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鬼棺重现 ...


  •   “上下四村,周王汪郑”,郑家村地势最低,每年汛期都会闹洪灾。

      今年上游水库泄洪,郑家村被淹了两天,墙上的水痕看起来有半米深。村里人对此倒也司空见惯,各家各户都在清理东西。

      “六太公,村口漂来了一口棺材!”郑雷跑到村里祠堂报信,只见他喘着大气,脸色已经煞白了。

      “什么?”六太公大惊,“什么棺材?”

      郑雷领着六太公去村前的菜地,一路上也有不少村民赶去看热闹。六太公是郑村辈分最高的本族人,虽说村里现在已经是杂姓混居,但遇到什么大事,还是都愿意听听六太公的意见。

      村前菜地里已经围了不少人,见六太公来了,纷纷让出道来。

      “六叔公,你看这……”一位看着有五六十岁的长辈说道。

      “别急。”六太公拿着拐杖,轻轻地在棺材上敲了敲。

      众人眼前赫然是一口黑漆描金团寿字大棺,看起来是上等木头打的,棺材侧倒在地上,棺材盖已经没了,内部空空如也,但隐约能闻到棺木里发出的尸臭味。

      “六叔公,会不会是棺材岭……”村长才说到棺材岭三个字,众人闻之色变,一个个都自觉后退了几步,不少老人都面露惊恐起来。

      “你们都快回家,把公鸡绑在门口,晚上不要出门。”六太公对众人说。

      多少年了,郑雷还是第一次看到什么事能让六太公慌成这样,棺材岭到底是什么意思,从小到大只听过几段玄乎的传说,难道它真的在这个世上?

      村民纷纷跑回家,村前旷地上只剩下本族的几个长辈,郑雷想留下来继续看戏,但被父母叫走了。

      回到家,挨家挨户都听到捉鸡的声音,郑雷家也不例外,公鸡越老越好,双脚缠上红绳再绑在门口,印象中,这种场面还是第一次,郑雷心中嘀咕,看来是遇到事了。

      “爸,刚才他们说棺材岭,到底是怎么回事啊。”郑雷问道。

      郑父觉得忌讳,“别乱说!”

      “没乱说啊,棺材岭是不是真的邪门?”

      傍晚时分,大门已经关上了,堂屋里昏黄的白织灯照着四周,村子里今晚似乎格外安静,门口的公鸡没有动静,郑雷一家人准备吃晚饭。

      “爸,你就说吧,棺材岭到底有什么秘密啊?”

      郑父侧头看向中堂后面的房间,叹气道,“棺材岭差点要了你爷爷的命。”

      郑雷没说话,他示意父亲继续说下去。

      “解放前闹旱灾,那年村里庄稼全死了,连牛都死了,你爷爷和六叔公他们一辈人准备去山里找货,按祖上的规矩,棺材岭是不能去的,可是那年村里实在是穷。”

      郑父说到一半,点了支烟,继续说道:“都说棺材岭上有大墓,但谁也没在那发过财,你爷爷他们冒险从龙头山翻了过去,过了十天,只回来了四个人,你爷爷也哑巴了。”

      “那六太公怎么好好的?”

      “他是没事,但他老婆和儿子一年里全都死了。”郑父神色凝重,这段往事村里人都不愿提的。

      郑雷愣住了,“没回来的人呢,去找了吗?”

      “哪敢去找啊,当年他们几个回来时一直在说胡话,什么棺材吃人,将军坟,鬼唱戏…后来都病了快一个月。”

      村里的狗子突然叫了两声,吓得郑雷一颤。

      “那棺材的事呢?”郑雷继续问。

      “棺材,从那以后的多少年,发洪水如果漂来了棺材,村里就要死一个人。”

      夜里还有蝉鸣,从天井望出去,漆黑一片,一颗星星也没有。

      “为什么这些年都风平浪静的,我记得一直没有啥事啊?”

      “那是因为你六太公……”

      话没说完,门外的公鸡似乎扑腾了几下,全家都紧张起来,紧接着又是急促地几声敲门。

      “咚、咚、咚…”

      “睡了吗,开门。”

      “谁啊?”郑父问道。

      “我啊,村长。”

      确认是村长,这才舒了口气,郑父打开门看到眼前的一幕却又担心起来。

      门外除了村长,还有六叔公等好几位族长,郑父心想看来是逃不过这一劫了。

      “修文啊,我们来找你爸有点事。”六叔公向郑父说道。

      “哦,老头在房间里呢。”

      几个人径直往厢房里走,郑雷想跟着进去,被母亲拦住了。

      郑父最后进的房间,顺手给门带上了。郑雷在门边侧耳听着,里面的声音很小,但爷爷呜咽嘶哑的声音却格外明显,好像他迫切想说什么一样。

      爷爷晚年生病之后就躺在床上,什么事都要家人照顾,老头虽然不能起床不能说话,但他躺在床头,经常翻看着几本祖传密本,那几本老书郑雷也看过,都是一些盗墓行当里的术语和法门,还有一些似乎是道士的东西,画符念咒,驱灾祈福。

