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文啦!
在武侠和历史之间徘徊了很久最后选了历史题材,想着直播体应该不用查太多资料(综武侠的话要补的原著也很多本……),结果真写起来比综武侠更麻烦_(:з」∠)_
下一本一定写个不用查资料的题材x
因为写的是历史相关,可能每一章都有很多资料备注(第一章就有两千字左右,太吓人了)
有时候我翻书看到有意思的也忍不住想分享,觉得太麻烦的可以在看完正文后直接点菜单的“切换章节”~ww
.
【划重点】
本人并非历史专业,就算参考了各种资料也一定错漏不少。
因此请勿将本文所采用的任何历史知识当做绝对正确!
一切以考古文物、传世文献、各类专著为准,希望各位能多方阅览、对照,得出自己的判断。
.
【本章的备注与资料】
1.
女主所处的时代属于科技发达的未来,已经开始星际航行的那种。
2.
虚拟世界和虚拟现实空间不同。
虚拟世界属于普通的网络世界,虚拟仓登陆后所有人都可以使用;虚拟现实空间属于能够百分百模拟现实感受的专业程序,需要特殊设备辅助。
3.
智能管家大白的形象可以参考《超能陆战队》。
4.
虚拟现实空间的季节定在炎夏,是因为扶苏自裁的时间大概是七八月。
公元前210年7月沙丘政变,9月之前胡亥就登基了,推算时间扶苏自裁应该是七月末八月初的样子。
自裁当时的场景没记载,只有扶苏“入内舍”的描写,姑且当成是在上郡的官署里。
5.
据《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当时一般用马车载人,牛车载物;适合长途旅行的车辆有两种。
①辒辌车(音同“温凉”)。前有类似黄包车的半封闭驾车位置,后有封闭车厢,带窗户,后开门。具体样子可以参考秦始皇陵出土的铜车马。
②辎车。形制类似辒辌车,只不过没窗户。
(辒辌取意自窗户能调节温度,闭之则温,开之则凉。)
另。
李斯以为上在外崩,无真太子,故祕之。置始皇居辒辌车中,百官奏事上食如故,宦者辄从辒辌车中可诸奏事。——《史记·李斯列传》
李斯这么干之后,辒辌车也被当做专业丧车用了。
(辒辌车:想骂人x)
6.
秦时出行不能回头,属于普遍禁忌。
睡虎地秦简和天水放马滩秦简的《日书》里都有类似表述,一说上了车就不能回头,一说出了大门就不能回头。
另,很有意思的是,《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里列举王子今先生统计的数据,一年里,《日书》里各种不适宜出行的天数达到了355天,排除可能重复的也有165天。
就很想吐槽,真按忌讳来,秦朝人真的有能出行的日子吗……
7.
始皇帝三十五年发生的事详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虽然坑杀事件是因术士而起,杀的最多的也可能是术士,但被活埋的儒生是明文记载了有四百六十多人。
8.
扶苏的性格参考史记的记载。
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史记·李斯列传》,赵高语。
扶苏为人仁。——《史记·李斯列传》
数直谏上。——《史记·李斯列传》
虽然关于他的记载确实少,但还是能勾勒出个大概的。
另,扶苏劝谏的那段话原文如下:
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9.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典出周厉王时期。
厉王八年(公元前870年),周厉王暴虐侈傲,国人公开议论他的过失,厉王大怒,把议论过的人都找出来杀掉,以至于后期国人都不敢开口说话,“道路以目”(路上相见只互相递眼色)。
厉王得意洋洋,说自己能平息人们的非议。召公劝谏,说出了包括“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一大段名言,有兴趣可以看看原文。
看《中华历史纪年总表》,厉王二十一年开始基本连续六年大旱……这前科累累的家伙竟然还能坐稳位子,神奇——顺便,厉王二十一年(公元前857年),先祖非子被分封于“秦”地,开启了秦人的历史。
厉王三十七年(公元前841年),失去民心的周厉王被暴动的国人驱逐,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这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哦!
