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第二十四章 ...

  •   【这幅龙虎蚌壳陪葬图,是1987年在河南濮阳市伴一阵施工挖掘声中被发现的。当年本意是为修建水库,却意外挖出了仰韶文化遗址。

      墓主人骸骨两侧的龙与虎由蚌壳排列组成。
      一方面佐证了贝类在上古时期有着荣耀与高贵的象征含义,另一方面它将中华龙崇拜的历史轨迹往前推进了一千多年。

      这个“一千多年”是与此前的考古成果作对比。

      在1984年,辽宁先出土了红山文化龙形玉器,距今有五千年历史,当时被认为是“中华第一龙”。

      等到濮阳墓穴进行了碳十四检测,发现蚌塑龙的年代约距今六千六百多年,误差不超过±135年。
      它属于比红山文化更早的仰韶文化,于是“中华第一龙”的宝座就换了条龙坐。

      濮阳墓穴不只在龙文化考证上有着历史意义,它更重要的作用为中国二十八星宿形成概念形成的时间再添一件极其重要的实物佐证。

      不知有没有人听说过二十八星宿起源之争?

      这种争辩兴起于十九世纪下半叶。

      一些西方学者比如韦伯、伯吉斯等认为中国的二十八星宿起源于印度。
      一些人认为起源于巴比伦,还有日本人认为二十八星宿起源于西方。

      后来,争论的焦点主要聚焦于中国与印度谁先谁后之上。

      终于,1978年中国出土了文物。来自曾侯乙墓的一只漆箱,上有一幅完整清晰的天文图。
      中间是「斗」的篆体,而「斗」的周围遍布了二十八星宿名称,两端有着苍龙与白虎表示东西方位。①

      据考证,曾侯乙葬于公元前433年。
      这说明至少在战国早期,中华就有了完整的二十八星宿体系。

      依据文献做再多的辩论,都比不过实物的佐证。

      曾侯乙漆箱是世上被发现的最早的二十八星宿图。
      这就是实打实的证据,力证中华二十八星宿起源说,让那些疑中说闭嘴。

      战国有了完整的二十八星宿与四象图,那么它的形成时期必定比这要早得多。
      四象一词的文字记录最早见于《易》,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此处的四象,指的是太阳、太阴、少阴、少阳,而非天文学上的星宿四象。

      故而以往有种说法,星宿四象成形于秦汉之际。
      曾侯乙漆箱的出土表明青龙与白虎作为星宿天象的时间远远早于秦汉之说。

      它究竟起源于何时?

      濮阳龙虎蚌塑墓让四象的起源往前推到公元前四千五百年,仰韶文化时期。

      如果对仰韶文化没有时间概念,它是公元前五千年到公元前三千年。
      对比夏朝起于公元前两千多年,仰韶文化属于史前文化。

      考古学与天文学,一个勘地一个观天,两者却奇妙地交汇在中国古代方位相关的最早天文图上。
      正是在濮阳西水坡四十五号墓中,由蚌壳堆积成的青龙、白虎、北斗古老星象图。】

      朱元璋瞧着水镜内的图片,以他的眼光去看这个墓穴,不得不说它很简陋。
      不过,这是几千年前的墓穴,那就令人肃然起敬了。先民的智慧令人敬佩,当时已经能夜观星象,构建出青龙白虎与北斗星象。

      比起敬佩先民,更令他在意的是“西方”。

      十九世纪,那些人竟敢争论中华与印度谁是二十八星宿的创建者。
      东瀛更是大胆,居然否定了中华正统,转而认西方为星宿学说源头。倭人果然不是好东西——该打!

      这不是朱元璋第一次注意到水镜中透露出的西方问题。
      由视频可知,后世中华使用的计数与纪年方式改变了,用起与过往两千多年截然不同的历法。

      朱元璋的认知里,自古以来历法代表皇权。
      这片土地上必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才会有如此彻底的历法改变。

      改变的源头可能就是水镜偶尔飘过的“工业革命”四字,距离洪武末年居然只有三四百年。

      这段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能发生些什么变故呢?
      让他完全无从理解人为技术怎么能步入近似神技的领域。

      朱元璋不愿承认有什么地区能撼动他想建立的天下朝贡秩序,但与传统相悖的违和点一次接一次出现,让人忽视不了。
      从水镜影像的零碎线索中,指出了一个未来的遥远的威胁——西方。

      水镜继续:

