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第 38 章 ...

  •   第三十八章
      买房子是件大事,终究要坐下来同家人商议。

      晚饭后一家人在饭桌前围坐,龙凤儿都知道这是要“开会”了,乖巧的不吵闹。

      “娉舟,你有什么事,尽管说。”会议主持者还是奶奶,老太太正坐主位,眉宇间的威严自觉流露。

      丁娉舟将怀里的袋子搁到桌上,鼓鼓囊囊的包袱落到木桌面发出沉闷的响声。

      “这里是四十八两,足够在镇上买一间小铺子了。”其中大多是王大妮在镇上换的碎银子,还有几枚齐掌柜支付货款用的银锭子。

      “买铺子?”
      这消息太过突然,几乎没人不震惊。
      除了王大妮。

      “不是说秋半晌再买?咋提前了。”王大妮惊讶的是时间进程上的安排。

      丁娉舟之前确实没打算这么早,但是,今天那场大雨,着实让人担心,看到奶奶念叨,她心里也着急。现在手上也不是没有钱,没必要拖下去。

      以后再赚了钱,换间大点的铺子也是好的。

      不过丁娉舟没明说原因,“这么多钱放手里烧得慌,不花出去心痒痒。”

      这话有点混不吝,不过没人打算责备或是讲道理。

      “娉舟,这事你想了多久?”老太太问。

      “一两个月吧。”她说。

      “一两个月,”这时间段特殊,与自家小生意开展时间基本重合,“也就是说,在小吃摊开始准备时,你就有这打算了?”

      准确来说,当她确认了自己的处境后,便已经考虑长久发展了。

      见她没有说话,众人便将这当作默认。

      长辈们不禁想,娉舟这么多年来,想来也受了许多苦。

      “四十两买一座临街的铺子还是吃力,我这里也有些钱,凑着买一座位置好些的如何?”沈德柔开口道。

      “对对对,我这里也有不少,都是在这段时间挣的。”不算不知道,拿出来细细数过,竟然也有将近十两。这些钱,往年全家合力,一年才能赚出来。

      “娉舟,这些算是大伯娘借给你的,你看行不?”
      若说是给,娉舟是一定不会同意的,她知道,这孩子心里有把尺子,各个尺度她捏得清呢。

      “我这里也有。”这是金翠莲。

      丁娉舟没想过问家里伸手要钱,毕竟从前没做过这事,脑子里也根本想不到。

      现在她什么都没说,大家主动递来自己的钱包,这倒让她有点不知所措。

      “既然这样,我老婆子也借娉舟一部分,不过利息什么的就免了。”丁老太笑着,眼中点缀着愉悦,眼角皱纹都跟着飞舞,像蝴蝶彩带。

      不久后,面前的桌子上就出现一堆堆碎银子,挨个盘算后加在一起,竟然有整整五十两。

      不是,谁说老丁家穷的叮当响的啊?
      分明富得流油!

      既然是借钱,那就一定是要立字据的,虽然长辈们都说没这个必要,但是实在拗不过丁娉舟,也就随她去了。

      丁娉舟执笔,手腕挪动的龟速,力求将每一个字写得规矩板正。

      看着那场面,丁修齐忍不住抽了抽嘴角,没好意思说这字还没有明昭写得好。

      虽然这是明眼人都看得见得事实,但是没有人真会开口破坏气氛。

      借条终于写完,众人松了口气,小玉领着龙凤儿,带头给姐姐鼓掌,将这当成了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

      拿起那张纸,象征性吹了吹墨迹,看着比小学时候好不了多少的字迹,丁娉舟满意的点点头,真是进步卓越!

      至少现在写毛笔字不劈叉了。

      接下来就是将借据分开,按上自己的手印后一一分给几人。

      拿过一看,才发现上面不止写了欠款,还多了两条别的。

      “……营业期间,每月给一成盈利分红……另外节假日补贴……”

      “娉舟,这些是什么意思?”她们并没有想过分红,这钱借就是接。拿了多少以后还回来多少就是,再者说了,就算没有字据,还怕娉舟不给吗?

