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白鹭初登顶 乐坊巧歌姬 ...

  •   白鹭书院坐落于建康东郊,依山傍水很是惬人。虽说是郊外,但钟山隔绝了去路,另一面还是大湖,又离宫城只有不到二十里,实际上已经相当于城内。因为学院的名声之大,以致这二十里路上的繁荣不下于建康城南的秦淮河两岸。而书院占据了钟山的半山腰。固也不必担心人声嘈杂。

      进山门后还要爬上三百三十三级青石台阶才能抵达院门。除了遥遥领先且不知踪影的谢韶,大家基本上都是强撑着不失仪而已。

      我和子猷也携手搀扶着前进,到达写着学而院的估计是古代的教室的地方。怕坐错位置,我更加重的靠在三少爷身上,幸好子猷也如我所愿的把我扶到我的座位上才离开。

      第一排右手第三个是早早地坐在那里的谢韶,三少坐在我右手第二个,正好把中间的空出来。一排五个座位,最后一个属于我左手边一直低着头的少年。中间位置的人显然还没有来,但他的地位却明显比我们在场的任何人都要高。

      从身后一些消息灵通而又喜欢炫耀的世家子弟交口谈论得知,他就是王子奕,魏晋朝司马王室的第三个王子,他是庾皇后生的第二个儿子,是大王子丕的亲弟弟。由于当今天子年少无子,王子奕可以说是第二顺位继承人。早先虽有传闻他会来,但今天却是他第一次来白鹭书院就学。我们这些人都可以称得上是他以后的伴读了。事实上很多王室子弟都会来白鹭书院游学,而同届的学生不乏有成为他们的左膀右臂的。这一届也神奇的只有一位王子来此游学,以他超然的地位,不难想象以后众星捧月的局面。

      他是和一位儒衫老者一起来的,跟随着一队侍卫,即使是看上去很有威严的儒衫老者也是慢后一步不敢先行。我跟着子猷站起施礼,周围的人莫不是躬身站立直到王子奕挥手示意免礼,大家仍等着他坐下后才各自坐下,而儒衫老者也是这时候才上首座坐下。老者手持戒尺敲了一下案板,于是大家齐声问候:“山长好!”我做着虚应的口形,心想原来老者就是古代的校长。

      “诸位学生好,今日由老夫给诸位上第一堂课。诗经•邶风•击鼓篇曰: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不知是不是巧合,这里有诗经也有春秋战国。手边翻着司书准备的经史子集,我惴惴地想,我到底是来到了历史上的晋王朝,还是穿越到了架空历史的时空呢?

      “叔平,你在发呆么?下一堂骑射课要开始了。”原来搭话的是王子奕。“这就来。多谢王子提醒。”在王子奕面前,子猷异常的沉默。本来我以为说话的应该是他。山长恭送王子奕到达骑射场,我等随后。早有专门的马夫牵着马垂首而立。教骑射的应该是谢家的人,在朝王子奕行礼后,向谢韶点了点头。

      我以为没学过这些的自己应该废材的不行,结果好在身体的反应还在,只是动作稍显生硬,幸亏没出什么糗。要不然只能称病掩饰了。

      礼、射之后就是乐、理,乐即弹奏瑶琴,理即玄理,研究老子,庄子之说。理很好过,这具身体的记忆力意外的好,而且对于喜欢看百家讲坛之类的我,随意挑些后世名家的玄学理解,自然也不在话下;乐的话就比较纠结了,幸好要自己动手不多,而且手臭的也大有人在,大多时候是听先生的讲解,提问也是问曲子的意境。
      可能是因为王子奕的缘故,这一天过得很是严肃而拘谨。

      下了课,等王子奕在一大票的护卫下离开。大家像是炸开了锅,子猷更是终于恢复了本性,唧唧喳喳的怂恿我去山下的白鹭镇好好地玩一通。而谢韶早已不知所踪,不愧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大侠风范。于是我们几个不安分的世家子弟决定结伴到白鹭镇上的乐坊听曲子去。我也想见见那个以前的我为之写诗的歌女究竟是何方神圣。

      下了山,坐上各自的马车,很快就到达了乐坊。
      时值秋高气爽,临近掌灯时分,更是凉风习习,秋月无边。大家一进园子,就有有眼色的小二引进二楼阁楼包厢,端上茶水,干果等物。这个园子设计的也很别致,围着台子建了宽阔的半圆阁楼,四周却散布着若干个气死风小荷花灯,台子上方是露天的,却悬挂了随风飘动的白纱,纱后若隐若现的美人在月下弹着琴,很有朦朦胧胧的暧昧的意境。