      【对于濮阳墓的星象图认定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波三折,差点就要与它失之交臂。

      当时,考古发掘的环境与条件并不好。
      八三年,濮阳地级市成立。四年后要修建的水库是市政民生工程之一,建造引黄供水调节池。

      根据《文物法》规定,大型工程都有文物局跟进,确保地上地下没有文物才可以施工。
      当年却必须顾忌水库工程建设的迫切性,只能一边开挖施工一边考古,一旦有重要遗迹就停止工程。

      不难想象一边是挖土机轰鸣,一边是考古队抢时间确定有无重要文物。
      从四月开挖,五月中旬发现一处文化遗址,定名为濮阳市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

      考古队经过审批继续发掘,而另一边水库的建设也没停下脚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五月到八月上旬却一直没有能发现高价值的文物。

      考古是细致活急不得,水库的修建却刻不容缓。
      另外,当时发掘考古的费用是水库工程建设方出资。又向人要经费,又要延长对方的工期,可想而知发掘过程产生的矛盾不少。

      重重压力之下,如果再无收获,这场考古发掘很快就不得不到此为止。

      事情的转机在8月17日,对137号的探方中,龙虎蚌塑墓穴惊天出世!
      刚开始乍见墓穴,不少人都不敢把蚌壳堆积的图形认作是龙与虎,不敢将它们与史前文物遗迹关联到一起。

      后来经过多方专家考证,以及使用了碳十四等科技手段,确定此处墓穴的古老历史。

      不过,将墓穴与天象图联系到一起不是出现龙虎蚌壳图形就够了,更关键的是骸骨底部的北斗星蚌壳图形。

      此处,要说一段遗憾无穷的往事。

      在考古公开简报绘图上,墓主人的骸骨脚下有蚌壳堆出三角形,其东侧有两根人腿骨。
      后来拍摄的照片上,两根腿骨却不见了。这个细节差别非常重要,有了腿骨才能判断是北斗星图形。

      据悉,此处墓穴发现后,虽然尽力做了保护,但还是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损毁。
      有人要看热闹,故意把帽子弄丢,以捡帽子为理由跳入坑中,但是踩碎了遗骸头盖骨。
      另外,象征北斗斗杓部分的腿骨也在混乱人群里不翼而飞。

      如果墓穴只有龙虎两种图像,难以证实它们一定代表星象,而有了北斗就不一样。

      古时把星空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宫。北斗居中,而四方四宫管辖二十八星宿。因此有了北斗,墓穴布局才能被证实为星象图。

      要证明存在北斗星象,仅有蚌壳堆成的向北的三角形还不够。
      蚌壳三角形是斗魁,东侧横着的两根腿骨是斗杓,缺一不可。

      可能会有人好奇,为什么斗杓必须是人骨,不能是蚌壳吗?

      这点专家给出了解释。

      《周髀算经》,目前已知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其中提到了一段话。“髀者,股也……髀者,表也。”

      髀的本意是大腿骨,而古人在观察影子时在地面垂直竖立的杆子被叫做表,它也被叫做髀。
      有理由推测,最初的测量杆子就是使用了人骨。人骨测影是在观察天象,将人骨用作北斗斗柄,更表达了一种祭祀的含义。②

      遗憾是墓穴被损毁了部分,也亏得考古队简报中留有人骨图样,这才能进一步确定古老天象图的假说成立。

      它为“四象二十八宿”起源中国一说提供了强有力的实物支撑,也让中国可考的天文历史提前到了公元前四千五百年。
      这个时间打破以往在埃及金字塔发现的最古老天文图记录,比之更早两千多年。】

      嬴政凝视水镜。从上次看到的始皇陵陪葬坑表格到这次的古老墓穴,后世之人是有古墓真敢挖,把这叫做了考古。

      不知那个世界的始皇陵被考了没有?
      不愿想象那种场景,而他对后世的纪年与计数方式很是好奇。

      不是说百代皆行秦政法,可在这历法上,咕咕所处时代的纪年方式不同了。
      使用一串数字,前面不加帝王或朝代称号,为什么呢?

      还有西方、日本、印度又是何地?竟是敢质疑二十八星宿不是起源中华。

      地图!
      水镜里敢不敢放一张后世的地图给他看看!

      地图暂时没有,镜面里切到一张简易手绘画。

      嬴政看不懂。

      中间是一个球,它外围绕了一小一大的两个圆圈。
      两个圈圈上各有一个小球。三个小球的颜色都不一样,分别是金蓝红。

      这是要说什么?

      水镜:【现在我们知道了中国很早就研究起了天文。一定有人问研究天文有什么作用?

      这里让我先扣个题,本集《墓中星河让秦始皇成为反诈达人》。
      假设嬴政有超时代的天文知识,他可能会延年益寿,你们信吗?】

      嬴政:居然聊这个!细说!他的精神高度集中起来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