      可是娉舟不仅写了借条,还又添了让利的附加条款。娉舟有多大的本事她们心里门清,即便没有家中帮助,她自己一样能闯出名堂。眼下这样,倒是家人拖累娉舟了。

      “以后小店开起来,肯定少不了大家帮忙,这也算咱们丁家人的铺子,分红不过是应该的。”若是只想着开工钱也太没有人情味了。
      更何况,这事也是她讨巧:有了自己制定的规则,游戏系统便没有办法随意判定员工薪水。
      这下解释权完全由丁娉舟自己把握。

      “爷奶,大伯和伯母,哥嫂,爹娘,每对夫妻算一成利,小玉和龙凤儿占一成,我出原料和方子,所以占大头。”

      这一点,众人自然没有异议的,只是——

      “娉舟,这些太多了。”王大妮第一个不同意。

      这些日子能赚钱是因为啥,她心知肚明,要是没有娉舟提供的那些香料,她就算是有翻天的本领,也做不出那么香、且无可替代的肉夹馍。

      知道他们顾虑什么,她开口解释:“这家铺子我打算用来卖菜,以后少不了运输,一个人自然是忙不过来的。”游戏内的菜籽耐寒耐高温,二代种子也继承这种特性,即便是寒冬,也不妨碍蔬菜生长。

      “这张字据上的分红方式,只对这家菜店。”这会儿她还是为了安抚大家伙,才这么说的,根本没想过以后开旁的铺子。

      丁娉舟的爹娘自然是没有任何疑惑,女儿说什么,她们听着就是,反正以后这些还不是要留给孩子的。爷奶也是这般想。

      三个小的听不懂,这会儿正偷偷玩拍手游戏呢。因此桌前纠结的只有大房四个大人。

      可是见娉舟一脸坚决,此刻也只有“认命”的份。

      “娉舟说啥就是啥吧。”丁勇诚想的没那么多,自己看着长大的妹子,还能欺负了她不成?以后再用旁的方式还给妹子就是。

      “老大,你们就听了娉舟的吧,以后这生意做起来了,多上上心,也好过老往山上跑了。”年前儿子摔断腿这事,终究在二老心中留了疙瘩。

      一听这话,王大妮也不说啥了,自己力气大,手艺好,这买卖娉舟也算不得太亏。

      买房和分红的事儿就这么定了下来,虽然开店卖菜生意现在半点影子都没有,但是丁家人各个对娉舟充满信心。

      没看那百味楼的齐掌柜,恨不得自己过来荷花村拉菜。

      *
      “妹子,你这眼光真是……”牙人年纪和丁勇诚差不多,说话办事一项圆滑,此时也让眼前的姑娘磨得没了脾气。

      丁娉舟笑笑,故作疑惑地说:“真是怎么样?”

      李姓牙人抬手扶额,试图将“挑剔”拍出去,深呼吸几口气才咬牙切齿道:“妹子的眼光自然是顶高的。”

      “李大哥说笑了,既然是买,自然要看的精细一些。”她抬眼看看面前的铺子,由于搬空没多久,房屋内还残存着几分人气,地上的石砖润着,墙壁之处也没有一丝裂痕。

      前院的面积也是合适的,后院还有几间小厢房,住人生活倒是也方便。

      她站在门口向外张望,隐约能看到集市口的肉夹馍摊子和长长的队伍。

      这家铺子在正街后,各色铺子也不少,平日也算是热闹。

      但,九十两的价格还是太高了。

      “妹子,咱这镇上九十两一间临街铺子属实不贵,何况我给你的真是最低价,不信你去看看牙行里其他人,哪个不得再高上十两。”

      这话她是信的,毕竟打听了几日,只听这位小李牙人最为公道,在牙行内更算得上是金牌销售。这次看房子只有丁娉舟自己跟着,他也没有因为她是一个小姑娘而轻慢半分。

      可这妨碍她觉得这宅子贵吗?丝毫不啊。

      “这要是在县里,八十两甭说是临街的铺子,巷子里的一进住房都得掂量掂量。”

      这是个算得上安稳富庶的朝代,人口持续性正向增长,物价虽然稳定,可房价是真的高。

      “李大哥陪着我忙活这么多久,不如我请你吃点东西吧。”她转身又说,“吃前街的肉夹馍如何?”

      两人在镇上看了五家铺子,一路步行,大半个上午过去,体力也消耗的差不多。

      李立听到“肉夹馍”,表情稍显放松,很快又狐疑地抬起眉毛,“哪家的肉夹馍?”

