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入宜州 ...

  •   交谈间,那轮悬挂在天边的烈日,也在人们不知不觉中,又走过一轮。

      夕阳的余晖洒落在官道上,马车的影子被斜斜的映照在尘土飞扬的沙烁里,长长的影子随着马蹄声奔跑,没有片刻的停留。

      祁闻秋没和兰亭过多的谈论,那段已经遗失在斑驳岁月中的童年,只在只言片语间,表明了双方同一阵营的立场,就已足够。

      商量好所有事宜后,两人至柳州,停留了不过短短两日,祁闻秋拜别了柳明襄后,便要与兰亭一同绕道前往宜州了。

      兰亭他们来去匆匆,直到临出发前,柳明襄靠在门板上,还在感慨。

      “真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居然会看到你们俩,一道来看望我这个老人家。”

      见状,祁闻秋一边搬着行李,就往马车上送,一边的嘴里,也没落个下成。

      “先生,您老人家可就别贫了,我们这,也不过是为了给京都那些老家伙们,打个迷魂阵,您老不是早就知道了吗,可不是弟子有孝心,特意来看您的。”

      此话一出,柳明襄本也是安安静静的倚靠在门前的石柱上,但下一刻,便是坐不住了,腾的一下便起身,颇有一副老小孩的模样,吹胡子瞪眼道。

      “真是儿大不由娘了,也不懂的哄哄我这个老人家,我离京三年,你小子说说,你可曾来看过我一次?”

      “日日讲着你那点子大道理,我怎么教出你这么个不争气的徒儿。”

      “小的时候明明那么乖,糯米团子似的,阿倾还老是羡慕我有了这么个得意门生,怎么越大反而越不像样,倒是没有亭儿那般可爱乖巧了。”

      话虽这么说,柳明襄倒也不是真的埋怨祁闻秋,在柳州的三年,柳明襄虽是隐居,但也不算真的放手不管,闭目塞听。

      对于京都中的一些局势,他虽不说是了如指掌,但也略知一二。

      而他当年之所以来到柳州,这个远离京都势力圈的偏远州县,那也是柳明襄与书院,与祁家,连夜商议后,才得出的方案。

      闻秋与他,与他们每一个人都不同,他本不是零陵书院的学生,待亲自教习他学问的先生,远离朝堂,隐匿于乡野后,祁闻秋便只是祁家公子,而非世人眼中,那个能与书院,与传闻中的兵符联系在一起的人了。

      只是这层典故,兰亭却也是不知。

      兰亭本不是一个会多事的人,只是如今,祁闻秋好歹算是他师兄,当下便也出言解围。

      “师叔,祁师兄那都是开玩笑的,您离京三年,便连我前日里,再见到您,心中都颇有感慨,师兄自小离家,在您膝下长大,又岂会真的不想您。”

      闻言,柳明襄可算缓和了几分,只是面上,刚刚对着自己那不成器的学生的几分嫌弃,还依旧未消。

      眼看祁闻秋要往车上搬的东西也搬的差不多了,便上前,侧着身子,对兰亭道。

      “哼,那个臭小子,果然就是不如亭儿你乖巧懂事,要不是看在亭儿你的面子上,谁会稀的送他?”

      只是这话,说的大声,兰亭一看,便也知晓,柳明襄这话,究竟是想对谁说,心中也不由感叹,这两师徒,当真是别扭。

      而柳明襄这,眼见着祁闻秋压根不搭理自己,便也不再去理会这看着就令人糟心的徒弟,神色也正经起来,对着兰亭交代道。

      “亭儿啊,此去宜州,穷山恶水,万要小心啊。”

      兰亭“会的,师叔放心。”

      柳明襄“嗯,对了,还有一样东西要给你,亭儿你可一定要收好。”

      说罢,便见柳明襄从衣袖中掏出一枚差不多二十公分,外表似铁,刻有双龙浮雕的圆柱体,交到兰亭手中,入手那刻,兰亭自己也仅仅是觉得,柳师叔交给他的这东西,竟也有一定的分量。

      不由疑惑道“师叔,这是什么?”

      柳明襄“这是一枚可以调动驻守在柳州附近,那些亲卫军的信号弹。”

      兰亭“什么?”

