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9、第四十九回 ...
-
安庆县收成颇好的消息是从商客口中传来传去,传到了张知府大人耳中,当得知安庆县区区一个穷乡荒芜之地,竟然可以自给自足,张知府等人惊的目瞪口呆。
张知府盘算着,明日的时候,便派遣自已的心腹,到安庆县走一趟。如果这消息是真的,自已以后不但可以省了每年拨给的安庆县的粮草,而且以后每年还可以从安庆县王彩霞那得到可观的上供。
心情愉快之下。张知府大人不由哼起了小曲来。
辽州城,知府府邸。
“好,好,王知县果然是朝庭的栋梁之材。”
看着手中厚厚的一叠礼单,张知府舒服地靠在软垫的太师椅上,满意地对王彩霞称赞道。
此时众人正坐在知府府邸的后花园中,这后花园占地颇广,一花一木,假山水谢,独俱匠心,颇有些南方柳条青黄的韵味,长廊角处有一株春梅正开的朵朵,院子里弥漫着清幽的沁香。
“没想到,安庆县发展得如此之好。。。。。。”张知府不由叹道,方才众人听了王彩霞的简略汇报后,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张知府若有所思,他对王彩霞笑道:“王知县,你说的水压式洋井设备真有这么好么,如果真是那样,我也有些旱地,你看?”
王彩霞忙起身恭敬道:“大人,何必如些客气,区区洋井,能入得大人的眼,也是小人的荣兴。我回头吩咐一声,就会将大人需要的设备等物送来,不知大人需要多少?”
张知府听的心里舒坦,“王知县有心了,具体数量,我让管家核计一下。”
。。。。。。
张知府日子过得很是清闲,上任几年以来,所管辖的州镇和周围虽然依旧大旱,却也没出什么大乱子,黄河以北有乱贼作乱,就连辽州西部边镇也是不安稳,可也只是小打小闹,不足为俱,相比他的辽州城可以说是兴旺繁荣了许多,下属县镇的知县们,上贡的礼单多已备齐送到,他再取出一部分送于京都吏部张大人——他的族兄,今年他的知府考核即会得个“卓异”的上评问题不大。要问他,这天下什么买卖最挣钱,做官,做官才是一本万利的大买卖,他心中乐吱吱的盘算着。
王彩霞从知府府邸出来,招呼等候在门房的周汐尘和李一等人,延着辽州城大街溜达起来。
夕阳西斜,空气散开了吃食的香气,寥寥凡几的行人,都是低了头,行色匆匆的样子,让辽州城多了一种荒凉的冷漠感。
巷口一旁有一书摊,书摊里侧坐着一个瘦弱男子,年纪约四十岁上下,面色饥黄,衣衫皱折,袖管多处破损,头带汗巾,做书生打扮,就着渐渐暗淡的光亮,沉静在一卷书册中,根本不理会,书摊是否有人光顾。
王彩霞受其书册吸引,随意的翻了几本,这书摊上的书大半是地理传记,风土人情,字迹也不算绢秀。李一和周汐尘也凑上前去,寻找是否有他们感兴趣的武功秘籍。
月国此时尚未发明印刷术,书籍的流传也俱是依靠手抄本,所以书籍还是非常珍贵的东西。
“要买就付钱,不买就放下。”摊主头也未抬冷声道。
“你——”周汐尘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可惜摊主低着头,没有收到。
王彩霞也不在意,干脆蹲下身子,翻开那些胡乱堆在一起的书册,逐一查看,寻找她中意的内容。
挑来挑去,她最后挑了三册,一册《山河游历志》,一册《牡丹百花亭》,是月国一位不知名作者写的小言情文学。另外,还有一册没有封皮的黄纸小册子。
周汐尘和李一也各自挑了一册,瞧他俩面色满意的样子,想来也挑到了让他们感兴趣的书籍。
“这几册,一共多少银子?”看他们都已挑好,王彩霞出声音问道。
摊主念念不舍的从书中抬头,扫了他们手中的书册一眼,“咦——”他的目光停留在王彩霞手中的没有封皮的黄纸小册上,“客倌,你确定要买此本?”
“为何如此寻问,难道此书还有什么来历不成?”
“我先申明,此书是我一好友放在此处寄卖的,十两金子一本,少一两都不卖。”
“哦?此书为何如此贵重?”王彩霞听了,顿时来了兴趣。
“瞧你是个女人,我就讲解一二吧,此书是我好友祖传之物,书页非纸非绸,火烧不坏,他也不知是何材质。至于内容么,只是一些养身长寿的法子,你可要想清楚,银货两讫,概不退货。”说着,斜了她一眼撇撇嘴。
周汐尘张了张嘴,到底没发出声音,他有心想劝说王彩霞不要购买,这明摆着就是一个骗局,什么祖传之物,就那么几页破纸,还十两金子,一两也不能少。我呸!
王彩霞听摊主介绍时,仔细打量了他,觉得他不象撒谎之人,人家祖传之物,十两金子也算便宜了,否则数代人小心的收藏在红木匣子里,供在袓宗牌位旁,想必也有它的用意。
示意李一付钱,手持黄纸书,摩裟不已,收在怀中,打算回去有容,仔细研究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