      最近镇上肉夹馍生意火爆,肉夹馍摊子大街小巷皆可见,不少想要尝鲜的人都让那些仿冒的小摊子给骗了,以为丁家肉夹馍味道一定也不怎么样,直到尝过了丁家的,才知道是自己冒昧了。

      “自然是集市口的丁家小摊。”

      听是丁家的,李立放了心,可是想到那见头不见尾的队伍,又是一阵头大。

      今日只接了这么一位客人,到底能不能成交还不知道,要是再浪费时间排队,还不如回牙行对付吃两口,等着下一位客人的到来。

      “走吧,小李哥。”话落,人已经迈着步子走出去丈远。

      想到上次媳妇买回家的肉夹馍,烙馍的焦香和软烂的炖肉,在唇齿间翻腾,留下经久幽香,李立咬咬牙,落锁后快步跟了上去。

      忙活一世,不就是为了这一口吃食。

      虽然这么想着,可是看到了那几十人组成的长龙,李立还真是生了几分退意。

      不料前方的丁娉舟脚步没停,一点排队的意思也没有,竟然、竟然是要插队!

      李立慌了,他可听媳妇说过,敢在小摊前插队的,那你就等着正义的审判吧:
      不仅食客教训你,店家也会将你直接拉进黑名单,即便你钱再多,以后也不会卖给你任何东西。

      “妹子,妹子——”吃个饭而已,真没必要搭上自己的信誉和声誉啊。

      可前边的丁娉舟好像没听到似的,穿过人群就算了,竟然还直接绕进了小吃摊后面。

      她自得地洗了手,用一边的白色布巾擦了手,而后掀开锅,拿饼,开切,塞大块肉,撒葱花……

      身边的两个妇人见怪不怪,忙的过程中插空给她盛了碗汤,排在前头的食客也笑着和她打招呼。

      “小丁掌柜,今儿怎么才见你啊?”

      “有点事,这会儿才得空,走到这里正好饿了,过来拿两个肉夹馍。”碍于房子还没有正式成交,这事暂时不宜声张,等过了户,再宣传不迟。

      “小丁掌柜,你这一天可忙了,也不见那西红柿拿出来卖,我们想吃了,还得去百味楼,有时候还买不到!”
      说起这,怨念可太多了。

      “袁叔您别急,再过上个把月,您想买多少就买多少,只怕到时候您会吃腻呢。”

      这位叫袁大头的食客是老主顾了,几乎日日都来。说是客人,倒是更有几分朋友的亲近。

      “当真?”

      “我什么时候骗过人啊。”丁娉舟笑笑,又说,“您先吃着,我那边还有一位朋友。”

      另一边目睹了这一切的李立,见到丁娉舟已经站在自己跟前,错愕的张了张嘴,竟然是一个字都没说出来。

      这姑娘竟然是丁家食摊的小掌柜?
      真是人不可貌相。

      木讷的接过肉夹馍,机械的啃着,他回想这一上午的经历。

      “这间采光不好,不行。”
      “这屋怎么有霉味,不行。”
      “这房子太矮,不行。”
      “这井在这风水不好,不行。”
      ……

      如果不是在此前吃过丁家肉夹馍,凭着一上午对丁娉舟的印象,他一定不会靠近丁家小吃摊半步!!!

      他在心中叹了口气,下意识端饭碗喝了口汤,温热开胃的小酸汤顺着嗓子滑下,没有抢占口中炖肉的半分味道。

      这一刻,他突然原谅了这位多事的客人。
      买房子嘛,不挑剔的才有问题。

      “那我就再给你便宜五两。”那家店原先是卖脂粉的,主家搬了家,货物连着货架子全转手给了同行,堂内空荡荡,若是做营生,还需要置办不少家具。

      做他们这一行的,除了会审时度势,对看人也有一定水准。

      这店铺卖给别人,他恐怕会担心对方会不会几个月内再转手,但是卖给丁家,完全没有这种忧心。

      “丁姑娘,以后若是置办房产,可一定要再找我。”

      从经界所走出来,两人各拿一份契书,表情各有不同,但是都带着共通的满意。

      丁姑娘就是看房时心细了点,可办起事来确实雷厉风行,就说支付报酬这事,眼睛也不眨的就给了,不像有的人,说要签契约了,给钱还磨磨唧唧的,试图再减点。

      就冲这点,他以后也愿意再和丁娉舟做生意。
      绝对不是因为“丁家肉夹馍实在太好吃了”。

      “那是自然。”此刻她也只是客套的随口一应,绝对没想过不久后会再同他做生意。

      *
      房契一到手,丁娉舟便去找了李木匠,未来要开间蔬菜铺子,自然是要定制一批货架子。

      说明来意后,李木匠表示要现场量尺寸,这样画出的图样才更精准。

      这次丁娉舟没有事无巨细地上手,只在大方向上做了把控。

      “三层货架?”李木匠有些不理解丁娉舟所说的。

      这也不怪他。
      镇上乃至县里,菜店的货架大多只有一层。一来蔬菜水果可卖的种类不多,二来货量也算不得大。比起开店卖菜,更多商贩选择的是走街串巷叫卖,蔬菜放在菜筐里或者板车上才是常态。

