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朱标的梦(修) ...

  •   “哈哈,这位小兄弟莫恼!我这不过都是瞎猜的,且…并无恶意,还请不要见怪。”

      眼见自己说完,旁边小子眼中的冷意顿显,张子明越发笃定面前的小丫头就是他们头儿口中那位“骁勇”的常家嫡长女了,而身旁这位对其一脸紧张的,很可能就是她的护卫!

      为免身旁小子翻脸,忙又笑着同二人打哈哈道:

      “哈哈,不怕两位笑话,小可每日干的就是这收集传递消息之事,也就是俗称的斥候,对每家每户的人口这些,自然知道的比旁人要多些。加之二位手中所持的那枚非"常将军亲信"不可得的令牌,以及姑娘的样貌、年纪等等,

      不瞒姑娘,小可早就听说,常将军家有位极狂…呃…不,极英姿飒爽的嫡长女,虽年龄尚小,一身武艺就已惊人!

      而且,虽二位自进门起就一直以兄妹相称,但明眼人一看,就知这位小兄弟乃是负责护卫姑娘的。能出门就带着如此精干护卫的?自然也不可能是普通人家的女子,哈哈!所以,小可这才大胆推测了推测。”

      常红鸾:“……”

      好吧,这位推测的还挺对!而且,她也终于想起眼前这位是何许人也了!

      度娘有云:张子明者,领兵千户也。洪都围久,内外隔绝,朱文正遣子明告急于应天。以东湖小渔舟从水关潜出,夜行昼止,半月始得达。太祖问友谅兵势。对曰:“兵虽盛,战斗死者不少。今江水日涸,贼巨舰将不利。援至可破也。”太祖谓子明:“归语而帅:坚守一月,吾自取之。”还至湖口,为友谅所获。令诱城中降,子明佯诺。至城下,大呼:“我张大舍。已见主上,令诸公坚守,救且至。”贼怒,攒槊杀之。追封忠节侯。”【注1】

      这段记载,乃是她昨日在网上查明朝初年各类战事资料时,无意中看到的一段文字,却总结了眼前这个俊秀儒雅书生辉煌又短暂、狡黠且悲壮的一生!

      虽死后被朱元璋追封为忠节候,但~真的值得吗?!

      可能因着她的灵魂并不真正存在于这个封建王权世界,常红鸾实在是不能感同身受,这群为了老朱家大业或者所谓的正统,不惜舍身忘死,甚至诛灭十族也在所不惜的古代文人们的风骨,

      但对于他们的行为,她却表示理解!

      生逢乱世,尤其是这古代动不动就株连九族的乱世,不管是为了家中父母妻儿,选择了苟且偷安;还是为了家国大义,挺身而出、舍身忘死;亦或者想借此乱世之机豪赌一把,成则风生水起,败则碾落成泥!

      只要不是有意拿着旁人的生命去换取前程,她都能理解!

      只不过,若有一天事情发生在她身上,若必须在朱元璋与她自己或者她家人中间死一个,那对不起,她指定会毫不犹豫选择老朱!

      “张大哥还未回答我方才的问题呢?!”

      可能是出于好奇,亦可能是想找个更能说服自己的答案,常红鸾又忍不住再次问道。

      张子明:“……”

      “哈哈哈,姑娘是问我为何放着忧渥又悠闲的日子不过,却偏要来投军吗?这问题…小可倒是还真未细想过!”

      沉吟片刻后,方又道:

      “或许姑娘会觉得我是为了名?!嗯~,其实这样想也没错,试问谁又不想将来史书上能记上自己一笔?曰:此人聪明绝顶,义胆忠心!哈哈…

      但…,最主要的,应该还是为了胸中自生下来,就憋的那口气吧?当年我崖山十万军民慷慨赴死之时,就已在每个华夏子孙胸中留下的那口愤怒之气!

      如今好不容易盼到了能一雪前耻之机,躲在家里耍笔杆子,又如何有亲执利刃、杀尽胡虏、还我中华来的痛快!?

      何况,若世人皆个个都只图安逸,畏缩不前,那当年的靖康之耻?崖山之仇?又由谁去报!又何时才能驱尽胡虏,还我中原!

