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4日情人节,恰巧写到洛阳灯会,借此让长欢与相陵,以及其他有情人得以告白。
.
* 关于开篇梅花描述,化自两首诗。
唐代张谓《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元代王冕《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
下面这首是笔者与长欢自作。
"素手栽花半生去,再抬头,花满源。他日逢君处,还在那当年紫藤花下。沐一身清风朗朗,只道寻常好风光。"
此诗有寓意,在第四卷时会再现。
.
* 文里的洛阳元宵灯会因故事需要,与史料记载有差异。
* 洛阳宫灯相传是刘秀定都洛阳后,在宫廷中张灯结彩,悬挂宫灯以示庆祝,后来宫灯的做法流传至民间,“宫灯”由此产生。
* 关于元宵灯会的起源,有不同说法,有专家说是唐代,有的说源自汉代。(西汉)汉文帝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东汉) 汉明帝兴起元宵灯会。汉明帝即是刘秀与阴丽华的孩子!
信息节选摘录 :“在1983年9月出版的《中国年节》中,“汉文帝是周勃勘平‘诸吕之乱’以后上台的。勘平之日是正月十五。每逢这天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夜’在古语中又叫‘宵’,于是,汉文帝就把正月十五这一天定为元宵节。不过,当时还没有放灯习俗。到了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蔡愔从印度求得了佛法,汉明帝为了提倡佛教,敕令在元宵节点灯,以表示对佛教的尊敬。这是元宵节放灯的起源。”
.
* 辛弃疾在《元夕》里生动呈现出宋代时的,灯火通明的元宵灯会之夜。文里有化用。
词云:“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许多人将这首看成爱情诗词。王国维先生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即最高境界,是从分析辛弃疾当时的处境与心态而客观陈述。
我是俗人,更喜欢将此当成爱情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