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救 ...

  •   沉香带着热水折回,远远就问我:“姑娘,您看见了吗?将军从前面刚过去。”

      我心不在焉的应着:“哦,是吗?来沉香,吃点这个,胃口好点了我们把饭先吃了。”

      把山楂糕分给沉香一半,她脸上有了笑,叫起来:“姑娘,这山楂糕我小时候吃过,我爹每次上街回来都会给我和妹妹带一些,酸甜可口的很。”

      我笑笑,咬下一块,干涩的口中总算有了些滋味:“恩,味道不错。”

      沉香正吃着,突然转过头问我:“姑娘哪里来的山楂糕?”

      我一愣:“哦,是曹潜刚让人送过来的,快些吃吧。”

      沉香满脸笑意:“这蛮荒野地的他还能弄来这些东西,当真有心的很。”

      我沉默,咬着山楂糕,心里却是七上八下。

      因为是山里,所以夜半时候风微微凉,所有人都安营扎寨,我和沉香睡在马车里,许是因为白天里躺的久了,昏沉的睡了很长时间,我睡不着,起身到外面的走走。到处都是篝火,侍卫们结队游走,负责夜晚营寨的安全。

      我漫步,在长满槐树的树林里踩着软草,赏着月辉,心也跟着轻盈起来。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想过将来的我,还会有这样一日,可以轻松自在的生活。

      再想想从前,皇宫里日日困守,对着满室的珠光宝气,绫罗绸缎,被无数宫婢奴才萦绕,看似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可实则是困死我一生的牢笼。

      广寒宫的那面窗,我日夜望,却也只看得到连绵的楼落,云浮日落,像只是孤寂的笼中鸟。

      这个时节正是槐树开花的季节,从前在长门宫的时候,我最喜欢躺在那颗槐树下,闻着幽幽的淡香,沁我心脾。

      这林中更香,风一动,撩了芳馨香气沾了一头一身。那时候我摘槐花吃,吃的长门宫里的罪妇们惊慌失色,直骂我疯。也亏得有那棵粗壮的槐树,我才能活到今日。如今在看到槐树,我只觉得莫名的亲切。

      “萧小姐夜半无聊?”身后突如其来的声音,当真把我吓的不轻。

      我有些失措的慌乱扭头,看抱手站在我身后的江欲晚笑容可掬,身上多了件披风,很有闲情逸致。

      我深叹一口气:“难道将军也是无聊?”

      “帐篷里待了许久,出来透透气。”他朝我走近,我不着痕迹的往后退退,等他到我面前,俯身一拜:“夜里风凉露重,将军务必小心。我先回去休息了。”

      说着侧过身,想要从他身侧走开,却被他拉住胳膊:“何故见我就逃?”

      我顿觉可笑:“逃?我何须逃?”

      挣了挣,江欲晚不愿松手,我挣不脱,听他轻声道:“既然无须逃,就陪我一起去瞧一眼明日救济分发的粮米吧。”

      “将军可找龙裔陪同您一起,无需我……”

      不等我说完,他自顾自的拉着我往林子深处走:“放心,你陪我一起去,我绝对不亏待你。公平的,我来告诉你一个你最想知道的秘密,如何?”

      他扭头,浅辉下俊容恍如月神般,笑凝在他嘴角,多么无害高雅的一个人,我内心挣扎了一下,明是心里不愿跟他一起前往,却又被他刚刚的那一番话吊的心口痒痒,脑中所有急欲得知真相的问号席卷而来,哪一个?他说的究竟是哪一个?脚步不自觉的随他一起,越走越远。

      林子深处有一队马车,每辆车都拖了许多袋子,用麻绳工整的捆绑在一起,灯光之下,十几个侍卫赤膊上阵,正在诺大的木桶里淘着什么。

      “看,那些就是你捐的细作锦缎换来的粮米,一共一万三千五百七十六石。”江欲晚又问:“可知道一石折多少斗?”

      “十斗为一石。”

      “原来你知道。”他似乎很是惊奇。

      我侧眼:“将军不是猜出我不擅女红,也不爱扑蝶赏花,最喜读书,那我懂得些基本常识,也不足为奇。”

      那些干活的士兵们看见江欲晚走近,无不是恭敬的俯身拜礼,尔后继续辛苦劳作,似乎要将木桶里的米洗净,然后熬成粥食。

      江欲晚走到一口木桶前,撩了撩袖子,伸手去搅淘米的木棍,平日里看他温文尔雅的样子,未曾想到力气竟是如此大,他用力一豁,大米上下翻搅,不一会儿,水便浑浊不堪,飘起灰色泡沫。

      他用木舀撩起脏水往外泼,再提起旁边小桶里面的新水灌入,周而复始,两三次之后,水便清了,盖好盖子,就可以在木桶下裹了一层铁皮的底部生火。

      “你希望李哲活着?”我看他利落的动作正入迷,他突然问我。

      “我和他已经毫无关联,他的生死无需我操心。”

      江欲晚一梗,笑笑:“若是日后他重得权势接你回宫封后,你会如何?”