      小可虽比不得壮志饥餐胡虏肉的岳武穆;男儿到死心如铁的辛弃疾;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宁背少帝殉国也要保存气节的陆相爷…!

      但~若是能为驱除胡虏,归我华夏出一份力,也是可身先士卒,抛头颅,洒热血的!”

      张子明越说越豪气干云,声音也跟着一阵高似一阵,周围的众兵卒们虽对他的话一知半解,但其口中的崖山之战、靖康之耻、岳武穆等等故事,却都是自小就听老一辈们念叨过的,因此,也渐渐跟着一同应和起来…

      听着整个驿站内此起彼伏的:“随大帅驱除鞑虏!归我华夏!”的呐喊声;以及偶尔夹杂的:“老子要替我太爷爷/姥娘/祖父报仇!”的愤恨声,常红鸾也逐渐开始明白:

      虽然在这个君权神授时代,人们还不明白何谓人权,何谓自由,但积疴已深的家仇国恨;被压迫到无力存活的现状;都让人们盼望着能有个像神灵一般的人物从天而降,带领他们走出黑暗统治,过上崭新的生活!

      而朱元璋,在他们眼里,就是这样一个人!

      一个深懂百姓疾苦,对兄弟重情重义,对归降者一视同仁,对文人礼贤下士…,处处~都具备王者风范的一个人,一个能带领他们走向光明的人!

      只是谁也没料到,其会先是仁义王道,后是鞭子屠刀!!

      ————

      与此同时,刚带人追上来的朱标,也正立于驿站中的一角,默默看着眼前这群群情振奋的兵卒,又默默红了眼眶!

      自他上次生病后,他就一直在做梦,一个个能串联在一起的梦!梦中是他断断续续,仿佛一个故事,一个故事般拼凑出的后半生…

      在那个梦里,他的小时候仅仅只是一晃而过,基本都是随着他老师在读书,与现在的生活并无二致!直到他被封太子后,那梦中的故事才越发鲜明起来。

      第一个故事,是他父皇登基,他被封为太子后,他老师对他的教导也从主要教他学问,变成主要教他为君之道。

      他老人家说: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他们朱家的江山虽乃天命,但也是用无数将士的性命换来的!让他要时时怀有敬畏之心,亦要懂得感恩。切莫干些有伤天和之事!

      并屡次劝诫他:虽~凡帝王必用权术,但朝廷者,天下之本。人君者,朝廷之本。望他将来至少能做个稍微仁慈的君主,少行杀戮,多关心百姓疾苦,轻税减赋,吏治清明!

      但紧接着,就是"胡惟庸案"爆发,他老师因着其孙宋慎…也被牵连其中,明明罪不至死,但他父皇却执意要杀人!

      他急忙跑去同他父亲说情,想让他不要赶尽杀绝,却因着他的一句:“你若执意想赦免他,不如这个皇帝你来当?”而气的浑身发抖,委屈的直接跳了金水河!

      但即便如此,也没能劝下他父亲!后来还是她母后看不下去,出面说了情,这才勉强留得他老师一命,但…其成年子孙还是被他父皇下令全部处死了,他老师亦惨死于流放途中!

      一代旷世大儒,一心想将他培养成一个合格且完美的君主,最终却因着他没有据理力争,落了个嫡系子孙全部陨灭的下场!

      第二个故事,是接着上一个梦展开的,接到他老师惨死的消息后,他心痛的无以复加,连续七日不曾上朝,并上本请辞了太子,以此表达自己的不满,

      他父皇见了,越发觉得他辜负了他一片心意,直接跑来东宫大骂了他一场,说:老子做这一切都是为了谁?!那胡惟庸不杀,难道让他一手把持中书省。大小政务,生杀黜陟大权尽揽?!连汇报都不汇报?

      现在他都敢如此糊弄老子,以后又会怎么对待你!你小子怎么就不明白呢?只有老子将这些隐患都替你除了,你再出面安抚一二,才能显得你仁慈,让那些为你所用之人对你感激涕零!

      此乃帝王权术也!而不是让你真的去讲究那些什么仁义礼智信!你只一味仁慈,那群跟着你爹摸爬滚打的叔伯焉会怕你?他们又哪个是省油的灯?又让为父如何放心将大业交给你?!

