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 16 章 ...
-
而且主食尽然不是粗面馒头和饼子,而是包的大包子!
包子虽然不是肉馅的,也是荠菜鸡蛋的,鸡蛋也是荤腥啊。
赵二桂看姜源吃饭的开心,笑道,“晚上给你做炒鸡蛋吃,用西葫芦炒,香的很。”
姜源笑着点头,有鸡蛋吃他自然开心。过年真好啊。
李氏看了赵二桂一眼,虽然她觉得娘偏心,但是娘做了炒鸡蛋,礼儿也能跟着沾光啊。
“以后家中的鸡蛋少往外卖些,咱家几个孩子都念书,得吃点好的补一补。”
现在家里三个孩子念书,和以前不一样了,也不能成天光吃菜不沾荤腥。
肉不能日日买,鸡蛋还不能日日吃吗?他家的鸡一天下四五个蛋呢。拿出一两个来吃,给孩子补补身子也好。
赵二桂说完,家里人都看向她,老大老三家倒是没什么意见,就算家里的鸡蛋不往外卖,也是便宜了几个男孙,他们吃不了亏。
但是姜穆河两口子心里就有些嘀咕了,别看苏氏是个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的,但是姜穆河可不是个老实人。
他家就两个丫头,鸡蛋肯定是轮不到他们嘴里。
不过纵使他心里再不得劲,也是不好说什么,这个时代就是这样,你没儿子就立不住脚,若是他这辈子没有儿子命了,以后还得指望他侄子啊。
但是赵二桂这次还算一碗水端平,虽然她平日里更疼孙儿,但是对孙女也不是一点不疼,就是不那么重视罢了。
“大丫二丫也有份。”虽然两人都有名字,一个叫姜梅,一个叫姜芹,但是家里人还是更喜欢叫她们大丫二丫。
其实若不是姜伯成是秀才,家中的女孩们直到出嫁都是“大丫二丫”的叫着,没有名字的。村中许多人家都是如此。
当然,还有叫大妮二妮的。
不过赵二桂虽然说了都有份,但定然还是几个孙儿分得多。
姜源虽然对此不赞同,但他现在才六岁,话语权实在是太低,想要提高家里女孩的地位,至少也要等他念出个子丑寅卯来再说。
但是姜穆河两口子没意见啊!娘能跟他家两个妮儿分鸡蛋,已经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了。
正吃着饭,苏氏突然呕了一声。大过年的,咋就突然吐了?要知道这桌子上的菜一年到头又能吃上几回?
众人看过去,脸上的表情皆不太好,倒是赵二桂若有所思,“老三媳妇这不会是有了吧?”
“葵水这月来了没有?”赵二桂看了桌上的几个男丁一眼,凑过去问道。
她虽然看不上老二媳妇,但是老二膝下现在没男丁,要是苏氏能生个男娃,老二也算是有后了。
苏氏脸上先是一愣,然后就是一喜,她小声的凑到赵二桂耳边说了句话,赵二桂就笑了,“老二,你去村西头请了赵大夫过来,让他来瞧瞧。”
而后又交代,“大过年的上门,揣着两个鸡蛋过去,我再给你用油纸包两块糕。”
赵大夫和赵二桂娘家还有些亲戚关系哩,赵大夫十几年前被抓了壮丁参军,后来伤了脚退下来,朝中给了点安家抚恤银子,赵大夫又凭着在军营里跟着军医学的皮毛医术,在姜水村做起了大夫。他大病看不了,也就是能看个小病,挣点问诊银子糊个口。
“哎,知道了娘。”姜穆河脸上具是喜色,应了一声就忙不迭的拿着东西往外跑。
而家中的几人却是神色各异。
姜伯成捋着胡须笑的开怀。
但姜穆山两口子脸上就有些难看了,两人膝下有两个儿子,虽然老三家的姜源受宠,但他家两个儿子加起来,却是一点也不算吃亏,老二家虽然有两个丫头片子,但是不过是两个赔钱货,吃穿用都得排到姜礼姜茂后头,姜穆山与李氏也一直心安理得。老二手艺再好,在木匠铺子挣得再多又如何?最后银钱还不得上交到家里?到时候还不得花在礼儿身上?
但要是老二媳妇开怀生了个儿子,老二家也就算是起来了,再过个几年不也得上学堂念书?现在家里一气供着三个孩子念书都紧巴巴的,再来一个就更艰难了,到时候他爹一句话,不让礼儿念了可如何是好?
姜穆山两口子肚里心思是百转千回,而姜穆青和宋梅花却是单纯的高兴了。
姜穆青本就与二哥姜穆河关系最好,两人每日里都一同驾着牛车去镇上上工,他自然是盼着他二哥能有个顶立门户的,到时候二哥的两个丫头也能有个撑腰的。
不是他重男轻女,而是这个时代的风气就是这样,看那些商户官家,若是只得了一个女儿,最好的做法就是招赘,若不然家资都得被族里侵占了。
姜源倒是也挺高兴,他与姜穆青的想法不同,他觉得二伯娘不拘生个弟弟妹妹都好,他上辈子是孤儿,没有父母没有亲人,到死都是孤零零的。他不嫌兄弟姐妹多,越多还越好呢,家里热热闹闹的,又能一同玩耍一起扶持,这都是血脉亲人啊,打断骨头连着筋的。
赵大夫很快就背着个木箱到了,他把完脉便笑道,“是有喜了,已经两个月了。”
苏氏脸上带着掩不住的笑容,姜穆河也在一旁傻楞楞的笑,赵二桂斜了他一眼,也笑了,“大年下的老二媳妇有了身孕,咱们家也要添丁进口了,今年过年有这样的喜事,明年定能过个好年。”她乐呵呵的递给赵大夫五个大钱,赵大夫死活不收,“你让大河提了东西过去,又要给诊金,也太见外了吧,姐啊,我这脸以后往哪搁啊!”
赵大夫是赵二桂本家的弟弟,以往过来看诊,也是从不愿收钱的。
赵二桂却坚持要给,“大年下的让你来一趟,怎么着也不能空手回去,带的东西是给你的年礼,这钱却是诊金,不可少。再说了,这年根前老二媳妇查出有孕,你拿了这大钱也跟着沾沾喜气。”
听赵二桂如此说,赵大夫才收下了,谁不想沾个喜气呢?
赵二桂如此其实也是想照顾照顾这位本家弟弟,他从军营里负伤归家,拿着抚恤银子盖了房子娶了媳妇,媳妇进门第二年就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也因着这次生产伤了身子再不能开怀了。
是以宠的这孩子跟眼珠子似的,从小就使了银子送他去学堂念书,但这孩子他就不是个读书的料子,现下都快三十的人了,去年才刚刚过了一次县试,不说秀才功名了,童生都是没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