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2、木头 ...

  •   宋时窈歪着脑袋,疑惑道:“啊,我怎么不知道?”

      宋母点了下她的额头:“你这个榆木脑袋,小的时候天天就埋头在书堆里面,只想方设法地研究怎么赢过人家,哪里会知道这些?”

      宋时窈不以为意:“阿娘,你少骗我,我们以前吵得可凶了,他怎么可能那个时候就喜欢我。”

      宋母的目光扫过她手中的点心,意有所指:“一直听你说,淮序与你口味相似,极为嗜甜,不论在哪,身上都喜欢揣着饴糖?”

      “对啊,他书房中也是,永远会变着花样地摆上甜糕。”宋时窈点点头,认真道,“这上京的糕点铺子里,哪家芙蓉酥好吃,谁家的玉露团可口,他记得比我都清楚。”

      “是吗?”

      “当然啦,每次吵完架他给我赔罪时,总能说出一堆我从前不知道的铺子供我挑,他在这点上可有研究了。”

      宋母却垂眼笑了下:“你啊你,心眼比天都大,哪次见他吃过甜糕蜜饯,最后不都进了你口中吗?”

      “那他为何……”

      话说到一半,宋时窈才后知后觉,迟疑道:“不会罢……”

      “为何不会?”宋母忍俊不禁,“淮序向来不喜甜食,之前你说他嗜甜时我就觉得奇怪,观察了一段时间才发现其中端倪。也就是你,从头到尾都是个木头,压根没察觉。”

      宋时窈还想反驳:“他只是因为经常惹我生气,找不到其他给我赔罪的法子才会如此,毕竟我跟他冤家对头,之前经常吵架嘛。”

      宋母继续道:“你八岁那年跟安乐为了救只野猫,摔断一条腿,害怕阿娘责怪你不敢回家,最后还是淮序背你去找大夫。怎么,这也是因为你们冤家对头?”

      安乐心地善良,从小就喜欢捡些猫猫狗狗回家,宋时窈闲着没事时也同她一起,不过摔断腿那次纯属是意外,

      宋时窈回忆了一下,理所当然:“当时陆淮序从旁边路过都看到了,若真不帮我简直就是没人性,帮了才是正常。”

      “你怎么知道他是路过?”

      “他自己说的啊。”宋时窈理直气壮,“不然陆淮序做什么会出现在那里,总不能是专程打听看我笑话吧。”

      宋母无奈摇头:“这种话也就只有你会信。”

      宋时窈狐疑道:“难道不是吗?”

      见她真的不清楚,宋母方缓缓说出:“我也是后来听嘉川说,那天本是太后懿旨要她带着淮序进宫,结果到宫门口却发现没了人影,怎么都寻不到。最后晚上问他身边的小厮才知道,他一听说你受伤就连忙赶了过去,哪里还顾得上见太后。”

      “原来是……这样吗?”

      宋时窈欲言又止。

      如果这桩事放在他们成婚前,她一定会觉得陆淮序是不想进宫,才会专门拿自己当借口挡刀,虽然她现在也有点这样的怀疑,但终究还是没说出口。

      不然,肯定又要被宋母恨铁不成钢地嫌弃她是块木头了。

      从宋母口中,宋时窈知晓不少尘封的往事,过了这么久才发觉,那些她以为是巧合的桩桩件件,背后居然都是陆淮序处心积虑。

      他竟瞒着自己,做了这么多事。

      回程的路上,宋时窈支着脑袋,凑在陆淮序眼前一动不动地瞧他。

      陆淮序起先没有在意,但见她实在看得认真才开口:“我脸上有东西?”

      宋时窈保持着原来的姿势,眨了下眼睛:“陆淮序,你要不教教我怎么才能骗人呀。”

      陆淮序:“……”

      一时语塞,他实在不知道宋时窈每天脑袋里都想些什么:“你……问我这个做什么?”

      宋时窈幽幽然启声:“感觉你挺擅长骗人的,请教一下。”

      分明是话里有话。

      但宋时窈也没有再说下去,这种事,追根究底,反倒显得自己很蠢。

      谁都能看出来的事情,她过了两辈子才从宋母口中得知,甚至到现在依旧怀疑陆淮序当初做这些事的动机。

      说出来,委实丢人。

      回府后,两人双双进了书房。

      陆淮序虽然正值婚假,但公务文书还是堆积了一些,趁着今日得闲才开始处理。宋时窈待在房中也是无聊,便同往常一样,从他的书架上抽了本书,坐在旁边看。

      不知过了多久,小厮进来送了次文书,陆淮序翻了两下却忽然放在一边,疲倦地捏了捏眉心。

      宋时窈察觉到他似乎有些烦躁,好奇道:“你怎么了?”