      郑雷对这些书没兴趣,但耳濡目染,却也滚瓜烂熟,了然于心了。

      扒着门缝往里听,里面的讨论断断续续的,说是讨论,其实更像是争执。

      突然门被打开,郑雷一个踉跄跌进了房间。

      “阿雷啊,正好要找你。”六太公说。

      只见诸位站在房间里,围着爷爷一圈,六太公手里拿着爷爷床头的一本古书。

      “郑雷啊,今天的事情你都看到了,棺材岭的事情,你爸应该和你也说了一些吧。”六太公身型枯槁,右手捋着雪白的胡子,手指上的一个满翠戒指在房间里异常夺目。

      “看样子,我敢断定是棺材岭上又出事了,三十年了,太平了三十年了。”六太公向郑雷爷爷说。

      郑雷爷爷用手指了指,没人能懂他的意思,六太公道:“只能这样了。”

      “怎么回事啊?”郑雷不解。

      在一旁一言不发的舅姥爷终于开口了:“三十年前,我们几个老的又去了一趟棺材岭,在将军坟外头发现了那几个失散的老弟兄,他们一个个的都睡在棺材里,一点都没烂。”

      “没烂?”郑雷问道。

      “没烂,都成了僵尸了,我们在龙头山请了娘娘像,就放在将军坟的边上,这才太平起来。”

      “那棺材吃人,鬼唱戏是怎么回事?”郑雷才问出口就觉得说错话了,几位长辈都看着他,而舅姥爷也只是摇摇头,没再说下去。

      众人沉默了有半分钟,郑雷看见爷爷似乎想说什么,走上前去,爷爷翻开古书,郑雷接过来看,密密麻麻的繁体字中,首行三个大字看得是一清二楚。

      “棺材岭?”郑雷有些疑惑,“这书上怎么会记载棺材岭?”

      “棺材岭是倪家村的祖坟山,倪家在唐代出了大官,子孙世代都有花不完的钱,倪家祖宗是个将军,埋在棺材岭的山腰燕子坞里,老人传说将军坟不干净,去那里摸货的没一个有好下场。”六太公说道。

      郑雷靠微弱的灯光看着书上的记载,映入眼帘的是一首诗:

      翻山穿洞始进岭,山腰槐下有王坟,

      百口升官千家丧,燕子坞里不堪闻。

      夜深了,时常响起几声犬吠,六太公这才开始说出重点。

      “三十年前去棺材岭的人,还活着的没两个了,因果轮回,这次棺材又漂到了村子里,要我看以后的麻烦事会更多,现在只有…”

      “只有什么?”郑雷问。

      “再去一趟。”

      “你们的意思是我去?”

      “不是你一个人,还有你堂哥和黑子。”

      郑雷此时想的不是拒绝,而是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去有什么用,他们这个宗族,做搬山卸岭的行当多少代了,到了郑雷这一辈算是结束了,郑雷虽说不及前辈高手的能力,但一般本领也学得不差,可是这次去棺材岭,似乎不是单纯的盗墓那么简单。

      “我们先走了,剩下的事你爸会和你交代的。”

      郑雷看着六太公拄着拐杖的样子,很难想到几十年前他们在将军坟究竟遇到了什么。

      “回房睡觉吧,明天白天再说。”郑父说道。

      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村里又出事了。

      离村口棺材大约有一里地的田畔里发现一具尸体,全身浮肿,舌头外伸,苍蝇一群又一群地飞过来,村民们胆子大的上前观望,大多数人都离得远远的,实在是太臭了。

      让郑雷惊恐的是这具腐尸的怀里还抱着一个人,瞪眼伸舌,看样子是受到了惊吓。腐尸全身软烂,但双臂却像是活人一样扣着另一具尸体,而这具尸体大家都认识,是村里的光棍汉老吴。

      还记得往事的人都面面相觑,太平了三十年,又要开始了。

      村里几个料理丧事的执事动手把尸体抬到了河滩和那口棺材一起埋了,而老吴,则是请了道士需要做一周的法事。

      在祠堂里祭祖之后,郑雷回家找到父亲,父亲正在发愁,抽着烟,见郑雷来了,带他来到阁楼。

      “郑氏这一门,到今天,还有点衣钵的也就你们几个了,你们先去龙头山娘娘庙找老和尚,老和尚如果死了就找他徒弟,说明来意,他们都懂。”郑父从一个木匣子里拿出一袋东西。

      “这些都是有用的,罗盘、墨斗、还有一些纸笔,记住,办完了事立刻就回来,别进墓!”

      郑父又把几册密本给了郑雷,“这里面有些东西兴许能用得着,你也带着。”

      “爸,我们哪天去啊?”

      “明天就去。”

      “明天?这么快?

