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9章 减产大业迫在眉睫 ...

  •   薛蟠一案的判决,比惜春想象中下来得还早。

      短短三日之后,薛家便迎来了自家的终局——薛蟠判斩立决,薛家财产充公。

      冯家老仆忠肝义胆,为旌表其忠义,特于金陵立忠仆祠一座,外赏祭田十亩,以供春秋祭祀。

      圣旨一下,薛姨妈当场昏死过去,但宣旨的太监侍卫可不管那个,照样该查抄查抄,该收缴收缴。

      等薛姨妈再次醒来之时,除了自己与宝钗身上的衣裳首饰,其余财产竟是一无所有了。

      原本“丰年好大雪”的薛家,就这么轻易地被皇上撅了根去,成了没根儿的浮萍,只能够随波逐流,在荣府这方池塘上头飘飘荡荡。

      倒是王夫人有些于心不忍,想着妹妹和外甥女也没做什么,都被不长进的外甥拖累了,因此私下又拿了些银子给薛姨妈,史夫人那边也是同样,只是无论如何,薛家都是不比从前了。

      至于贾政和王子腾这边,皇上也下了旨意申饬,只是没闹到薛家那么严重,贾家这边是责备贾政识人不清,王家那边是训诫王子腾不可倚势说情,最后小惩大诫,各自罚俸一年也就罢了。

      贾雨村却是倒了霉,那沙弥门子熬不得刑,三下五除二把甄英莲的来历,并她与甄家、甄家与贾雨村的渊源都招了,有司看了证词,赫然发现甄英莲的父亲甄士隐居然还对贾雨村有恩。

      这下可是了不得,有冯家忠仆珠玉在前,皇上看贾雨村简直是恨得牙痒痒,这正儿八经科考出身,又蒙皇恩起复的旧官,竟还不如个老仆人忠肝义胆,叫皇上的面子往那放?

      皇上的面子都没处放,上皇的老脸更不知道往哪搁了。

      上皇一气之下,给贾雨村改名贾忠,打发他去看守忠仆祠去了。

      惜春原本还觉得这案子好像有些太赶了,但等再过了几天之后,也就明白了原委。

      薛蟠处斩之后五日,周妃诞下皇长子,皇上传旨大赦天下。

      ——估计这大赦天下的事儿是早就定下来的,上面怕误赦了薛蟠,也是个麻烦事儿,索性先把他砍了。

      倒是薛姨妈听说了大赦的消息之后,又哭昏过去一回,从此便恨上了这皇长子:

      “倘若他早几日出世,岂不是救了我儿一条性命?偏偏等我儿去了才降生,可知这是个刻薄寡恩的!”

      宝钗这些日子已穿上了孝服,眼圈儿时常红着,听薛姨妈这般说话,虽然明知母亲是失了爱子,心中悲痛过度,但实在说得不像话,唯恐贾家听去又生风波,也只好在背地里宽解:

      “妈妈这等话只好在心里念叨,万不可在人前吐露半句,二太太虽然心上有咱们,可那位四姑娘实在不是好开交的,妈妈别忘了,她当着老太太和二太太的面儿,还敢跟咱们硬碰硬,何况如今咱们家大不如从前了?”

      “咱们到底是外姓旁人,如今一无所有,寄居在贾府,虽说是亲戚情分,可也不能太过放肆了,贾家人口众多,妈妈能知道哪个便是那位四姑娘的探子么?”

      薛姨妈拿帕子擦了擦眼泪,心里虽是悲痛欲绝,却也知道自家已经今非昔比,宝钗的终身只怕还要靠贾家出力,先前已带累得贾政罚俸,这会子万不能再触了贾家的逆鳞,因此也不把那些话挂在口头,只是时常坐在窗边发呆,眼神儿不时便凶上一凶,不似从前总是软语慈爱的模样了。

      且说贾母这边,见薛家的案子果如惜春所卜,贾政这边虽是罚了俸,但于官位倒也无碍,况且自家门庭如今虽然不如从前,倒也不指着贾政那点子俸禄过活,心气儿也就渐渐平和了,还如往常一般疼爱惜春。

      这日午膳过后,忽见夏太监带着人从宫里来了,手里还亲自托着个托盘,笑盈盈地朝贾母道了喜,又道:

      “听说宁国府四小姐是养在贵府里的,快快请她出来,万岁爷的赏赐到了。”

      贾母便知惜春那日所言不虚,连忙遣人唤了惜春来,按规矩接了赏赐,惜春又朝着宫里的方向磕了头,这才站起身来。

      这会儿,贾母已令人备了礼,夏太监却是一概不要,只是朝惜春笑道:

      “往后见面的机会还多着,要都这么送起来还了得呢?其实奴婢也不敢讨要什么,只求姑娘时不时地指点一二,奴婢在心里先记着您的大恩大德了。”