      “对,上两层要倾斜,最好木框能单独拿下,方便清洗打理。”说着,她用墨笔在纸上画出了大概的轮廓。

      这下子李木匠清楚了,“和晾药架倒是有点像。”

      “是的。”她点了了点最下的方形,“下面打成柜子,用来存放货物。”

      “好,好,好。”这下子他有了思路,不过又对一事颇为困扰,“只是不知道其中间距给多大合适?”

      他不知道丁娉舟都要摆些什么蔬菜,个头又是多大,间距小了怕放不进去,若是太大,一般人又够不到上层的货物。

      这点对于丁娉舟来说不是问题,除了多层货架,店里还要摆放其他样式的货物平台,有的用来放置大型果蔬,避如西瓜南瓜冬瓜榴莲,还有一部分要专门用来展示。

      两人在屋子里来来回回的走着,期间丁娉舟说了一个又一个想法。

      李木匠只觉得这一天里他的思路有了极大的开拓,仿佛突然回到了还在当学徒的那个下午,眼前的店铺就是那个未经打磨的木桩子。

      “对了,还得麻烦您再打一个常规的小摊子。”她指了指门口的位置,“未来肉夹馍铺子要放在这里。”

      小摊在门内,购买的食客照例在街上排队,也不会影响店内买菜的客人。

      “这个好说。”男人摆摆手,“你这房子里可还有需要修缮的地方?咱把这十里八乡的匠人都招呼来,大家一起跟着忙活,不到半月就能正式开业了。”

      丁娉舟本来想等商量完这些再询问人手事宜,没想到李木匠直接提了出来,“那实在是太好了,李伯伯您真是我的救星。”

      “嗨,这都是小事。”联合老伙计们共同接单子,也是常见的事,自己一个人忙活这些,怕是会累吐血,要是有兄弟们的帮忙,不单是有钱一起赚,还联络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因着上次制作小吃车,李木匠和丁娉舟也算是熟络了,他对这姑娘的欣赏也是毫不掺假,只是涉及到钱财,还是需要说得明明白白。

      木料、人手、工钱、包饭否?

      李木匠以为这丫头再不济也得让父亲陪着,哪怕对方不说话,站在一边多少能当个吉祥物,没想到丁娉舟淡然独立地处理下所有事项,仿佛她曾千百次独自面对一切。

      明细写得清清楚楚,甚至不少李木匠从前没考虑的事情也列了进去,几乎杜绝了任何日后扯头花的可能。
      木匠再一次对她刮目相看。

      “我知道伯伯对待这种多人合作的事肯定有自己的手段,但是小侄事头一次经手,还是事事明晰比较好,以免他人的错处伤了咱们之间的和气。”

      明细上规定,每个匠人都需要在自己经手的物件下留下自己的标记,若是短期内出现问题,也好及时找出经手人。

      “这叫责任到人。”丁娉舟笑着说。

      李木匠大笑,“你这丫头,鬼精鬼精的。我觉得这法子好,咱们对自己手艺有数,刻标记更是习以为常的,百年后若是物件流传,咱不也让后人跟着长脸。”

      虽然用在“归责免责”上也不是头一次,但是这还是第一次有人明明白白的要求了出来。

      都是敞亮人,也能理解,只是怕有个别傲气的老伙计会觉得伤了自尊心。
      到时候这其中恐怕少不了他来调和。

      “娉舟,这事到时候由我来同兄弟们讲可好?”

      丁娉舟先是不解,反映了几秒才想通是为什么,“自然,到时候全权叫给伯伯,您就是工头!”

