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001号实验报告 ...

  •   ——

      【南都建康北朝改化】

      接着上面说的司马睿衣冠南渡后,立都于建康,西晋变成了东晋。

      东晋统治区域局限在江东区域,也就是当时的江左,那么西南和北方的政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事实上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其中的前凉、成汉、前赵、后赵、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十六个国家实力强劲,被称为五胡十六国。

      “十六国”之称源出于北魏史学家崔鸿所撰的《十六国春秋》:“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为十六。”

      (这样是不是好记很多~)

      地图明明灭灭,前后闪烁,几乎只能看个名字和乐子,被各朝代掌权者召来的眼疾手快的记录官也仅能在这样快速的变化中记个大概。

      楚庄王:好家伙,比咱们这会儿还乱

      就在这时五胡十六国突然合并成一个整体——北魏。

      北魏是这个混乱割据的北方第一个统一的王朝。

      北魏孝文帝改革。

      这里必须得提一下在“孝文汉化”这一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女性——北魏文明太后。

      冯太后,一个两度临朝称制的卓越政治家,也是对孝文帝政治思想影响最为深广的人。

      她仿效两汉魏晋旧制下达了“班俸禄”诏书。

      其实就是规定官员俸禄的规定,要知道拓跋珪开国,北魏的各级官员都没得俸禄,平日的收入只能来源于贪污、掠夺和皇帝的封赏。

      而且随着战事的减少,战场掠夺变少了,这就导致了,许多官吏为了自己的私欲肆意搜刮民脂民膏,激化了社会矛盾和政治统治的危机。

      她还颁布了均田令,把无主的荒田以政府的名义定时、按人口分给农民。

      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

      自西晋灭亡后,居于北方的豪强世家多聚族而居,设坞壁自保,自给自足。北魏建立后,任命坞主(豪强地主)为宗主,代行地方行政权力。

      这就是所谓的宗主督护制。

      在这一制度之下,户口隐匿现象十分严重。

      我只能说或许最开始是为了自保,五胡十六国那会儿人脑子打成狗脑子,能留到现在的豪族都不是什么善茬儿,基本上可以说是当地的土皇帝了。

      秦始皇:世家....和贵族不同

      “三长制”即按照汉族的什伍里甲组织的形式,重建北魏的地方基层机构,规定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五里为一党,邻、里、党各设一长,合谓三长,由本乡能办事且守法又有德望者充任,负责检查户口,催征赋役,管理生产,维护治安。任三长者,可优复免除一至二人的官役。

      以上这些制度促进了北魏转变为了封建制度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冯太后大兴教育,尊崇儒法,禁断卜筮、谶纬之学,从而开始了鲜卑族的汉化过程。

      这一点,又为后来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大规模的汉化措施打下了基础,清除了障碍。

      孝文帝:祖母确实很厉害~

      吕后:二度临朝称制?

      (关于这个后续会在另一个专题讲到为什么要二度,冯太后真的很好说,大女主爽文小说)

      孝文帝上位后,深受冯太后影响的孝文帝进行了一系列禁胡语,改汉令,尊孔子等移风易俗的改革。

      关于迁都洛阳,这里是有个趣事的。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拓跋宏决心把国都从平城迁到洛阳。为了这个,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

      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孝文帝很恼火说:

      “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吗?”

      拓跋澄反驳说:

      “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

      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宫里,再单独召见拓跋澄,跟他说:

      “老实告诉你,刚才我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平城不是个用武的地方,不适宜改革政治。现在我要移风易俗,非得迁都不行。这回我出兵伐齐,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你看怎么样?”

      拓跋澄恍然大悟,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张。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三十多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

      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孝文帝严肃地说:

      “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么样?”

      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说话。孝文帝说:

      “不能犹豫不决了。同意迁都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

      一个贵族说:

      “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么迁都洛阳,我们也愿意。”

      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

      咱就是说,这个故事的既视感不要太强。

      这不就是妥妥的迅哥儿提出的“拆屋效应”吗?

      “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秦始皇/汉武帝:朕学到了,还是朕太委婉了!

      大臣们:不!陛下!不论怎样都是在拆屋顶了....

      朱元璋:感觉这个改革怎么重文轻武呢?

      当然,孝文帝改革的时候全盘汉化其实也有很大弊端。

      尤其是近现代学者对孝文帝改革的否定意见明显增多。

      主要观点就是孝文帝改革的思想和内容是恢复礼乐,是“迂腐的儒化”、“消极的汉化”,学来的主要是汉文化的糟粕、汉人的繁缛腐朽。

      儒家学子:怎可如此侮辱圣人之学!粗俗!败类!

      孔子:老夫没记错这都几百年了吧,怎么还是恢复礼乐,这学说和思想一点都没进步吗?圣人疑惑.JPG

      第二点就是,前面提过的东汉形成了门阀制度的雏形,那么完善门阀制度的是什么呢?——是魏文帝曹丕时制定的九品中正制度。

      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

      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

      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九品中正制不仅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构成门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曹丕应用这个制度时,甚至是一种进步,只是因为后续长时间的乱世、混乱腐朽的朝廷,没有及时改变逐渐不再适用的制度。

      冯太后:让我想想怎么改?太后思索.JPG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001号实验报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