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 13 章 ...
-
成长意味着改变——脱胎换骨的改变,意味着需要调动自己所有的感官来认识这个世界,以及和这个世界的人建立联系。
一个人的成长和一头小鹿的成长,一只蝴蝶的成长从本质上来说没有区别——出生、长大、衰亡、腐败。只是拜我们两只耳朵之间那团黏糊糊的大脑所赐,我们想要从这个美丽的星球上得到的东西可比小鹿和蝴蝶多得多了,所以,事情就会无可避免地走向复杂。
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李多鱼是个让老师头疼的孩子。
一个星期总有那么一两次会迟到,经常不能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家庭作业,课堂上总是走神,或者做小动作,优点是很少讲小话。也丢过课本。考试成绩惨不忍睹,靠一己之力,常年拉低班级平均水平,会被留堂背书和补做作业,但从来没有被请过家长。
但是,李多鱼的每一次迟到都不是因为睡懒觉。奶奶起得早,她也起得早。她是个让老师头痛的孩子,同时也是个精力旺盛的孩子,还是个不需要奶奶操心的孩子。
早上,她像只鸟一样快乐地飞出家门,然而,要是在路上碰到了她感兴趣的东西,比如一条横过马路的蚯蚓,一只翩翩飞舞的美丽的蝴蝶,蚂蚁窝,水渠里的蝌蚪,长在田埂上的禾泡,秋天里刚码好的稻草垛,冬天的雪等等,她就会忘记上学这件事。她没有手表可以看时间,不能够明确感知时间的流逝,直到她走进静悄悄的学校,她才知道她迟到了。
有次写作文,题目是《我的妈妈》。
李多鱼没有写,语文老师催了好几次,她还是没有写。
语文老师特别生气,严厉地批评了她,说她不思进取。
李多鱼困惑地说,我没有妈妈,怎么写?
语文老师突然沉默下来,眼睛里的严厉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教室里很安静,只有她们两个人,天色渐渐暗下去,光线变得异常温柔。她和李多鱼一起离开学校,在学校门口的杂货店给她买了一个很大的果冻,果冻里面还有果肉,是葡萄味的。那是李多鱼第一次吃到那么好吃的果冻。
教过她的每一任班主任都帮助过她,或多或少。他们帮她复习课堂上讲过的内容,教她不会做的题,最后看着她仍然一脸无辜茫然的表情,无奈地叹息。
她不明白学习的意义,也没有意识和能力去弄清楚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何况,还有比学习有趣得多的事情等着她去做。
成为一名初中生后,班主任老师秉承先进带落后的教学方法,让她和班上成绩最优秀的一位女孩子成了同桌。
以前也有老师用过这招,效果等同于没有。原因是那几个不幸和她成为同桌的优秀同学,仗着学习好老师宠都不大瞧得起李多鱼。他们会忍耐她一段时间,然后找个理由跟老师申请调位子。
那位女孩叫文若琳,既是班上的学习骨干,也是班上的文艺骨干。她诚心诚意地想帮助李多鱼。
“你成绩不好,并不是因为你学不会,而是你压根就没有学。”她说,“难道你没有发现你很聪明吗?”
有很多人对李多鱼说过,你不笨只是不够努力。
但从来没有人对她说过,你很聪明。
这是来自同龄人的肯定,简直让李多鱼受宠若惊。
“可是,学习没多大意思。”
“你需要多看书,那样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文若琳不容置疑地说。
她真是比老师还更像个老师。奇怪的是,老师说的话李多鱼不大听得进去,但文若琳说的话一下子就被她听进心里去了。
李多鱼无知地问,“是课本吗?”
文若琳愉快地笑了起来,“不,不是的。比如《西游记》《三毛流浪记》《鲁迅文集》《平凡的世界》之类的。”
“我家只有课本。”
“没事,我给你带书看,我家有很多课外书。”
文若琳说她爸爸妈妈最舍得给她买的礼物就是书,六一儿童节送书,生日送书,考试成绩不错送书,作文比赛得奖了送书,凡事都可以送书给她。
她和文若琳仿佛来自两个不同的世界。
第二天,文若琳给她带了一本《三毛流浪记》,李多鱼一下子被深深地吸引,她挤压能挤压的所有课余时间来看书,包括吃饭的时间和上洗手间的时间。
文若琳说,“看吧,你是喜欢阅读的,你只是不知道而已。”
文若琳像是一艘快艇的掌舵手,把李多鱼载进阅读的海洋。
李多鱼沉浸在阅读的时光中无法自拔。
后来发展到上数学课也看,被数学老师缴了书,说看她表现,表现好,书才会还给她。
紧接而来的数学随堂测试,李多鱼考出了一个相当差劲的分数,李多鱼觉得没什么,她已经习惯了。她只是担心文若琳的书。
让李多鱼感到抱歉的是,文若琳的反应很大,似乎考出倒数名次的那个人是她自己,而不是李多鱼。
她疑惑地看着李多鱼,漆黑的眉毛皱起来,嘴唇紧紧闭着,大脑飞快转动。
沉默了一会儿后,她说,“看来我们得改变下方法。你要是上课能跟着老师来,提高课堂效率——你知道,有人的课堂效率是非常高的,老师讲过的内容,不但全部能吸收,还能举一反三,所以会有大量的时间来做学习之外的事情。如果你能做到上课不走神,集中精神,不做其他与上课内容无关的事,不要说全部吸收,就是吸收一半,一小半,我都继续带书给你看。”
有史以来第一次因为糟糕的学习令李多鱼产生了负罪感。
她说,“你放心,为了那本被老师缴掉的书,我也必须对上课这件事情重视起来。”
文若琳是一个相当执着的姑娘,她会检查李多鱼的课堂笔记,还会从她妈妈给她买的辅导书上挑题目给李多鱼做,直到她验证了李多鱼上课的确有认真听,才罢休。
李多鱼对文若琳的回报是带红薯干,盐水花生,杨梅饼,李子干,桃皮等等家里做的小吃食给她吃。文若琳很喜欢吃,她说,从小到大,她爸妈极少给她买零食吃,也几乎不给她零花钱。理由是,不能从小培养她好吃懒做乱花钱的习惯。
一天放学,两人推着自行车走在夕阳里,李多鱼问她,“学习是为了什么啊?”
“为了上大学。”文若琳说,语气十分理所当然,“也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了解这个世界。”
“大学?”对十六岁的李多鱼来说,这真是一个陌生的词。
接着文若琳用了半个钟头来对李多鱼解释大学是怎么一回事。在文若琳的描述里,大学是天堂般的存在。
李多鱼彷佛被一道光击中。
当她再次翻开课本,课本里铅灰色的字不再是冷漠的符号,它们变得可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