      “对对对,有什么事咱们叔侄两个商量。”自己欣赏丁娉舟,不代表旁的人也能,可并不是人人都能看得着别人得优点。

      最终,匠人们的施工地点就安排在蔬菜铺内,一来是宽敞,二来方便直接在现场比对调整。

      工钱支付按照市场价给,丁娉舟没有刻意压价,平日午饭时去转转,别的时间也不去碍事。

      餐食这事,一开始丁娉舟想要去百味楼订大锅饭,王大妮知道后,第一个反对。

      “百味楼,那,那多贵啊?大伯母做,你付给我工费就行,这菜啊肉啊都是现成的,费那个钱干啥?”一是为了省钱,另一方面,王大妮是真心喜欢做饭,简直到了忘我的境界。

      “一点都不累,一天十二个时辰,十一个半用来做饭都没问题。”站在灶台前,她手掌铁铲,真有那么几分挥斥方遒的风范。

      要不是丁娉舟看到她偷偷锤腰,还真就信了。

      第二天,做菜的事由沈德柔、丁老太和丁修齐共同完成。

      但是怎么说呢……

      “丁姑娘,你家这饭,不是我说,味道一天一个样,昨天我还觉得自己是神仙,今天就变成了——”后面那半句他没好意思说。

      丁娉舟干笑两声,没接话茬。

      这一大家子技能点只能做到每人点亮一样,王大妮的“厨艺技能”接近满级,似乎是吸收了所有人的同属性技能点。

      共同点也十分显著,其他人对着那些新式调味料无从下手,敢放一样,那都是妥妥的黑暗料理。只有自家娘亲好点,试探着放点生抽味精,别的什么都不用,除了味道寡淡点,一切正常。

      可自家爹,根本就是厨房杀手。

      就比如今天这道小炒肉吧,大伯母明明调好了料汁,只要爹爹等菜肉断生,调料撒进去翻炒均匀就能出锅的东西,出锅后味道竟然那样!

      她夹了一筷子小炒肉,放到嘴边了,想了想又放回盘子中。
      何必虐待自己。

      昨天的饭是大伯母做的,三菜一汤,都是硬菜,瞬间掳获了众人的胃。

      没想到才过去了一天,好日子就到头了。

      “好在有这卤肉和小咸菜。”一位匠人师傅感慨。

      见过亲人们对上调味料的束手无策,王大妮越想越不放心,今早竟然开口让丁娉舟准备十斤猪肉,要和她买的那些一起卤煮。

      这可是她第一次主动要丁娉舟准备点什么,问过原因后,她还觉得是大伯母多虑,现在只想说“大伯母料事如神”!

      小咸菜也是大伯母早些时候腌的,现在吃起来正正好,口感脆爽,十分开胃。

      主食是杂米饭和窝窝头——不敢用精米,怕太扎眼。

      咽下最后一块卤肉,丁娉舟决定不再去纠结“为什么现在才发现大家做饭这么难吃”,她看着碗里的炒肉犯难,直接丢掉浪费不说,恐怕爹爹也会难过。

      “丁姑娘,这炒肉……哎,这多好的肉啊,丢了实在可惜了。”说话的还是那位蒋师傅,这位说话一向爽直。

      甚至有点缺德——
      “你看我带回家喂狗行不行?”

      丁娉舟张了张嘴,突然叹了口气,“太咸了吧,狗吃多了也不好。”
      她想不明白,自己在一边看了个全程,过程中也没见爹爹另外放盐,怎么会这么咸?

      “一顿也没事,实在不行用水再煮一遍。”盐那么贵,谁家没事放这么多啊?

      “……行,那您记得放后院背阴凉的地方,要不然该坏了。”进了五月,晌午太阳一照,全天都热得慌,已经不适合留剩菜了。

      “嗨,这么咸,不怕。”

      见桌上的一大盘炒肉都没人动,丁娉舟把自己碗里的那几片都拨了进去,等待这些肉的,将会是一张血盆狗口。

      她拿着碗往后院走,刚掀开门帘,就看到立在一边爹爹,男人表情看上去有点受伤。

      丁娉舟张了张嘴,想安慰一句,实在又不想说谎,“爹,您没事的话还是去街口写信吧。”

      咸就算了,就当是呛了口海水酱油,可这里面还夹杂着另一种莫名的味道,好像她走在雨后大街上,突然让人泼了盆冰水、又遭了当头一棒。

      一口下去整个人都是懵的。
      难受,真难受。

      *
      那天之后,丁修齐除了烧火添柴,再不靠近厨房半步,路过厨房便眉眼忧郁,好似对着一道半生解不开的谜题发愁。

      不过这场景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很快,信摊前便迎来一位熟面孔。

      “修齐兄,王家那些事有眉目了,明日县令老爷来镇上升堂,就在前街口,你们全家人可一定要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8章 第 38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