      陆淮序又重新将那份文书拿起来,言简意赅:“遇上了些棘手的事。”

      不用想也知道是朝堂上的那些尔虞我诈。

      宋时窈对这些不感兴趣,本不想再问,这次陆淮序却继续说了下去:“你知道十二年前临楼关一战吗?”

      临楼关。

      说到这个地方,宋时窈终于提起神。

      十二年前她还年幼,但长大后却听过许多关于这一场战争的事情。

      元和二年,西夷大举入侵,一路势如破竹攻到临楼关。

      临楼关地处险要,向来是兵家重地,一旦失守,西夷便能长驱直入吞并大半国土,剑指上京城。先皇重文轻武,埋下了武将大都不作为的祸根,而西夷又向来善战好斗,实在难以抵挡,才会节节败退。

      西夷起战讨到了好处,他国都虎视眈眈盼着能趁机分一杯羹,少数几个可用的将领,譬如陆国公,只能镇守别地抽不开身。

      当时满朝上下人心惶惶,今上也不过刚刚登临皇位,此战若败,根基动摇,往后便难以立威。

      后来,是老清远侯接下了这个九死一生的任务,带兵死守临楼关。

      到最后,西夷退败,但我朝也损失惨重,大半数将士葬身于此。

      而为保临楼关,四处调来驻军,致使墨州庸城遭西夷突袭溃败,城中军士却因得了清远侯的命令,誓死不退。

      旦夕之间,庸城变为一座死城,无人生还,举国凄然。

      十二年已过,庸城虽夺回,但鲜有当初的生机,人烟稀少,不复繁华。

      宋时窈生长于上京,没见过战场。

      对她而言,所谓血流成河,尸骨遍野不过是史书上寥寥几字,从来没有任何实质的体会。

      但对十二年前的庸城,却是实打实的人间炼狱。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十二年,今非昔比,圣上治国理政胜过先皇,在前世的记忆中,也不曾遭遇如临楼关那般的举国险境,怎么又突然被提起来了。

      宋时窈也下意识地严肃:“临楼关之战,应当没几个人不知道。”

      陆淮序声音低沉,若有所思:“最近又有人旧事重提,揪着不放,不只是清远侯,连父亲都被牵扯。”

      宋时窈不解:“难道这件事有什么不对吗?”

      “没什么不对,听闻这段时间与西夷关系剑拔弩张,或许是有人担心再起战事重现当年惨战。”

      陆淮序随口解释,虽然棘手,但也不是什么大事,老清远侯早已魂归西天,哪里还在乎这些。

      宋时窈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其实,她会注意到临楼关之战,主要还是因为庸城。

      前世,陆淮序自请离京后便是去了庸城,他在那里具体如何宋时窈不清楚,但今生还是多少了解了一些。

      不过前世今生的轨迹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陆淮序如今仍在上京翰林任职,与庸城估计也不会再有过多干系。

      随口几句带过,陆淮序也不愿跟她讨论这种话题:“罢了,你继续看书吧。”

      可宋时窈的心思已不在这上面。

      刚才说到庸城,她忽然忆起了前世偶然听到的传闻,说陆淮序一到庸城,便与当地豪绅来往甚密,同流合污勾结包庇。

      前世她刚开始听到这话时,只觉得传言确实当不得真,以陆淮序的家世背景,今上亲甥,国公府独子,什么稀世珍宝没见过,怎么可能瞧得上庸城豪绅的贿赂。

      后来听下人嚼舌根,才知道这拉拢,不只是送金银珠宝,还能送娇妻美妾。

      财,自然不会入陆淮序的眼,至于女人嘛……

      应该……也不会罢。

      想到这里,宋时窈不自觉地朝陆淮序瞟了一眼,还是那副清风朗月的形象,平静漠然地翻阅着公文。

      可如果他真的什么好处都没收下,那传言又是哪里来的,总不能是空穴来风。

      宋时窈真的很想问问陆淮序。

      但这已是前尘往事,拿上辈子的事情来为难他也太过胡搅蛮缠,便只能觑着陆淮序的神色,心里悄悄推测。

      才瞄了两眼,就被陆淮序抓了个正着,两人视线相对,他似笑非笑地开口,才说了一半:“你的书……”

      宋时窈下意识觉得陆淮序必然要揶揄她的偷看行径,忽然想起自己平日里看到那些话本里的情节,每逢偷看,主角手里的书必然要拿倒,给对方留下破绽。

      她余光赶紧瞟了一眼,抢先开口:“书是正的!”

      还特意拿起来给陆淮序展示,试图证明她的清白。

      陆淮序顿了下,闷笑片刻才慢条斯理地说:“我也没说你拿反了啊。”

      语气越来越玩味:“窈窈,你这算不算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2章 木头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