      “不屑一顾。”

      江欲晚似乎对我的答案不置可否,微微的朝我探过身来,轻声问我:“我记得你之前眼角下没有泪痣。”

      我一怔,看着他慢慢贴近放大的脸,尴尬往后倒退几步:“将军从未见过我,怎知我相貌。”

      风吹过,带着凉,他好笑的将披风接下递给我:“夜里风凉露重,你这身子不宜再生病,穿上吧。”

      看我不接,他又接着道:“我要告诉你那件你想知道的事情,恐怕要耽搁一段时间,你且先穿上披风,我再慢慢说给你听。”

      我闻言,赶紧接过披风,等他言无不尽。

      火势旺盛,顺着铁皮的圆弧形状往外窜,我和江欲晚坐在旁边地上,他扭过头看我:“令尊与令兄的墓在江北的格玵山上,遗憾的是,我们当初只找得到他们首级,尸身未曾寻得,所以,只能以头颅下葬。若是日后你跟我们到了藤安,我自会带你去墓前祭拜。”

      我点点头:“无论如何,将军救我出水火,也替我安葬父兄,这人情我自是记在心上的,若是日后可帮将军,我定会竭尽全力。”

      江欲晚似乎并不在乎这个,他微微仰头看着天空,像是自言自语:“情债吗?这个恐怕是世上最难还的。”

      第二日一早,我便随着江欲晚曹潜孔裔等一行人先行到几里之外的定点去分发粥食。

      我从未见过那么多人聚在一起,不是如同军队般整齐,而是杂乱的挤在一处,破衣烂衫,面黄肌瘦,大部分的人赤脚,手里拿着破碗,像是要涌上岸边的浪头,看见木桶被抬上来,便一哄而上。

      老弱病残被留在了最后面,甚至有些人被踩在脚下,歇斯底里的嚎叫着,身后的人肆无忌惮的踩踏往前,无数只手伸向石台之上,我看见此景,便想起我在长门宫时候的遭遇。

      果然,当濒临生死边缘,人性都是冷酷自私的,与善良还是邪恶无关,只是想求生,急切的渴求。

      人越涌越多,一股腐烂的臭味扑面而来,饥饿的荒民抢红了眼睛,不知是谁扒住了木桶边缘便死命往后拉,士兵不防及,整个木桶被乍然扯倒,满满一桶稀粥洒了一地。

      饥民看见地上有粥,便全都趴都在地上,用破碗舀着往嘴里送,不管地上的尘土或是石子是不是和在其中,只管一并吞下。

      这就是珠光宝气,奴婢成群的广寒宫之外,苍生社稷的真相,这一刻我突然想起那几个说起我和珍妃的小太监的话,民不聊生,饥荒遍地,听是一回事,亲眼所见便是另外一回事。

      再想到李哲每每赏赐给我的奇珍异宝,就像是捧在我手上的白骨残肢,越想越寒,我倒退一步,被江欲晚扶住腰身。

      “你们且先排好队,我保证人人有份,无需抢夺。老弱病残为先,其他人靠后。”人群不散,只能被士兵强行分开。

      木桶分成两队,有士兵把守,有两人掌勺分粥,我和江欲晚分一桶,每人可得一勺半,人人有份。妇孺老弱排在前面,有些已经踉跄,连碗都拿不稳,分到粥食之后,狼吞虎咽,连粥食滚烫也不顾。

      我正将食物分给一个骨瘦如柴的老妇碗里,她还没走出一步,无预警的摔倒在我面前,破碎粥洒,老妇人浑身抽搐一样蜷缩成一团,尖锐的发出疼痛的呻吟声,身下渗出深红色液体,味道恶臭,十分难闻。

      随同我们一起来的还有一名大夫,也是为了分发药物而来,这种饥民荒民聚集的地方最怕爆发瘟疫,因为人多而密集,哪怕是一点点病疾,也容易泛滥开来。

      老妇被架开,大夫把脉之后发现是得了一种痢病,可奇怪的是很多人染了这种病,不止腹泻不止,还会便血,而且越来越严重。

      可带来的止泻草药熬水勉强够分发,至于止内血的药材就只有一点点,完全不够用。行至这个地方,既不能去买,更不能将大部队里所有储备的药物全拿出来救济饥民。

      大夫为难,急的团团打转,不止如何才好。

      “周大夫,你可知槐花熬水送服,可治内出血一事?”

      周大夫看看我,点点头:“知晓是知晓,可从未用过,到底能有什么效果我不敢确定,药量多少也不好斟酌,一般说来,若是花朵可以入药的话,剂量需小心,不然很容易中毒,反是弄巧成拙。”

      “营地后面的树林里有很多槐树,现在正是开花时节,槐花多得是,而且槐花熬水送服,我曾经服过,不曾有异常现象出现,所以我可以估摸出大致的用量,应该问题不大。

      更主要的是,现在这些人需要止内血,就算是冒险,也必须一试。何况之前有我做过试药,大夫也可有所放心。”

      周大夫看了看我,拿不定主意,复又将目光转向身边的江欲晚:“将军,您看……”

      “就依她所言,现下形势也只能这么办了。”他转身对孔裔道:“赶紧让一部分人现行回去营地,尽量多摘些槐花,按照周大夫的药水分配来架桶熬水,让人守着,弄好了赶快送来。”

      孔裔接到指令,跟着周大夫询问相关配药的问题。

      江欲晚提身走到我身边,侧眼看我:“这种事情你也懂?”

      我看他,笑笑:“我也没想到,有朝一日,我能用得上父亲书房里面那些天南海北的妙方巧招,当初都是当做无聊打发时间才看的。”

      “那你又是何时需要服下止内血的东西?”他似不经意的问。

      “在长门宫的时候,因为不想被打死,所以只能以身试药,恰好里面有株大槐树,传说是种在罪妇坟头上的一棵树,因为没人知道槐花熬水有止内血的功效,又忌讳神鬼传说,于是,我才有苟且偷生的机会,或者说,老天还不想亡我,终是让我活了下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