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清谈老庄玄 美人忧且急 ...

  •   白鹭书院名气由来已久,不但多有名儒来此传道解惑,亦出了不少名将良臣。谢安少时也曾到此游学,与同窗清谈对论。古时的学院并没有固定的学习期限,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理只有越辩才会越明。身在建康,名士汇集,白鹭书院自然是其中之最。而且白鹭书院藏书万册,历代学者手稿更是数不胜数,可谓盛名之下名副其实。

      魏晋时期,门阀政治专权,其实大多数世家子弟家里早安排好了官位,不是世袭就是任人唯亲,但上层茂姓贵族更注重才能,鼓励族中子弟到处游学,就连司马氏也不例外。而且茂姓贵族家族庞大,家教良好,也不难找出有才之士。

      在这种背景下,白鹭书院百家争鸣,无所不教。

      乐课之后,众人来到修身院,前面的人惊呼:“殷将军来了!”
      这时王子奕越众而出,拱手道:“未尝有闻建武将军将来此,有失远迎。得将军传道,我等幸甚!”
      “三王子言重了,老夫身为清谈派之首,来此只为清谈,诸位不必多虑,便宜行事。”

      众学子皆迫不及待入座,以备接下来的清谈对论。
      子猷亦很兴奋,摩拳擦掌,随时准备冲上去抢答似的。
      列席毕。
      有人问道:「将莅官而梦棺,将得财而梦粪,何也?」
      殷浩答曰:「官本臭腐,故将得官而梦尸,钱本粪土,故将得钱而梦秽。」
      众人皆以为名言。
      如此问来答往,清谈老庄,众皆难之不倒。
      及至傍晚,将军欲归,诸人送之山下,仍意犹未尽。

      不经意间回头,却发现庾大结巴愁眉苦脸毫无兴奋之意,仿佛发现了一个天大的阴谋般忧心忡忡。我凑过去悄声在他耳朵边问道:“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庾美人果然羞红了脸,结巴道:“这里说……说不清楚。你……你跟……跟我来。”说完,拉了我就往南跑。

      庾蕴拽着我闷头一路狂奔,我只好回头冲子猷喊话叫他先回去。
      不知跑了多久,前面出现一个湖,庾蕴才停下来,俩人累得虚脱,都弯腰扶着膝喘气。相视彼此情状,皆笑焉。我干脆不管三七二十一躺在了草地上。古代的空气清新,天蓝树绿,很是情趣,浓墨重彩得好像中世纪的油画一样。

      “起……起来,你……你躺着算……算什么样子。别人都……都夸你君……君子端方……,难道都……都是假的……的吗?”

      “这里真不错,是你发现的么?”我枕着手,随口转移话题,心里嘀咕着,那是前身。

      “那……那是。这个湖叫……叫燕雀湖。以……以前——不……不对,不许转移……转移话题,你起来,我还……还有重要的事……事要说。”

      无法,害羞的人一旦执着起来真是了不得,愣是攥了我起来,看他一口气跑了这么远,就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犟了。

      “好吧,好吧,不要拉,我自己起来。”

      见我终于不再敷衍,庾蕴整了整衣襟,一脸肃容道:“我叔父——临终前——曾给——建武将军——殷浩大人——写过信,当时是我——磨得墨,我——偷偷看后——震惊非常,至今——仍然记得——叔父写的——每一句话。”为了不结巴的说完这句话,庾蕴特意延长了停顿,尽量三个字四个字的往外蹦。
      可惜有个不合作的听众。
      哀怨地瞥了眼强忍笑意的我,“你……你不要笑我——我……我还是——写给你看——好了。”
      “噗哈哈,对不起,我不想的,但你这样实在太可爱了。”不理捧腹爆笑的我,庾蕴折了一段树枝,走到湖边,找到一块沙地,开始认真地写道:

      「当今江东社稷安危,内委何、褚诸君,外托庾、桓数族,恐不得百年无忧,亦朝夕而弊。足下少标令名,十余年间,位经内外,而欲潜居利贞,斯理难全。且夫济一时之务,须一时之胜,何必德均古人,韵齐先达邪!王夷甫,先朝风流士也,然吾薄其立名非真,而始终莫取。若以道非虞夏,自当超然独往,而不能谋始,大合声誉,极致名位,正当抑扬名教,以静乱源。而乃高谈《庄》《老》,说空终日,虽云谈道,实长华竞。及其末年,人望犹存,思安惧乱,寄命推务。而甫自申述,徇小好名,既身囚胡虏,弃言非所。凡明德君子,遇会处际,宁可然乎?而世皆然之。益知名实之未定,弊风之未革也。」

      我终于止了笑,趴在美少年背上,凑近了看。
      囧然的发现,这些字,一个一个拆开了看我都懂,但合起来怎么就变成天书了呢呃。

      作为一个21世纪理工科的应届大学生,米想到到了古代也只能成了一个文盲了,有看没懂地我在心里默默地吐槽道。
      读了半天,我假装佩服地感叹道:“好字啊!好字!”

