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五代十国 ...
-
唐朝
一连数日过去,上下各地都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商人或许还可离开长安,可是这附近的农人又如何能离开自己的田地?而在这档口,本就蓄势待发的安禄山终于掀起了反叛的大旗。
虽然天幕已经说了十年战乱和德宗复位。可是,既然国都沦陷,那么还是有拼一把的希望。不然,这会被李隆基召唤过去,不也还是个死?
听到这个消息,李隆基并不慌乱,甚至于有种终于来了的感慨。不过,等他下令再次召集将军的时候,却一直没有等来信息返回。高力士的鬓角被汗水浸湿,招来可靠的下属,派出去探查。
不过片刻,却听得外面一声惨叫,李隆基诧异道:“外面这是怎么了?高力士,你去看看。”
不等高力士走到门外,李亨全身穿戴铠甲已经走了进来:“安禄山已经攻至洛阳了。”
虽然有天幕示警,然而毕竟已经安稳了好几代人。叛军声势浩大,乃至20万人一同攻向长安,沿途州县不敢迎敌。高仙芝和封常清如今也在洛阳临时招募军队。而那些精锐军队因路途遥远,就算得到指令,到现在也没有赶回。
李隆基的脸色一变:“那贼厮叛也就叛了。你怎敢披甲胄而来?”
李亨看着眼前的父亲,二十多前曾敬爱的父亲,道:“父亲,你年事已高,如何能守长安呢?我已决议,一定要平此叛乱,坚守长安。这关乎长安民众性命,如今不得不用下父亲的虎符了。”
李隆基只觉得这场景似曾相似,不仅是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奉了一位太上皇,自己也在父亲登基后不久就上位登基。只是,他从来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衰老,也会被太子逼宫。更不要提这什么天幕,将他批评的体无完肤。
“李亨,你怎么敢这么对朕?”
已经决议登上皇位的李亨淡然一笑:“我可不如父皇呀。”
*
秦朝
看到唐朝的节度使制度等,秦始皇眼眸一亮,果然历史证明他的决断是正确的。彼时,对于分封制还是郡县制曾有过争论。而目睹春秋战国五百年的纷争后,秦始皇对于分封制并不抱太大的期望。
身为周王,面对强大起来的分封国,也没有太大的话语权。就如同节度使一样,唐朝使用的是郡县制,但是兵权由各地节度使掌控,最后也会有强枝弱干的危险。不过,唐朝骤然兴起的危机,让秦始皇也陷入了沉思。
本来,他也觉得自己春秋鼎盛,并没有立刻立太子的想法。其实,前面各个秦王,都早早确认了继承人。现在原来的六国各地时不时有旧贵族起来作乱。若是真的有一天,危机骤然浮现,秦国的延续又当如何?而且后朝还有采用道教作为国教的,这也让他觉得新奇。
“扶苏,依照天幕所说,你可有和感想?”
“看天幕中所说,儒释道三家思想横行。虽然不知道这个释指的是什么,但是儒应当指的是儒家,道教也提到了老子和庄子。而看其体制,应当是郡县制,而非分封制。不然也不会是节度使叛乱。父皇,他们的版图也应当比我们秦国大得多。”这时,扶苏的眼眸也亮了起来:“他们能达到人口八千多万,必然有更多良田,才能养育如此多的民众。”
秦始皇又问:“天幕中,多次出现的那个可以写字,平展如绸缎的东西,匠人们可以试出来?”
