助生产是官府发下来的政令,即便是有许多人不支持这门生意,但他们也不敢明面上反驳,甚至背后说三道四,还会被拉到官府吃板子——就连官府的人,不赞同也不能不打,否则他们也会被有心之人参上一本。

      甚至在那段时间里,家里的收入就靠它了,有了入账,许多的女子与家里人说话也硬气起来。

      还有借此机会攒够钱离开婆家,自立门户的厉害角色,正好又赶上天子亲政的新条例,开铺子,做生意,还拿到了减税的福利。

      因祸得福,改良版的月事带已经往闺阁外迈出了小小的一步。

      百姓们的生活在渐渐好转,因为地震时入冬了,也没有发生疫病传染。

      柳咏义把最底下的泼皮无赖们抓起来,交了差。他又兢兢业业治理青川,唯恐错失从立下龙之功的机会。

      一转眼,就到了年关。

      孟知尧应邀去了帝都,到许府做客。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1章 赈灾动员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