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1、第 61 章 ...
-
从远处看小区,是一套套整齐划一的两栋小楼,家家户户都很密集。却又不像村子那样,它外面还建了围墙,将整片房子都圈起来,进入新小区,房型有点类似于现代格局,却又做了些改动。家家户户带院子,院子里有口洋井,右侧是灶房,可以堆放煤炭或柴禾,大门是四扇玻璃,推门进去就是灰色瓷砖,抬眼就是一展展水晶灯。
现在还用不起电灯,这灯点的是蜡烛,不过做了建议控制装置,墙壁有根线,只要轻轻拉一下,就有个引火装置将其点燃,如果它是亮着,再拉一下线,上面就有铁片将烛火盖住从尔熄灭。
穿过客厅到了后院,有个茅房,同样做了控水装置,只要拉一下线,上面水泵就可以自动冲水。下面大概埋了管道,可以将污物带走。
“这两层楼总共有八个房间,可以住十六个人。”张崔玉想将部分人留下,再带他们去下一家。没想到崔家其他人却为献家产的事吵起来。
在族里,小辈们是不敢跟长辈们吵的,但是长辈们要把全部家产献出去,他们自然看不过眼。
有些小辈甚至怀疑祖父老糊涂,要把崔氏几百年清誉毁掉。
崔宰却不羞不恼,坐到木制沙发后,他招手示意张崔玉过来,向她询问陆县长是真神?
叔叔们和兄长们全都虎视眈眈盯着张崔玉,显然他们把祖父献家产的事全扣到她头上,认为是她骗了祖父。
张崔玉真冤枉啊,她根本没那么大能量,她顶着众人的压力摇了摇头,“陆县长说她不是神仙。”
这话似乎是个发泄口,张崔玉的堂兄当即跳脚,“祖父,您看!根本没有神仙,那个陆市长就是个骗子。您这是被骗了。”
崔宰活了这么大年纪,什么风浪没见过,他见张崔玉欲言又止,就猜到她还有话说,于是抬手打断其他人,示意张崔玉继续说下去。
张崔玉把陆蓝紫关于自己的来例说了一遍,“她说自己是另一个世界的人。那个世界比我们晚了三四百年。而且更为发达。她还变出了拖拉机,那东西不用牲畜就能自己走。”
她将陆蓝紫担任市长之后,出现过的种种异常全都说了一遍。她与陆蓝紫其实算不是亲厚。但是对方还是有许多特异之处,让人无法小觑。
比如纺织机、缝纫机、太阳能、电灯、手电筒、蒸汽机甚至是短波电台。
说起短波电台,张崔玉明显要激动多了,“那个东西可以在千里之外与人通信。我就见过郑王云与她父亲通过话,那时候她父亲在淮安府,相隔数百里,却能交流。”
崔家人无不震惊地听着,犹如听天书,当然大多数人并不怎么相信,反倒觉得是陆市长在弄虚作假。
张崔玉知道耳听为虚,只安抚他们,既然银子已经上缴,不能后悔,那就待在这儿好好地看,总有一天他们能见到那些东西。
不提崔家人如何震惊,就说陆蓝紫,她看着库房里的金银珠宝头一次陷入迷雾。
正巧张思瑶拿下青浦县,县城庶务交给吏目们负责,兵丁每日负责巡逻维持治安,她按照陆姐的吩咐在青浦县征了一万士兵回来复命。
刚到流水县,她让士兵安营扎寨。自己则进县城复命,谁知县城她就听到不少百姓叽叽喳喳讨论什么,随便一问就知道崔家献了家产。
她马不停蹄赶到陆蓝紫的办公室,见屋里只有陆姐一人,她反身关上门,笑道,“我回来了。”
陆蓝紫正在扶案写东西,听到动静,抬头一瞧,也乐了,“开春你随我一起将一万士兵全部调到南汇县,那儿有许多荒地,正好适合咱们练兵。”
江南人口稠密,再加上朝廷加赋税,良田几乎被开垦完了,南汇县算是荒地最多的县。海边多是盐碱地,而古代适合盐碱地的农作物并不多。陆蓝紫打算练完兵后,将荒地开垦出来,种些适合盐碱地的农作物。
张思瑶没什么竟见,侧身走过来,见她正在列着什么,也没有多看,而是问她崔氏的出现是不是打乱了她的计划?