扶苏连忙答道:“蒙恬将军已经有一版试验出来,不过现在还尚未出来。”
*
宋朝
辛弃疾看完此处,将桌子上的酒一饮而尽。他如今已经生出了白发,苦等了一生,却仍未等到宋朝北伐。回想当年,他年少时还曾在金朝参与起义,而后带着五十勇士在敌方军营中擒住叛徒,号召了上万军士一起反抗金国。
又到处一杯酒,敬当年一起抗金的义军:“壮士们,此杯与你们共饮。”
而后,他又屡次上书,屡遭弹劾,因为朝廷根本不想打回去,只想议和。并且,因他在金国长大,对他心存疑惑。
可是若不是靖康耻,若不是因为宋朝如此,他又怎么会在金国长大呢?遥看唐朝,就算国主弱,也还有忠心的节度使救援,抗击外敌。
宋朝将所有兵权收到自己手中,国主根本不愿意抗争。在他年少时,还听过岳飞抗金之事,并为岳飞之死痛哭流涕。
可如今,他都蹉跎了半生,连北伐的机会都没看到。若真的再往前生个十几年,哪怕在岳飞麾下抗金而死,至少也不遗憾了。
*
五天过去,天幕再一次浮现。
【十大女诗人,第七位,宋朝女诗人。史书未记载其名字,也未记载其生平。然而她的这一首词却震撼人心。
在讲述这一首词之前,我们先以另外一首诗作为引子。
述国亡诗
君王城上树降旗,
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
更无一个是男儿。
这首诗是五代十国时期,花蕊夫人所做。她本是五代后蜀国的妃子。蜀亡国之后,花蕊夫人被掠入宋朝。宋太祖召见她时,她有感而作。
彼时,安史之乱被归咎在杨贵妃身上,而后妃们明明居于后宫,如何得知朝廷大事?后蜀已亡,花蕊夫人作此感慨,有亡国悲愤,也未尝没有为女祸论的申辩。
而这‘不是男儿’的嘲讽竟也是宋朝的未来。因唐朝灭亡于节度使割据,宋太祖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调整文武关系。可是也从此埋下重文轻武的祸根。
在他死后,经历‘斧声烛影’,他的弟弟赵匡义登基,开始了后面赵跑跑一族的‘神奇’事迹。】
宋朝
赵匡胤震惊不已,一时间竟然不知是该先说重文轻武的祸根,还是自己的弟弟赵匡义登基。他不是不知道弟弟已经有了自己的势力,可是赵匡胤自己登基时长子才九岁。见多了主少国疑之事,他也不敢立刻立太子。
而经历过杯酒释兵权,他将大部分功臣都送回了老家享乐。他身边可信可用之人实在太少,又不敢将权力分出去太多。可是,自己的弟弟当时正当壮年,总还是可以信任的。最近几年,他也曾想过立太子,毕竟儿子们也都长大了。
只是,他总想着自己还能多活几年,太早立太子也不过容易父子相争。可是,谁能想最后被弟弟捡了个大便宜?
而且,就算兄终弟及,可是自己的儿子不能继承吗?瞬间,赵匡胤便冷了脸,既然都已经将自己杀了,那多杀几个侄子又有什么呢?
而赵匡义脸色就扭曲得多:“皇兄本就打算传位于我,就算没立太子,那也是没来得及。为何将来说我篡位?我不服。”
“赵跑跑又是何意呢?”赵匡胤命人将弟弟带过来,可是对于赵跑跑十分不解。
汉朝
韩信正在楚国,焦急的等待刘邦的到达。当年,他打败项羽之后,就被刘邦收走了兵权,被封了一个楚王。
而近来,刘邦巡游云梦泽,不日就要到达楚国边境。他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他上次来夺了自己的兵权,这次来又要干什么?
“要不就索性叛了!”韩信跟心腹气愤道,转头又犹豫了:“我本来就没有叛乱,干嘛非要担上这个恶名。”
“主公,要不要亲自拜谒汉王?”
韩信一脸郁闷:“若是去了,能不能回来还不知道呢。”
而后,天幕如期而至,韩信听完长叹一声,狡兔死,猎狗烹。功高盖主,不能急流勇退就是个死。赵匡胤可以杯酒释兵权,那他至少应该是个征战之主,可以压服众人。
而自己作为将军,不可不谓功高无二。如今,刘邦已经五十多岁,正是要在身死之前,平定所有可能威胁到自己后代的异姓王。
五代十国·后周
柴荣惊诧不已:“赵匡胤?他怎么成了什么宋朝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