      古代一天只吃两顿,大家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于是又顺便叫了些酒菜吃食。众人一阵推杯劝盏,好不热闹。

      “二哥,接下去就是那个叫子夜的女子的场了。你不会又想写什么诗啊歌啊跟弟弟抢女人吧?”子猷吊儿郎当的调调在耳边响起,我却没有听出动心少年应该有的羞涩紧张。虽然疑惑但叫我写诗绝对是不可能的。
      我也凑到他耳边悄声道:“当然不会,像你说的,不过是官妓罢了,二哥怎么可能认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你要就自己去追好了。”子猷听了笑得很是得意,没有再提歌女的事。

      没一会儿,果然一个容色艳丽的桃衣女子娉娉婷婷的出场,满路遗香。她丝缎一般的长发随意洒落肩头,像乖巧的猫儿一样伏案调弦,曲声切切,神态娇憨地唱道:“宿昔不梳头,丝发披两肩,婉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又转而曲调哀怨:“揽枕北窗卧,郎来就侬嬉。小喜多唐突,相怜能几时?……”,少顷,曲意转暖:“白露朝夕生,秋风凄长夜。忆郎须寒服,乘月捣白素。……”片刻,又曲境茫然:“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闻散唤声,虚应空中诺。……”
      果然是个绝妙的女子,一个音转,一个拨弦便能把你带入到她所营造的意境中去,替她的哀伤而心生怜意,恨不得伸出手去为她把所有的忧虑抚平。

      众人皆道不愧是乐坊的头牌,真当得上是绕梁三日,余音不绝。于是包厢里的公子哥儿们起哄着要把子夜姑娘请上来说说话。
      “这个子夜姑娘架子大得很,恐怕等闲人是请不来的,要请的话要按她的规矩说什么以诗会友,你说是吧二哥嗯?”三少的语气有些阴阳怪气,我不敢接话,只含糊地应了声是。

      “这么说,叔平的诗打动过人家子夜姑娘?那我们就借叔平的名头去请她一请.”这个文和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我心里一阵埋怨。
      但众意难为,于是我只好厚着脸皮盗诗:“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落款: 叔平。写完之后心里很是庆幸,本以为自己有学过隶书不怕出丑,却忘了字迹会漏陷儿,幸好身体的记忆再次帮了忙,原身写的隶书比我的字体好看了不知多少倍。写好后,偷偷抹了把冷汗。
      众人皆呼妙,我也淡定的拱手称谬赞谬赞。
      诗递出去后,果然不负众望,子夜来了。

      她还是那身妖娆的桃色衣裳,脸上有娇憨雀跃的神色,见此我不禁也笑了,说:“美人就是美人,你一来路上都芬芳了。”
      子夜又欢喜又矜持的回答:“芳是香所为,冶容不敢当。天不绝人愿,故使侬见郎。”

      不管周围的人一片嘘声,我有些尴尬的转向三少,果然他的脸全黑了。
      我握拳清咳一声,替子夜介绍:“这是我三弟,你可以叫他子猷或者三少。子猷他很是欣赏你的曲子。”

      子夜有礼地福了福:“小女子多谢三少抬爱。”
      依次介绍了王景,郗冲,羊不移,颜綝(字文和)的字,略过姓氏身份不提。
      子夜也依次行礼。神色淡淡。

      礼后,子夜袅袅婷婷的看着我:“公子的诗很好,子夜无以为报,只能多为公子献上一曲,望公子莫弃。”说着再次向众人施了一礼,下阁楼去了。

      不久,换了一身鹅黄色纱衣的子夜再次出现在台上,这回儿她弹得是琵琶,唱曰:“光风流月初,新林锦花舒。情人戏春月,窈窕曳罗裾。青荷盖渌水,芙蓉葩红鲜。郎见欲采我,我心欲怀莲。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扬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昔别春草绿,今还墀雪盈。谁知相思苦,玄鬓白发生。”

      才女啊,古代的女子真是了不得。才一副秋歌,短短时间就作出了另外的春夏冬歌还唱得如此可怜可爱,可谓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这搁现代也是三栖明星,创作型歌手的好苗子啊。

      众人也连呼佩服佩服。子猷虽然哼了一声,但脸色也好了不少。
      天色将晚,众人乘兴而归。路上依然唏嘘不已。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