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养鱼 ...

  •   1993年的夏天,林文涛高中毕业了。
      话说,像他们家这样;父母都是文盲和没有半点人脉关系的家庭,毕业后的他,以后在生产队里务农,便是看起来没有选择的出路了。
      只是在他看来,种甘蔗先不说赚不赚钱?肯定的是;种甘蔗绝对是非常辛苦的事情,尤其是在冬天收获的季节,为了能及时把甘蔗运到糖厂,蔗农得风雨无阻在田间劳作。

      作为一个高中毕业生,林文涛不想和父母一起种甘蔗,他觉得像他这样的年轻人种甘蔗很丢人。
      他想;不管自己以后如何?那总得比父母有出息吧!如果自己以后种甘蔗,那就跟父母没有什么区别了。
      人在生产队里,不种甘蔗?还是能做什么?那些天,林文涛一直在思考着。思来想去,他觉得自己可以养鱼。
      相对于种甘蔗,养鱼就体面很多,而且养鱼也一样可以挣到钱。再来就是,生产队里就没有人养鱼,如果他养,那就是第一人。

      虽然暂时没有养殖技术,但他认为这不是很重要,因为他完全可以去书店买那些,养鱼知识的书籍来看,并且他还能向李东平的父亲请教养殖技术。
      养鱼技术的书籍,他很快就买来,那本《高效池塘养鱼》是他在鱼峰路的新华书店买来的,一百多页的书,他花了三天的时间,认真看完了。
      读完《高效池塘养鱼》,他觉得收获挺大,在书里他了解到了养鱼的一些基本东西。比如,池塘挖多深才是最好,比如,一亩水塘投放多少育苗最合适,比如,养鱼人要有一套供氧装置,等等。

      养鱼必然得要有合适的鱼塘,但生产队里可没有现成的鱼塘,让他来养鱼。
      没有鱼塘那只能自己动手挖,地址他已经选好,那就是在‘野猪山’的山脚下。
      一直以来,野猪山的山脚都有一片低洼地,那片低洼地多半在春夏季节形成水洼,而到了秋冬的干旱季节,低洼地里便没有半滴水。
      而且‘三千河’就从野猪山的山脚经过,到时候鱼塘挖好后,林文涛完全可以从‘三千河’引水到,挖好的鱼塘里,也就是说,只要在野猪山的山脚,那片低洼地挖出一个鱼塘来,是不用担心没有优质的水资源。

      感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林文涛,在那一天对父母说:“以后我要养鱼。”
      他的话显然让父母一头雾水,父亲一连三问:“养什么鱼?在哪里养鱼?你会养鱼?”
      林文涛说:“就在野猪山脚挖个鱼塘……养鱼有什么难的?”

      毕竟年轻人养鱼是上进的事情,因此,听完儿子的想法,林文涛父母倒也没有反对,他们同意他在野猪山脚下挖塘养鱼。

      单单靠一本《高效池塘养鱼》书籍,一开始就能把鱼养好,赚到钱?对此林文涛和父母都认为不可能,看书肯定有用,但对于一个以前没有半点养鱼经验的人来说,显然就不够了。
      这个时候,向‘前辈’请教养殖技术,就是林文涛很有必要去做的事情。‘前辈’人选还是有的,这个人就是林文涛高中同学‘李东平’的父亲。

      李东平家在七队,高二中秋节的前夕,林文涛和同学特意去了李东平家里,帮忙拉网收鱼,也就是那天在七队,他知道了自己同学的父亲已经养了六年的鱼,其是一个养鱼高手。现在,林文涛自然不会放过,向李东平父亲讨教养鱼经验的机会。既然向人讨教,当然不能空手而去,那天他是买了两斤猪肉去的。
      林文涛问:“一亩水塘养多少鱼好?”
      李东平的父亲说:“这个是没有固定的。”
      “取决于什么呢?”
      “第一,鱼塘的自身条件,第二,取决于你的设备,第三,就是你的经验技术,这样来决定一亩水塘可以养多少鱼,这个问题。”

      “如果水深一米,一亩水塘投放多少鱼苗为好?”
      “最好不要超过300条,草鱼哦,我拿草鱼来做个比方,如果水深一米五话,再加上水资源充足,这个时候能投放500条鱼苗,如果水深两米,再加上你设备齐全,比如你有增氧机,有地网,就能一亩放800条了……等有一天你成为一养鱼高手,到时候一亩水塘里投放1000条鱼苗,都是可以的。”

      在野猪山的山脚挖塘养鱼,林文涛当然需要和生产队的队长说一下,要不然也说不过去,不过在去和队长说之前,他没有考虑,队长会不会同意?也就是说,就算队长不同意有人在那儿挖塘,他也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做。那么队长有反对的理由吗?他认为没有,毕竟那片低洼地,很多年来,一直都废弃在那里。
      在地头,林文涛说:“队长,我要打算在野猪山脚挖塘养鱼。”
      队长先是一愣,然后很快就说:“挖吧,挖吧,年轻人敢闯是对的。”

      那年端午节过后,林文涛便开始动手挖鱼塘了,一开始的几天,是他一个人挖,几天之后,家人才在有空的时间过来帮忙,最后,一家人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挖出了面积能有两亩的水塘。
      有了鱼塘,林文涛便迫不及待,用自己在短时间学好的养殖技术,开始养鱼了。
      果然像他想的那样,养鱼并不是什么难的事情,很长一段时间里,鱼塘都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

      林文涛的家离野猪山能有一千多米,因此,在鱼塘旁边建一间房子用来以后守夜,就很有必要。
      他和父亲一起,同样是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建了一间房子在那儿。房子盖的是石棉瓦,而且面积也不大,放下一张床之后,里面也没剩下多大空间了。
      在生产队里,偷鸡摸狗的事情,那是时有发生,所以,等鱼塘里的鱼,它们稍微大一些,到那个时候的晚上,林文涛很有可能是,一刻也不能离开石棉瓦盖的小房子。

      那天寂静的夜里,就那么“哗啦”一声,躺在床上的林文涛就猜到了,有人乘着夜色在偷钓,他是拎着一根能有半米长的木棍,冲了出去,然而在鱼塘走了一圈,并没有发现偷钓者。
      鱼塘的周围尽是茂密的杂草,因此让偷钓者跑到,似乎那也是情有可原。但他还是发现了脚印,那脚印在岸边清晰可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