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辛德勒先生 ...

  •   在一处西餐厅里面繁华热闹的景象就像这里并没有发生过战争。
      波兰男人的战败,女人为了活下去不得不付出代价。
      与东亚战场的不同,德国的军官可以称的上绅士。
      而日本的侵略者的罪行让人发指,好在我不用去复刻那一段历史。
      身为中国人,哪怕是26世纪的人,如果看见了不免影响自己的心态。
      我的同事,和我一样的中国人,她在另一个相似的平行世界来记录和补充历史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
      回去以后她不得不进行心理干预以及治疗。
      她以后能不能进行历史复刻都两说。
      历史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我们记住它,改正历史发展中的错误。
      可是存在着利益的不同就会有争夺和战争。
      这个时候的人类并没有整体意识。
      大体的历史事件其他复刻员已经整理的差不多了。
      一些细小的末节才需要我去整理。
      根据穿越过来之前所得到的历史事件补充。辛德勒并不是一开始就是那么向善的。最初,他花了很多钱结识纳粹军官,利用犹太人的钱财以及结交的纳粹军官的权利,不用出钱,不用出力,大发战争财,他住到了犹太人曾经住过的豪华公寓,他不理会犹太人的生死,不关心他们有没有保障,他唯一关心的便是如何赚到更多的钱。
      而后辛德勒却为了保护这些犹太人,不仅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而且还为此进了3次监狱。正是在辛德勒的努力下,他保护了1100名左右犹太人的生命,占波兰全部存活犹太人数量的1/4左右。1945年,德国宣布投降,由于辛德勒纳粹党和阿勃维尔成员的身份,因此辛德勒将面临被以战犯逮捕和处决的危险。于是,这些被救的犹太人为他准备了一份挽救了一些犹太人的生命的声明,并且一个叫赛门·杰里特的犹太人还拔掉了自己的金牙,用上面的黄金打造了一枚戒指送给辛德勒,上面刻有“救一人命,如救苍生”英文的字样。
      可是在辛德勒晚年困苦的时候被他拯救的犹太人并没有给予多少帮助,只是在死后留有纪念碑。
      所以,这也算犹太人的劣根性,就好比在二战的时候,中国人收留了犹太人。当时的上海是允许犹太人进入的。
      日本对于犹太人的态度是最为热忱的。他们对犹太人的态度如此热忱,跟他们对犹太人的过分高估有关。因为在欧洲和美国的许多犹太人确实很有钱、犹太商人还曾经帮助日本打赢过日俄战争,所以犹太人在日本人眼中就等同于金钱的代名词他们愿意接纳犹太人,主要就是看中了犹太人的金钱,觉得只要让犹太人去了东北,就能把东北的工业、经济发展起来。
      还有,就是他们觉得犹太人在美国拥有着很大的权势以及话语权。认为只要和犹太人保持良好的关系,以后有需要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犹太人影响美国政府的决策,来达成一些对日本有利的目的。
      在这样的想法之下,他们推出了“河豚计划”。
      河豚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在东北挑选一块土地给犹太人建国,然后通过借助犹太人的力量,完成对东北的建设以及操控美国政府的决定。
      只是这个计划刚推出没多久,有两个变故的出现,让日本人不得不放弃了这个计划。
      第1个变故就是犹太人对美国的影响并没有日本人想象中那么大。
      第2个变故是日本和美国开战了。
      二战时,因为美国对日本进行了经济制裁,导致日本无法再进口石油,所以日本后来干脆就和美国撕破了脸皮、通过偷袭珍珠港和美国彻底开了战。
      在日本和美国开战后,犹太人对日本人来说彻底没有了利用价值,日本人自然就不会再支持犹太人在东北建国了。
      所以,有些民族在后来的未来中落魄,消失从历史的角度看,他们并不值得同情的。
      现在我面前的辛德勒,用美食和高超的搭话技巧成功的和德国军官搭上了话。
      当然这跟他本身就是德国人的身份也有关系。
      戴着高帽,身着西装和短裤的舞女郎拿着手棍在台上跳舞。
      我拿相机把此刻的拍下来。
      周围是德国军官的掌声,笑声。
      是不是可以理解,此刻的放纵和享乐也是他们的战利品之一。
      美酒,美食,美女,德国军官们被高高捧起。
      “我告诉你,我们所谓的合作,法律通过两天后。”一个胖胖的军官往嘴里塞着面包嘲讽地说道“所有犹太人必须穿着臂章。”“犹太裁缝们用各种布料大批量的生产徽章,每个3兹罗提(波兰货币)”
      辛德勒已经跟军官在一个桌子上吃到,他此刻或许是为了乘胜追击跟军官们的关系更近一层。
      “说说看,你们有哪些藏酒。”
      服务生小声地对辛德勒说道“我们有很棒的德国雷司令葡萄酒,1937年的,法国的。”
      “有没有28年或者29年的波尔多葡萄酒,拉图酒庄的。”辛德勒追问道。
      “抱歉,没有。”服务生歉意地回答道。
      “他们好像不知道这种是什么法律。”那个胖胖的军官还在那里说道。“以为像马术俱乐部的荣誉勋章。”
      而我的注意力都被辛德勒说的葡萄酒给吸引走。
      说真的,我想尝一尝。
      我的任务可谓说一点都不重,就是补充历史细节,在关注一下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
      简单来说,度假也不过如此。可这都是我希望的,求求了,希望没有什么大规模的杀生事件发生。
      “29年的玛尔戈红葡萄酒有么?”辛德勒还在问服务生。
      “抱歉,也没有。”
      “那勃艮第白葡萄酒,37年的罗曼尼康帝的。”
      “有的。”
      太好了,终于有了!
      “这是人的本性,这样做以避免灾害”一个瘦军官说道。
      “数千年来他们一直这么委曲求全。”胖军官补充道。
      我也记录到。
      “他们就这样,逆来顺受。”又有军官插嘴道。
      “但这次不同,不是罗马人,而是纳粹党卫军。”胖军官说道。
      “上帝欲赐福于谁,必使他前往荒野。……”
      在他们的歌声中,我一一平常着好不容易翘来的红酒,记录着每一个不同的口感再分析它们各自的制作方法和特点。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辛德勒先生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