跟张思瑶倒是没什么可说的,陆蓝紫叹道,“打土豪分田地,这是咱们的口号,以后都要这么干。但是他们主动将钱财上缴,我只能善待他们,给他们普通百姓的待遇。如果其他世家大族都这么干,对我的统治是非常不利的。”
张思瑶也不是真的笨,她只是兴趣爱好比较单一,稍微一想也就明白了她的潜台词,普通百姓怎么能跟几百年的世家大族相比。先不说他们平时吃得好穿得好,脑子有多灵活,就光他们的手腕就不是刚脱离穷困百姓能比的。
不过张思瑶听到她的担忧,反倒不是问题,“陆姐,你以为像崔家这样舍得几百前家底的人很多吗?你想掘了世家的根,早在霸占流水县就已传遍世家耳里,他们怕你还来不及,怎么可能会拿着家底投奔。再说了,崔家的事肯定会闹得全国皆知,朝廷会对世家大族有所防备。到那时他们想来也没人愿意让他们来。”
陆蓝紫仔细想想,张思瑶说的也不无道理。崔家敢做出如此决定不仅让她侧目,恐怕大荣朝廷也很吃惊。像这样肯舍财的大族毕竟只是少数。而她的神仙之名经过百姓杜撰已经越来越离谱,到了京城那边已经传出“她能腾云驾雾”这么离谱了。
传言到了这地步,可信度跟神话传奇故事也没什么两样。所以那些世家大族不仅不会投奔,反倒觉得崔氏族长在作死。
她心下稍安,也觉得自己杞人忧天。
只是被人打乱计划,陆蓝紫心里还是不怎么爽的。她不想辛辛苦苦治理几十年,最后还有世家把持朝政,那就不是她想要建立的社会主义。
她甚至担心崔氏今天上缴的并不是他们全部的财产。钱财手眼通天,如果给他们往上升的阶梯,普通百姓可能不是他们的对手。
她摸摸手指,交待张思瑶,“为了防止这样的意外,以后若有大族投奔,要先摸他们的底。务必把钱财全部榨干。不能让他们有多余的浮财。”
张思瑶挠挠头,“这很难吧?”
产业最多只能估算出大致数目。全部榨干不是一般的难。
陆蓝紫站起来,在屋里来回走动,张思瑶绞尽脑汁也帮她想法子,可是她实在不擅长庶务,思量半天最终也只想出个“赶尽杀绝”的主意。
她就是六十年人,对斗1地1主和资本主义有多严,她是亲眼目睹。
陆蓝紫却是摇头拒绝了,“等解放后,只让他们服刑就行。不必赶尽杀绝。我需要他们帮我做事。不能阻碍发展。”
张思瑶实在想不出好法子,倒是陆蓝紫自己想了个主意,“从明年开始,我要让吏目们写家庭财产单。如果有人告他们贪污,咱们就查抄家产,按照他们这些年的收入一条条算。多于这个数目,就是大额不明财产依法治罪。”
张思瑶眼睛一亮,“可行。”
解决完一桩心事,陆蓝紫心情格外舒爽,转尔问起青浦县的情况。
张思瑶一五一十说了,打青浦县算是比较容易的。因为青浦县的大户仅此于华亭县,而他们有家丁,对他们忠心耿耿。倒是敌不过佃户和农户不愿意啊,“佃户和农户想年年都种我们的高产种子。而且咱们吏目们去他们村兜售种子时,也告诉他们流水县的税很少,而且不用服徭役。他们早就盼着我们能攻打他们呢。府城征民兵,他们趁着正规军困乏时,打开城门,我们攻了进去。”
当然攻城时,他们也死了十几个士兵,她也按照规定给他们的家人发放了抚恤金。
陆蓝紫又问青浦县有没有什么山或是矿?
张思瑶想了想,“有山但不高。至于矿还真没有。”
陆蓝紫叹气,“等咱们拿下南直隶就去浙江,那边山多,应该有不少矿。”
蒸汽机现在用的煤全是外地商人运来的,价格贵得离谱。要不是可以用高价粮换,恐怕还真支撑不了发展。即便如此百姓过冬也没有煤炭。为了不让百姓饿死,她只能从商城购买棉花。
张思瑶对她的打算自然是欣然同意,边打边治理,刚开始只治理大方向,定基调,后续等祖国统一再逐步完善。
眼瞅着要过年,张思瑶问她今年打算怎么过?
陆蓝紫叹气,“今年恐怕不能老老实实在流水县待着了。我需要安抚在外出征将士们的心。大年三十在流水县,随后就去华亭县,大年初一再去另外两县,十五之后会去南汇县。”
“南汇县不是已经交给别人了吗?为何还要过去?”张思瑶疑惑不已。
“制盐遇到难题,我得再去看看。而且我听说每年开春都是倭寇来袭的日子。他们会上岸抢劫大户,既然已经是我治下的百姓,我就得护着他们安全。”
南汇县只有二百守兵,她暂时还没有对外征兵,只靠那二百守兵想要攻打倭寇,有些困难。
张思瑶嘴角抽了抽,保护安全是其一,恐怕她另有所图吧?她猜测道,“你是想抢他们的船?”
两年就花掉系统商城一半存款,她做梦都能梦到陆姐心痛到睡不着的样子。现在有机会抢船,这么好的时机,她怎么可能错过?
