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圣诞回村之现状集锦(一) ...

  •   说到圣诞回蛋哥从小长大的村里共度佳节,我已经缺席了几年。之前节假日我容易被排到上班,因为有孩子的同事大多会选择在这个时候休假陪伴照顾家庭或者出外旅游。后来就是这两三年身体上的拉垮,从脚到手,从生理到心理,对正常生活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更别提度假的心情了。所以这次我痛蛋哥一起回到村里,蛋哥父母还是很高兴的。
      他们显示出特别高兴的一个重要原因,应该是家庭聚餐的人数在不断减少,但以前总爱缺席的我虽迟但到,总是强过不到。蛋哥的爷爷过身早,外公和奶奶近几年先后因病去世,仅剩的外婆现在记忆严重衰退,几乎无法辨认除了蛋妈以外的家人,只能被送去养老院。养老院的费用绝对不是普通打工退休族仅靠退休金就能覆盖的,尤其像蛋哥奶奶这种没有工作过的老一辈女性,除了靠一点微薄的寡妇金勉强度日,就只能靠往日积蓄和儿女接济了。我不知道蛋哥奶奶住养老院的经费具体如何筹得,但住在养老院邻村的蛋妈和蛋哥小舅肯定会有所表示,但在东德和南德的大舅和小姨,就不可知了。首先,大舅和小姨在二十岁左右就离开老家村里,前者靠自己在外闯荡建立事业后又成家立业,但工作因为要随工程到处跑,和家人总是只能在周末短暂相处。后者随自小同村的男朋友南下打拼并生儿育女,因为物理距离回村里的时间屈指可数,自然也会产生心理距离。其次,外公外婆的财产如何分配给四个子女以及九个孙子孙女的,咱作为外人也不好多问。但可以肯定的是,村里的土地和不动产远在外地的两个子女是不能原地享受的,从这个角度来讲,他们在赡养老人时少出甚至不出钱或力好像也能勉强说得通。因为蛋哥及弟弟还有表弟表妹们,时常还被父母寄放在附近的外公外婆或爷爷奶奶处,而外地的大舅和小姨也是无法享受到这种免费托管业务的。但今年,啊不对,据说是从去年就开始了,总是不在家的大舅不回村里就算了,连小姨也选择不回来了。果然是人到中老年,力不从心且心力交瘁,不想扮演一个面面俱到的角色了。没错,蛋哥父母虽然还没退休,但也都60出头,小姨也是50多岁的人了,大女儿才毕业两年,小女儿还在读研。大舅的步子就更慢一些了,大儿子还在读大学,小儿子也不知道复读后有没有考上心仪的大学。这方面他们明显不如就在原地踏实生活的蛋哥父母,20岁生完第一胎,22岁完成造娃工程,现在孩子们早就独立,连两个孙女都抱上了。而小舅大学毕业工作两年的大女儿和多年男友直接搬进爷爷奶奶的老别墅里展开独立新生活,二女儿也在大学念师范专业,小儿子也走在成人的道路上波澜不惊。要说代际传承,财富继承,有时候真的和天时地利有关,但和地理关系更大。这是为什么大家对于走出去的第一代人总是敬礼致敬,因为他们基本享受不到上一辈人的红利积攒,一切都化整为零从头开始。而且为着儿孙的福祉,他们总是更容易弯腰低头,与命运对抗。
      忠孝两难全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了,养儿防老也不能全然实现。但小姨和小姨父各自的老母亲都在这个村里,尤其是小姨父的老妈妈还带着一个先天弱智的小儿子同住,身为大哥的小姨父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看看。又或许,大家都累了乏了,各自安好岂不更好?邻村的养老院每个月基本费用是平均退休工资将近两倍的金额,如果需要特别陪护,价格很容易就翻番。面对这笔账,很难说长寿就一定命好,或者说生活质量就高。显然蛋哥外婆是很幸运的,因为她几乎忘记了所有,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什么快乐,但也肯定没什么痛苦。