      但庾蕴白了我一眼,看穿了我的敷衍,一扫先前激动的神色,悻悻地在地上写道:“不比你家书法世家,我写这个只是回答你之前地疑问罢了,既然你不感兴趣,我回去了。”写完,把树枝一扔,像兔子似的转身就跑了。

      我拉之不及,心里一阵错愕。其实你想错了,我只是想诈你一诈,帮我把文言文给翻译一下而已。

      “诶——”无奈的一声长叹,人走了,我也只好凭着半吊子的历史和文言知识,自己来翻译一下了。

      “当今江东社稷安危,内委何、褚诸君,外托庾、桓数族,恐不得百年无忧,亦朝夕而弊。”——这个好理解,整个北方都跑少数民族手里了,大家都逃到了长江以南,导致南方士族林立,连官位都不够分,一个县愣是又分了多个郡才解决这个问题,但世家彼此利益纠葛,互相内斗,北方来的家族跟南方本地的家族也是多有纠纷,所以说社稷将危也不是危言耸听来的。

      司马氏经历了八王之乱后,毕竟底蕴已经不够了,只能依靠有军队的世家贵族托起整个朝政。定都建康的时候先是我老爹的从伯,就是历史上被称为“王与马共天下”的王导把持朝政,王导死后,变成“庾与马共天下”,以后还有“桓与马共天下”,“谢与马共天下”。
      庾就是庾亮庾冰庾翼兄弟,魏晋有名的外戚。大王子丕和王子奕的老妈庾皇后就是他们的妹妹。他们三兄弟把持江东近一半的重要领地的军权。甚至当时的太后庾文君(王子丕和奕的前一位皇帝老爹司马衍和后一位皇帝叔叔司马岳的老妈)也是他们庾家的。先帝(王子丕和奕的叔叔司马岳)驾崩时,所有有继承权的司马氏都是他们的近亲,而且还是晚辈,可以说,他们庾家想谁当皇帝就可以让谁当。本来王子丕身为大王子,本可以继他亲叔叔司马岳之位即位的,就因为庾冰的意见,选了当时年仅2岁的司马聃(司马岳长子)即位,就是现年才十岁的皇帝。由于年幼而由褚太后掌政,并由何充辅政。即信中的“何、褚诸君”。何充过世后改由现在的蔡谟与司马昱辅政。

      值得一提的是庾大结巴庾蕴就是庾冰的第四个儿子,所以他口中临死前写下这封信的叔父应该就是庾翼。

      桓就是日后感叹“大丈夫既不能留芳百世,亦不复遗臭万年!”的桓温,他前些年灭成汉国,收复蜀地,威名大振,拜征西大将军,封临贺郡公。

      “足下少标令名,十余年间,位经内外,而欲潜居利贞,斯理难全。且夫济一时之务,须一时之胜,何必德均古人,韵齐先达邪!”——“足下”指的就是殷浩,大意指你年少时就有美好的名声,这十几年来,地位声望更是节节攀升,却想要隐居不入世来保护自己的名节,这在道理上就站不住脚。况且你在这一刻出来担任辅助朝政的职务,只须要这一刻干的好就好了,何必一定要跟古人先达比德韵呢!

      “王夷甫,先朝风流士也,然吾薄其立名非真,而始终莫取。若以道非虞夏,自当超然独往,而不能谋始,大合声誉,极致名位,正当抑扬名教,以静乱源。”——王夷甫,即王衍,王导的兄弟,以清谈为天下所宗。手挥麈尾,侃侃而谈,丰姿秀美,论辩精彩,这是当时大多数人向往的境界。虞夏,指有虞氏之世和夏代。南朝梁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虞夏文章,则有皋陶六德。” 以静乱源,指的是威慑野心家桓温。
      大意是,我看不起名不副实的王夷甫,始终不认同他。如果说起道家,非有虞氏之世和夏代最有名,他们虽然超然独往,但不能谋全大局,合乎他们的声誉,官至高位,现在正是你抑扬老、庄之“名教”,以静乱源的时候了。

      “而乃高谈《庄》《老》,说空终日,虽云谈道,实长华竞。”——意为,你只会清谈,徒有虚名。

      “及其末年,人望犹存,思安惧乱,寄命推务。”——意为,你到了晚年了,名望还在,却贪图安逸,害怕动乱,推卸重任,不敢入世。

      “而甫自申述,徇小好名,既身囚胡虏,弃言非所。凡明德君子,遇会处际,宁可然乎?而世皆然之。益知名实之未定,弊风之未革也。”——举了一个喜欢名声,被匈奴俘虏后就信口开河,反复无常变节的人,以该人为例,批驳当时人们靠糊涂来求安静的弊端。

      呼,磕磕绊绊的总算弄懂了,要不是现代的时候看过一点《晋书》,我还真要被它难倒了。把它记下,用脚把地上的痕迹磨去,便开始往回走。

      边走边琢磨着,从信的目的看是为了劝殷浩出仕,而刚才堂上,王子丕已经称殷浩为建武将军,看来这封信是殷浩出任建武将军之前地事了。庾美人是想告诉我什么呢?担忧殷浩身为掌权军事的人却还是没有听取他叔父的话,依然“高谈《庄》《老》,说空终日”么?

      若真是如此,那我真要对庾大结巴的预见另眼相看了,毕竟若历史不变,殷浩将会上疏北征许洛,后大败,被黜放为庶人。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