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话,对于身边的人的疼痛,我们才能够感受;而对于别人的感受,我们总是有些轻描淡写。一次一个朋友对我说她年过九旬的姥姥过世了,我当时还搬出若年过九旬无痛无病的离开就是喜丧来安慰她。现在看来,恨不得穿了时间的隧道去掐死自己。
又及,“大礼议”这件事情其实是一个皇帝与大臣的较量。如果大臣能够退让一些,以后的世宗也许就不会那样的刚愎自用,以折煞大臣为乐趣。至于这件事情本身是对是错,我用王守仁的一句话来概括好了,“却怜扰扰周公梦,未及惺惺陋巷贫”。这是他的学生问他对大礼议的看法的时候,他回答的话。也就是说这本是权势之间的较量,一群人闹哄哄的,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只不过吵着睡觉了。后面一句说的是这些人的吵闹其实与民并没有多少关系。
又又及,两方面的人我都很佩服。当然看的人可以说我“骑墙”。杨慎他坚持着自己的观点,为此愿意在已经接受了一次廷杖之后,还愿意跑出来说自己的观念。这里没有所谓识时务的说法,这种东西在我看来是气节,让我感动。皇帝他当时只是一个十八岁的孩子,为了他幼年的那份回忆他愿意对抗所有的力量。他对父亲拳拳的尊敬和爱意,不得不让我感动。那是一个十三岁就失去父亲的孩子啊!历史的中很难再找到更多的痕迹,我就举一件事情吧。在嘉靖十八年的时候,世宗改未央宫为启祥宫,以纪念他父亲的出生之地。那时候世宗三十三岁。想想看一个十三岁就失去父亲的孩子,在整整二十年之后,还惦记这那份感情,那么这中间的二十年,思念是怎样蚕食他一点点长大的心?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最后的话,今天特别郁闷,因为写那个后面的第十四章的时候,把自己给写吐了,锦衣卫的活果然不是人做的。把一个它们中最简单的刑罚过程一点点的形容出来,最后的结果就是自己去吐了一场。真是晕倒。尊重历史也不用与自己过不去,但是也许历史本身就是让我们学会面对残忍吧。结果百度发第12章又发不上去,于是就想着百度的帖子干脆不更新算了,反正这个文是写给自己看的,也是为了逼迫自己学明史的一份作业,否则自己很容易不坚持下去。好在百度之后又了河虾器,也还好。晕倒,一般每章我会在自己手上放两天,主要是为了改错。可是写好了十四章,我真的很想就扔了,看来自己其实不是一个残忍的人。深深呼吸一下,去看自己的专业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