要论痛苦,那也只有身边的人了。去养老院接外婆出门散步时,外婆脑门上一片淤青加紫,她什么也不知道看着我们除了瞬间微笑就表情漠然,一问三不知。养老院的基本费用除了提供一日三餐和8平米的独立房间和基本家具以外,就没有其他额外服务了。当然,如果老人身体有了异样和意外,养老院会负责通知家人,单独的陪护和带出去散步是肯定的。据说,长期没有访客的老人会被养老院区别对待也是有的,不过可能不如国内某些黑心机构那么夸张罢了。所谓人性,是不会受地理气候语言和文化影响的。
      蛋妈做饭真的有一手,虽然她平时在家很少开火。但每次我们回去她总是开心忙碌着,努力做出前汤、主食加菜肉和饭后甜点的完备套餐,还会不时问我们觉得味道如何。秉承蛋爸原则,我们都会说好吃,谢谢你啦。蛋爸原则就是,有人做饭给你吃,就该好好感谢认真干饭,别挑剔别搞事。如果有各种不合口味或不喜欢的评价,就千万烂在肚子里,或者下次自己撸起袖子干起来,别张嘴攻击却屁事不干。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而且蛋妈的口味真的让我越来越佩服,真的超越很多德国妈妈。尤其是转天去蛋弟家里吃饭,口味两相对比之下,明显蛋妈胜出一大截。但我和蛋哥都很捧蛋弟的场,毕竟他们两口子自己带两个半大孩子,还要张罗圣诞大餐,真的很不容易了。
      这次回去明显觉得村里比以前更冷清,人气没有那么旺了。一问才知,以前属于村里中心地段的老别墅有三分之一空着。有的是老人去世后,儿孙前后迁出无人原地继承,想把房子卖掉套现却苦于没有买家。当然,没有买家是相对的,如果价格够低,肯定会有人出手。问题是价格低廉到我一个老外听了,都瞠目结舌难以置信。其实,蛋哥自小所在的村里是眼见的越来越萧条了,以前还有一个德国每条街都会有的面包店,现在村里人吃面包还得开车去十几公里外的邻村采购。而蛋哥奶奶去世后的老屋子早在以前就过户给住在几十公里外的小城市里的蛋哥大伯,大伯又给了自己的大儿子。蛋哥堂弟肯定是不回村里自住,只好托人出售,可是无奈价格太低一直没能出手。那个别墅的确不大而且够老,买下来翻修打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更因为连花园都是巴掌大的一块地方,基本无人问津。还有一种情况是儿孙其实依然在祖祖辈辈耕耘的这块土地上自然繁衍,但他们不喜欢老一辈别墅的格局,干脆看在村里地价便宜的份上,在原村边缘地段另起炉灶自己盖房子。这次回去我明显看到好几栋新修的别墅形成新的别墅群,距离原来村子的中心几百米,前后开阔,且各有特色,都赶在物价飞涨前完工,实在很幸运。其中有一户给我的印象很深,它反传统没有地下室也没有楼上几层,就一整个大平层。于是,地基也懒得费钱请人打理,直接上技术活,用兼顾的钢筋立柱把倾斜的葡萄园土地整平,给大平层打下坚实基础,真是狠人啊。
      人气不够旺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年轻一辈的观念在改变,不再愿意过节一家人耗在一起,反正天天都住一个村里,哪天不能见,哪天不能聚呢?过节好不容易穿起来的长假,干脆出国旅游。我和蛋哥散步时听到一对老夫妻说自己女儿携丈夫和孩子去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旅游度假,这真的是村里又一个让我惊掉大牙的新闻了。第一个应该是蛋哥表妹,也就是蛋哥小舅的大女儿和男友双双辞职环球旅游一年的惊天大新闻了。上一个便是蛋爸蛋妈在结婚40周年时,和邻居夫妻到美国旅游的盛世奇闻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