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钗头凤 ...

  •   本来不想八陆游和唐婉的,因为陆游比较有名,许多人对他停妻另娶,还写词怀念前妻的行为不满,认为他表里不一。可我并不这么认为,因此不想引起争议。但在朋友的强烈要求下,还是决定818他们给不知道的人看看。两人皆已做古千年,情思却仍旧刻在沈园的白壁上历史的轮廓里,并将一直留传下去,任凭后来人随意评说。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最先知道钗头凤是在金庸的书里,黄蓉与郭靖分离后大约是写了这首词送去给郭靖,当时觉得真是凄婉动人。于是动了心思查找。

      后来知道了这首词背后陆游与唐婉的故事,更是叫人唏嘘不已。我还曾为此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可惜找不到了,我再写一下吧。
      陆游20岁时与表妹唐婉成亲,成亲后两人感情甚笃,陆母看不惯认为唐婉消磨了陆游的斗志,遂强制拆散两人。
      后来陆游另娶,新妻有孕,唐婉知道后才另嫁他人,多年后两人不小心于沈园重逢,沈园是当地一个姓沈的大户人家的园子,大约两人感情好的时候也曾来过。
      旧地重游,物是人非,陆游感概万千。于沈园墙上留下词曰:“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婉听说了这首词后大恸,也写了一首钗头凤和道:“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一年后唐婉病逝,陆游于世间游离求索,官场从未顺遂,感情也满腹愁思。
      又四十年,陆游重游沈园,看到四十年前自己题在墙上的钗头凤以及唐婉后来的和词,伤痛难抑,又写了两首诗。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我向来认为写抒情的文,不仅要有才华,还要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我相信陆游对唐婉的感情是真的。但我们不是古人,不知道当事人的种种。只能从他们最后的行为和结果去揣测事情的来龙去脉。我相信,诗名遍天下的陆游也不需要用两首酸诗去博个痴情的名头。因为,在当时只有像:“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杜牧才是情圣的代名词。痴情的男人只有当代人才奉为至宝。

      ==========================
      此文曾在别处发表,有同学说陆游害了唐婉一生,实为不耻。喜爱务观诗词的某作深为自己偶像不表。因此有了下面这段话。

      十二月到抚州任所。他一方面用大量精力处理因茶盐官卖后,茶盐户破产,被迫采取私贩和闹事进行反抗而引发的各种纠纷和诉讼;另一方面上书朝廷,主张严惩不法官吏向茶盐户收纳高额茶盐税,趁机大量搜括民脂民膏的行为。

      淳熙七年(1180)春,抚州大旱。五月大雨,山洪暴发,没大片田地和村庄,洪水冲到抚州城门口,百姓饥困潦倒。陆游密切注视灾情发展,写下“嘉禾如焚稗草青,沉忧耿耿欲忘生。钧天九奏箫韶乐,未抵虚檐泻雨声”诗句,同时上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在未征得南宋政府同意前,他先拨义仓粮至灾区赈济,使灾民免于饥饿之苦,然后奏请拨粮和给江西地方官下令发粮,并到崇仁、丰城、高安等地视察灾情。这一举措有损朝廷利益,十一月,被召返京待命。

      行前,从宦游四方所搜集到的100多个药方中,精选成《陆氏续集验方》,刻印成书,留给江西人民,表达他的为民之心。

      次年(1189),光宗即位,改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于是他连上奏章,谏劝朝廷减轻赋税,结果反遭弹劾,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再度罢官。

      有人专门考证了,唐婉的名字是从清朝才开始出现,而陆游与妻子的故事则是后人周密在<齐东野语>里写的。而齐东野语出现之前,只有两个与陆游同时代的人曾写到过陆游的钗头凤这首词,一个是同时代的陈鹄,《耆旧续闻》卷十写道:
      “余弱冠客会稽,游许氏园,见壁间有陆放翁题词云:“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笔势飘逸,书于沈氏园。辛未三月题。放翁先室内琴瑟甚和,然不当母夫人意,因出之。夫妇之情,实不忍离。后适南班士名某,家有园馆之胜。务观一日至园中,去妇闻之,遣遗黄封酒果馔,通殷勤。公感其情,为赋此词。其妇见而和之,有“世情薄,人情恶”之句,惜不得其全阙。未几,怏怏而卒。闻者为之怆然。此园后更许氏。淳熙间,其壁犹存,好事者以竹木来护之。今不复有矣。”

      紧接着,时代稍晚的刘克庄在《后村诗话续集》里也提到了这个故事:
      “放翁少时,二亲教督甚严。初婚某氏,伉俪相得。二亲恐其惰于学也,数谴妇。放翁不敢逆尊者,遂与妇诀。某氏改事某官,与陆氏有中外。一日通家于沈园,坐间目成而己……”

      这两个记录因为与陆游的年代较近,又语言平实,应为真实记录。而齐东野语则可能是根据这两个笔记而成加以润色的故事。

      因此,咱们只知道结果,并不知道事情真相。单就陆游这一辈子做的事情来说,就算他对不起唐婉一个人,但若对得起天下人。那也不可污言之。
      个人愚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