      且为了锻炼他“胆色”,第二日故意令人将装着森森白骨,断臂残肢的箱子,抬进东宫让他看!直将他吓得呕吐连连,以后半年都闻不得荤腥…

      再后来,他母亲也去了,更无人能劝谏的住他父皇了,他也变得更怕他了!既怕自己表现不好,让他老人家厌弃失望,又怕一不小心,犯了他老人家忌讳,让他怀疑自己这个“太子”心怀不轨!

      所以,他几乎无一日停歇的忙碌,凡事都想要尽全力做到最好,甚至将嫡妻嫡子接连薨逝的悲痛都深埋心中,但…其实,从那时起他的身体便越发的不好了,但他却不想告诉任何人!

      有时候他甚至想,若是他不是他爹的嫡长子该有多好,或许此时也能跟他那些弟弟们一样,得一块封地,带着一家子远离京都,逍遥自在…

      但偏偏他是,且不敢不是!

      第三个梦则是一个新的故事,当时刘伯温,胡惟庸皆死,因着顾念当年之情,他父皇倒是难得的没有因着胡惟庸一案而惩罚李善长,可是李伯伯却并没有按他父皇预想的那般感恩戴德。

      后又有人因着当年被其打压,怀恨在心,趁机告发了其弟李存义及其儿子李佑,都是胡惟庸的党羽,他父皇再次对李存义父子下诏免死,李伯伯却依然没有表示感谢。

      这下他父皇彻底怒了,偏李伯伯告老还乡后竟还不知收敛,为了炫耀,明明可以花钱雇人,却私下里跑去找汤叔叔借兵修宅子!
      生性谨慎的汤叔叔不敢隐瞒,直接将此事禀报了他父皇!让他父皇越发的着恼!逐渐开始动了杀心!

      就在这时候,李伯伯又几次上书以昔日之功为由,请求他父皇赦免其因着胡惟庸案受牵连的亲戚丁斌,最终引得他父皇震怒,不但没给其面子,还下令严查丁斌!

      最终,又旧事重提,牵出其弟李存义与胡惟庸密谋谋反,李善长知情不报等等罪名,李家包括李善长夫妇在内的总共70多人,除了他妹妹一家子外,全部被处死。

      而,自李伯伯的案子开始起,为了锻炼他,他父皇皆让他全程陪同查案,但却丝毫不给他做主的权利,

      当看着那些昔日长辈、亲朋、发小们皆被酷刑折磨的奄奄一息,后来又在他眼皮子底下身首异处之时,他只觉得自己的头颅也跟着炸裂了开来!回去后就又发起了高烧,并引发了背痈,调养了好久才重新好了起来…

      紧接着便是最后一个梦了,这个梦开始时,已是洪武二十五年。他已经监国辅政十五年了,当时刚从陕西巡查回来,又再次奉命前往监狱巡视、检查案犯。

      看着那些近些年被各种各样案件牵连的犯人们,都算下来竟有一二十万之巨,忍不住便又想起他恩师一家的遭遇,以及他对自己的那些教导来,便决定以庆祝他父皇大寿为由,下令赦免一批罪责较轻之人!

      但没想到,他的建议却遭到了陪同他巡视的礼部尚书詹徽的强力反对,为了谄媚他父王,甚至还建议加大对那些犯人的处罚力度。

      而他父皇在得知此事后,竟也同意詹徽的做法,并斥责他这么多年了,竟一点长进没有,真是被他老师那些仁义礼智信之类的教义给教坏了脑子!

      这话也彻底激怒了他!实在是不明白,他老师都死了这么多年了,为何他父皇还要将他的懦弱,推到他老人家身上!

      为何总将他们这群各有缺陷的儿子们犯的错,推却到旁人身上,再杀之泄愤!

      难道旁人的命就都不是命?就都该死吗?!

      于是,他第一次当着全朝臣的面与其大吵了一架,将那些一直想说却不敢说的话全嚷嚷了出来!即便将他父皇气的浑身乱颤,拿起镇纸砸破了他的额头也没有退缩!

      直到,他满是杀气的一句:

      “你这是在教训老子?是谁让你敢这般忤逆不孝的?!还是有人想让你来做这个皇帝?!”

      而不得不再次败下阵来,回到东宫后便连气带累,引得背疮再次发作,不到半年就一命呜呼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朱标的梦(修)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