      “明天去,什么时候能回来还不一定,棺材岭一定要白天进,晚上千万不要上山,记住了吗?”

      “知道了。”

      其实这次去棺材岭,郑雷还有一个心思,就是再干票大的,村里已经多少年没有人进山了,这次顺便弄点东西回来,也好出个风头。

      当天夜里,郑雷找到老黑和表哥郑宇,他们比郑雷还积极,早就准备好了洛阳铲、铁锨,还有炸药包,只等上了棺材岭把传说中的“天窖”和“地窖”找到。

      在老一辈的传说中,棺材岭的宝藏一直被津津乐道,除了将军坟之外,“天窖”和“地窖”两处藏宝处更让人眼红,那分别是十尊金佛和三万六千两白银,自古有众多行家里手前去探宝,但几乎都是有去无回。

      去棺材岭的路不好走,需要开车到龙头山脚下,再徒步去往马石岕,穿过隐仙洞就到了倪家村,距村二里地,有一山岭,便是棺材岭。

      郑雷一行开着破车来到县城,除了补给之外,他们要来见一个人。

      城郊的一片农村楼房林立,而群楼之内还有一幢老屋,老屋外有一圈围墙,围墙门楼上四个大字:春山别墅。

      “这算啥别墅啊,比我外公家还破。”老黑说。

      “这屋现在看起来是不算什么,在古时候那可是大宅院了。”郑雷推开院门走了进去。

      院里没人,二进门虚掩着,郑雷敲了敲门,还是没有动静。

      房子里是古色古香的陈设,蟹眼天井,四水归堂,两侧的博古架上是清一色的瓷器珍玩。

      “谁啊?”一声低哑打破了宁静,在这幢老屋里显得格外阴森诡异。

      目光向声音源头看去,中堂的太师椅上不知何时坐了一个人,看起来是一位老者,佝偻着背,满面皱纹。

      “卧槽,是人是鬼啊?”郑宇说。

      “别瞎说!”郑雷走向前,又不敢太靠近。

      郑雷轻轻地说道:“您好,请问是倪大爷吗,我是老虎的孙子。”

      “老虎的孙子?你是……”那老者向前微倾,“你是郑老虎的孙子?”

      “是啊,倪大爷。”

      郑雷爷爷年轻时的外号叫老虎,而这位倪大爷是郑雷爷爷的同门师兄弟,只不过退隐多年,不再问江湖闲事。

      “来来来,快过来坐,你爷爷身体还好吧?”倪大爷起身去沏茶,虽然年老,但行动却异常敏捷,和刚才几乎像是换了一个人。

      “大爷,这二位都是我家亲戚,这次来拜访您,实是有一事相求。”郑雷说道。

      倪大爷把茶端了上来,三杯绿茶,清香四溢,郑雷一眼就看出了茶杯的不同,“大爷,光绪粉彩瓜瓞绵延官窑茶杯,可是稀罕物啊!”

      “呦,好眼力,好眼力!”倪大爷笑道,“不愧是郑老虎的孙子啊,比我们那时候强多喽。”

      “大爷,我们准备去棺材岭。”老黑耐不住性子,赶忙说道。

      话音刚落,倪大爷脸色突变,“你们去那干什么?”

      “当然是去找宝贝啊。”老黑说。

      倪大爷若有所思道:“你们村最近没事吧?”

      “没事啊?”郑雷答道。

      “没有发生什么怪事情?”大爷又问。

      “没有啊。”

      倪大爷手指叩着桌子,发出一声声的响。

      “棺材岭不能去啊,那是个邪门的地方。”

      “为什么不能去?”老黑问。

      “哎,几百年来去棺材岭的人,死的死,伤的伤,还有疯的,没一个有好下场。”倪大爷哀叹道。

      “大爷,五十年前你们到底在那发生了什么事啊?”郑雷问。

      “那年闹天灾,没粮又没钱,你爷爷和郑家六,还有几个壮劳动力打起了将军坟的主意,我也是被钱迷了眼,给他们带路,那晚路过马石岕,怪事就发生了。”

      “什么怪事?”三个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地问。

      “马石岕自古都是交通要道,可是那些年败了,杂草丛生,几乎找不到路,我们弯着腰穿过灌木丛,来到了河边的回湾处休息。我以为我听错了,后来你爷爷也听到了,到了半夜,郑家六也听到了。”

      “听到了什么?”

      “唱戏声。”

      “唱戏?”郑雷问。

      “不错,是唱戏,那声音忽近忽远,我们以为是哪个戏班子在唱夜场,就到处找,终于在一处山脚下找到了。大概有三四个戏子,穿的是一身红,旁边有个拉胡琴的男的,我们几个像是中了邪一样都停下来看戏,不知道到了什么时候,声音突然停了,我马上清醒了过来,哪有什么唱戏的,那些个东西根本就是……”

      “是什么?”三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老屋里昏暗不明,倪大爷此时脸上微颤,纵横交错的皱纹也跟着动了起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鬼棺重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