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 21 章 ...

  •   夜风渐凉,晚宴也该散了,没有吃完的扇贝也都被顺手处理,贝柱烤干存放,剩下的贝肉与辣椒一起煸炒后用辣油封坛。

      潋滟多了两个装着零嘴的坛子,一个装满辣炒兔丁,一个仅有成人拳头大小,装了爆炒贝肉,窗户旁挂了一串烤干的贝柱,姜家人也把属于她们的那一份背走了。

      潋滟看着姜家人进院子,这才提了半桶水浇灭空地上的火堆,回屋美美睡了一觉。

      第二日,卯时的鼓声还没响完,桂花姐姐已经在外面叫门。

      潋滟睡眼惺忪得打开门。

      “小潋滟,洗把脸清醒一点,我们今天去外面吃朝食!”

      家里的手艺再好,也不如外面花样繁多,桂花天还没亮就已经兴奋得睡不着觉。

      小潋滟听话得去洗漱,完事从二楼带下一个自己编的提篮,里面放着卖衣服得来的银钱,折合有一百二十八两白银。

      桂花姐姐翻了翻篮子,问道:“我这里还有一百零五两呢,你怎么还带这么多钱?”

      “潋滟想多囤点东西,等天外飞仙来了就少出门。”

      “行吧。大不了到时候雇佣帮闲帮我们搬货。”

      桂花很是想得开,需要帮忙的活计多了,街上的帮闲才有活干嘛。

      “小潋滟,家里的井盐已经收了,等今儿腾出空坛子,就给你装点过来。”

      “谢谢桂花姐姐,潋滟今天想多买点粗盐腌肉,腌水产,还想多买几样宫前集市售卖的腌酱菜。”

      “我家也要买,虽然婆婆腌的酱菜也很好吃,可每一家做出来的酱菜都不是一个味儿!”

      潋滟洗漱完,两人从相邻的墙壁抄近道进了桂花姐姐的院子。今儿姜婆婆和怜怜婶婶在家看家,也是养精蓄锐,爱爱姨姨带着四姐妹出门购物,买卖是爱爱姨姨的主场,其她四人最多算是保镖。

      五人各提了一个篮筐,从姜家的西门出发,走不多远就是正热闹的鱼市,五人在鱼市边缘的小食铺坐下,点了四碗莼菜鱼片羹。

      莼菜是欢喜河里采摘的新鲜嫩芽,做鱼羹的水是摊主特意购置的甜井水,鱼片用的是哪种鱼,则取决于当日渔船的收获。

      客人付完钱,摊主才从隔壁的鱼铺挑选活鱼,开膛切片,一碗鱼羹吃得就是一个新鲜。

      潋滟和桂花姐姐分食了一碗莼菜鱼羹,莼菜滑溜溜得像是果汁做成的果冻,鱼片则鲜甜得很,没有一点腥膻味儿。

      说是分食一碗,潋滟也只喝了三口罢了,她还要把肚子留给其它好吃的。

      果然,一碗鱼羹对姜家人而言也就是开胃菜罢了,几人又走了几步,停在一个做饭卷的小摊车前面。

      方整的金黄色豆皮覆盖上一层软软糯糯的白米饭,再在其中撒上切碎的炸小鱼,切成段的脆油条,鲜甜的嫩豌豆、酸萝卜干,剁成渣的咸鱼,切成细丝的甜卷心菜,最后用油纸把豆皮卷成圆筒形状,用手拿着就能边走边吃。

      米饭撑肚子,潋滟只咬了一口就不吃了。

      吃完扎实的米饭卷,五人再次停在一个小摊车前,这一次潋滟要了半个炸鱼饼。

      一块炸鱼饼有成年人手掌大小,内馅是挑去鱼刺后剁成茸的新鲜鱼肉,鱼肉只用了胡椒粉提味,咯吱脆的外皮是调和了鸭蛋的酥脆面壳,只比鸡蛋面糊的味道稍逊一筹而已。

      潋滟特别喜欢这种调味恰到好处的炸货。

      吃完鱼饼,五人也走过了鱼市,到了朱雀大街和孔雀大道的交汇处,官桥如同一个青色彩虹,拱立在两条街道交汇处的欢喜河上。

      官桥是望云城的交通要道,桥身虽然宽阔结实,桥上却不允许人停驻做买卖,走过鱼市,要想继续吃东西,就只能顺着朱雀大街往北走,一直走到宫前集市。

      宫前集市又叫廊下集,得名于朱雀大街北头两侧的一段长长的游廊,游廊可供行人遮风避雨,久而久之,那里就成为超越鱼市的热闹集市。

      廊下集东面是望云城的衙门官宅,北面有凤凰宫的禁卫,便是成日里不干人事的混混都不会在这种地方动手滋事。

      五人坐在摊主提供的长凳上,一人一碗红糖凉粉吃得不亦乐乎。

      喝完凉粉,姜家人又一人要了一个脑袋大的葱油饼,潋滟却是一口也吃不下了,只能不时抽抽鼻子,分辨晨风送来的各种香味。

      吃完油腻腻的饼子,爱爱姨姨又从一个卖浆水的摊车那里,买了一盆温热的茉莉花浆汤,五人的手都洗得干干净净,擦干手上的水渍渍,还能嗅到一股似有若无的茉莉花香气。

      潋滟在卖浆水的铺子那里买个一盒茉莉花香的澡豆,一个成人拳头大小的木盒装的澡豆,就花掉了潋滟一千铜币。

      一路吃吃喝喝,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巳时,朱雀大街路西的店铺陆续开门。

      一行人先进了望云城的盐行。盐行的零散买卖很是自由,但想要整麻袋得大量买盐,却需要掌柜的前来登记,潋滟直接蹭了平安客栈的份额。

      盐行有粗盐和细盐两种,粗盐有无法忽略的苦涩味道,两种盐都是五十斤一麻袋,粗盐一袋一千五百铜币,细盐一袋五千铜币。

      即使富贵如姜家,也往往是用粗盐腌制食物。爱爱姨姨一口气要了三十袋粗盐,由盐行雇佣帮闲送到姜家西门,怜怜婶婶验货无误后自会结账。

      盐行旁边就是望云城最大的酱菜铺子【百味斋】。爱爱姨姨惯常以买酱菜的方式获取各种陶罐、瓷罐,潋滟也就不免受其影响。

      【百味斋】的酱菜并非店铺自行腌制,而是由其掌柜搜罗收购城内优质酱菜,再将味美的酱菜转卖给酒楼和望云城居民,若真论起来,百味斋里的味道怕是不下千味。

      潋滟要了一罐酸豆角、一罐泡椒、一罐甜辣萝卜,一罐虾酱,一罐红油腐乳,用的都是店里最小的五寸高的坛子,挑好的坛子同样被先行送往姜家。

      出了酱料铺,几人又直奔成衣坊,一家子里没一个精通针线,打猎又比较费衣服,姜家也算是成衣坊的熟客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第 21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