(《国语》传为左丘明所作,但存疑,此处采用左氏所作的说法)
10.
扶苏出咸阳在秋季是私设,考虑这一年已经发生了不少事,而且秋天跟这场景比较搭x
11.
秦代的旅舍系统,参考《中国风俗通史》,有以下几种:
①邮舍(五里一邮)(主要负责传递政府公文,也可以留宿政府官员、监察盗贼)。
②亭舍(十里一亭)(主要负责防备盗贼等犯罪行为,也可以接待官员和平民)。
注:按文献“邮”的数量该是“亭”的2倍,但据尹湾汉简,东海郡亭数为邮数的20倍以上。实际情况存疑。
③传舍(可能是三十里一传,一般在县级以上行政单位)(除去传送公文外,兼职免费按级别为官员提供食宿,需凭传信和官方证明入住)(有厩置,养马,可以提供交通工具)。
④逆旅 / 私馆(私人开设)。
12.
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史记·蒙恬列传》
按《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京畿地区的驰道应该是不准皇帝以外的其他人穿越、行走的。不过直道这时候刚开始修,到嬴政去世也才修完大概,应该不适用禁令。
13.
扶苏的职务正式名称应该不是“监军”。
据《中国军事通史》秦朝卷:《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护军都尉,秦官”,表明秦代设有专门监护部队行动的军官,即“护军都尉”。
沙丘政变后,胡亥矫诏赐死扶苏和蒙恬的同时,派王离接替蒙恬的职位,又“以李斯舍人为护军”(《史记·蒙恬列传》)。
《军事通史》没有明确扶苏的职位是否就是“护军都尉”,我的精力也不够再去查阅其他资料,姑且搁置,只用了模糊的“监军”称呼。
14.
一点读书分享,来自张分田先生《秦始皇传》:
【中国古代大儒一方面真诚地宣扬“仁者爱人”,鼓吹仁义教化之政,另一方面又斥责违背纲常的“小人”、“女子”和“夷狄”是“禽兽”,甚至主张以重典严刑惩治各种“禽兽”,这也堪为典型事例。
其实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社会结构本身内蕴着暴虐的属性,维护这种社会结构的观念、道德、制度和法律无论包含着多少精华,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逻辑性的悖谬和现实性的伪善。这就是社会性的暴虐。
在中国古代,专.制主义是各种宏观的、微观的社会结构的本质属性。这种社会结构注定无论实行“德政”的君王、讲究“孝慈”的家长,还是主张“爱人”的学者 ,都难免“暴虐”二字,更何况那些不搞德政、不行孝慈、不讲爱人的人?】
另,这本书的“封禅”一节,作者对泰山封禅时讨论半天没论出个章程的儒生们骂得非常犀利,而且很好玩,看的时候笑死了,附原文如下:
【“俗儒”、“小儒”、“贼儒”、“腐儒”、“鄙儒”、“无行文人”。这批人固执经典,恪守师说,他们的特点是:坐谈立议,无人可及,而临机应变,百无一能;道德说教,头头是道,而名利之心,溢于言表。因此,当秦始皇诚心诚意地请教封禅问题时,他们演出了一个四部曲:第一部大讲圣道,促成封禅;第二部翻检经典,一无所得;第三部各执一词,莫衷一是;第四部惹怒皇上,滞留山下。】
这次封禅时群儒的拉胯表现,直接导致了始皇帝对儒学的偏见,成了之后“焚书坑儒”事件的诱因之一。
而且据书中描述,当时齐鲁一带有两大文化特产,“仁义之道”(儒学)和“方仙之道”(求仙问药),秦始皇巡游至此,“封禅前后也遇到一批大骗子”、“上了大当”,封禅之后,儒者遭到始皇帝鄙弃,而术士们则成功博得青睐,成了此次东巡“最糟糕的一个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