      贾母听这话里似有他意,还想再问一问,夏太监却告辞了。

      惜春这边已看了皇上的赏赐,确实如之前所言,是黄金百两,锦缎十匹,便松了口气。

      还好还好,皇上虽抠,却还是讲信用的。

      便随口吩咐入画:“等会儿把这金子给梨香院薛家姨妈送过去。”

      贾母招手让惜春歪在榻上坐了,笑道:

      “那日不过是话赶话说到这里,其实你要是想留着这些金子,旁人也说不得什么。”

      虽然那日屋子里坐满了主子,但此一时彼一时,薛家如今在贾母眼中的地位,远非当日可比。

      人生在世,富贵二字,薛家从前就只占一个“富”字,如今连“富”也没有了,那不管薛姨妈是什么出身,如今也就是贾府的一门穷亲戚罢了。

      养着她们,也是看在王夫人和王子腾的面子上。

      惜春摇摇头:

      “人间有个王法,天上也有个天条,言出法随不是顽的,我倒是宁可把这金子送过去,也不愿叫神仙觉着,是我欠了薛家的债。”

      贾母点点头:“这也有理。”

      百两黄金,换成银子不过一千多两,送与薛家虽则可惜,但惜春既然有言在先,这又是皇上赐给她的金子,怎么处置自然也随她。

      比起金子的事儿来,贾母还是更在意夏太监的话:

      “我看夏太监这次来,倒是和气得很,不似平常那般,只是他这话里总好像有几分深意,什么叫往后见面的机会还多呢?”

      总不会是皇上想要惜春入宫吧,以惜春的年纪来看,这也说不过去,天底下哪会有五岁的妃嫔女官呢?

      惜春笑了笑,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

      “老太太且不必问,天机不可泄露,时候到了自然就知道了。”

      ——其实她也不知道。

      惜春现在唯一敢肯定的,就是皇上肯定是看中了她的能耐,只是不知道他打算怎么个用法儿。

      一国之君,要是老找人扶乩卜卦,找的还是个五岁的小丫头,传出去不好听。

      那就得找一个让她能合理进宫的名头,来掩人耳目了。

      不过这件事目前没有眉目,也只能暂且搁下。

      比起这件事来,还有另一件让她高兴的事——两个S级任务都结算了。

      两万积分,真是让惜春做梦都能笑醒。

      不过薛家的事儿,让惜春完成了任务的同时,也给她敲响了警钟。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不管她怎么长袖善舞、左右逢源,倘若真有一日贾家有人惹出大乱子来,抄家灭族也就是皇上一句话的事儿。

      一方面她信不过贾家人,另一方面她也信不过皇上。

      皇上想动世族不是一天两天了,这连惜春都看得出来,别的世家都倒了霉,贾家比他们能多点什么?

      就算贾家在她的严密监管之下能老实起来,可谁又能保证,贾家老实了,皇上就不惦记呢?

      这么些年过去了,谁家还没点黑历史,只要皇上想翻,总能翻出来点东西的。

      真有那么一天,难道还能跟皇上据理力争去?那脑子怕是让驴踢了。

      想要保住贾家,光靠攒银子还不行,她得弄点儿不会被皇上抄了去的产业。

      其实原著之中,秦可卿死前已给贾家指了两条明路——祭田、家学。

      寒学那边,算是惜春替贾家家学弄的一块试验田,目前来看效果尚可,运行也还正常。

      贾家子弟虽多,但读书种子却少,据惜春来看,家学里撑死了能有四十个人,还得算上附学读书的。

      规模有限,需要的银子也就有限,毕竟这家学也不是享福的地方,是给贾家留一条退路,也是日后的进身之阶。

      至于祭田,那就更简单了,祖宗坟茔旁边的田庄、屋舍,能买的都买下来,反正地多不压身。

      现在,只有一件事让她有点为难。

      作为经历过末世的人,惜春实在看不上本土的农作物,不论是产量还是味道,都没法跟末世的农作物相比,同样种一亩地,如果种的是本土种子,一年到头累死累活,大概也就能收几百斤的粮食,但假如换成末世种子,亩产万斤简直轻轻松松。

      但任何事都是有代价的,末世系统提供的种子本身就是高产作物,这个时代的土地又比末世时肥沃得多,两者相加,就导致了一个结果——种出来的作物非常壮观。

      焦大的“主子瓜”“主子菜”至少比正常的瓜果蔬菜大出五六倍去,按说这是好事儿,可是这些玩意儿长那么老大,本身也是件很离谱的事儿。

      瓜果蔬菜还可以托词说焦大伺候得好,所以才长这么大,可要是换到贾家祭田里的庄稼,就有点尴尬了。

      要是真种出了拳头大小的稻谷,鸡毛掸子一般大的麦穗,脑袋瓜一样大的豆子,这得怎么跟人解释?

      别说是祖坟冒青烟,哪怕是冒了氢气也解释不通啊!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章 第9章 减产大业迫在眉睫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