      闻言,兰亭只觉自己瞳孔微缩,手上的信号弹,忽有千斤之重,差点便拿不稳了,只是面上依旧不显。

      这倒不是兰亭过于大惊小怪,只是自古以来,这普天之下,哪怕一兵一卒,皆属皇权,更何况是一个州县的亲卫兵,更该被打上皇家的标记。

      自古帝王,要说最怕的是什么,自当属兵权旁落,故有功高盖主之说,保家卫国血洒沙场的将军,便是忠心耿耿,但权势过高,民心所向,纵使天下人,都知他是忠良,但等他无用之时,每一个帝王,第一个要做的事,便是拿他开刀。

      而这一切,没有理由,全因狼群中,只需有一个王者,而王,从不允许,有人能窥探到自己脚下的这块位置。

      但如今,柳明襄随随便便拿出的一枚信号弹,便告诉他,这信号弹,能调动一城的亲卫军,这又让兰亭怎么能不惊讶呢。

      兰亭“师叔,这……”

      见兰亭这样,柳明襄这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自己吓到孩子了,赶忙道“亭儿你放心,这信号弹呀,是过了明路的。”

      “师叔没什么本事,可我柳家,祖上便是御史,到了师叔这呢,虽然退隐,不再插手朝堂中事了,但这柳州的亲卫军,早在许多年前,便已是交到了我柳家手中。”

      “柳州乃是黎国的心脏,从这里出发,四通八达,故师叔当初便早早便退守至此……只是没想到,圣上也但真是个做帝王的好材料,不过短短三年,柳州这步暗棋,便到了发挥它作用的时候。”

      话落,兰亭听完柳明襄的这一通解释,这才明白过来。

      他便说,师叔怎么会私自囤兵,还连带着,就信号弹,如此明显的东西,都敢随意拿出来。

      要知道,这东西要是没过明路,单单兰亭放信号求救的那刻,便能立即被质疑个谋逆的罪名。

      但再转念一想,也对,此去宜州,万分凶险,上有天灾人祸,疫病丛生,下有官员贪污受贿,中饱私囊。

      兰亭便是有能力,解决疫病,查出受贿官员,将人绳之以法,但强龙压不过地头蛇,谁知逼急了,连年啃食宜州的那些蛀虫们,会不会狗急跳墙,这下好了,手上有了这枚信号弹,倒也算多了一重保障。

      当下,兰亭便一边笑着将它放入行囊,一边道“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师叔,您放心,此去宜州,我们一定会完完整整的回来。”

      说到底,无论是柳明襄拿出这枚信号弹,还是与他们在这说这许多,又或者此前林辞倾,亦或慕随迁的那些个道别,千言万语,到最后全都化作同一个意思,对自己的担心亦或是关心。

      听闻兰亭的表态,柳明襄也甚是欣慰,正煽情之时,回头一看,自家那不争气的小子,正和一块木头似的,直挺挺的锄在马车旁,眼见自己看了过去,这才规规矩矩的行了一礼,算作告别。

      登时,一张老脸便拉的老长。

      转身便摆着手,哼哼道“走吧,走吧,都走吧,早点上路,早点回来。”

      祁闻秋“先生,保重,待这天下真正安定之日,弟子,必会回来,与您好好叙旧。”

      “不带别的目的,就与从前那般。”

      柳明襄“知道了。”

      祁闻秋自小就在柳明襄身旁长大,虽父母健全,家中和乐,却也同兰亭一般,日日都呆在书院。

      因而与先生感情甚笃,便如柳明襄所言,祁闻秋比兰亭大致大上三两岁,林辞倾在没收兰亭为弟子前,也一度很羡慕师弟手下的这个乖乖徒儿。

      要知晓,书院招收正统的弟子,条件之苛刻,因而打从一开始,林辞倾都没有想过,今生会收下一位得意门生。

      若非有了书院的传承很有可能在这一代断绝的念头,按理说,柳明襄收下的徒弟,便不会知晓那么多书院的秘密。

      而今朝的一切部署,若没有兰亭,便全都是为祁闻秋铺下的道路。

      只不过,当兰亭被林辞倾收下,并在众人面前展现出一些惊人的天赋后,曾经的计划,便有了改变。

      其中,变动最大的,也是众人都一致认为最没有必要的,便是祁闻秋本可以更早几年,通过科举走上仕途。

      但他却不知什么原因,执意要等兰亭一道,这才一直拖到如今。

      随着马车渐行渐远,车厢内又是摇摇晃晃,柳州与宜州虽是相隔不远,但却横穿一座大山,只是让兰亭倍感意外的是,早知宜州刚闹完洪灾。

      现下正是灾后的饥荒,瘟疫,因而在柳州时,便能见繁华的大街上,偶有逃荒的难民,只是因为实在是为数不多,因而就从未想过,当亲眼见识过后,这里的状况,居然比想象中,还要恶劣。

      一过两洲边界,没了大山阻挡视野,便见瞒地饿殍,官道两旁,本有的绿植,此刻能见枝干,便已是万幸。

      见状,兰亭皱着眉头放下车帘道“祁师兄,过界后,到了宜州,我们或许要改为步行。”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