陆蓝紫笑意加深,“是啊。”
**
不提县衙,就说朝廷这边。
既然开春就要打仗,为了知己知彼,他们提前派出锦衣卫到流水县探听虚实。崔氏九族投献乱党这样的大事比陆蓝紫又攻占四县还要严重。毕竟天下儒生有九成掌握在世家大族手里。
如果连几百年世家的清河崔氏都选择投降,那皇帝就该怀疑自己的龙椅能不能坐安稳了。
锦衣卫快马加鞭,路上累死十匹快马,终于将消息送到内阁,内阁看完信,失手摔碎茶碗,立刻呈到皇帝御前。
皇帝自是大惊失色,叫来宠臣商量对象。
武将当即骂文臣是个软骨头,朝廷不过吃了一回败阵,死了个皇甫松而已,就能令这些文臣吓得投敌。
文臣们争着向皇帝表衷心,并且将崔氏族长骂得狗血淋头,认为是那崔氏族长年纪大,昏聩无能,所以才做出大逆不道之举。
不管皇帝心里如何想,但面上他们还得仰仗文臣治理,所以他当了和事老,只说崔氏不忠不义,其他臣子还是好的。
文臣们见皇帝没有牵连他们,一个个感激涕零,恨不得撸起袖子,现在就能上战场表自己的衷心。。
明面上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要共同对付敌人,皇帝问大家如何处理此事?
这事迟早要传到满朝皆知,百姓们如何想姑且不说,要是那些底层官吏知晓,会不会也起了投献的念头?
文臣们为了表现自己的衷心,比武将先一步开口,“打!必须打!”
之前为了粮草一事,掌握财政大权的文臣们哭穷,现在火已经烧到家门口了,再因为那点军费就得不偿失。
武将哼了哼,问他们如何筹措粮草?
文臣们秉承大义,不给百姓加税,免得君逼民反,但现在也只能大义凛然让百姓以天下大事为先。
武将们看清文臣们前后不一的嘴脸,嘲讽几句,却因口才不如人败下阵来,最终只能揭过此事。
经过众大臣联名保举,推举铁帽子王孛儿只斤·穆合里,是皇帝已经出了五服的舅舅,又因为世袭罔替的爵位,所以一直混迹朝堂,又因喜爱打仗,统领朝廷最勇猛的蒙古军。
蒙古军以草原各部的蒙古人为主体,之所以不用绿兵营,也是怕他们打仗时投降。
而穆合里身为皇族,与反贼是天然对立面,由他率兵攻打,无论是皇帝还是朝臣都很放心。
商定人选,接下来就是如何筹措粮草。
户部家底已经空了,连连干旱,又要赈灾又要抵御外敌,赋税还收不上来。想要筹措钱粮,就得另想他法。
武将们拿崔氏投献的几十万两银子挖苦文官,让他们也拿出家底筹措粮草。
文官们个个都是篓钱的好手,怎么可能会将自己的钱财拱手相让,他们个个哭穷,还举例武将们花天酒地,家底比他们还富。
这些武将们都是蒙古兵,坐到高位的更是蒙古贵族,家底自然丰厚。双方都有家底,但是没人愿意为国奉献。最终他们只能将手伸向无辜的百姓。
待文臣武将从皇宫出来,已经过去四个时辰,天光大亮。
户部侍郎王锡从皇宫出来,坐着官轿,路过使馆时,他撩起轿帘询问扶轿的贴身长随林康,“那魏施兰入京之后,可与崔氏有过往来?”
林康小跑跟轿子,摇了摇头,“应该没有,武将们守着使馆,不许他们与百姓接触,崔氏就更不可能了。”他不明白老爷为何会问这个问题。
王锡招手将今□□堂发生的事与他们说了。
林康睁大眼睛,显然也是不可置信,这事儿对文臣是个巨大打击,别看老爷贵为一品大员,但是当皇帝怀疑他的忠心,很容易被打成谋反。
林康绞尽脑汁想法子,但是实在想不出魏施兰如何能跟崔氏暗通款曲。
这些武将向来看不起文臣,也与文臣素无瓜葛,崔氏也买通不了武将吧?再说了,他觉得魏施兰还没有那么好的口才能说服崔氏满门投献。
不过他到底还是个提供一个小道消息,“我听使馆看守的士兵们说那魏施兰闲暇时就待在使馆教书。她带了十几个人护卫,听说她给他们启蒙,教他们识文断字,使馆每天早晨都能听到他们的郎朗读书声。”
王锡敛眉沉思。护卫是武官,也要识文断字吗?不说绿林军,就是最勇武的蒙古军也有九成不识字呢。
他曲起手指,敲了敲官轿,这女反贼到底有何过人之处,居然说服了崔氏满门投献,甚至连几百年家底都拱手相送。
他是不相信刚才丞相所说的“昏聩无能”的理由,太过牵强。
待回了府,王锡写了封信,命林康乔装打扮带二十个家丁去一趟浙江余姚,“送到我恩师黄仁羲那儿,向他打探消息。浙江与松江府相邻,必定听说不少松江府的消息,你多向他们打听,务必不要将信落到别人手中。”
林康知晓这事的严重,也不敢大意,点头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